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高中数学解题策略的分析与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4 16:31: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数学教学所强调的关键无非就是提高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而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最终还是要通过数学的卷面成绩来体现,学生的数学成绩一个是来源于其对知识的掌握,一个则是学生的解题应用能力。两者相比,我认为后者更甚。那么,接下来本文就关于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进行浅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策略;审题;提炼

本文引用格式:王霞.关于高中数学解题策略的分析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9):239-240.

         在考试过程中,我们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因此,数学考试得分的关键在于是否“快、准、狠。”想要达到“快、准、狠”的境界,学生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解题策略。就好比大战,蛮干是不行的,只有用上聪明睿智的军事策略,才有必胜的把握。

一 学生常犯的高中数学解题错误

(一)审题不清


         由于考试时间有限,许多学生往往会为了节约考试的时间快速阅读题目,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太过匆忙审题往往会漏掉一些题目中的重点或隐含的条件,这样会加大解题的难度,也延长了做题的时间。另外,审题不清楚还会使学生看错其中的数字、公式等等,造成计算误差,亦或是把时间花费在不重要的条件上,这是高中生常犯的解题错误[1]。

(二)思路偏差

         由于学生的脑海中存储的知识太多,但是却不能灵活应用,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在做题时张冠李戴的现象,亦或是学生被题目表面所迷惑,将简单的问题看得太复杂,将难题看得太过于简单,导致解题思路过于偏差。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学生已经出现了思维固化的状况,太熟悉解题的某一套路而欲将其放置在所有问题当中。

(三)中途出错

          中途出错即是我们教师常说的低级错误。其中最主要原因我们常常说是因为粗心大意,但是,才另一方面来看,这恰恰是学生解题策略出现错误的表现。一般来说,若是个体按照既定程序按部就班地解题,按固定公式和数学计算证明,一旦中间出现差错很容易就能够看出,既然看不出,那么就还有一个操之过急、知识不牢固的原因。

\

 
(四)知识混淆

        在做题时第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确题目所求的量,要运用那个知识点来作答。这很考验同学们的知识基础水平。例如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混淆,导致将题目理解错误;亦或是在解题时将简单的做法变得复杂化,虽然最后也能够得出正确答案,但是这样就浪费了有限的考试时间,不利于其他题目的发挥。

(五)做题顺序分配不当

         在考试过程中,做题顺序也对考试整体发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一份数学试卷的题目有难有易,难易程度分布又比较分散,加之每位同学对每个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由此就会产生有的学生无法掌控好考试时间的状况,比如到点试卷还没做完或者是紧急匆忙做完试卷的情况。这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将做题顺序分配好,在一开始就做了难题耗费掉了许多时间,可能最后还是没能够做出来,折了夫人又赔兵,最后简单或者是擅长的题目都没时间做。

二 有效的高中数学解题策略

(一)审题仔细,理清重点词句


         做一道题的前提基础就是要审好题目,找出题目所蕴含的条件、问题,这二者缺一不可。首先理顺题意,你得先理解清楚这道题要求什么,才能确定用哪个知识点、哪道公式来解决问题。然后,充分利用题目中的条件,一道题目给你的数字、条件基本上都是在解题中有所运用的,与知识点结合,问题就迎刃而解。例如,某公司投资在两电视台做广告,两电视台收费标准和收益都给出来了,问如何分配广告时间,才能收益最大,最大收益是多少?从问题关键词“最大收益”就可判断出此考的是线性规划的问题,收费标准和收益则是其约束条件,此题需采用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解题[2]。

(二)数形结合,加强理解

        数形结合的概念应该贯穿于整个解题过程,客观题、主观题均可以用数学结合的方式来解题。图形能够将抽象的条件具体化,有时我们透过题目并无法读懂问题,不如将条件画下来,这样一目了然,起到化难为简的特殊功效。抛物线、动点的轨迹方程、平面向量等题目运用到这种方式的居多。这些题目中的字母、线段多又复杂,单靠头脑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学生可在草稿纸上将重点线段画出来,要求的点、线标出来,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条件和问题[3]。

(三)回归课本知识

         不管是平时练习还是考试,内容都是围绕课本基础知识来进行的,不存在超纲的现象,因此,学生遇到所有问题时都应该回归课本知识。有些问题看起来可能很难,但总归考的是课本知识点,把几个知识点融合起来而已。例如,同学们错误率极其高的找规律的题,很多同学们常常是脑洞大得令人震惊。其实只是用的是简单的数列知识。比如这道题,20,26,35,50,71,()。求括号的数,这一眼看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其中是有规律的。通过数与数加减乘除的尝试,不难得出结果是104。其中蕴含的就是质数数列与等差数列的基本知识。又比如在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时候,运用的时候点无非就是根的判定式,亦或是根与系数的关系,回归到基础知识才能明确解题思路。

(四)开拓思路,多维度思考

          同学们在平时练习时要注意掌握多种数学解法,有时候虽然你做出一道题出来,但是这道题可能会有多个答案,这时候你也需要学习其他的解法。平时的积累在考试的时候就派上用处了。比如,一道数列的求证题,可以用公式法、列方程法等等。在选择题上,例如这道,0﹤a﹤b,0﹤c﹤d,a+b=c+d=1,求选项式子中值最大的,选项式子有ab+cd、ac+bd、ad+bc,很多同学都会第一个想求值,这些同学的思路都被固化了,其实只要找出符合题目条件的几个特殊数字代入计算即可。所以说,懂得开拓思路,多维度思考是很重要的[4]。

(五)冷静答题,保持最佳状态

        与解题结果息息相关的还有解题人的状态。一份试卷中的题目有难有易,遇到简单的不要喜出望外、过于大意,遇到难题不要影响状态,先做有把握的题目,回到再看或许你会豁然开朗,不要让负面情绪影响其他题目的发挥,在做题时也不能够因为试题过于简单而掉以轻心,越是简单同学们应愈加仔细,不能马虎,多加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回头做难题时,若是实在看不懂题目可将能够求的步骤给求出来,教师阅卷是按步给分的,所以能求则求,能争取多一分是一分,这是屡试不爽的一份绝佳解题策略。

(六)巧用技巧,灵活变通

          在做数学题目的时候,同学们应注重技巧的运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多多讲解关于解题的一些技巧和方式,在考试遇到类似题目的时候才不至于乱了阵脚。高考数学所考的内容绝没有超纲的题目存在,看起来难的题目其实只是在考验学生们对于技巧的灵活运用程度。比方说关于导数知识点的题目,很多同学会被很多的未知数搞懵,但是只要你一个条件一个条件看,把能解的先解出来,再加以分析,运用技巧,分类讨论,即便最终结果不对,那也能得一些分数。比方说不等式证明,上课的时候老师最常讲的方法技巧有很多,作差或者是分离参数等等。求通项公式的技巧更多,累加、累减、公式法等等,在求前N项的时候,有分组求和、错位相减、裂项相消等技巧,往往在一个大题中是多种方式交叉运用的,所以同学们在解题在使用之前要分析好题意,灵活应用,按部就班,冷静解题[5]。

\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解题重在基础,巧在解题策略,二者可谓是缺一不可。知识的巩固与解题策略技巧的运用同步进行,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以上就是我关于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的几点见解,希望能对学生的解题有所帮助,对教师的教学有所裨益,若能如此,便是我的荣幸。

参考文献

[1]王小芳.高中数学解题策略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1):182.
[2]邱飞.高中数学解题策略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24):62.
[3]杨庆凤.高中数学解题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6,(23):241.
[4]王丽梅.高中数学解题策略教学的实施途径分析[J].考试周刊,2016,(61):65.
[5]史丽莉.高中数学解题策略教学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30):2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73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