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金课标准下统计学大作业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调查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9 11:21: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文章在统计学授课中采用了大作业驱动教学模 式。基于学生的教学反债意见,文章对照金课“两性一度”标准 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大作业教学 模式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 具有一定的高阶性;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前沿, 教学形式有一定的互动性,这一模式有一 定的创新性;在 0 分 最低、10 分为最高难度的情况下,学生认为完成报告的挑战度 平均分分别为 6 .39 和 6 .58. 说明大作业驱动教学模式有一定 的挑战度 。但是这一教学模式还存在一 些不足,文章对不足和 后续改进工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金课标准,统计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学生评教

\
 

  一、引言

  教育部在 2018 年出台的教育文件 《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 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 号)和 《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 的通知》(教高〔2018〕8 号)中指出各高校要打造“金课”,切实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第十一届中国 大学教学论坛上对“金课”的概念、建设内容和措施进行了全 面阐述,提出了“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 和挑战度[1] 。金课标准为统计学课程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教学 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笔者在统计学授课中实行了大作业驱动教学模式[2]。这一模式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提出研究问题、搜集数据、利用统计方 法和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即大作业),研 究报告纳入期末考核 。这一教学模式下的统计学教学是否达 到了“金课”的标准? 本文基于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对这一 问 题进行探讨,因为相对于教师视角,从学生的“学习的视角”来 评判是否为金课更为深刻、更具有实践解释力[3]。

  二、研究数据

  学生的反馈来自两个调查, 一个是笔者自己设计实施的 调查,另一个是由学校教务处组织的学生教学评价调查 。对笔 者自己实施的调查,调查时间为 2021 年 1 月统计学期末考试 结束后,问卷由笔者自行设计,问题类型包括开放题和封闭性 选择题 。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在授课班级微信群中, 共有 71 名同学完成问卷,问卷回收率为 83.5% 。学校组织的学生教学 评价调查从教师教学态度、教学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调查 。笔 者自己组织的学生反馈调查结果用于分析教学模式的高阶性 和挑战度,学校组织的学生教评调查结果用于分析创新性。

  三、教学反馈结果

  ( 一)高阶性

  金课标准中的“高阶性”指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 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1]。

  1.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整合方面 。根据笔者自己的调查, 有 81.79%的同学表示喜欢大作业驱动教学模式,有 18.31%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喜欢不喜欢 。从表 1 可 以看出, 大多数同学认为大作业驱动教 学模式增加了对统计学的学习兴趣 、提 升了对统计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锻炼了 对课题项目的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 。如 果不实行这种教学模式, 学生认为:(1) 会对统计学理解不深刻(“如果没有这种 写报告的形式, 我觉得课上学的知识点会比较容易忘记,之后运用也会更加难以上手 。通过写报告的 形式,在写之前就必须把所有的方法都学习一遍,理解透彻才 能去运用,所以写报告是对整个统计学课程的理解巩固 。”); (2)不知道如何获得数据(“不会锻炼我找资料 、找数据的能 力”);(3)不知道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会缺少对于数据预处理 的锻炼, 失去针对不同数据的情况不同的处理方法”);(4)不 会把统计方法有机运用(“方法上不能很好地串联起来,形成 一份很好的知识脉络”);(5)缺少对软件的操作(“我将不会下 载软件和使用软件, 不实践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写报 告用的多了,感觉这些操作我永远也忘不了”) 。从学生的反馈 意见来看, 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统计知识和 运用能力进行了有机整合并锻炼了合作能力 。以下三名同学 的留言较为有代表性:

  “其实在课堂上做练习分析和用自己的报告数据做分析是 非常不同的,上课的练习只需要跟着老师一步一步走,就能做 好,但是用自己的数据的话需要思考得更多,需要得先确定研 究的课题,接着找到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了解,确定好研究 的内容,思考能够运用的统计方法,最后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数 据分析,是一个很完整的实践过程,锻炼性很强,提升了搜集 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为以后论文写作奠定基础,十分有帮 助 …… 写报告的话能够将统计学的知识获得实践性的运用和 充分的发挥,将统计学知识拓展到更多的方面中 。”

  “通过写报告这种形式,可以更好地提升论文写作能力, 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论 文写作中, 可以选取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更好地服务论文写 作 。我知道了很多获取数据的网站,对数据的整理筛选分析更 加到位,对图和表的处理更规范 。”

  “如果不写报告,首先可能会失去整体系统的数据分析的 理念想法 。第二点是失去犯错的机会,很多问题不是能够面面 俱到地讲到或记全的。第三还会失去合作的磨合感。报告的纂 写每个人有不同想法,但最后的统一又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还 是很好的 。”

\
 

  2.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方面。学生反 映,大作业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构建分析问题的整体思路”。 如果不采取大作业驱动教学模式,就“不会更加系统地把学到 的知识整合分类灵活运用,不会对无规律数据进行观察思考,不会进行有条理和逻辑的分析整理 。”就“可能会失去整体系 统的数据分析的理念想法 。失去犯错的机会,因为很多问题不 是能够面面俱到地讲到或记全的。还会失去合作的磨合感。报 告的纂写每个人有不同想法, 但最后的统 一 又是最好的结 果 。”就思维培养方面,有同学认为“不写报告不会培养我的思 考能力、逻辑能力”。

  (二)创新性

  金课标准中的“创新性”指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 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 性化[1] 。就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来说,在学校组织的学生评教调 查中,所有的学生都同意或非常同意在统计学的授课中“老师 能适当引导我们关注学科的前沿发展 、将科研实例融于日常 教学”这一 问题,有 76%的同学表示了非常同意 。就教学形式 的互动性来说,对“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互动充分有效,能激发 我的学习兴趣,调动我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 问题,有 92%的学生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 有 64%的学生表示出了非 常同意 。对于探究性,在笔者自己组织的学生反馈调查中,以 下两名同学的反馈较为有代表性:

  “曾经认为统计学是以数理化内容居多的课程,会晦涩难 懂、无趣单调 。上完统计学课以后,发现统计学是以问题为导 向的一 门学科,更像是一种工具,帮助我们离想要探究的问题 更近一些 。感觉统计学很有意思,希望未来有机会可以更深入 得学习 。”

  “如果没有报告,对很多问题都处于一个很浅显的认识阶 段,并不会深入探究,学到的统计学知识也将大都拘泥于课本 理论和期末考试。但是写报告帮助我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上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通过写报告,我们也真正地 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并理解更加深入 。”

  (三)挑战度

  “挑战度”指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对 教师备课和学生课下学习有较高要求[1]。从表 2 可以看出学生 平均花费将近 10 天的时间找到研究所用的一手数据或者二 手数据, 从拿到原始数据到完成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平均花 费 42 小时约 3 天的时间完成报告,学生认为完成报告具有一 定的挑战度 。虽然有挑战度,但是学生认为“有压力才会有动 力,不然浑浑噩噩过一学期课可以说是浪费生命 。”

\
 

  此外,大作业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每一组的选题不同 、研究问题不同、数据类型不同、样本量和数据分布不同,需要 学生针对自己的数据特点运用统计方法, 而且有些统计方法 需要在基础方法的基础上拓展,因此,除了课上老师讲授的知 识外,学生课下需要继续学习扩大阅读量来探究统计学方法。 多数同学表示课下在分析数据和写报告的过程中查阅了课外 学习资源,如查找了知网上的论文以及网上的教学视频等(表 3) 。

\
 

  四、效果、不足及改进

  目前“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没有具体的、可量化、可操作 的指标,难以就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金课标准进行量化比较, 因此, 本文从定性角度对大作业驱动模式是否达到了金课标 准进行分析。

  对高阶性来说, 从学生的反馈意见来看大作业驱动教学 模式将学生的统计学知识和运用能力结合, 锻炼了学生分析 综合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高阶性 。但 是笔者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思维还不 够,主要表现为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提不出研究问题 、拿到研 究数据后不知道如何分析 。即使能够提出研究问题,这些问题 多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吃穿住行, 而对国计民生问题的关注较 低 。在综合能力方面,学生报告中的文字偏口语化,且逻辑性、 议论性不强 。在高级思维方面,大学生对网上信息判别的批判 性思辨能力还比较低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统计学授课中 应当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鼓励 学生走出去参与社会实践去发现现实问题, 通过增加师生互 动(比如教师担任大创项目的指导老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能力[4],以及通过学术论文作为课上案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和写作能力。

\
 

  对创新性来说, 大作业驱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内容能够 反映一定的学科前沿,教学形式有一定的互动性,学习结果具 有一定探究性,但还需要在教学形式的先进性、学习结果的个 性化方面进一步加强 。 目前统计学的授课主要还是采用传统 的讲授式,应当增加更先进的教学形式,比如使用雨课堂能进 一步增进师生互动[5]。

  在挑战度上, 在 10 分为最高难度的情况下学生认为完成 报告的难度和挑战度的平均程度约为 6.众数为 8.说明大作 业驱动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挑战 度 。但是目前大作业驱动教学模式下考核方式是结果考核,今 后应当增加过程性考核频率,比如口头回答 、课堂操作 、分组 讨论等活动过程性考核形式, 适当增加学生学习的压力和动 力,促使学生对课程的有效投入[6]。

  参考文献:

  [ 1] 吴岩 .建设中国“金课”[J] . 中国大学教学,2018( 12):4-9.

  [2] 刘荣多 , 刘学华 . 大作业驱动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实践探 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5 (02):165-166 .

  [3] 吕林海 .项 目化学习中的“学习”设计:走向深度的实现——基 于意向、卷入与素养的三维度审视[J]. 江苏教育,2019(22):23-27 .

  [4] 唐旭亭 ,郭卉 .生师互动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值的影响 路径研究—基于“2016 年全国本科生能力测评”调查[J]. 中 国人民大 学教育学刊,2020(02):37-48 .

  [5] 谭琳, 高春艳 .基于“雨课堂”的统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 索[J].教育现代化,2019.6 (A4):91-95 .

  [6] 翟洪江 , 张铁 .地方高水平院校课程挑战度:评价指标、特征与 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 ,2020(04):59-64+70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563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