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达成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经历了新一轮的工作。从现阶段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求入手,基于微格教学的背景条件下,也逐渐产生了一些对应改变。对此下面将建立在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比之下,全面探求微格教学的实践情况,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微格教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本文引用格式:李璐帆.微格教学与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9,6(28):85-86+103.
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所以教学模式也逐步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基本模式。这种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能够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同时也会对国家以及民族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基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需要加强素质教育的理念引导,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精神动力拓展。而师范院校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未来在基础教育阶段为成为强而有力的师资力量。所以就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加强对示范院校学生更多微格教学指导,是各大院校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 新时代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课标的要素探究
我国的新课改工作深化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对比中有能够明显看看出。经过对现阶段的课程指导思想进行对比,发现新课标将教师的指导理念明确划分。并提出的五大指导理念。由此看出新课标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与现实应用的要求较多,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坚持学生为本的课程教学模式,后期的评价机制重视的是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以往那般重视理论水平。所以从这些内容来看,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十分必然的。
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设置较多,经过与旧的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发现教材内容的选修板块数量也明显增多。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济发展、文明建设等时代性、现实性的要求,教师需要加强对相关的选修课中的知识进行关联,给学生带来更为积极深刻的启迪作用。
另外就是课程目标的比较,发现新课标的目标更多明确并细致化,将现代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挂念、学习态度、精神品质、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引导有着明确的语意指导,所以教师在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教育指导的同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观念与道德水平,不断提升高中生综合素养。
二 高师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具备的物种观念细化研究
(一)改变分数等于思想水平的形式主义
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之中,将个人的分数视为能力或水平是极为常见的,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局限性。所以将思想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确立起来,将现实效果与潜在效果的唯物论证的理念巩固加强。需要明确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与目标。也就是在理论的基础条件之上,加强对学生的马列思想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并具备良好的政治导向,由此才能保证个人能力不断加强。经过辨析能力、思维能力、潜在能力的引导与激发,个人的思想政治修养提升,自然能将自我培训与拓展的目标确立起来。
(二)改变自我封闭的小循环观念
所谓自我封闭的小循环观念,就是因为以往教学期间,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引导,很难达成现阶段对个人的素质与涵养的基本要求。所以基于思想政治课程实际,其德育教育指导必然要在课程教学中全面展现出来。教师将自我封闭、自我满足的观念进行转变,能够将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融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之中。在时间上要注意的是,不能只限制与课堂的教学指导,而是鼓励学生将思想品德提升的阵地进行拓展,经过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发展实际进行对比,政治课程的形象就能改变以往那种仅仅限于文化课知识的印象之中。所以加强学生的知识内化与思想观念改进与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三)改变角色分工上的不同,所导致的权威差异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引导的主体就是学生,所以需要建立人格的权威观念,由此才能将个人魅力在授课阶段展现,给受教育者一张牢固接受的权利类型的内心标准的目标满足。由于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与教师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任何一科教师都离不开学生所期望的共性的人格要求。所以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想要完美人格的特殊要求,首先是基于马列思想专业基础之上,将个人的整个敏锐性提升;其次个人本身就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另外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发展状况及时关注,并注意个人的以身作则;再者就是在课堂上的民主与平等的基本意识。
(四)改变为教学而教学的工作理念
现代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必然要将为教学而教学或者为学习而学习的论调突破,将教育教学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基本目标确立起来,所以教学观念也需要逐步走向建设服务的路径之中。需要从跨世纪角度去认识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引导,结合现代社会对创新发展、创新建设的基本要求,理清社会发展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联系,由此教师才能给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的优质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最终使得新一代的年轻力量达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目标。
(五)改变唯有读书的教条主义思想观念
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引导期间,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是一种可行的课程教学手段。而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条思想极为严重,很容易限制学生的导向思维,不仅仅不能够处理或帮助学生排解个人思想问题,还会加剧教条化的指导模式。所以基于实践与理论之间的验证关系,需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而不是仅仅将知识内容限制于课本教材之中。
三 改进微格教学以及实现思政教学的创新方法
我国传统教学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的,教师在授课期间的理论传导常常是课程的核心,所以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由于理论或语言文字描述的内容较多,而视听结合的应用形式较少,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反馈或建议,很难认识到个人在教学引导期间的不足。而这种教学弊端甚至早已在初中教学引导期间所展现出来,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现状,需要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确立,加强实践环节的引导与拓展,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改进,通过微格教学能够进一步的巩固并加强。
(一)微格教学拓展教学技能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要求,根据教学技能技巧的科学分类,通过视听技术,系统性的进行师范生或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拓展。但是每次针对性的训练一般只能将一两项教学技能进行锻炼,由于参加培训指导的人数相对较少所以教学目标相对来讲也较为明确,所耗费的时间较短,由此就被称为微格教学。微格教学的主要环节可以分为:事前研究学习、培训技能与教案编写、教学示范提供环节、微格教学实践、反馈评价工作、教案修改与完善工作。
第一,事前研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开展教学设计工作,将教学目标或内容进行分类,掌握教材基础内容并划分教学技能,之后进行教学观摩并开展教学评价工作。
第二,培训技能与教案编写,要求培训教师在接受培训指导之后,提升个人的教学技能,经过对课堂分成不同的教学环节,经过对教学内容分类之后,每一次课程培训都针对其中的一两项技能,经过教学内容确立之后,接受培训的教师根据所选的内容进行教案编写。
第三,教学示范提供环节,在正式接受教学训练期间,接受教育指导的教师建立明确的发展目标与要求。需要进行优秀教师的示范录像的观摩学习,从而对课程教学有所感知,将各种教学技能充分理解。
第四,微格教学实践,需要建立一个微型课堂,不同的教师对课堂中的角色扮演有所不同,当然学生的人数应该控制在10左右。对个人的教学技能练习或实践,这两项教学技能所花费的时间不能超出15分钟。接受培训教育的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期间,需要进行简单的说明,将训练技能、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表现”等及时的记录,以便于后期的反馈应用。
第五,反馈评价工作作为微格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思想政治教学噶给期间,需要将教学目标的新颖化凸显出来,经过讨论与评价,能够将个人在实践教学期间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并有效明确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六,教案修改与完善工作,需要将教学评价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与完善,以便于做好微格教学的再循环准备工作。
在训练期间培训教师应该认识到,注意对被培训教师的教学引导,所谓创新与改革必然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也是体现思想政治课程微格教学的特点游侠的途径。所以不仅仅要将微格教学的手段利用起来,还需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讲究政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实施微格教学与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的优势
1.教学培训目标明确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要想落实改革创新的目标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从备课方面来看,教职工作者的难度较大。经过微格教学之后,能够将改过程所需要应用的教学技能进行分解并逐次讲解与训练,显然要有别于以往的教学培训形式,由此能够在实践教学期间,给学生的课程学习凝聚力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2.实践活动的主线确立
微格教学训练提升教学技能,需要融合多个条件如光、色、像等都能够在课堂中有机的展现出来。由此思想政治课程的抽象化的知识也能具体展现。由此能够将接受培训指导的教师对教学技能的鉴别能力逐步加强,由此理论学习作为基础,还能给教师其它的教育感性认知。
3.能够将客观评价工作做好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一般都采用定性分析形式,在授课期间整个课程的重点与难点突出,很多教学语言的应用,更为重视教师的主观引导因素。而利用微格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够给让学生明确个人所需要改进或拓展的基本方向,由于其可执行性较强,结合定向与定量的分析研究,或者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中找到平衡,这种客观平阿基的形式能够达成理想的课程教学目标。
四 结束语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结合微格教学,能够将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想转变,起到积极影响作用。基于高等师范院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求,结合新课程给个目标,才能保证未来的思想政治教师都是具备高素质、高技能、新观念的优秀人才,逐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玖琴.基于慕课的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策略[J].农家参谋,2018(1):130-131.
[2]何涧.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微格教学的途径探究——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为例[J].商情,2014(17):191-191.
[3]常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研究——南京市某高中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