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公立医院 经济运营管理的总舵手,预算项目库是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 部分,基于信息化支撑实现项目库滚动 管理是提高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 措施,更是提高医院运营管理能力的科 学途径。文章对预算项目库体系构建及 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预算项目库管理现状
国务院在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 建立健全项目库管理制度,将项目作为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的 基本单元,预算支出全部以项目形式纳入预算项目库,实施项 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未纳入预算项目库的项目一律不得安排预 算。建立健全项目入库评审机制和项目滚动管理机制。做实做 细项目储备,按照轻重缓急等排序,突出保障重点[1] 。山西省前 期出台的 《省级财政项目库管理办法》(晋财省直预【2020】34 号),为公立医院项目库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预算项目库管理作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是 医院构建全面预算一体化体系, 实现多维度协同融合管理的 重要抓手和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大部分公立医院预算项目 实施存在“重要钱,轻执行”,项目申报数量多而不精[2],甚有无 预算项目库申报环节的现象,使得预算体系不完整,也无法真 正起到优化资源配置功效 。因此,如何基于信息化支撑构建公 立医院预算项目库体系, 将项目管理与医院全面预算和具体 业务深度融合,打通项目 、预算、绩效、业务等各管理环节,充 分发挥项目库引导作用,提高医院预算管理水平,是当前医院 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此,本文详细描述预算 项目库体系构建路径,聚焦项目库流程管理,将各类业务事项 科学分类并集成项目库储备动态管理。
二、预算项目库体系构建
(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预算项目库管理制度
医院以预算项目为最小管理单元, 以项目资金最大化为 目的,将管理应用于预算项目中(含自筹预算) 。建立相应的预 算项目库管理制度,如《项目库管理办法》《预算评审专家库管 理办法》《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等 。明确项目执行原则,明 确部门职责和义务,落实岗位责任制和明确责任人,明确考核 办法,设立预算管理联络员,形成上下及时有效的联络沟通机 制,并对预算项目进行落实和引导,以此来提高项目执行进度 和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预算管理组织架构
医院基于医院功能定位和战略规划,以章程为统领,构建 四级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 室、预算归口管理部门、预算基层单元。
预算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基层业务的归口管理, 是业 务科室预算项目申报的主体。
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 包括预 算的编制、执行、调整、监控和考核。
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预算编制的审议和预算绩效考 评,以及其他预算管理事项。
此外,根据管理所需成立专门的预算项目评审小组,负责 预算项目评审,协助预算管理委员会统筹决策、遴选 、考评等 有关事宜。
(三)创建一体化闭环管理的预算项目库体系
按照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性原则, 将部门预算和自筹预算全部纳入预算项目库管理, 实现与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资产(物资)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绩效管理系统等多系统关联集成,做到预算项目库信息化管理,满足申报、执行、调整、评价等工作全程线上服务 。同时对于跨年滚动的预算项目(如工程建设、设备购置等),通过项目库有效协调和统筹项目业务需求和资金承载能力,从而避免漏报或重复申报预算项目,避免叠加申请资金或资金断流风险, 实现多维度一体化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 四)预算项目库设置科学分类,提高管理精度
将预算项目库应用于医院预算项目、绩效和业务管理,应从保障资源配置和协助业务运行的角度进行前期要素设置和分级分层分类,并确保多维度关联系统,满足不同层面的预算管理诉求,形成院内院外“一张皮”管理模式 。一是不少于以下“项目库设置前置要素”进行前置设置管理(见下表) 。二是预算项目管理与绩效管理齐驾并驱 。三是项目库层级按工作职能角色赋能序时跌进区分管理。
(五)严格把控预算项目库申报管理
预算项目申报要与医院发展形势紧密结合,预算项目每 3年一滚动,申报金额在规定限额(100 万元)以上的必须以预算项目形式申报,纳入项目库统筹管理 。充分体现保障重点,解决关键;优化整合,统筹协调;合理分配,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1.预算项目入库基本要求。项目申报、预算编制、绩效目标填报是项目入库的主要内容,且必须三位一体同步开展 。三者间形成有机联系,先有项目而后有预算,预算编制以项目建设计划为依据,绩效目标与项目产出、预算投入须保持一致。
2.预算项目入库管理原则。预算项目入库实行项目归口管理,即按照项目属性,匹配归口部门,并负责审核项目信息、预算信息、绩效目标信息 。预算评审小组负责审核预算信息和绩效目标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后续管理流程符合医院管理制度。
特定目标类项目按项目负责人制原则执行。
3.预算项目库管理原则。预算项目库实行全生命周期滚动管理和储备库管理相结合,即将运行经费、经常性项目纳入储备管理,依据每年预算总量科学化管理配比;中长期建设项目,制定项目总体计划、编制总预算和绩效总目标,并分阶段确定项目执行制度、预算执行数和绩效目标,滚动化管理和动态监管。
预算项目入库前项目评审机制: 立项论证与绩效事前评 估相融合,通过科学的事前评估指标,为项目立项与否 、竞争 性排序提供重要决策支持 。(按财政要求新增 1000 万元(含) 以上的重大项目和政策要开展事前绩效评估, 并将评估结果 作为项目入库、申请预算的必要条件;需财政投入 5000 万元 以上的新增或到期后需延续的大额项目, 要做重点审核并进 行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
(六)预算项目过程管理
1.预算项目实行“双监控”。以项目进度监控为基础,对预 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监控, 形成预算执行和 绩效运行监控表,并予以反馈注重实效管理。
2.预算项目风险预警 。对于存在偏差的项目情况(包括进 度偏差、预算偏差和绩效目标实现偏差)推送预警信息至项目 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
3.预算调整 。年中根据实际情况和院党委会审批意见,可 对预算调整,并同步调整项目信息和绩效目标。
4.项目滚动 。滚动项目根据入库设置年限自动结转动态管 理,将项目信息、预算信息、绩效目标等相关信息自动切入下 年。业务科室根据项目总体计划、阶段执行进度据实调整补充, 调整后的新阶段项目视同预算年度新项目申报、审批、执行。
(七)预算项目 管理流程
项目管理流程包括前期谋划、项目储备 、预算编制 、项 目 实施、项目结束和终止、项目清理等阶段,以项目库为载体全 流程动态记录和反映项目信息变化情况 。具体流程主要有:专 项申报—专项审核—事前评估—专项排序—专项下达—专项 执行—运行监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应用。
1. 专项申报 。 由业务科室在预算系统项目申报库中提交 “专项申报”申请,要求符合本科室职责和发展规划;项目基本 信息、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可行性论证报告、明确的目标、具 体的实施方案和预算测算数据等各项前期工作, 确保做到预 算一经批准即可实施[1] 。且申报批复后与预算系统、政采系统 关联,支持实现同步推送功能。
2.专项审核 。归口部门组织专项小组对专项立项审核,主 要审核项目基本信息,预算额度 、绩效目标、重点项目开展事 前绩效评估和绩效评价审核。
3.事前评估。归口部门组织专项小组对该设备进行必要性 评估、可行性评估、资金投入评估。
4.专项排序。预算项目采用“项目因素分配、竞争性分配和 后补助分配”择其一的方式决择。
5.专项下达。评审通过的项目,将随同评审意见、子任务及 资金分配额度一并下达 。若需有改进或调整事项,则基于评审 下达意见进行任务目标和专项内容调整并重申报, 待申报复 核通过后方可执行。
6.专项执行。聚焦项目绩效目标,结合项目情况,适时预算 安排,推进项目实施。
7.运行监控管理 。项目执行过程中实行定期监控管理,侧 重监控预算执行和绩效执行, 如若出现偏差或不足情况的据 实调整或整改,利于项目顺利实施。
8.绩效评价管理 。年中、年末或定期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工 作,绩效评价采取自评价和专家评价(评审)相结合方式 。归 口 管理部门自评、第三方绩效评价、医院考核、绩效专家评审、评 审结果公开。
9. 评价结果应用 。评价结果作为以后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经过以上项目库动态管理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和完善了 部门职能规划。
三、结束语
总之,预算项目库有效实施必须依托信息化支撑,以项目 为始点向预算管理 、业务运行延伸, 形成业务与预算深度衔 接,强化以项目为单元的预算过程管控,以此提高医院全面预 算管理水平,规范经济运行,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1]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 发 〔2021〕5 号) [EB/OL] (2021-03-07) [2021-04-23]http://www .gov . cn/zhengce/content/2021-01/13/content_5599346 .htm
[2] 白蕊 , 周筱琪 , 王祖丽 ,伊凤姣 .探索公立医院预算项 目 库管理 信息化建设[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 12): 113-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6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