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2011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而生态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崭新视域,与翻转课堂模式的结合,不仅传递生态价值观念,而且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观念与模式。本文将以生态教育学为视域、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公共英语课堂的应用实践,具体阐述反思探讨。
关键词:生态教育学;翻转课堂;初中公共英语;应用反思;生态平衡
本文引用格式:苏梦芸等.生态教育学视域下翻转课堂在初中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反思[J].教育现代化,2019,6(14):41-43+52
生态教育学,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适应当代人类文明转型、走向生态文明的教育变革需要。[1]翻转课堂则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通过构建生态化初中英语翻转课堂,以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公共英语俱乐部为试点,明确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为师生创造一个和谐、可持续的生态环境,通过趣味的教学和有效的学生管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有所学、乐有所思、乐有所得,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生态教育学论述
生态教育学起步较晚,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个边缘学科。它将生态学原理和教育学研究交汇融合,是一种集生态与教育双重的科学,是根据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对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2]
生态教育学在系统结构上可以分为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宏观生态教育研究一切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的外界环境系统,分析其特点以及与教育、与人类的交互作用关系,以寻求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应采取的各种对策。微观的生态教育则主要指生态课堂,即由教师、学生以及课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等构成教学环境,探索学校、教室、设备乃至座位的分布对教学的影响,或是课程设置的目标、方法、评价等微观系统分析对教学的影响,亦或是家庭的亲属关系、学校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乃至学生个人的生活空间、心理状态对教育的影响。[3]
生态教育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研究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制定出合理的生态教育系统的框架,尽最大可能完善生态教育结构,使教育保持动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状态。
二 翻转课堂
(一)定义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被译为“颠倒课堂”,是指课前完成知识传授,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4],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我学习,课堂上进行教师答疑解惑、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协作探究等活动,课后进行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互评等多元化评价的教学模式。
(二)特点
首先,重视学生主体,强调自主意识。通过设计各类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以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呈现英语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各类展示性活动,如对话、表演等,让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并且运用语言,锻炼其语言交际能力。
再次,视频短小精悍,遵循心理学规律。每段视频均短小精悍,基本是在五分钟至十五分钟之间,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而且每段视频根据讲述内容特点,分别命名,方便学生查找。
最后,复习及时进行,检测方便快捷。学生观看视频后,需回答视频后的四五个小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进行及时的复习。同时,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自我检测,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一段时间后若仍有疑惑,还可以观看视频进行巩固学习。
(三)目前翻转课堂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教师未能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来说,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资源的巨大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翻转课堂模式中,教学视频的制作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教师主要通过学生观看视频所完成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然而,有些教师未能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仅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他们录制的教学视频质量不高,上课过程为音频、动画等的简单堆砌,展示内容形式也仅为“文本+讲解”,未能很好地凸显先进技术的优势。这不仅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影响了实际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次,学生未能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于翻转课堂这种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新兴教学模式,学生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合作研究的能力。这无疑与当前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相匹配。受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大,习惯于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更难以谈到创造性地超越自我。
翻转课堂虽然将学习的掌控权交给了学生,但大部分学生依旧难以克服花盆效应,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此外,在目前我国学生学业繁重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观看视频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翻转课堂不仅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严格要求,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学力水平。
再者,翻转课堂未能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个性化跟踪。翻转课堂区别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实现及时反馈。只有了解到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才能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
然而,受到大班化教学规模的制约,教师的精力有限,无法在课后实现一对一个性化跟踪。即使做出反馈,教师所能给予的少量辅导也不能关注到急切需要得到指导的学生。课外学习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对该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保障,如果教师无法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会大大影响了学生对新知的吸收与建构。
最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机制不完善。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然而,由于中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水平有限,目前翻转课堂中的评价方式与主体单一,大多仍局限于教师评价学生,很难达到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
此外,目前国内翻转课堂仍然按照学生年龄进行分组教学,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来进行分组教学,这就导致了学生水平层次不齐,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并做出及时并有效的评价。
三生态教育学视域的下翻转课堂
(一)内涵及特点
生态教育学认为课堂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课堂教学就是师生在这个生态系统的生命运动,对学习资料不断利用、开发的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从而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着有效的对话和交流。翻转课堂主要有三个过程:课前教师供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学生对教学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课后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5]因此,基于生态教育学,翻转课堂在学习资料、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上有以下特点:
1.生态循环的学习资料
翻转课堂中的生态循是指教师、学生和学习资源三者之间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实现相互反馈、吸收的循环状态。首先教师利用视频、音频、图形和动画等生态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和加工,在教学平台上发布教学资源;接着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吸收学习资源中承载的信息,实现知识的内化,促进对学习资源对进一步利用和开发;最后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对话和交流,学生将学习的结果及时地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和开发,实现学习资料的良性循环。
2.动态平衡的教学过程
翻转课堂的动态平衡主要是在师生与生生对知识的不断探索与交流中实现的。首先,学生在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中获得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并发现自己知识的问题与不足;接着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教学,答疑解惑;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多层次的交流探讨与协作学习,将问题解决,真正将知识内化吸。最后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相长,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制定更合理的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方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6],最终达到教学过程的动态平衡。
3.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教学的监控与完善都至关重要。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多元化的,只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维持教学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真正实现学生的生态主体地位。多元化具体体现为两方面:(1)评价主体多样化。翻转课堂采取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样化评价方式,以此来监控教学质量,帮助师生获取有关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指导师生适时适当地调节教与学的行为和策略,提高教与学效率。同时,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也可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评价内容全面化。翻转课堂将教学评价内容从单一的成绩转变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也进行有效的评价,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二)翻转课堂教学流程
通过教学实践,以生态教育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初中公共英语教学特点,结合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将两者有机融合,形成了生态教育学视域下翻转课堂在初中公共英语教学模式。[7]该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环节:课前准备环节、课堂师生互动环节及课后评价环节。
1.课前准备环节
教师,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最近发展区,将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然后依据教学生态学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如PPT设计及音频录制等,教师间互查互纠后,上传到课程教学平台、微信群或QQ群。其中,视频准备流程课概括为:“组件团队——分析教学任务——录制视频——检查质量——修改上传”。
学生,意识到自我首先是属于自然的,自然的和谐共生给予我们生命个体的生存条件。[8-10]自觉利用周末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带着明确的任务,运用适当的自学方法,做好自学记录,从而带着疑问在课堂上参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共享与讨论。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如多与家长沟通、课前检查预习情况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答疑解惑。此外,教师应每次在学生自学前给予自学指导,帮助学生积累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2.课堂师生互动环节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由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极易形成“花盆效应”。封闭的教学模式就如同花盆,学生和教师就如同花盆里的生物,花盆会削弱个体和群体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思考能力。为避免“花盆效应”的出现,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通过生态教育情境的创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探究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时刻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和讨论情况,作为参与者可加入学生讨论中,但不能以指导者或组织者的身份影响学生讨论。教师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教学。
最后,教师将重难点进行总结分析,将教学内容上升为理论层面,指导学生实践运用,促进学生个体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和谐建构。
3.课后评价环节
生态教育学提倡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循环反复的评价。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对学生互评和自评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
(1)教师评价:依据生态思想即生态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遵循多样性、导向性、形成性和鼓励性原则,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多采用鼓励、表扬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教学内容,保护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教育圈。
(2)学生互评: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从众心理,在互评过程中相互学习借鉴,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真正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
(3)学生自评:依据生态思想,结合自学记录、上课体会,进行自我评价,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及时调整学习态度和方法,努力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结语
在生态教育学视域下,翻转课堂在初中公共英语教学的应用实践,教师应明确翻转教育观念、课前精心准备音频课件、选准适合翻转的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活动注意事项,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程从柱,王全林.生态教育学:当代教育学建构的一个重要视域[J].皖西学院学报,2010,(26):142~145
[2]韩戈玲,董娟.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2).
[3]范国睿.生态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7
[4]Kathleen F.Upside Down and Inside Out:Flip Your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J].Learning andLeading with Technology,2012(6).
[5]李晨.翻转课堂:新课标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思路[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74~76
[6]Sams A.,Bergmann J.Flip Your Students'Learn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13(3).
[7]颜春.基于微课的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118~119
[8]郑璐璐.基于生态教育学视角审视当今的教育现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03):34~37
[9]冀凯,邓大鹏,何延青.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高等教育生态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06):100-101.
[10]陈鹏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现代化,2017,4(38):197-1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