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医科院校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与优化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1:24: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调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期提供优 化策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 。采用专家访谈和问卷调 查的方法, 收集了广西医科大学 20 位专家和 30 位卫生事业 管理在职干部的意见,评估了不同课程模块的重要性,并计算 了各课程模块的课时数分布 。结果表明,课程设置覆盖自然科 学、生物医学、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等模块,但课时分布不均, 专业课程占比最大(50.4%) 。卫生事业管理人员对专业课程模 块的课程重视程度较高,其中医院管理学得分最高 。教育专家 倾向于在课程设置中既要重视管理类课程, 也要兼顾医学课 程学习。 生物医学和自然科学的部分课程虽在课时分布上占 比少,但在重要性评分上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从而得出结论: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考虑实践需求, 优化课程 设置,强化对被认为重要但课时分布较少的课程的课时分配, 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行业的需求。

  关键词: 医科院校,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自 1982 年上海医科大学首次开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全国各大综合大学及医学院校纷纷效仿 。然而,从 1998 年 起,随着教育部专业目录的改动,医学院校主要通过公共事业 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进行相关人才培养 。卫生事业 管理专业,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结合的边缘学科,由 于我国的开展时间相对较短, 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和标准的培 养模式 。特别在课程设置方面,各个办学实体(包括医科院校 和非医科院校)均有各自的特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 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 养,造就一批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然而,现 有的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和方法似乎并不十分适应;如何构建一套完整、合理 、科学的 课程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009 年,广西医科大学开始 接收 4 年制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本科 生 。 目前笔者所在的广西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 方案,尤其是课程体系的设计,主要通过对国内兄弟院校访问 交流和文献研究来确定 。这样的课程体系是否与社会经济欠 发达的广西社会需求相一致?是否符合我校自身实际状况?是 否构建完整、合理和科学? 尚未进行实证研究。为此,我们采用 专家访谈定性研究和问卷调查定量研究相结合方法, 构建广 西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以期为整个卫生事 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全面优化提供科学支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在广西,我们选择了 20 位有着五年以上卫生事业管理专 业教学经验且至少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专家进行小组访谈 。 同 时, 对在广西和其他地区的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专家 以及广西卫生事业管理在职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选取条件为: 教学专家需要至少有五年以上的卫生事业管 理专业教学经验并且至少是副高级职称; 在职干部则需要有 五年以上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经验且至少担任副处级以上职 务 。我们调查了 20 位专家和 30 位在职干部。

  (二)方法

  1.小组访谈法。每 10 名访谈对象组成一个小组,以调查提 纲为主线,围绕主题进行小组访谈,讨论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 业的教学课程模块设置、课程选择以及课程时间安排等问题。

  2.问卷调查法 。以访谈结果作为问卷调查的内容。并对定 性 访 谈 初 步 筛 选 的 课 程 进 行 重 要 性 评 价, 评 价 方 法 采 用 Likert5 点评分法,最高分为 5 分,最低分为 1 分。

  二、结果

  ( 一)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访谈对象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工作年限 5~22 年; 6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为正高职称。问卷调查对象中,专 家的专业教学工作年限 5~16 年,7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0% 为正高职称 。在职干部的卫生事业管理行政工作年限 5~12 年;9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40%为正处级职务;90%为医学专 业背景。

  (二)课程模块和课程目录表 1 展示了初步筛选出的课程模块及其课程目录 。这些 课程模块分为四大类:自然科学,生物医学,专业基础,专业课 程 。在自然科学模块中,列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生物医 学模块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包含了系统解剖学、细胞生 物学等相关课程;专业基础模块列出了包括经济学原理、人际沟通与礼仪等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则包含公共关系学、管理心 理学、健康管理学等课程。

\

 
  (三)各类课程的重要性评分

  表 2 展示了各课程模块的重要性评分, 这是由教育专家 和卫生事业管理人员进行评价的。从整体上看,教育专家和卫 生事业管理人员对专业课程模块中的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较 高,其中医院管理学的平均得分最高,为 4.78 和 4.99 。另一方 面,在生物医学模块中,基础医学的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以及 临床医学的诊断学和内科学也得到了较高的评分。

\

 
  (四)四个课程模块的课时数分布

  表 3 展示了四个课程模块的课时数分布 。专业课程模块 占据了最大比例,达到了 50.4%;其次是专业基础模块,占比 为 28.4%; 生物医学模块占比 19.3%; 自然科学模块占比最 小,仅为 1.9%。这表明,当前的课程设置更侧重于专业相关课 程的学习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打造, 对生物医学和自然科学的 学习相对较少。

  三、讨论

  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育中, 课程设置的质量和适应性 至关重要, 这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应对行业挑战的 能力 。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视角对该专业当前课程设置的 探讨,包括课程重要性评分和课程模块课时数分布,这对于进 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数据显示,课程设置广泛覆盖了自然科学、生物医学、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等多个模块,这与一些研究相吻合,他们指出专业教育应涵盖多学科的知识,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我们发现课程模块的课时分布不均,专业课程的课时占比最大,达到 50.4%,生物医学和自然科学的课时占比相对较小 。虽然这符合专业教育强调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特点,但是,这与课程重要性的评分结果存在一定的冲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医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部分课程,如药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和内科学,虽然在课时分布上占比较少,但在重要性评分上得到了相对较高的评分 。有研究也强调了医学基础科目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这表明,尽管这些课程不直接与管理学相关, 但是在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支持方面却具有重要的作用 。依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建议,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中,保留评分均值在 3 分及以上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这样既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其学习效率,又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医学知识。

  本次调查显示, 教育专家和卫生事业管理人员对工具性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统计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的重要性看法相似,均给予较高分值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操作能力已成为评估个人是否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关键指标 。因此,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应加强学生的一般信息处理能力(如文字处理、数据处理方法能力)的培养,以及培养其运用计算机处理专业问题的能力 。另外,我们也需要强化现代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教学, 使学生能够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深入探讨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对比教育专家和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的课程重要性评分时,我们发现两者在某些课程上的评价存在差异 。总体来看,卫生事业管理人员更加重视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这可能是由于他们更强调应用和实践能力 。这一观点与一些研究相吻合, 他们发现实践者在评价课程重要性上往往与教育者存在差异 。因此,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尽可能地满足实践需求 。在未来的课程设计中,应该更多地考虑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同时也应注意提高那些被认为重要但课时分布较少的课程的课时,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行业的需求。

  总的来说, 本研究提供了对当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全面审视,并揭示了课程设置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期待未来的研究能更进一步将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卫生事业管理教育。

  [基金项目:2023 年度广西自治区级“四新”项目:新医科背景下高等医院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研究(XYK202304)]

  参考文献:

  [1] 邹榕,黎燕宁,陈荷,江南,曾丽蓉,马 贞玉,冯启明 .卫生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定性调查研究[J]. 广西教育,2014(08):20.

  [2] 马国芳;迫里胡玛·阿不力米提,铁梅,张其其 .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后对比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8(04):15.

  [3] 翟文婷,魏仁敏 . 浅议卫生管理职称及继续教育体系的设置[J]. 中国卫生人才,2013(11):15.

  [4] 王宝玉 , 张启瑜,金新政 .试论医院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建设[J]. 中国医院,2004(12):01.

  [5] 赵云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 管理方向)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挑战、机遇——基于复旦大学的研 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1.38(05):375- 8+ 81.

  [6] 张治国, 王立洋, 熊巨洋, 乐虹, 裴益, 刘清良.5 所高校的卫生事 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比较分析 [J]. 医学与社会,2015.28 (05): 98- 101.

  [7] 高洁 . 我国地方高等医药院校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标 准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

  [8] 马月丹 , 于昶 ,魏红梅 , 王锐 .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2019(11):32- 4.

  [9] 熊巨洋.AUPHA 国际认证对华中科技大学卫生管理本科专业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医学与社会,2023.36(06):134- 9+ 44.

  [10] 王丽君, 苏蕴, 李友卫.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 向)人才培养的思考[J]. 高教学刊,2021.7(28):165- 8.

  [11] 黄冠 . 国 内外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基于天津医科大学和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CL)的比较[J]. 西部 素质教育,2017.3(04):7- 9.

  [12] 顾玉林 . 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J]. 长沙大学学报,2016.30(02):153- 5.

  [13] 刘慧敏, 王静 , 熊巨洋 . 武汉市某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 生对医学课程在其职业发展中价值的认知研究 [J]. 医学与社会, 2017.30(06):76- 9.

  [14] 宋志杰,姜天娇,谷雪然, 张铎龄, 张莹. 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 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08):622- 5.

  [15] 尹纯礼 , 李程跃 , 陈晓敏 , 方卫 ,许汝言 , 孙梅 . 学制改革前后上 海市某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比较[J]. 医学与社会,2018.31 (02):73- 6.

  [16] 唐宇宏, 刘国琴,赵虹, 潘鸿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综合能力 需求及专业课程认知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09):683- 5.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南宁 530021)

  [第一作者简介:罗红叶(1983— ),女,汉族,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与 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通讯作者:李 宏享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638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