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原理》教学改革研究——以长沙师范学院公费定向师范生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6 15:45: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结合当前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长沙师范学院启动了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定向师范生人才培养的二级认证工作。但在对标专业认证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发现作为基础理论课《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仍存在客车课程定位不准,课程设置欠合理和教学内容有偏差等问题。本文严格对标学前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和毕业要求,提出了对《学前教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认证;学前教育原理;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李静.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智库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15):60-62.

一《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介绍

        2018年4月18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在南京召开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培训会,由此正式拉开了全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序幕。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贺祖斌在2017年组织高等教育大师年度盘点学术沙龙时就针对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点评,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行统一认证就要突出师范类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师范类院校应该立足实际,深度挖掘优势学科潜力,着眼“精而专”的发展模式[1]。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于2016年在爱课程网上线了《学前教育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并面向学前教育学院不同层次学生开放线上学习,可以说是学院学科课程建设中最为完善的课程之一。但是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进行本门课程评价时,笔者发现针对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进行实际授课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同的问题,其中以五年制大专的公费定向师范生所存在的问题最为凸出。

二《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肖全民教授曾发文写到,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从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体系来看,在“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这三个目标领域的9个目标子项中,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使学生具有理解幼儿、教育幼儿以及发展自我的知识与能力,就是《学前教育原理》应当承担的主要任务[2]。2018年全面启动的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提高了对于师范类专业的课程和学科建设要求并制定了更为系统和细致的评价指标。结合师范类专业认证中课程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的任务矩阵来看,《学前教育原理》对应“践行师德”和“学会发展”两项指标及其二级指标呈现高相关性。但结合往届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就业情况与在校生学习情况笔者总结出课程教学的如下三大问题:

(一)课程定位难以契合湖南省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定向师范学生培养战略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培养目标定位指出,专业培养要“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要求”,在毕业要求的第一项标准“践行师德”中就指出要有“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3]。相对应地,这正是由《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中幼儿教育与社会发展、幼儿教育与儿童发展和幼儿园教师三大模块给予高力度支撑的部分,也是对于定向培养师范生全面认识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教师行业是很有助益的模块。

\

 
         然而,结合湖南省公费定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在这几大模块的学习中理应从我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现状出发,培养学生从事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怀,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从教意愿,促进学生对基层幼儿教师工作的意义与专业性的认同。但从实际授课内容来看存在以下三大问题:一是课程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缺乏实践性调研。在幼儿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课程设计中明显缺乏对于当今我国或我省农村幼儿教育整体发展现状的信息,比如办园数量、规模和质量等相关信息与数据都严重缺失。二是课程对于农村幼儿群体的发展现状缺乏针对性研讨。在幼儿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课程设计中理论化知识明显较多,在实际授课中将理论结合我国或我省农村幼儿群体现状的分析太少,这对于帮助学生认识今后的教育对象非常不利。我省农村中幼儿群体的状况突出表现为留守儿童问题,这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与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城市儿童实际上存在许多不同,比如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特殊行为问题偏多,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因素比较复杂,以及幼儿园教育质量差催生更多的身心发展问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才是公费定向生在学习阶段应该作为重点了解和研讨的内容,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内容当中却严重缺乏对这些问题的基础案例与一手资料。三是课程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发展缺乏深入剖析。在幼儿园教师模块的授课内容中对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指向性不强,学生无从了解我国或我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发展现状,只能含糊地知道幼儿园教师地位不高和薪酬待遇较低等普遍事实。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坚定学生的从教意愿毫无助益。而从往届已毕业公费定向生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毕业后回到原籍教育局分配时才得知,当地乡镇农村幼儿园单在数量上就严重不够,只能被安排分配到小学和中学就业。据学校招生就业处反馈信息统计,以2016届毕业的公费生初次就业情况来看,在幼儿园的就业率只有61.92%,这其中主要都源于在教育局面临无幼儿园可分配的尴尬局面,甚至大量出现因职业倦怠改行做小学老师的现象。

(二)课程设置在对学生依法执教理念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上存在短板

       围绕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毕业要求第一项“践行师德”中的“师德规范”指标,明确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幼儿教师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相对应,这正是由《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中学前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模块给予高力度支撑的部分。在该模块中学生需要从国家法律法规文件来了解我国教育的目的,乃至学前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依法执教意识,并自觉遵守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驱动力。

        但是从本模块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存在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对三大法规性文件认知度偏低,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这主要表现为学生在上《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之前很少有人能够完整阅读过三大文件的基本内容,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学前教育专业这三大文件的存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法律法规意识几乎为零。笔者认为,这主要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的结果,结合学院目前仍在校的2014级-2016级五年制大专学生实际开课情况来看,学生在学习《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之前所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理论课只有《幼儿卫生保健》、《幼儿心理发展概论》和《幼儿文学》,就说明在学习《学前教育原理》之前没有为学生开设专业课程对基本法律法规文件进行学习。《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使学生能“知法、守法、尊法、用法”[4]。是但这门课程确开设在《学前教育原理》之后,这样的开课情况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三大法规性文件认知度偏低的结果。

(三)对学生专业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教学设计上的薄弱环节

          对应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毕业要求第四项“学会发展”中的“学会反思”指标,明确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幼儿教师必须“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正是由《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中“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模块给予高力度支撑的部分。《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等系列文件出台后,对《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提出的第8条教育目标要求就是“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上的基本观点和要求[5]。”对于幼儿教师来说,专业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其核心就是需要学生能够树立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评价的理念。而在课程实际教学中,对于最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模块确往往因为课时原因和与其他课程的内容重复等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课时削减或内容缩减。因此,学生在开始接触具体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和五大领域课程教学时对于自身所应具备的专业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往往毫无认知。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评价的意义缺乏认知;二是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评价的维度缺乏构思;三是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方法缺乏运用。根据笔者在指导游戏实习过程中就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游戏活动中所蕴含的教育成分理解比较肤浅,认为游戏就是带孩子玩,让孩子开心就好,而对于游戏过程中如何做到保教结合,如何渗透教育内容,如何让孩子从玩中学这样的基本价值问题思虑有所欠缺。而当老师在要求学生对自己组织的游戏活动进行反思时,大部分学生更是一头雾水无从着手。其实质就是在前期课程学习时,尤其是《学前教育原理》学习的时候,课程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教授没能为学生构建起今后对于教育活动进行专业反思的理念框架,也未能培养学生用批判性思维看待教育活动的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可能面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学前教育和不合理的教育活动能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解决策略的能力毫无助益。

三《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一)从课程设计层面出发,《学前教育原理》课程必须紧密联合农村学前教育实际


         2017年在一篇讨论改革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定向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文章中就明确指出“人才培养目标中关于面向农村服务的指向不明确”等六大关键性问题[6]。将以上六大问题结合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要求和毕业要求来看,作为基础理论课的《学前教育原理》集中体现在对于学生的“践行师德”要求中“教育情怀”的缺失。所以,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所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原理》课程设计实际,迫切需要教师团队能够对我省各地级市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充分调研,搜集数据与案例用于实际教学。调研在形式上可以结合与本课程配套的教育调查见实习项目开展,但务必保证任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与见实习内容,确保能够让学生在调研中获取并整理好时效性强的信息:如从学前教育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深入了解湖南省农村以“留守儿童”为代表的农村幼儿群体的身心发展现状,从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践调查不同农村地区开办幼儿园的实际需求与规模,从幼儿园教师相关理论基础出发走访农村一线幼儿园教师,了解其专业认同和职业发展规划等。

(二)从课程设置层面出发,建议与《学前教育原理》同期开设政策法规选修课程

         查阅学院对公费定向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发现,在课程设置上把《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与《学前教育原理》课程同期开设在第六学期,但是从学院往年实际排课的情况来看,公费定向师范生的第六学期并没有排《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所以已毕业的同学均表示在学校从来没有上过《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这门课程。在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尚未立法的大背景下,《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所教授的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研读是帮助学生树立依法从教意识,做好职业道德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增进对后续课程理解的奠基内容。尤其综合教育部先后颁布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三大标准”要求可以看出,传统的课程和知识模块进一步精炼和消减,体现教师职业要求、关注儿童成长和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和知识得到加强,其中体现法治国家理念、依法执教方略和有利于保护儿童和教师权益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得以凸显[7]。所以将《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与《学前教育原理》课程同期开设的必要性尤为凸显,这不仅能从职业角度帮助学生将学科专业与时事政策结合,还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相关专业问题时以法律依据为价值判断取向,方能将依法从教和遵守职业道德的意识从此根植于学生心底。

(三)从教学内容层面出发,《学前教育原理》课程需重视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内容

         结合专业认证标准中对于学生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学前教育原理》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理应能够帮助构建教育反思能力和剖析问题能力的理念框架。这样的反思评价理念框架的构建对于今后涉及到诸如五大领域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与评价的具体操作是具有高度指导意义的,有助于学生对今后所接触到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能够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且《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解、理解、熟悉、掌握、分析五种能力的目标层次,且三次提到了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教育原理分析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能结合幼儿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能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8]。

\

 
         这样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构建和动态发展真正凸显了对幼儿教师“能力为重”的培养前景,也是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中“学会反思”的培养目标确立的核心理念,更是真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教师职业的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贺祖斌.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高等教育大事年度盘点”学术沙龙[J].教师教育学报,2017,4(2):112-124.
[2]肖全民.“问题导学式”案例教学探讨——以《学前教育原理》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7):89.
[3] 陈东.师范专业认证引领高等教育改革[J].大学生,2018(2):34-35.
[4]路娟.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背景下《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改革实践[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50.
[5]叶好琴.新标准下对《学前教育学》课程的现实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2(6):437+463.
[6]陈瑶,禹建柏.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改革构想——基于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的视阈[J].集美大学学报,2017,18(6):14-18.
[7]石正义.“三大标准”背景下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改革[J].课程教学研究,2014(7):18-22.
[8]赫艳,邹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6):34-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5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