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及时代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0 14:00: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落 实、落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 应有之义,立足于从马克思主义,德治 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政治教育观中 汲取实践经验和丰硕理论成果;深刻认 识和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和根本任务;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切 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促 进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全面提升国民思 想道德修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性研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建设蓬勃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源泉,基本内容,时代价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形势变幻 莫测,国外一 些有害的文化因子逐步渗 透到我国文化与国民的思想中,导致我 国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一 些消极的影响 。 要把这些毒涂人们思想的“脏东西”摘 除干净,尤为重要的是开展思想政治教 育 工作,让个人、社会、国家始终处在积 极向上的思想环境中。

\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源 泉

  1 .德治思想提供深厚根基 。德治思 想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基本内容,可以从 对他的继承与发展中汲取思政教育精 华的养分,使其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 活水源头 。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依据一 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的宗法制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在古代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 一 定 义,但在 日 常的生活中却默默的影响着 人们的行为举止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 育意识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此 时已经初步产生了伦理道德意识,可见 在夏商时期道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 的生根发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学术 儒家礼教思想、“三纲五常”伦理观念等 用来引导人们的言语与行动,影响了后 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框架、理论框架 的产生。秦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的文化专制与中 国传统的大一 统思 想,逐步使道德教育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意识形态方面达到 对人们的教化 。隋唐时期出现了思想的 中和,从“独尊儒术”思想的一元化发展 到“儒道佛三教合一 ”思想的多元化,多 元化文化碰撞的出现是为古代帝王政 治统治服务的。宋明时期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宋明理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理学 化发展,对中国的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 的积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 . 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思政 教育观的创立者,还积极投身于无产阶 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宣传思想政治 教育,他们的观点是对之前思政教育观 的创新,要从马恩思政教育实践历程中 得到启发,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奠定 理论基础。

  马克思 、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 态》中指出:“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 产和物质交换的人们,在改变 自 己的这 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 自 己的思维和 思维的产物”。人类社会通过社会实践 唤醒人们的意识,不能忽视意识对物质 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在开展思想政治 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传输先进的 、积极 的 、有意义的思想给受教育者,重视培 养其思想精神力量, 提高思想觉悟,推 动社会的发展。

  社会关系的存在需要实践,马恩是 通过理论和政治的方式作为 自 己的武 器而实践的。他们以其独特的思想政治 教育理论应用到工人阶级的社会实践 中,去检验它的作用 。目前,思想政治教 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那就要求 我们在积极实践中提升 自 己,在复杂多 变的社会关系 中逐步实现人 自 由而全 面的发展。

  3 .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思政教育工作 提供了历史源点。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 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各代领导人持续关 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将思想政 治观点与中国实际结合指导实践活动 。 党的七大指出:“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是 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 节 。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 治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党的领导人 迫切希望全党培养更多思想科学文化 素质高尚的人,针对不同方面的,如党的、民族的、人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位 于党的工作核心位置的思想政治工作 拥有深远意义 。1978 年以来,我国的社 会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应的思想 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进行了更新,我国很 大程度上注重解决思政教育中存在的 问题,并对经验进行总结,为全党思想 的统一 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非常 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经典著作 结合中国 实际, 带领全国进行思想建 设。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 容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 上升华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它的内容翔 实且严谨,增强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价 值认同 。 以马克思经典著作为依据,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根据国内与 国际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出具有创 新性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维 。增强对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情感认 同,可为其时代价值的发扬奠定基础。

  1 .教育任务:立德育人,培养社会主 义新人 。进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 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意 蕴就是把培育社会主义之德放在国家、 社会、个人的首位、核心位置,使良好的 品德成为人才培养的精神底蕴。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青年的全面综合 发展,就需要理清楚“立德”和“树人”的 关系,德育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的重要 问题, 也是影响人成长过程的重要因 素, 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 习,在知识熏陶的过程中使品德得到升 华;其次,青年要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增 加社会阅历,总结成长经验,适应新时 代的青年发展要求 。青年的成长成才必 须处在政治立场坚定的思想氛围中,党 和人民的事业才能接续下去。

\

 
  2 .核心任务:秉承教育使命,坚持价 值引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守 正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教育 的根本任务中去, 创新其发挥途径,使 其内容始终保持活力 。首先,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每一 个人 对国家、社会、公民拥有广泛的价值共 识,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行动向导, 它引领我们建设思想上、精神上的富足 家园, 把个人 目标与国家要求有机结 合,增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道路的信心 。其次,理想信念是指导人 们克服困难的动力,它影响人们奋斗的 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对 我们每 一 个人的人生具有指导作用”。 在与青年学生的座谈中,希望青年学生 坚定理想信念, 以理想信念浸润灵魂,补足青年学生精神之“钙”。启示我们, 在思想建设过程中要树立坚定的、正确 的理想信念 。最后,中华优秀文化以其 独有的思想教育价值影响着我们的 行 动与意识,继承优秀文化并创新其传承 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造机会与 条件,让我们在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的 中受到感染,并在守正创新的过程中提 升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文化自信。

  3 .根本任务:创新教育方法,抓好队 伍建设。创新教育方法是教育进步的助 推器,教育 工作者要转变教学方法 。教 师在教育人的过程中必定会借助 一 些 方式方法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 的,既不 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教育方法 还要不断 创新教育载体 。一 方面,要注重文化育 人,使学生感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底 蕴, 培养坚定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怀, 让具有正能量的国家价值和个人价值 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受教育者的 内心 。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育人,思想 政治教育要将社会实践与 校园文化相 结合,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发 挥丰厚的滋养作用 。同时要充分利用网 络资源, 在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中,掌 握新型的网上学习方式, 享受更便捷、 更优质的学习资源,让广大青年在丰富 多彩的社会实践形式中汲取营养。

  思 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实现立德树 人目标的主要阵地,它担负着培养时代 新人的重要职责。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 课的老师要注重授课方式的创新,适当 结合新闻事实,寓理论与情境结合 。并 且要增强学科理论定力,承担起培养青 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时代使命, 发挥铸魂育人的教师职责。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 值

  新时代思 想政治教育理论回答了 新时代意识形态层面所面对的 一 些 问 题,要求我们从思想上和实践中把握思 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反映其时代要 求,带领其不断发展,并始终充满生机 和活力,充分体现其时代价值。

  1 .有利于培养时代新人,促进青年

  全面发展 。有利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把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 重视 提升到了一 个新的高度,党和国家非常 关注青年和重视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青年 一代是拥有远大抱负和家国 情怀的人,他们肩负着新时代青年的社 会责任和时代使命,是复兴中华的坚强 后盾”。新时代的青年不仅要具备扎实 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勇于进行社会实 践, 在实践活动中承担好这一使命,用 自 己的爱国心 、报国行,自 觉奉献青春 建设社会主义;要敢于追梦、圆梦,并为 之奋斗,用 自 己充满激情的梦和实际行 动去成就国家和民族的梦;有利于引导 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青年把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融入于 自 己的内心,成 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2 .提高国 民政治素质,促进和谐社 会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征 程中,中 国发展形势 一 片 向好,信息全 球化的迅猛发展,使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更加便捷,各国文化的多元发展时刻影 响着国民的精神养分,精神层面的差异 和冲突会越来越频繁出现,导致意识形 态的不稳定 。 面对意识形态层面的 冲 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 系列论述表明要 在变化的新时代赢得主动,让思想政治 教育与社会发展协同进行,发挥思想政 治教育在国民心中的 凝聚力和引领力 作用,让人们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 受到熏陶, 帮助我们提高思想认识,和 谐的社会环境才会持续存在。

  3 .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在中国共产 党的统一领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肩 上扛起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 建设这一重任,以其强而有力的执行力 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奋斗 。 当 前,我们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迈向这 一 新征程 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扮演着强而有力的 引领者角色,以其独特的共产党执政规 律扎根中国大地,以其丰富思想政治教 育经验团结统一全党,以其理论结合实 践的工作方法指导共产党人社会建设,正因为有了党的坚强有力的引领,才能 成功躲避思想陷阱,经受住各种磨难和 考验,解决了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 的种种思想矛盾,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梦这一 目标而不懈奋斗。

  四、总结

  新时代思 想政治教育的 重要论述 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它 的根本任务 、核心任务 、教育任务三重 内容紧密连接,相互依托,清晰地阐述 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布局定位 。思想政 治教育的理论来源和它在当前的 时代 价值完全值得我们去追溯与探析,发现 它特有的意蕴,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 新的活力并开启新征程,对今后的思想 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1] 田海林 .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M]. 济 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 12 .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 北 京:人民出版社,1872:31 .

  [3]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 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4:32 .

  [4]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

  [5]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师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9-3-19(02)

  [6]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 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 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7]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师的新使命[N].光明 日报,2019-04-10(06)

  [8] 李维军 .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 要论述三重逻辑析论[J].现代教育管理,2020 (05)

  [9] 徐志远,周政龙 .论现代思想政治教 育学基本范畴及其体系的构建原则[J]. 学校 党建与思想教育,第 582 期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563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