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逻辑与丰富内涵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3:42: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生态兴则文明 兴,生态衰 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发 展中最大的政治和民生,绿色发展具有 巨大的发展前景,建设生态文明在当今 世界的快速发展中格外重要。生态文明 观蕴含着怎样的内涵,为什么要建设生 态文明以及如何才能发展好生态建设 是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也始终贯穿于 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不断发展中。

  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内 的 重要方面,对于当前时代下的生态文明 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又为当前 国 际 坏 境 问 题 的 解 决 提 供 了 中 国 方 案[1]。牢牢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与逻辑,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理解生 态文明观点,仍然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 一 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不仅有利于生 态文明思想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也有利 于提高它在国际范围 内的影响力[2]。
\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逻 辑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环境的理 论

  马克思主义 自 然观是马克思、恩格 斯对于 自 然界辨证发展规律的揭示以 及人与 自 然统一 关系的论述,马克思指 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 自 己 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 一起发 展起来的”“人靠 自 然界生活”。 自 然界 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提供了生存 环境,同时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又一 定程 度上依赖于自 然界[3] 。现如今,“人类中 心主义”及“反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矛 盾与冲突日 渐增多,“人类中心主义”从 根本上讲是颠倒了人类与 自 然界的主 客关系,认为人类是主宰 自 然的绝对力 量,从理论上将一 些破坏与改造自然的 行为合理化,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生态 文明观的,在新时代下,只有鲜明地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从根本上尊重 自 然、顺应自 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 样去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能够更好 地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

  (二)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生态 文明的基础与根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孕育着丰 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在当今生 态文明建设中同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 活力。传统儒家对于环境保护的哲学思 想是“天人合一”,这里的“天”即是“ 自 然之天”,其主要认为人由天地而生,存 在于自然的秩序与规律当中,人与 自 然 为一 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人与 自 然环境 之间息息相通, 这就从根本上反对了 “人类中心 主义”, 并且孔子思想中的 “畏天命”思想就是主张人类要敬畏 自 然而不是像西方文明一样去支配自然。 道家的传统哲学思想认为 一 切都是道 法 自 然,教导我们要尊重生命,尊重 自 然,善待万物,认同并遵从大 自 然所具 有的规律性,这些先进的传统文化一 定 程度上构成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根 基 。 中国传统生态观源远流长,习近平 总书记对于传统文化的现实影响十分 重视,比如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并有 度的论题,曾引用古诗文说明。习近平 总书记引用最多的是“大道之行也,天 下为公”,就生态文明而言,如果环境污 染了,“大道”和“为公”也就无从谈起。

  (三) 吸取了西方工业化历程的惨 痛教训

  从西方走上工业化道路以来,人类 中 心 主义思潮加剧了人与 自 然之间的 冲突与对抗 。西方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饱 受诟病的因素主要有三点,即人类中心 主义的盛行、公众消费主义的盛行与以 经济增长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 因素造成大量资源遭到浪费、生态环境 破坏严重等问题。 日趋严重的全球变暖 以及环境公害问题,导致各个国家都在 寻求一种积极的解决方法[4] 。 习近平生 态文明思想,避免了不可持续的生产发展 方式所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为中国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 必然选择

  中 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 是因为中 国在迈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 国的现实道路是同西方的发 展模式完全不同的 。 西方所走的近代 化道路是殖民主义的, 或者是霸权主 义与强权政治的, 西方国家的崛起所 运用的手段是不断地殖民掠夺, 是非 和平手段的。而中国在从富起来到强 起来所走的道路, 靠的是中国共产党 坚强有力正确的领导, 靠的是坚持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 。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 五位一体中不可或缺的一点, 将带领 我 国 的工业化走 向 绿 色 环 保 之 路,为 我国产业转型指出低碳之路, 将促进 我 国 大力发展更 多 清 洁 有 效 的能 源 。 中 国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从解决 与 民生相关的问题出发, 体现了中 国 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核心立场 。

  (五)立足于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实 际问题

  如今,中国生态环境所面临多种问 题:水污染 、大气污染 、水土流失 、荒漠 化等,其中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十分 严峻。目前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 重, 空气污染物排放量长期居高不下 。 2011 年以来,全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达 到 157 万吨/ 年,粉尘为 1515.9 万吨,工 业粉尘 117.5 万吨, 这些都是大气污染 问题的主要污染源 。中国大部分城市的 空气污染乃是最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其 次, 中 国也是 一 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 家,淡水资源总量仅为 2.8 万亿立方米, 人均用水量仅仅只有世界水资源平均 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 121 位。 就 人均可用水量而言, 我国是世界上 13 个人均可用水量最低的国 家之 一[5] 。但 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水资源缺 乏的问题仍未被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依然严重[5] 。 由此可见,中国的发展,在 很多方面都需要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 以从理论上指导改善中国 当前面临的 十分严重的各种污染问题。

  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 涵

  (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追 求人与 自 然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 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优势应转化为生态农业 、生态工业、 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 青山就变成了金山银山”。此后习近平 总书记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的意见》中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生态发展思想写进了中央文件 之中,从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生态思想就成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实 践的根本指导思想,从中可以得出大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在为我们整 个社会创造财富, 在保护环境的过程 中,保护我们的财富[6]。

  (二)碳中和和碳达峰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碳中和及 碳达峰 目标, 对此 目标作出了重要论 述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 书记就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目标及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重要的战略 决策,“双碳”目标既是我们对世界范围 内的环境发展所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 在建立在新发展格局之上并不断推进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 段,达成“双碳”目标成为破解资源环境 中 突出问题 、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 要。 在“双碳”体系的不断建构之中,我 国能源、建筑、交通、农业等重要行业领 域正在制定一套专属方案 。并且在我国 不断积极推动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条 件下,一 些经济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 不断跟进, 发布了本国双碳 目标时间 表,目前来看,“双碳”目标国际前景广 阔。

  (三)人与 自 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 和经济发展并不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 面,而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整体,是可以相互协调发展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 不断推动低碳文明发展,不仅仅可以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 往中的重要一环,而且可以切实推动更 公平更有质量的绿色发展,并走出一条 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的绿色发展路径 。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 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 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 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 体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 一 个紧密联系 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 力度, 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统筹这七方面的系统治理,是习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为正确处 理人与 自 然之间关系,坚定不移走绿色 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方法论 指引[7]。

  (五)为全球生态文明作出中 国贡 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在全球生 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应 始终奉行多边主义原则,在推动构建合 作共赢的国 际环境治理体系中贡献中 国力量[8] 。自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以来, 在西方国家中,化石能源的利用与消耗 不断增加,导致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屡升 不减,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 要的影响, 其中造成了不可恢复的后 果,例如海平面上升 、多发性的气候危 机,这些都对人类的发展进步构成了极 大的考验。
\

  总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等多种方面揭示了生态环境 的发展之路,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丰 富的环境 思想以 及 辨 证 观 历 史 观,吸 收了以矛盾为核心 的唯物辩证法中和 以实践为核心 的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基 本内涵, 指引了 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 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闻言 .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 循.人民日报,2022-04-07(006)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 . 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民日报, 2022-08- 18(010)
  [3] 孙金龙 . 肩负起新时代建设美丽中 国的历史使命 [J]. 中国生态文明,2022(01): 6- 10 .
  [4] 本报评论员 . 建设人与 自 然和谐共 生的美丽中国[N].人民日报,2022-07-07(001)
  [5] 王海芹 . 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的内在逻辑. 中国经济时报,2021-09-23(004)
  [6] 张开, 陈琦, 陈洋毅, 雷鸣 . 中国式现代 化道路的政治经济学 [J]. 政治经济学评论 , 2022.13(03):59-86 .
  [7] 孙姣 .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 关系[D]. 齐鲁工业大学,2021(10)
  [8] 马欢欢 ,任亮 .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 建设的理论意蕴 、价值导向与实践探索[J]. 河北 北方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2021.37 (06):89-92+96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640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