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来华留学管理的定位思考与实施路径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4 13:39: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事业发展实现教育效益、开展规范管理与保障专业服务都离不开来华留学管理人员的智慧与付出。高校要把来华留学管理的价值认识清楚、功能定位准确、实施路径明晰,服务于来华留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而提升来华留学教育的质量效益。

关键词:国际学生管理;来华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徐嘉璐,等.高校来华留学管理的定位思考与实施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6(34):123-125.

        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1]规模不断扩大的华留学国际学生群体使得来华留学教育的难度与日俱增,来华留学管理人员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打造“留学中国”的教育国际名片,离不开来华留学管理人员的创造和付出。来华留学教育的定位是服务国家战略、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力量。高校只有明确来华留学管理工作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来华留学管理团队的中坚骨干作用。

一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来华留学教育是我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支撑,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自我跨越与追赶起着不可替代、举足轻重的作用。来华留学管理工作是保障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突破。来华留学国际学生身份的双重性、群体结构的多样性、生活环境的分散化以及培养目标的外交属性等特点,对来华留学管理提出迫切的现实需求。

(一)来华留学国际学生身份的双重性

         国际学生来华之初,大都处于18-25周岁的青年时期,个体生理发育已达到成熟,认知能力、情感和人格的发展日趋成熟,社会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完善。身处异国他乡,语言障碍和跨文化适应的困难给他们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其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塑极易受到自身独有经历的影响。部分学历层次较高的来华留学国际学生,思维行为基本固化,更多的考虑学业前景与生活压力、工作机遇与职业规划的问题。来华留学国际学生处在学业、跨文化适应、工作、情感等成长的特殊阶段。因此,来华留学管理应重新审视工作实践的特殊性,改变来华留学管理相对被动和滞后的不利局面。

\

 
(二)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群体结构的多样性

        随着招生部门对国际学生的生源结构和教育层次进行调整,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群体结构的多样性变得更加复杂。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来华留学国际学生在价值观、行为规范、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同时也极易对中国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产生认识偏差。来华留学国际学生基于自身惯有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在华教育管理过程中接触的各类信息,难免会产生诸多矛盾。照搬针对中国学生的管理制度和培养模式,无法跨越这一障碍;延续“重服务、轻管理”的基调,无助于推动来华留学教育实现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

(三)来华留学国际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分散化

          国别差异、授课语言不同、学历层次多样、重视个性发展等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独有的特点,导致他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高度分散化。这种分散化无形中对来华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面对比中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复杂的环境,高校应加强对来华留学管理工作的政策支持、人员配备和精力投入,从顶层设计入手,充分调动各方教育主体的力量和校内外的资源,填补来华留学管理工作的空白,化解由来华留学国际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分散化带来的各种难题。

(四)来华留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外交属性

       来华留学教育旨在“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友人”,因此来华留学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建设和发挥来华国际学生的“桥梁”作用,帮助我国构建健康的国际生态环境。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刚性管理为主、柔性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对来华留学国际学生并不适用。要消解来华留学管理工作现实困境与来华留学教育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需要将来华留学管理工作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理念,丰富其管理内容,革新教育方法与传播手段,在来华留学教育的全过程始终发力,促进来华留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 国际学生管理在来华留学教育中的功能定位

        2017年6月,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第42号令)》,提出“高等学校应当设置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将国际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表述为:“了解国际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及时做好信息、咨询、文体活动等方面服务工作。”[2]基于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针对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来华留学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将来华留学管理的忙碌辛劳转化为实效和价值。

(一)做好细致周到的对外宣传工作

         来华留学管理人员既是国家宏观政策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的执行者,也是推动所在院校来华留学教育管理水平提升、规章制度制定、实际工作落实的主导者。来华留学管理人员面对思维活跃、个性独立、追求自由的国际学生群体,应该按照国家和学校对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需求和占位,把握住来华留学管理实践的前进方向和工作规律,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校的配套管理规范为准绳,帮助来华留学国际学生建立恰当的在华认知模式,因势利导,集聚校内外资源,关爱国际学生发展。

(二)探索培养知华友华国际友人的现实路径

          2000年后来华留学教育政策将战略目的表述为促进交流和友谊、规范管理,回归教育属性[3],开展来华留学管理真正的内涵应当是促进中外文化的融合。来华留学管理人员作为国际学生群体了解中国、融入中国、喜爱中国的“展示窗口”和“必经桥梁”,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加强编排设计,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注重“中华文化”的有效表达;结合学校特色,提供国际学生学习生活的载体舞台,展示国际学生风采;引导国际学生开展多元文化交流,传播青春正能量。培养“知华、友华国际友人”的方案,并无前路可寻。因此,来华留学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立足中国大地,发挥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传播中国声音。

(三)促进来华留学国际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落实

        为了帮助来华留学国际学生更自如地适应跨文化交际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与需求,来华留学管理人员应该创造条件、正确引导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的“关键人物”发挥榜样示范和带动作用,改变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社会融入度低、综合素质不高的境况。在保证指导地位的情况下充分授权给国际学生协会及社团组织,推动国际学生产生强烈的改造愿望和自我提升的创造力量,促使国际学生更加严格的约束自己,帮助国际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此外,来华留学管理人员应该设计科学、高效、能激发持续动力的外部激励措施,充分激发来华留学国际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让来华留学教育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四)推进来华国际学生全面发展,助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奋力追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随着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制度信服力在国际社会上开始得到更广泛的认同。来华留学管理工作的理念更新和实践创新,有助于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增进我国与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生源国之间的了解,促进国际社会认识真实的中国。面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蓬勃发展的国际教育形势,来华留学管理的高质量发展也能带动出国留学事业的水平提高,进而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综合提升。

\

 
三国际学生管理在来华留学教育中作用的发挥途径

(一)加强针对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的政策理论宣讲与法律普及,掌握对外传播理念规律,提升来华留学管理的实效性

         来华留学管理人员是国际学生的管理者、服务者和教育者,日常工作的内容繁杂而具体,工作方式方法要经常因政策变动、制度调整和教育对象的改变而改变。来华留学管理人员必须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国际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因此,来华留学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掌握涉外教育管理的相关政策,还要了解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新媒体技术等知识,不断调查研究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群体的变化、社会支撑服务的变迁、国家政策的调整,与时俱进,提升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艺术,增强组织协调能力,积极应对挑战,开拓创新谋求发展。

(二)完善以来华留学管理人员为基层推动者的制度体系,赋予其权利与责任,强化管理与教学的协同工作机制

          要保证来华留学管理人员真正提升对自己岗位职责的理解和认识,必须围绕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水平的目标,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制度结构,赋予涉及来华留学管理的各部门相应的职权和职责,使得来华留学管理融入高校教学管理的一盘棋,充分调动来华留学管理人员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尤其要将来华留学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紧密结合在一起,明晰承担国际学生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团队和来华留学管理人员的职责边界,赋予来华留学管理人员一定的话语权,使得来华留学管理人员在来华留学教育全局中真正具有号召力和着力点,提升管理与教学之间的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推动承担国际学生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团队拓宽国际视野、正视国际使命,全面关心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的健康成长,促使来华留学国际学生提高业务能力、提升道德境界,从而实现来华留学管理与来华留学教学目标一致、携手前行的良好局面。

(三)提升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社团组织活力,开展多种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来华留学国际学生信赖和向往的精神家园

        来华留学管理人员既要加强对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的领导,把握方向,做好保障,也要充分发掘来华留学国际学生自身的活力和潜能,贴近国际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发挥好国际学生社团、社群组织在来华留学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来华留学管理人员应以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群体开展的活动为载体,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理念,主动向国际学生传递中国声音,引导来华留学国际学生化身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教育和激励国际学生树立自我超越的目标,对好学深思、充满正能量的国际学生典型加大宣传示范,塑造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群体的榜样人物。强化来华留学国际学生协会及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国际学生协会及社团组织的沟通平台,集聚校内外资源,推动国际学生协会及社团组织的实习就业、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满足来华留学国际学生自我实现与获得社会认同的内在需求,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在实践中磨练意志、锻炼品格。

(四)搭建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促进来华留学国际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来华留学教育管理的目标是“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4]来华留学管理的工作重心必须聚焦教育效益的提升,有责任有义务为来华留学国际学生搭建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配合好院校两级组织的管理。通过定期组织学术活动、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就业指导等各类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激励国际学生开展学术合作、培养创新思维,从而潜移默化的提升来华留学教育的培养质量。来华留学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国际学生职业能力建设的引导和培养,充分重视来华留学国际学生在未来国际交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成就他人为契机,进而成就自我。

(五)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化管理系统等载体的价值,扩大来华留学教育管理的影响力

         找准新媒体技术与来华留学管理实际工作内容的契合点,借鉴“南航徐川模式”的经验,以感染力强的中国故事辅助来华留学管理的具体实践,让来华留学国际学生不仅成为感知中国的学生,更成长为感欣中国的知己。特别是可以从国际学生群体热衷使用的Facebook、Twitter、Youtube、微信等平台为着力点,针对国际学生上课分散、文化交流活动多、同胞口碑影响力强等特点,实现网络组织的实体化发展。其一,建设“校园云”平台,及时传递对来华留学国际学生有价值的咨询和信息,在网络平台中延伸“第二课堂”,打破来华留学管理受时空限制的困境。其二,提升微信平台的内涵和价值,将与来华留学国际学生息息相关的政策、活动等内容予以发布并进行互动,邀请来华留学国际学生了解政策、参与管理、互相监督,用互动参与的方式夯实来华留学管理的基础,为来华留学管理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其三,创建分主题互动交流的社群。推动不同群体的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国际学生骨干、来华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能动性,积累更多的方案提供者、疑难解答者和建议反馈者,为来华留学管理解决切实的问题和困难,提供贴心暖心的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08):88-92.
[2]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5/t20170516_304735.html.2017-06-02.
[3]王永秀,谢少华.关于来华留学教育政策的审思[J].高教探索,2017(03):102-106.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留学中国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10-09/28/content_1711971.html.2010-09-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6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