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三级公立医院卫生高级职称自主评聘的实践与探索 — 以浙江省温州市某医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10 09:42: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温州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当前的 卫生高级职称自主评聘管理模式,发现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 提出进一步加强自主评聘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从而为其 他医院卫生高级职称自主评聘工作开展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公立医院 ,高级职称,自主评聘

       一、实施背景情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 革的意见》,要求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 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浙江省积极贯彻中央精神,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社保厅发 布《关于全面下放卫生高级职称评聘权限推进医疗卫生单位自 主评聘改革的通知》(浙卫发〔2018〕29 号),全面下放卫生高级职 称评聘权限,推进医疗卫生单位自主评聘改革 。至此自 2018 年 起,三级医院等单位开启卫生高级职称自主评聘。

       基于省、市文件精神要求,某院在不低于《关于印发浙江省 省市属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条件(试行)》(浙人 社发〔2016〕105 号)(以下简称 2016 年省职称晋升标准)作为省 标聘任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 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51 号)(以下简称 2021 年 国家职称改革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破四 唯、立新标”,探索建立以分类管理为基础的卫生高级职称自主 评聘考核评价方案。

\
 
       二、某院当前的卫生高级职称自主评聘管理模式

       ( 一)总体情况

       1.在机构设置方面 。建立医院常设评聘机构:成立卫生高级 职称自主评聘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常设评聘机构,办公室设在人 事科,负责制定工作方案、评聘条件、评价考核标准、岗位设置及 评聘规划。

       建立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专家库(以下简 称专家库):将现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人员名单进行分科 汇总,专家库名单经评聘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提交职代会、党 委会通过。

       2.在评聘流程方面 。设置评聘规划与年度计划:该院为市级 综合性三甲医院,截至 2023 年 9 月在岗职工 2715 人,中高级专 业技术人员 1253 人,高级职称 382 人,床位数 1500 张,目前核 定的岗位总量为 2553 个,卫生高级岗位空缺数 516 个:正高 217 个,副高 299 个。根据评聘结合、评聘指标控制、人才队伍建设规 划以及目前各岗位正副高人员配置情况,计划 2023 年开放申报 岗位为:正高 40 人、副高 70 人,正副高级岗位数较充足。

       评聘条件:2016 年省职称晋升标准、2021 年国家职称改革 指导意见。

       评聘流程:按照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要求,各自主评聘单位2021 年起必须通过“ 浙江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与评审 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省职称系统)线上完成职称申报与评 审。

       个人申报: 申报人员在规定期限内登录省职称系统完成个 人申报,如实上传相关材料,并对填报信息和材料真实性做出承 诺。

       人事科组织职能科室联审:对申报人员所填报的信息和材 料进行资格初审,参照《某院 2023 年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 职资格评价定性定量考核表》进行定性定量考核并公示申报材 料及考核结果。

       专业评议组评议:各评议组独立审议,根据组内申报人员的 材料,对其临床服务能力、解决复杂疑难问题能力、研究创新能 力进行评分 。组长负责审核、汇总评分结果,形成评议组对各申 报人员的推荐意见,并提交评聘委员会。

       评聘委员会评审:评聘委员会根据申报人员量化考核结果 及专业评议组的推荐意见,进行实名投票。

       公示:根据“三公开二公示”原则,申报人员参评信息、评聘 结果在省政务网、全院范围内公示 。公示无异议,医院发布聘任 文件,并为受聘人员办理后续聘任手续。

       3.在聘期管理方面 。医院成立聘后管理小组,根据评聘结果 及时办理岗位聘任手续 ,并按聘期考核相关规定做好后期的聘 期考核管理工作。

       4.在评审指标设置方面。医院采用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 评审机制。

       定性指标:一是基本条件:即准入门槛,包括通过卫生高级 专业实践能力考试,近 3 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满足聘任文件要 求等;二是否决指标:即一票否决指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直接 取消申报资格:包括提交虚假申报材料,严重违规违纪行为仍在 处理、处罚、处分阶段者,医疗损害完全或主要责任,经查实索取 “ 红包”“ 回扣”者、违反医院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等。

       定量指标:基于各专业、学科特点,共设置了临床类,医技、 药学类及护理类三类不同的量化考核表 。一级指标相同 ,均包  括:一是思想与职业道德(最高限 10 分),二是学历学位、人才荣  誉(最高限 15 分),三是科研业绩(必须与本专业相关,最高限 30  分),四是教学业绩(最高限 10 分),五是医疗 / 护理业绩(最高限  35 分),总分 100 分 。二级指标按三类不同专业学科进行细化设  置。

       三、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 一)职称评聘指标政策延续性问题

       在卫生类职称评定中,历年来科研业绩占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特别是三甲医院,医学科研成果是整个医院学术水平、学术 声誉的直接体现。该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更是提出,要加快推进 学科、人才、科研等建设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临床型 研究型医院。

       但是 2021 年国家职称改革指导意见提出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 帽子”(以下简称破“ 四唯”),明确指出不得把论 文篇数和 SCI(科学引文索引)等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评审 的直接依据。新要求淡化了论文和 SCI 的数量,更注重了论文的 质量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如果医院未能深刻理解新要求内涵,一 刀切论文、课题等科研数量,不重视科研质量,未设置新的科研 评价指标将不利于学科、人才、科研建设并进而影响医院战略发 展的延续性。

       ( 二)职称评聘指标政策有待细化[1],缺乏横向可比性问题

       2021 年国家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对临床医生工作量做出了明 确要求,对护理、医技岗位工作量未做出量化规定,只规定了专 业岗位工作时间周期及病历首页责任护士和质控护士记录累计 条数,对各学科专业的评审条件和工作业绩的要求过于笼统,各 省市卫生职称主管部门也未及时出台配套政策予以跟进及政策 解释。但在实际工作中,上级主管部门则要求各自主评聘单位卫 生高级职称评审指标要体现 2021 年国家职称改革指导意见文 件精神。基于此,各自主评聘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 取 2021 年国家职称改革指导意见: 可以继续选择采用老标准 2016 年省职称晋升标准;或者医院内两评价体系 2 选 1,即申报 人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2016 年省职称晋升标准或者选择 2021 年国家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参评。

       由于各自主评聘单位选择职称晋升标准不一致, 且选择 2021 年国家职称改革指导意见标准的评审要求过于笼统,使得 同地区各单位间的 、同单位同专业间的高级职称水平横向可比 性较差,导致同一职称,水平却相差甚远。

       ( 三)职称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联络人制度落实不力或缓 慢

       职称工作涉及面广,政策变化关系医务人员切身利益,仅通 过医院内网上挂职称政策、负责职称工作专员电话、微信等形式 进行政策解释略显单一、宣传效率低下 。基于此,该院相关职称 科室(人事科、组织科、科教科等)联合举办多次职称人才动员大 会,建立联络人制度,即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分片区负责联系服务 若干个临床科室 ,及时了解片区内人员职称晋升相关需求并给 予解决。但实际运做下来发现动员大会受时间、场地等限制仍有 较多人员未参加,科室联络员制度形同虚设,执行力不足,联络 员本身的职称政策知识不足以为临床科室提供相关政策咨询服 务。

      ( 四)缺乏对拔尖人才的破格晋升制度

       2016 年省职称晋升标准里面有明确破“学历”、破“年限”晋 升条件,但在 2021 年国家职称改革指导意见里未体现破格晋升 制度,使得对学科、专业等有突出贡献,专业技能出众的拔尖医 务人才破格晋升无政策依据,不利于激励人才。

       四、进一步加强医院自主评聘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 一)建立科研型与实践型医学人才分类评价指标[2][3]

       研究探索建立兼顾三甲医院科研建设需要和临床操作能力 需要的人才评价特点,可基于岗位的胜任力模型[4]分类别制定适 合不同医学人才晋升的评价指标,探索建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与医院高质量发展 、打造现代临床研究型医院总目标共赢的评 价体系 。对于专职临床实验室等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 建议走科研型职称晋升路径 ,临床操作能力突出的一线医务人 员走临床操作实践型职称晋升路径 ,满足不同类型人才不同职 业发展路径的需求。将职称评价标准作为“指挥棒”,激发人才潜 力 。例如学术型毕业的高端人才、专职科研人员等,职称晋升评 价考核指标中的科研业绩评价标准较高,体现科研创新价值,引 导科研型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对于临床技术水平突出、患者满 意度高的普通临床一线医务人员 ,则适当放宽科研业绩评价标 准,指标倾向于临床操作能力水平,包括临床病案、手术视频、应急处置情况报告等,引导实践型人才注重患者本身,提高自身诊 疗水平,能看病、看好病。

       ( 二)建立新的科研评价体系

       作为医学院校附属的综合三甲医院 ,不仅要满足居民日益  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更要承接学校教学和医院学科科研  任务 。弱化论文数量、提高质量能促进医院科研切实发展,提高  医务人员有效科研能力,此外推动这些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临床  转化,更能提高医务人员临床诊疗水平使患者受益、提高教学质  量使医学生受益,实现医、教、研三者间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评价考核指标不断弱化 SCI 论文数量的趋势下,我们要  纳入新的科研评价激励指标。医院在这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取消  论文 3 篇准入门槛指标,直接翻倍了高质量影响因子 SCI 论文、 国家级课题、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科研成果转换等科研业绩的  分数占比。

       ( 三)延续破格晋升制度,上级主管部门加强政策支持

       新旧政策更迭过渡 ,各自主评聘单位将会面临较大的困难  和挑战,如要顺利进行,上级主管部门需要宏观调控、监督管理, 做好制度顶层设计,包括尽快出台相关指导性政策、召开政策的  解释说明会,全市统一地区评价标准,各自主评聘单位在不低于  统一的地区评价标准体系下建立各单位评聘考核标准。

       建议延续破格晋升制度,对有特别突出贡献、专业技能出众 远超同层次水平的拔尖人才,打破学历、资历束缚,提前破格晋 升,通过职称“绿色通道”让真正有实绩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他们 发展提供更高的平台,充分发挥职称聘任管理“指挥棒”和“风向 标”的作用[5],激励医务人员、充分调动其主动能动性和创造性。

\
 
       ( 四)加强职称政策的宣传动员质效,落实好职称联络员 制度

       组织医院职称专员汇编职称宣教资料 ,全方位诠释职称政 策,将近年来医务人员最关心、咨询最多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不 同等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报评审方式、评审考核指标、聘任条件 等,采用问答的形式整理成《职称政策解读答疑》,在医院内网置 顶上挂,并定期更新 。探索建立“职称一站式办理”专栏,申报人 员可通过内网专栏快速获取政策查询、申报指南、问题答疑等职 称工作“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职称申报质效。创建高级职称工 作群,广泛吸纳符合晋升要求的人员,通过及时发布职称政策到 群文件,“一对一”答疑解惑职称相关问题 。举办“职称人才宣传 动员大会”宣解职称人才政策,加大职称政策的宣传力度和覆盖 面,邀请各学科岗位拔尖医务人才,结合自身申报成功经验传道 受业解惑。对职称联络员进行职称知识培训,让联络员熟悉职称 政策、申报流程并能熟练为各临床科室提供职称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1]  薛琳.公立医院卫生系列职称评审的实践探讨[J].经济师,2023 (05):267- 268.
       [2]  时洪凯,万志强,胡影萍 . 卫生系列高级职称晋升自主评审试 点做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0,27(01):76- 79.
       [3]  高洁,刘树业,李雁平,等.科研指标在职称晋升评价体系中精 准 应 用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J].   中 华 医 学 科 研 管 理 杂 志 ,2018,31(02): 133- 135.
       [4]  王群,季新华,周囧,等.基于胜任力的临床医师高级职称岗位 聘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医院,2020,24(02):53- 55.
       [5]  武宁 .评职称不再“唯论文”凸显理性回归[J].中国卫生人才 , 2021(02):19- 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72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