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机械CAD》在机械专业及近机专业中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驱动,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团队协作的方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从而有效的提升总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机械CAD
本文引用格式:马志艳.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在《机械CAD》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24):248-249.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培养目标需要重构课程内容,将整个课程内容分解成一系列并联的模块,再用具体的可行性项目对模块拆分,最终以分配任务的形式进行分配,由学生自主地进行计划、实施并完成任务的教学模式[1]。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改变以往教学当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低以及主动性差的问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性以及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在整个任务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加牢靠[2]。
《机械CAD》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制机械工程图样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这门课程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做基础,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来支撑。但常规的练习方法通常是单纯的绘制一些机械零件或装配图,这会使学生逐渐的对绘图产生抵触情绪,降低学习效果。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绘制一张完整的中等复杂程度的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范的零件图为主线,按照计算机绘制零件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对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处理,转变为具体化的、可实施性强的任务进行分发。在具体的可操作任务引导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整个项目把课程内容完成[3]。
一项目的设计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在于项目的设计[4]。教师在授课前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设计具有典型性、趣味性、针对性、易于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项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比如绘图知识点“圆的相切”,如果采用零件图(图1)来讲知识点,相对枯燥乏味,如果采用(图2)来学习“圆的相切”,更能提起学生学习兴趣。所以项目的设计是关键,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循序渐进有效串接,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通过对《机械CAD》课程内容的整合,以绘制一张完整的中等复杂程度的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范的零件图为主线,按照计算机绘制零件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将课程划分为两大模块、5个能力训练项目。使各知识要点分而不散,通过整个框架结构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完整的展现出整个教学内容。如图3所示。
二项目的实施
确定教学项目,按照学生的分组,由各小组中的学生对项目任务进行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程序。
(一)模块一:基础技能
在立足于基础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图形为内容,增强学生对课程的亲和度[5]。以一朵花为例讲授基础技能的应用。
训练项目一:基本绘图命令
在学习直线、圆、圆弧等基本绘图命令时,通过绘制花瓣图形来进行练习能更加吸引刚刚接触和学习AUTOCAD的学生。使他们逐渐熟练掌握基本的菜单栏的使用、基础绘图指令、工具栏各工具的位置,以及提高对简单平面绘图的认识。
训练项目二:精确绘图、图形编辑
在学习对象捕捉点等精确绘图命令,练习阵列、镜像、旋转、移动等修改命令时,给出花朵图案,以达到对绘图命令、绘图工具栏和修改命令、修改工具栏的熟练应用。各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花朵样
式,在动手的同时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头脑,使学生在欢快的情绪中提升他们对图形的编辑能力和精准绘图的能力。
训练项目三:图案填充
在学习图案填充等内容时,在之前完成的花朵图案上用不同的颜色,或者渐变色填充花瓣。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有很好的延伸性,各个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即独立,又具有一定的关联。丰富的色彩使整个图形也不再单调无趣,学习图案填充的过程也就不会是索然无味了。
训练项目四:文字表格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己制作表格,输入文字,以达到熟练运用表格工具和文字样式等。
(二)模块二:专业技能
通过模块一基础技能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绘制和编辑,根据机械专业特点,结合机械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程,设计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和实践,完成设计任务,掌握专业技能。
训练项目:绘制零件图
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典型零件图的绘制当中,使学生加强对典型零件图的认识,能够熟练运用绘图指令,使学生逐步具备必要的绘图能力和自学拓展相关知识的能力,用实际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能够胜任今后职业岗位计算机绘图工作奠定基础。
三小结
学习方式是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基本认知行为,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转变学习方式,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6]。学生在项目分析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并且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一个个完成的任务中获得成就感,促使学生更加热情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进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以及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良性循环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7]。
参考文献
[1]唐进,龙瑜.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职业时空,2010,6(03):128-130.
[2]于波.中职院校基础课应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J].职业,2017(27):32-34.
[3]李君君.基于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的“网站规划与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1):79-80.
[4]蔡芸.“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279-280.
[5]言雅娟“.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4(13):429-430.
[6]钟爱琴.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CAD》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01):76-77.
[7]王倩.任务驱动法在高职《建筑CAD》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09):112-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