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需要质量安全保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29 11:36: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2022年2月18日《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发布,于2022年3月1日正式施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自2006年开始推行以来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相应的困难和问题,文章就这些困难和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对未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医改,检验检查互认,问题,质量
 
  在医疗机构间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是全面落实深化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也促进了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的提升,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就医环节,降低了就医费用,医疗资源总体配置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医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政策沿革
 
  2000年,检验结果互认就已经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并且联合多部委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2006年,卫生部发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展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工作首先要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由于检查检验结果可靠性不一致,可能会威胁到医疗安全,这是结果互认最重要的阻碍。从2010年开始,各省都有本省的检验结果互认相关政策。京津冀鲁地区是第一个实现了从重点城市同城互认到跨省互认,包含了400余家医疗机构、互认检验项目43项。2021年7月16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直到2022年3月1日,《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施行。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历年来在国家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操作流程以及有效的监管跟进等问题亟待解决,下面就对目前现状、问题及建议进行简单介绍。

\
 
  二、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问题
 
  1.不统计机构临床检验标准不统一。基层医院与三级医院相比,设备性能、检验水平以及报告质量还是存在差距。因为各家医院的仪器设备、技术水平、计量单位没有统一标准,检查结果必然出现异同。
 
  2.检验检查的时效性。实验室里很多检查的时效性非常短,结果本身就需要动态、多次的检查。例如,血常规检查,对于一个感染的病人,白细胞的变化会改变几倍;而血钾,只要半天就会从正常值变成“危急值”。
 
  3.检查结果参考值不同。由于不同的仪器设备及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之间也有差异,检查结果的参考值也不尽相同,比如不同厂家、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之间。这不是哪个检验科的问题,而是检验医学以后要解决的课题。
 
  4.人员技术水平不同。对于同一标本、同一方法进行相同的项目检测,不同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判读可能有差异。因此,目前各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不具备完全的同质性,其检测结果的互认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法律问题
 
  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就意味着临床医生做出相应诊断的依据是来自其他医疗机构的报告结果,如果做出错误判断,责任划分问题依旧不明确。一旦误诊误治,其后果一定是主治医生承担,因此,在没有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大多数医生当然也更倾向于多次检查,降低误判率。
 
  (三)医院运营问题
 
  医院的主要收入为药品收入、医疗服务收费、检查检验收入。在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医疗服务收费提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检查检验就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相应考核指标难免会以各种形式下放到科室,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势必会让医院的利益受损,这就不排除会有个别医生、医院会以各种理由为互认设置障碍。检验检查是成为医疗机构的收入中心之一,未来临床实验室是否会如药房一样从医院的收入中心向成本中心转变,这个转变会在多短的时间内到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四)医学的特殊性
 
  从医学个性化和特殊性的特点来看,也有其特殊的情况:病情变化快,部分结果时效性强:一些特别重大的疾病,病情更是随时会有复杂而剧烈的变化,如有些恶性肿瘤癌细胞扩散比较快,短时间就有可能出现多处转移。还有像脑梗的病变,一到两周就会有病情变化。原有的检查报告资料是不足以支撑后续的诊断和治疗的。
 
  医学应用场景不同:一般血液化验单最后会有一句—本检验结果只对本标本负责。这是因为,检验仪器也并不能百分百可靠地提供“真实、稳定”的结果,无论是仪器型号、检测方法、试剂甚至实验室温度,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一些检查,比如超声检查,得到什么结果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以及你做这个检查的目的—你希望找什么,才找得到什么,如果两次做目标不同,结果也可能不一样。国外通常把超声的图像刻成光盘拷贝给患者,无论是以后再次分析还是更换主治医生,都很方便。但如果是纸质报告那上面的图就没法再分析了,自然是要重做的。


\
 
 
  三、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在检验检查互认工作实施中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开展互认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简化就医环节,推动医疗保健机构的资源整合、技术交流和技术支持,提高医学检验检查的整体质量水平。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互认工作顺利开展。各医院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落实实施细则和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做好与各相关医院互认工作的衔接。
 
  二是切实做好互认工作。落实对外单位相应检验、检查结果的认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保证本单位的检验检查质量,避免患者在本单位门急诊和住院不同时段、不同科室发生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三是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各医院应对开展该项工作所节省的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本单位开展该项工作进行定期普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及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
 
  四是区域试点具体实施阶段。就第一批试点医院而言,患者拿着其中任何一家医院的检查结果到其中另一家去就诊,报告单中互认项目的检验结果就不必重复检查,除非有特殊情况。
 
  五是加强首检负责制的具体工作落实。有利于责任倒查,也能够更好贯彻“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的原则,防止不合资质的检验结果混入诊疗流程中。
 
  六是保证检验检查结果质量。互认的前提是保证各家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的质量,要求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加强质量控制工作。加强对辖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监督管理,健全完善质量控制机构和体系,督促医疗机构对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等实施质量控制,参加质量评价,推动医疗机构间的技术交流、技术沟通、技术支持,为医疗机构开展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奠定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作用,建立医学检验检查医疗管理与控制体系,推进检验检查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促进同质化和质量持续改进,不断缩小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医学检验检查能力与水平的差距。所有纳入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的医疗机构都要参加各级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李鹏飞.浅谈检查结果互认的现状及建议[J].商,2015(15):1.
 
  [2]孙刚,龚静.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检查结果互认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1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422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