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金砖国家的建立与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与实践价值,相互之间的经贸往来为 地区和世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金砖国家合作的数字化 转型。立足历年来金砖国家经贸往来、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梳理各国在数字化物流平台 (Digital Logistic Platform,DLP)方面的探索,提出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物流平台设想,以此作为金 砖国家深化合作、加强经贸互动的关键举措与策略。研究发现,门户、服务、用户、合约、评价五 类核心元素是构建数字平台的关键,其作为平台运行的底层逻辑与原则,借助区块链、物联网技 术,嵌入各类经贸、物流业务场景之中。数字化物流平台( DLP)的建立,实现了物流领域内的降 本增效,数字化治理将深化各国间紧密合作,促进共建共享机制形成,聚集合力融入全球经贸与 价值链体系之中,进一步提升世界影响力。
一、背景
2022 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回顾了各国历年来在经贸、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在诸多方面 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19 年数据统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国家占世 界 GDP 总 份 额 约 为 33%(按 现 价 计 算 为 24.2%)。 五 国 的 出 口 额 为 3.6 万 亿 美 元 ,占 世 界 出 口 额 的 19%[2] 。其中,中国经济实力在金砖国家中占据主导地位,各国间虽存在一定的发展差异,但相互间 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机制得以发挥 [3] 。通过多年发展,各国在科教文卫政经等方面的合作日益深 化 ,在各类 国 际 经 济联合体 中 的表现 日益 突 出,对 于 区 域及世 界 经 济发展 的贡献 巨 大 ① 。金砖 国 家 宏观环境指标如表 1 所示。
2023 年 8 月 ,金 砖 国 家 领 导 人 第 十 五 次 会 晤 ,通 过 阿 根 廷 、埃 及 、埃 塞 俄 比 亚 、伊 朗 、沙 特 阿 拉 伯、阿联 酋 获邀 加入 金砖 国 家合作机制,进而使得 原本 金砖 五 国 的 国 家数 量有 了进 一步 的增 加,金 砖国家体系与机制有了进一步的增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合作基础日益夯实,领域逐渐 拓展 ,已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 ,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 、外长会晤等部长级会议为支撑 ,在 经贸 、财金 、科技 、农业 、文化 、教育 、卫生 、智库 、友城等数十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多层次架构 。 金砖 国 家合作 的 影 响 已 经 超越 五 国 的 范 畴,成 为促进世 界 经 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推 动 国 际关 系 民主化的建设性力量,这也标志着金砖国家的合作进入了深水区。
从历年峰会议题及达成的协议来看,“数字经济”作为高频词汇频见之于各媒介端口,已成为热 点议题。围绕金砖国家数字经济合作路径进行探讨,研判金砖国家间开展数字经济功能性合作,构 建集体数字利益的可行性等方面既有必要性,也有一定的紧迫性。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等一系列数字化战略,加速了金砖国家聚焦于运用数字技术达成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深化。发展指向对统 一 的数字化平台构建,该平台有助于参与国在经贸往来、数字经济等方面能力的提升,更可以灵活和 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国家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契合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 [4] 。
纵观金砖国家在经贸领域的合作现状(见表 2、表 3),从贸易品类来看,巴西侧重于矿物燃料和 油籽的出口;俄罗斯专注于钢铁、铸铁、矿物燃料和化肥;印度专注于纺织品、药品、宝石和软件;中国专注于工业和电子产品、纺织品和家具;南非专注于自然资源、燃料和宝石,出口结构的差异构 成了金砖国家互利贸易和经济互补的基础 [5] 。2019 年,对金砖国家的出口占巴西出口总额的 31%, 俄罗斯出口的 16%、印度出口的 9%、中国出口的 7%、南非出口的 16%。同样在 2019 年,金砖国家的 进口占巴西、俄罗斯和南非进口的 25%,印度进口的 18%,中国进口的 9%[6] 。2015—2019 年,金砖国 家对俄罗斯的进口总额增长了 65.0%以上 [7] 。在多边协议框架下,各国间在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上 的增长显著。以此基础,为构建数字化平台提供了必要的交易额、数据量,使得在金砖国家内部建 立数字化平台成为可行的选择 ② 。
《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统计显示,2020 年全球数字经济占 GDP 的比重为 43.7%,较 2019 年同比 提升 2.5 个百分点 ③ 。数字经济的实践,可以是数字化产业,也可是产业的数字化。金砖国家的数字 经济合作需扎根于现有经贸往来基础,探索特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现有经贸往来主要还是以商 品类、资源类为主,物流则是支撑此类贸易发展的关键 [8] 。我国在“十四五”现代化物流发展规划中 明确指出须加快物流数字化转型,积极参与全球物流领域数字治理,科技赋能于全球贸易发展 ④ 。进 而对物流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可进一步加强贸易和经济一体 化。数字化物流平台(DLP)是数字经济合作深化的实践表现,但当前在此领域内的研究较为缺乏[9] 。 针对当前实际,金砖国家是否可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物流平台? 各国在此方面的实践状况如何? 其 平台框架有哪些核心元素需要关注? 以上几方面问题是本项研究亟待解决的重点。
二、文献综述
数字化物流平台(DLP)在跨国经贸合作中起着支撑性作用,助推于国际贸易往来,其本身的功 能指向在于扩大区域的运输能力、优化成本与效率、提升安全质量和稳定性,为增进商品或服务附 加值创造条件 [10] 。依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国际物流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显示,数字 化物流平台(DLP)对于区域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诸多平台聚焦于对业务、流程、交易、服务、经 营等方面数字化业务整合 ⑤ 。
学者们对于数字化物流平台有较多的探讨。有学者将平台与供应链管理视为统一体,突出对 交易、流通、运输的体系化管理。持类似观点的学者,视平台为物流系统的一部分,实现对物流运 营、基础设施和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的集中管理 [11] 。Vancza,Egri 和 Karnok 将数字化物流平台理解 为提供影响供应链运营的综合性服务,包括交易、运输、交付、结算各类数字化信息 [12] ;Karnaukhov 将数字化物流平台描述为一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及治理方式,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协调货物流动 过程和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形式,以实现共同的战略和战术目标 [13] ;Dunaev 和 Nesterova 将数字 化物流平台阐释为,参与经贸合作主体间的网络经济空间,将生产附加值的过程和管理业务网络的 技术联系在一起 [14] 。综合对于数字化物流平台(DLP)的不同理解,其不仅是一整套信息化系统,更 是一类数字化治理手段,以链式、技术化模式,全面嵌入供应链管理之中,为经贸合作主体提供 一 类可交互的虚拟业务场景,推动彼此间的业务合作,且此类空间可以是封闭或开放的。
金砖国家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合作进程较大程度上关联于各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从 2000—2020 年金砖国家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指标(见表 4)来看,中国在基础设施发展方面处于领 先地位;俄罗斯在铁路和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长度以及货运和客运量方面排名第二 [15] ;巴西在高速 公路长度方面排名第二,其次是俄罗斯;印度在铁路和石油以及天然气管道的长度方面排名第三,在 高速公路长度和客运量方面排名第四;南非在铁路和石油以及天然气管道的长度方面排名第五 [16] 。 针对金砖国家的物流基础现状,学者们从物流功能、管理机制、运行效率、物流功能外包、供应链协 调、运营功能、客户满意度、跨职能整合、物流协调、系统集成和物流整合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17] 。 但对于数字化物流(DLP)的探讨并不多,只是在部分研究中提及了物流数字化技术所体现的正向 性、必要性,以及 DLP 有助于发展金砖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从各国的物流基础来看,自身优势与 擅长各有不同,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将发挥出合力作用。因此,建立安全、高效的数字化治理体系, 是增进金砖国家国际贸易、融入全球价值链、增强整体物流能力的关键 ,可成为金砖国家经济增 长、经贸合作的重要举措 [18] 。
当前,国内针对数字化物流平台(DLP)的研究,以价值阐释、案例描述、功能论述等居多,对平 台有效搭建的核心元素讨论不多,且对于金砖国家数字化物流平台的探讨未有涉及。我们旨在对 以上两个方面有所补充与深化,秉承过往研究中对 DLP 已形成的共识与理解,借鉴传统的分析视 角与维度,全面梳理与阐释金砖国家在 DLP 方面的实践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DLP 构建的可行 策略。特别是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在平台框架中的嵌入,挖掘构建数字化平台的核心元素,以探讨 其促进金砖国家间在数字化治理方面的创新,推动经贸及更多领域内合作的有序进行。
三、金砖国家物流发展水平及数字化发展
对于 DLP 发展策略的设想,离不开对金砖国家现状的把握。在此,借鉴金砖国家分析报告、国 际互动数据库贸易地图、金砖国家统计服务报告、世界银行物流绩效指数(LPI)等统计数据,对各 国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比较。同时,对各国 DLP 的实施现状进行逐一分析。
(一)基于 LPI指数的比较性分析
根据世界银行每两年一次的 LPI 指数排名,该指数包括对该国贸易和运输基础设施质量、清关 速度和效率、组织国际运输质量和成本、物流服务、跟踪货物运输能力以及交付及时性等一系列指 标评估。依照可查询到的 2018 年最新评价指标情况来看,金砖国家间在 LPI 上的表现(见表 5)有一 定的差异性 ⑥ 。
从表 5 可以看出,中国在物流发展方面在金砖国家中排名第一(在国家总体评级中排名第 26 位),其次是南非(第 33 位),然后是印度(第 44 位)、巴西(第 56 位),最后是俄罗斯(第 75 位),各国 在排名上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在各项指标上均处于领先地位,南非在各项指标上仅次于中国,印度 在海关、国际货运、物流能力和跟踪/追踪这四个指标中排名第三,俄罗斯则排名末位 ⑦ 。指标排名显示了各国在物流发展方面的表现,反映了其本身的数字化水平,中国在此方面有着较好的数字化物流平台(DLP)实践,直接反映于相应的指标表现之上。再观俄罗斯在 LPI 评级中的 表现,虽然排名靠后,但相较于 2016 年的 99 位,2018 年有 24 个位次的提升,大多数指标有了一定的 提升。这与其在 2016 年度开启的数字化物流平台建设有关,其将众多的二方物流通过数字化平台 加以整合与集中,大大优化了物流成本与效率,进而带动了物流能力的提升。由此来看,数字化物 流平台(DLP)对于物流能力改善、经济发展促进、市场治理效率有着积极作用,进而在金砖国家内 部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物流平台,将切实有助于参与国整体物流发展水平提升,以及创设数字化的治 理模式,推动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 ⑧ 。
(二)各国的数字化物流平台(DLP)的典型实践
1.中国。中国是金砖国家中第一个自建 DLP 的国家,较具代表性的平台为 Logink,该平台的开 发历时七年,于 2012 年推出,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40 万会员、每天 2000 万条信息的平台,平台交 易额营业额超过 1.35 万亿美元,在参与 DLP 的企业中,28%从事生产、17%从事贸易、55%从事运输 和仓储。平台使得传统的商贸合作、合同管理、货物交付、资金结算实现了全程数字化,大力推进 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与实践。其突破了物流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标准化方法的制约,制造商、买家以 及物流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解决。
Logink 提供了三类核心服务:其 一 ,标准服务。包括运输和物流领域的信息组织和交换标准, 为供应链参与者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其二,信息交换服务。为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换提 供场所,以便参与者在平台上进行信息互通与合作机会发掘;其三,数据服务。通过单一的服务信 息窗口,运用数据接口(API)可对监管文件和数据库(市场参与者数据、物流园区、机场、港口和铁 路信息、政府部门监管政策)进行访问。具体的服务产品包括:供应链合作服务、跨境电商服务、物 流资源、货运保理、订舱、贸易费用支付等。
Logink 平台在贯通中国市场的同时,还开放包容地接纳与融入了韩国、日本相关数字化系统, 实现了国家物流平台和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可靠、安全、不间断的信息交换,其下一步还将向 东盟和欧盟拓展。平台建立有统一的数据化标准、规范化流程,覆盖了数十个区域交换中心和五个 行业物流枢纽,包括航空、公路、水路、铁路和邮政枢纽。从成效来看,其促进了供应链中生产、贸 易和运输参与者的互联,协同效应得以发挥。以华东医药股份公司为例,其加入 Logink 之后,物流 效率提升 80%、物流信息处理时间缩短 95%、物流周期优化了 3%,通过物流本身的数字化转型,大 力推动了公司的业务发展 ⑨ 。
数字化物流平台对中国的意义,不局限于物流单一能力的增强,更是贯彻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 具体落地,实现对经贸合作过程中交易、运输、结算等诸环节的改造,通过数字化治理再度激发市 场活力,挖掘更广范围内的经贸合作机会。
2.巴西。巴西数字化物流平台的典型代表是 CargoX,其自称为“国际运输交易所”。该平台专 注于以区块链为基础的物流数字化解决方案,平台上有超过 2 万家公司,汇集了超过 40 万名卡车司 机。CargoX 与区域内全球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建立合作关系,专注于物流运力的匹配与撮合,实 现业务撮合、合同、交付、结算等流程的数字化。就其本身业务来看,CargoX 更像是物流众包平台, 虽具备 DLP 特征,但受参与者类型、服务类型等方面限制,其对于上游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有限, 但呈现出了巴西对于物流数字化转型的关注。此外,丹麦航运公司马士基开发的 Twill 数字化物流 平台于 2019 年 3 月 20 日在巴西开始运营,其旨在以简化的物流方式为当地企业提供价值服务,包 括货运、配额、订单、货物跟踪等服务 ⑩ 。
对于巴西而言,DLP 的建设既有自我搭建,也有外部输入,对本国的物流能力与数字化水平提 升有着显著作用。但在规模、功能、服务、参与者等方面,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印度。2016 年,iFreightBox DLP 项目在印度启动。该项目汇集了物流服务提供商、托运人、 收货人、仓库和码头、承运人、司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使货物运输的管理变得简单、快速和安全。 iFreightBox 的功能包括:客户关系管理系统、RFID 系统、订单管理、供应商管理、运输管理、人力资 源管理、卫星导航系统、事件报告、维护服务、发票、装运管理和负载优化等,覆盖面非常广泛,在较多关键环节和业务流上实现了数字化。值得关注的是,iFreightBox 还开发了 APP 程序,在便捷化访 问与使用的同时,也降低了操作难度,更容易被参与者接纳与使用。
印度的 DLP 发展较为成熟,源于其对于国内巨量分散运力的整合需要,通过数字化改造整合了 市场资源,丰富了服务供给内容与形式,助力于在物流、经贸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4.俄罗斯。俄罗斯的物流发展水平略落后于其他金砖国家,但在 DLP 方面的探索近几年来逐 步加强。俄罗斯数字运输和物流协会成为 DLP 的牵头人,汇集了俄罗斯国内各类市场主体,涉及 俄罗斯铁路、Aeroflot、ZashchitaInfoTrans、RT-Invest Transport Systems、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公司、数字 无线电工程系统、TransTelecom 和 Azimut 等,占据了 70%的俄罗斯运输市场。其 DLP 的做法是将物 流关键服务要素综合起来,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对各类数据的输入、访问、修改等权限,并借助数 据开发相关的服务与程序,例如物流基础设施的数字地图等,可直接运用于各类经贸合作之中。
俄罗斯的 DLP 实施呈现出以下几方面功能:其一,直接面向多式联运货运的发展,确保高功能 性和运输安全性,允许实施运输和物流流程的绿色化,为无人驾驶车辆的发展奠定基础,并形成有 效的数字工具,用于监测、协调、管理和控制国家层级的运输基础设施;其二,DLP 的使用为经济合 作营造了一个可信的环境,为货物运输提供清晰、透明的服务条件;其三,通过提高信息交换速度 来减少交货时间,以自动化交易程序确保各类文档的有序传递;其四,DLP 的建立使俄罗斯成为欧 亚大陆具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促进了欧亚间的经贸合作。
5.南非。从数字化创新角度来看,南非的 DLP 是最具争议的,主要源于南非还没有自己开发的 DLP。2017 年德国 DHL 启动的 Saloodo 进入南非填补了在此方面的空白。其允许制造商和供应商 通过数字化平台与承运人、货运代理直连,服务包括订舱、货运、文件和付款,助力于实现成本优 化、路线、货物交付和运输等基本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19] 。南非的 DLP 属于外部输入型,是在既 有平台框架上的融入与加载,虽能满足一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但在匹配本土化需求方面略显不足。
综合各国在数字化物流平台方面的具体实践,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其一,发起形式的去国 别化。物流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其实施主体既可以是内生化的自主搭建,也可由其他国家或组织的 外源性主导。两类发起形式,并无明确的限定与约束,这为搭建跨区域、去国别的统一化数字平台 预留了实践空间,在金砖国家内部建立统一数字化平台是一类可行的选择。其二,DLP 积极影响诸 领域。不同国家在物流领域的数字化实践,证明了数字化平台对整个产业系统、供应链上下游参与 者均有正向作用,其有助于整个体系的能力提升与效率增进,其发挥系统性功能,并非物流单一领 域。由此,DLP 对于金砖国家的促进作用,并不局限于物流领域,而是推动各国整体效率的优化与 提升。其三,DLP 以数字化治理手段而存在。数字平台的突出价值在于对各关键节点、流程、行为 的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这对经贸合作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金砖国家合作过程中,将触 及合同规范、数据传输、信任机制、监测管控等一系列领域,这为金砖国家步入深度合作提供了 一 类有效的治理手段与方式。
四、构建统一数字化物流平台的诸要点
(一)内嵌于物流领域的数字化技术
基于金砖国家在物流、经贸等领域的数字化实践,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国际经贸合作,拥有广阔 的发展空间。数字化物流平台呈现出数字化网络的特征,生态系统中合作伙伴网络的互联性、复杂 性有所强化。共同串联起多元的信息源,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多向度的。如此使得金砖国家 间的经贸合作、供应链体系成为以数字为核心的新经济形式。针对数字化平台的未来实践,特此提 出设想,即是否可使用分布式网络元素组合成一个特定的数字生态系统,赋予参与国提供自动化、 数字化的物流相关服务,以促进经贸往来的便捷化。
以分布式账本形式构建的数字生态系统,可将整个供应链切为更小的、功能更独立的基本单 位,提供一种解决现代供应链复杂性问题的方法,可理解为是模块化平台。其允许用户扩展现有平 台元素功能,或根据需要增添自己的内容。通过参与者对平台的自主优化,直至达成平台功能的最 优。内嵌于平台的核心技术,可以借助当前流行的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来加以实现。平台元素之间的交互建立于物联网基础之上,勾连线上与线下的业务场景结合。区块链则被用于注册协议、交 易实施、监控流程、信息访问等,运用其 P2P、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保障整个经贸合作、物流 运输的可靠性 [20] 。
(二)数字化物流平台搭建的核心元素
凭借金砖国家对数字化物流平台的实践积累,借助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如要建立起统一的数 字化平台,重点需关注门户、服务、身份、合约、评级五方面。
1.门户元素。这是各国参与者的入口,其提供有关平台所必需的信息,用于各类信息、服务的 展示,包含平台功能列表、操作流程与要点、交互规则以及搜索算法。门户元素可以开发为基于区 块链的智能合约,便于不同参与者安全、便捷地访问。
2.服务元素。平台上的各类服务直接指向虚拟与真实的链接,真实世界中交易、运输、签署、交 付等行为可在虚拟空间中得以映射。各国参与者可基于需要,自主选择相适应的服务类型,在虚拟 空间中即可操纵线下业务活动的实施。服务的主要组件是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其支持不同 参与者之间通过平台进行实时通信,实现 P2P 的去中心交互。
3.身份元素。此元素由使用平台的每个用户生成,各国参与者之间的商品运输往来,生成标注 有用户独特身份信息的货物包裹和虚拟副本。货物包裹配备有物联网设备,该设备提供与虚拟副 本的实时通信,允许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控货品的运输参数,从移动路线到温度和其他特定监测 指标。在此情况下,所有管理过程及其所需的计算都在外部资源(服务器、云等)执行,进一步完善 了数字化追踪与回溯,使得货品质控、运输、交付有了更多的数据痕迹。
4.合约元素。该元素保障平台上各类参与者的服务协议缔结,其工作原理建立于智能合约基 础之上。平台上签订的所有合同均可使用区块链加密固定,平台可依照合同约定,分阶段地将锁定 资金在不同参与者之间进行划拨与结算,对于违约行为,冻结资金可根据预定的规则转移给受害方 予以损失补偿。如此,避免了线下经贸合作中的各类可能纠纷,合同本身不可人为篡改与修正,这 是对于原本合同缔结、资金拨付、纠纷解决等的数字化改造。
5.评测元素。依据各国参与者在平台上的业务表现进行分级,生成优秀或较差的评级,给予潜 在合作者相应的合作提示与参考。其计算策略则凭借参与者在平台的数据沉淀,运用特定的自动 化算法进行,其有助于防范各类合作的风险,以此保障平台合作质量,维系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三)典型业务场景的实施
鉴于核心元素的发掘,落地于典型的经贸合作业务场景,具体流程表现为:首先,平台搜索阶 段。各国参与者在经贸合作中均会面临管理其供应链的难题,需数字化解决方案来优化其生产、运 输和物流活动。门户元素提供了参与者获取各类信息的搜索机会;其次,评估阶段。门户提供指向 平台上各类服务的链接,参与者在实施搜索时,重点在于服务的“需求-供给”匹配,服务元素则可 较好地满足这一要求,通过 API 接口链接起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以此传递与协商相互间的 合作意向;再次,合约缔结阶段。参与者可依照供应商的列表,通过 API 向其发送要约,并通过服务 方案选择,确定最佳的合作伙伴并达成缔约。参与者之间的缔约协议借助于合约元素,以数字合约 形式记录于平台之中,针对服务要点、具体要求、履约形式、结算形式、违约规定等达成一致,运用 区块链技术生成不可篡改的智能合约,以此按照规定进入自动化履约程序;最后,履约实施阶段。 过往经贸合作中,对于商品货物的运输管控、回溯管理一直是难点。借助身份元素,则能较好地解 决这一困境。赋有物联网技术的货物包裹可实时映射于数字平台之上,参与者可就各类关键性指 标,例如温度、湿度、位置、节点等进行数字化管控。 一旦出现异常,则可通过回溯管理,快速定位 问题所在与责任承担,使合作者之间的物流运输变得更为透明与可靠。
五、结论
(一)发展不平衡催生了探索共建共享模式的迫切诉求
研究显示,金砖国家成员国在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中国、南非有 着较为显著的优势,而巴西、俄罗斯、巴西则有较大差距。究其缘由,涉及市场主体数量、产业结构、数字化水平、劳动力资源、成本结构等多方面因素。正是彼此间的差异性存在,为相互间的资 源、优势共享提供了机会,特别是支撑经贸往来的物流领域,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目前,金砖国 家在此方面依然未能建立起统一的数字化物流平台,各国本土的碎片化实践,有着特定的指向性与 作用域,针对金砖国家成员国本身的功能发挥不够显著。因此,构建统一的 DLP,促进共建共享机 制形成,对加深彼此的经贸往来,推动物流资源共享,赋能各国物流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被 进一步地深入探讨与实施。虽然中国的 LPI 在金砖国家中排名靠前,但在全球竞争环境下,依然存 在成本高、效率低的发展困境。中国现已融入全球价值链之中,突破短板、寻求短期内可改善的要 点,成为体现中国发展优势的关键。以金砖国家建立统一数字化物流平台为契机,增强自身物流基 础,增进成员国资源共享,抱团融入全球竞争之中,将大大提高中国及其他成员国的市场竞争力, 推动金砖国家的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
(二)平台构建源于诸核心元素的有机整合
本研究对金砖国家自身的典型平台进行了列举与分析,从平台的主要服务、功能、形式等方面 加以了观察,进而提出了门户、服务、身份、合约、评测五大类核心元素,其并非搭建平台的具体模 块要素,而是构建平台的底层逻辑与原则。背后是对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的借鉴与运用, 突破传统的信息化管理范式,是虚拟与真实、全程可视化、痕迹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各类元素的存 在形式与功能发挥并不是孤立的,而需彼此间互相链接与结合,以此对业务发生场景实现整体的数 字化整合,体现出不同以往的功能与效应。纵观各类主流数字化物流平台,其功能、内容各不同, 但这五大类核心元素在诸多平台中均有体现。针对金砖国家的 DLP 构建尚处于构思阶段,诸多可 能的业务场景、流程、服务、模块均有待进一步探索,平台建设存在较大的可塑空间。
(三)数字化治理成为加深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手段
由金砖国家所构建的经贸合作生态系统,其内在的治理手段与方式,可关注组织、技术和信息 的数字化转型,进而在生态系统内形成新的治理模式。组织和技术机制包括:发展运输和通信基础 设施,寻求包含物联网、区块链在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便在金砖国家境内建立新的国际运输走 廊。应用创新技术提高运输和物流系统的效率,促进运输部门的能源效率和减排,为在物流中使用 标准化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创造条件,以促进金砖国家的物流运输。互动的信息机制包括:在物流运 输领域内建立起数字化信息交换机制,交流开发和使用创新通信设备,例如智能系统、导航信息系 统等,以寻找彼此间合作的最优做法。金砖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具有多重维度,既在信息、 通讯、网络等数字化产业领域,也有对特定行业、产业的数字化改造。物流作为各国经贸往来的基 础,是产业数字化改造的重点,其创设的不仅是物流运输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更关键的是由转型所 触发的合作形式、治理模式嬗变,其对于金砖国家的凝心聚力有着深远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锦前,孙晓.金砖国家数字经济合作现状与前景[J].现代国际关系,2022(1):44-52+62.
[2] 黄仁伟,朱杰进.全球治理视域下金砖国家机制化建设[J].当代世界,2022(7):29-33.
[3] 王星宇.金砖国家经贸合作与全球价值链重构[J].经济问题,2019(1):123-129.
[4] 沈陈,郭明英.金砖国家数字金融合作探索[J].中国金融,2022(8):88-89.
[5] Zafar S Z,Zhilin Q,Mabrouk F,et al.Empirical linkages between ICT,tourism,and trade towards sustain- able environment:evidence from BRICS countries[J].Economic Research-Ekonomska Istraživanja,2022:1-22.
[6] Larionova M,Shelepov A.BRICS,G20 and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reform[J].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22.43(4):512-530.
[7] Khan A M ,Osińska M.How to predict energy consumption in BRICS countries?[J].Energies ,2021.14 (10):2749.
[8] 唐要家,王钰,唐春晖.数字经济、市场结构与创新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22(10):62-80.
[9] 韩京伟,逄宗玉,殷翔宇.基于多边市场理论的物流平台演化逻辑[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12):24-32. [10] 张季平,骆温平.物流平台技术与运营模式协同创新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2):19-27.
[11] Cambra-Fierro,Ruiz-Benitez.Advantages of intermodal logistics platforms: Insights from a Spanish platform[J].Supply Chain Manag,2009(14):418-421.
[12] Barykin,S.Y.Developing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digital twin model within the trade network[J]. Journal of Academy Strategy Management,2021(20):1-24.
[13] Vancza J,Egri,P.Planningin concert: A logistics platform for production networks[J].Romanian Jour- 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10(23):297-307.
[14] Karnaukhov,S.B.Management of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in Russia[J].Political Communication,2012(4): 48-54.
[15] Dunaev.Translogistic platform in the development of Euro-Asian air transport links[J].Asian Busi- ness & Management,2015(6):20-25.
[16] 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M].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17] Assanseitova S M,Abil E K,Makhatova S A.EAEU and BRICS: State and Prospects of Cooperation.Cur- rent Problems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England.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2022: 321-334.
[18] 李立望,黄德海.基于价值共创的智慧物流平台生态体系构建研究[J].生态经济,2022.38(7):79-84. [19] 吴婷.区块链赋能智慧物流平台化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22(1):105-108.
[20] 杨存博,宋晓文.物联网发展对物流企业竞争力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2(23):100-1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生产批量问题是物流企业进行生产决策经常遇到...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