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产出导向法”在雅思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5 10:00: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对多数中国雅思考生来说,雅思写作一直是薄弱环节。传统的雅思写作教学课堂模式,师生沟通,写作资源都相对单一,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很难提升,分数也一直上不去。本文将结合文秋芳教授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旨在运用输入-促成-评价这一教学流程,达到提高中国考生雅思写作的目的。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雅思写作;教学;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翁佳炀.基于“产出导向法”在雅思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30):215-217.

一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和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完善,雅思考试,成为了众多有意向出国留学进修的学生的必经之路。2018年雅思官方数据显示,雅思写作大陆考生平均分为5.32(其他三科分别为阅读:6.15,听力:5.88,口语:5.32,)远低于全球写作平均分5.65。可以看出雅思写作在整个考试版块中拉低了中国考生的总体分数。雅思写作及存在问题:雅思考试A类(academic学术类)中的雅思写作是由两个版块组成的。小作文通常是以表格、柱状、饼图为基本形式,要求考生在20分钟之内完成150字的图表描述。而大作文则要求考
生在40分钟之内,就某一话题完成250字的观点、意见、解决问题等陈述的议论文。而想要在雅思写作中取得高分,考生必须遵循雅思写作的评分标准的四个维度,分别为:(1)Task response(任务完成度),考生必须回答题目中的问题,阐释想法,给予论证,展示其陈述结论的能力。(2)Coherence&cohesion(连贯性以及衔接性),考察学生在写作时合理运用逻辑,组织作答的能力。(3)Vocabulary(词汇丰富性)考察学生使用词汇的丰富性以及正确性。(4)Grammar(语法),能正确使用各种各样的句型结构的能力。鉴于备考时间的有限,教师在课堂上要完成学生在四个维度的提升比较紧迫,更多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而忽略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其被动接受的程度较大导致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较多。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1.写作想法及素材的匮乏;2.词汇使用和应用能力欠缺;3.逻辑性和语篇连贯性差。从知网的关键词检索中,关于雅思写作的论文研究主要从雅思写作技巧,雅思对比大学四六级及其他英语考试的研究,以及雅思写作现状问题分析三个方面,但在教学法指导下的雅思写作应用研究为少数。而在2015年,文秋芳教授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其前身为输出驱动假设(文秋芳,2008),更多在于探讨大学英语的教学,仅有一篇关于雅思阅读的应用研究。基于雅思写作教学和研究的现状,笔者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雅思写作教学课堂中,运用核心教学流程输入-促成-评价,研究其在雅思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

\

 
二理论基础“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理论体系,是由四个理念(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文化交流、关键能力),四个假设(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以评为学)以及以教师为中介的一个教学流程循环链(驱动-促成-评价)这三部分组成的(文秋芳,2017a)。文秋芳教授结合了Krashen(1985)的输入假说和Swain(1993)的输出理论,加强输出驱动调与输入促进紧密联系,而不是只要有输入,便自然能有效输出。其次,传统的教学法中,是将“教课文“作为主要手段,带着学生去精读文章中的每词每句,或者是进行以学生中心的任务教学。这两种教学法的弊端在于只学不用,或者重用轻学。

         而POA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把驱动输出优先放在第一位,使学生在输出过程中,能够尝试表达,但又能发现自身表达的不足,从而激发求知欲,也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一种“饥饿感”。此外,教师在这个输出驱动的课堂设计中,要呈现交互的真实性,即学生在尝试输出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该产出任务是可能会发生的交际活动,使学习的过程更有真实性与实用性。而在促成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搭好“脚手架”,有针对性地提供需求,而不是一味地以学生为中心,使其成为课堂话语的主要使用者。在教师的帮助下,语言学习慢慢实现“学用一体”,其中内容,语言和话语结构,也是成为完成产出任务的条件。在学生慢慢有了认知负荷的同时,教师也要适当减弱脚手架的力度。最后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评价。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产出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及时的反馈,强化知识点。整个课堂过程,更多关注的是在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或者任务时,学生能学习到什么,以及产出什么内容。

三 产出导向法在雅思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雅思写作(学术类)大作文常考话题有环境、健康、科学技术、媒体教育、家庭、法律等。此次尝试的雅思写作话题与环境保护相关,题目话题为Environmental problem is too big for individual countries and individual people to address.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is opinion?选取此话题具有现实性和交际性。环境保护一直都是我们讨论的话题,近年来环境破坏也一部分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学生对此也已有一定的认知性,但是对于素材收集、观点陈述,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语言知识输入。因此,该任务的设定为议论文写作,期望学生能以书面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一)驱动

         文秋芳教授(2008)指出,输出驱动假设是让学习者先尝试输入,使其知不足。根据此假设,笔者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第一步,呈现交际场景。先呈现给学生一副森林采伐的图片,并由学生讨论What is deforestation?并由学生列举相关环境破坏的词汇,创设交际场景。第二步,尝试完成交际活动。教师播放有关拯救动物的视频,学生从中获取相关主题词汇,比如:logging,habitat,endangered species,conservationist等。并以4人小组尝试讨论1.What ar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t?What other things do people do that affect the environment?此预热环节能够让学生对话题有所思考,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意识到语言表达的缺口。第三步,明确教学目标及产出任务。第一教学目标为交际目标,学生能通过该课清晰地阐述及论证自己的观点;第二教学目标为语言目标,学生会学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词汇、短语与句子,习得相应的话语结构。对于第一产出任务,4人为一小组,制作原因-结果(cause-consequences)思维导图,展示人类行为和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第二产出任务为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学生,上台展示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该课最终任务为写一篇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议论文。在这个驱动环节中,尝试打破传统雅思写作课堂单一的头脑风暴模式,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也让学生在对话题提起兴趣的同时,对目标任务有一定的“饥饿感”。

(二)促成

         在促成环节,根据任务需要和学生的雅思写作中词汇丰富度及写作素材的匮乏,第一步,笔者选用了一篇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文字材料作为输入材料,为帮助学生形成个人见解,习得语言,构建结构来产出任务,该环节会集中在语言、观点、结构这三个环节。(张文娟,2016)。第一环节,语言促成。学生阅读文章,大概了解其内容是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其中与环境保护的词汇会加粗,并让学生从选项中选择对应的词汇含义。接着会有填空题,加深对词汇的理解与运用。教师之后使用Concept Checking Questions(CCQ)确认学生的词汇认知。第二环节,观点促成。学生会被提问,“If you were conservationist,what would you do when facing the situation in this article?”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观点表达,并让学生自由使用新学习的词汇,进行个人观点的陈述。第三环节,获取结构。按照教师的提示,找出文章中相应的背景介绍、文章大意、例子、细节以及环境破坏的解决方式这五个点,给文章画思维导图,并注意文中出现的逻辑关系的词汇,比如as a result of,therefore,thus等。之后学生将用自己的思维导图笔记以及使用新学习的单词进行对话小练习,向同伴简单陈述文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供输入材料的同时引导学生选择学习。第二篇文字材料是一篇与环境破坏相关的议论文,学生会对文中的议论文结构加以学习分析,并进行仿写,为最后的产出任务做准备。这个过程满足了雅思写作评分中三项标准的学习:1.任务完成,学习如何根据关键词进行素材的搜集,再运用例子细节等论据,阐述主要观点;2.词汇丰富性,补充拓展与环境相关的主题词汇并加以运用。3.连贯与衔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练习议论文写作中的结构。

(三)评价

         在评价环节,抓出主要矛盾及突出重点,使评价不是停留在打分的层面,也是一个复习巩固强化新知识的机会。(文秋芳,2018)对于第一产出任务,笔者先制定评价表,学生互评,对使用的新词数以及展示能否涵盖思维导图中五个点,按1-10分评分。对于第二产出任务,选取学生代表展示人类行为与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同时笔者会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记录问题,并在展示结束后,把词汇以及语法问题罗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修改评价,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的产出任务是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议论文,采用师生合作评价的方式(文秋芳,2016)。学生按四人小组划分,先按照雅思四项评分标准进行互评后,推选一篇小组评分最高的文章发送到微信群,教师再对此进行点评。在评价的环节中,语法错误会加以强调,并使用学生自身的例子,使其印象更为深刻。其他的三个评分标准也会一一做点评,突出整个课程的重点,提高雅思写作。

\

 
四 局限性

        一、产出导向法主要针对的是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文秋芳,2008),而笔者任教的学生为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且大多数雅思考生也并非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因此产出导向法这一教学法是否适用于英语程度较差的英语学习者,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二、产出导向法强调学用一体以及在实际中的交际,而参加雅思课程的学生大多是为了考取特定的分数而更偏向应试技巧,教师也需要在这个过程找到平衡点。

五 结束语

         即使有以上的局限性,针对雅思写作教学的课时紧、任务大、反馈少,学生为了应试而忽视真正的语言学习的目的,产出导向法在雅思写作课程中还是有广阔的前景。笔者也将在教学中逐渐完善,尝试更有效的课堂设计,使学生在提高分数的同时,也能激起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9.
[2]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4):547-558.
[3]文秋芳.“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外语界,2016(05):3743.
[4]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2017,40(03):348-358+438.
[5]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8,32(03):387-400.
[6]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06-114.
[7]M.Swain.The Output Hypothesis: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n’t Enough[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93,50(1):158-164.
[8]S.Krashen.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7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