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琴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幼儿钢琴教育是钢琴教育的基础,作为钢琴教育的启蒙阶段尤为重要。随着幼儿钢琴教育的飞速发展,幼儿钢琴教育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根据幼儿启蒙教育理论浅析幼儿钢琴教育,希望能对幼儿钢琴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钢琴教育;幼儿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王圣囡,王若秋.浅谈幼儿钢琴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9,6(15):125-127.
钢琴教育是一门非常专业的艺术学科[1],钢琴以其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较高的弹奏技巧,素有‘乐器之王”的美誉。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的魅力日益显现,更多的人喜爱钢琴、关注钢琴教育。[2]。幼儿钢琴教育是钢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钢琴教育的基础。幼儿钢琴教育对于整个钢琴教学至关重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众所周知,童子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对于幼儿钢琴教育这个领域的专业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钢琴教育对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现代教育体系之下,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知识和文化教育比较关注,但是对于其他方面的重视程度就显得不够,而这一教育形式也直接对幼儿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从当前的幼儿教育实际情况来看,知识和文化教育依然占据着绝大部分比例,这对于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幼儿来说,并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育模式。在以后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都是幼儿必不可少的素质,但是这正是传统教育理念之中所缺失的东西。对幼儿积极开展钢琴教育,可以使幼儿在学习钢琴知识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艺术品格,实现身心的愉悦,进而逐渐培养出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这对于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单纯的知识性教育也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对于幼儿教育阶段来说,应该积极转变方式,寻求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以便适应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趋势。幼儿钢琴教育可以是幼儿在学习钢琴的时候,体会到生活之中蕴含的美,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培养一定的爱好与特长。根据一般的教育观点,家长培养孩子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便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而钢琴教育则很好的契合了这一教育目标。
二 幼儿钢琴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钢琴热丰富了人民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陶冶了人们的,幼儿钢琴更是默默变成了许多家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很多幼儿钢琴教育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教师素质问题
随着学钢琴的孩子日益增多,师资的增长速度远不及孩子数量增长速度。而很多幼儿钢琴老师可能未具备教育孩子的资质却对孩子进行着钢琴教育。或者有的幼儿钢琴老师尽管具备了钢琴教育的资质,但对孩子教育的方式方法并不科学,言语或者行为不合规范,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学钢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情,在学习初期不仅要注意习惯的养成,更要注意兴趣的培养。教师素质已然成为幼儿钢琴教育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一个优秀的钢琴教师需要的不仅是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对这个事业的忠诚,更要去爱孩子。但在如今的中国这样的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琴童的需要。
(二)中国作品少,教材缺乏系统性
我国幼儿学习钢琴的数量非常之大,获奖人数也非常多,但世界级的演奏家或者艺术家缺很少有,这是为什么呢?当今幼儿钢琴教育中,大多数幼儿都是由“车尔尼”“拜厄”等教材开始进行学习,在中高阶段教学中也大多运用外国教材或者改变教材,很少有中国本土幼儿钢琴练习教材。幼儿钢琴教育属于教育的一种,对幼儿的教育应包含国家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内容。中国作品有助于幼儿了解钢琴曲目,也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不可或缺。也就成为了其中最大的原因。而由于我们现在的幼儿钢琴学习大都使用外国教材,较为传统,所以偏重了技术性和练习性,缺乏了幼儿教育中的趣味性。这也直接影响了部分幼儿钢琴教育的效果。
(三)钢琴考级的影响
考级已在我国风行二三十余年,每年假期都有成千上万的考生参加不同组织,不同版本的钢琴考级活动。考级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却存在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首先在考级中很少存在以单纯考级或学习钢琴为目的的家长,大多家长抱有求成心理“考级可以加分,考级可以拿证”。而这样的目的和动机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为了完成“考级”目标,很多孩子超负荷甚至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学习钢琴,导致厌烦和失去兴趣。其次由于考级的限制,很多幼儿钢琴教育一味注重钢琴考级曲目的练习而忽略了基本功的联系,导致孩子对声音感知模糊、乱弹糙弹,甚至只是“为考级而弹琴”,对乐曲一知半解或是根本不了解,不去表现作品的风格和音乐内涵,对音乐表现力极差。
(四)钢琴教育形式单一,幼儿学习存在一定困难
幼儿正处于教育的起始阶段,基本的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在进行相应教育的时候,就应该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方式。钢琴教育是一个较为系统的过程,要想学好钢琴,幼儿就应该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循序渐进的提高幼儿钢琴素养。并且在教育实践中,老师应该积极优化教育方式,不能像教成年人一样开展幼儿钢琴教育。根据幼儿的学习和成长特点,具备一定趣味性的知识,学习的时候更加轻松和容易,但是如果所学内容缺少趣味性,或者老师的授课方式较为枯燥,那么幼儿的学习效果就不会十分理想。从当前的幼儿钢琴教育实际情况来看,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还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整个教育过程中显得比较枯燥,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不能有效调动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幼儿在学习钢琴的时候存在较多的问题,进而影响了幼儿钢琴教育的整体质量。
三 幼儿钢琴教育实施建议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慧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精神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启是发的前提和条件,发是启的发展和结果,要使学生启而即发,就要教师启而得法,这是启发式教学法的关键所在。[3]启发式教学在幼儿钢琴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由于幼儿的天性决定,一方面由幼儿教学的实际性决定。比如在教幼儿认识钢琴时可以告诉幼儿“黑键和白键是互不分离的兄弟,但却不是相同的”,在认识和寻找“do”的时候可以告诉幼儿“‘do’是两个黑键哥哥的小妹妹,所以要找两个黑剑下面最左边的白键就是‘do’”再比如在识别音色时,幼儿不理解为什么弹下不同的琴键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教师可以运用童话故事的方法“钢琴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的王子和公主,每当我们弹琴时就会有不同的王子和公主翩翩起舞,不同琴键落下就是不同的舞蹈,所以就有不同的音乐”。诸如此类,很多幼儿钢琴教学可以运用幼儿知识来进行教育,其中可以用比喻或者想象的手法,这样的教学既可以激起幼儿对钢琴的兴趣,也可以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二)鼓励式教学,树立孩子自信
每个幼儿作为钢琴的初学者都会经历一些困难,有些幼儿钢琴老师并没有及时了解和发现幼儿的状态变化,未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和指导;又或者有些教师一味的追求严格和教学效果而忽略了幼儿的本性,这些都不是幼儿钢琴教学中正确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学习钢琴的道路,教师要学会鼓励幼儿,树立其自信。比如在初次接触“八度”时许多幼儿会产生抵触心理,自己的手指不能及时弹出声音,又或者弹错琴键等,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指导而不是苛责联系,作为幼儿钢琴教育的一名教师,应该给幼儿一个自信的学习过程;再比如在幼儿初次左右手配合练习时会出现“左右手不协调”,“手指乱弹”,“弹错琴键”,“难以把握节拍”等等问题,挫败感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学习过程并且使其产生抵触和消极情绪,此时及时的鼓励“你可以的”,“相信自己”,“熟能生巧”,“孩子你是最棒的”对孩子的影响将会非常之大。幼儿的心灵单纯,思虑不多,任何失败和阻碍都会是在其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再不完美的孩子也有自己的闪光点,一句表扬从教师嘴中说出不难,但对孩子却是一生的影响[4]。
(三)学会与孩子交流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并未成熟,学习习惯并未完全养成,钢琴学习过程困难重重等等因素都会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失去耐心或态度消极,一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完全做到心无旁骛。这些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幼儿在学习中不能每分每刻都认真练琴或学习钢琴。比如,在一节钢琴课的开始,孩子可能并不能很快的融入课堂,而是先于教师讲述刚刚发生的事情或者自己觉得好玩的事情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教师顾及到钢琴教学的效果或者教学的进程和安排会将孩子“强行”拉入教学环节;再比如,在教授幼儿新一节知识之后,幼儿会对教师提出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或者要求,“老师为什么这里要弹两个‘fa’?”“老师我能一个一个手弹不一起弹吗?”“老师我能先玩一会回来再弹吗?”“老师我今天在幼儿园 ”这样的例子想必很多幼儿钢琴老师屡见不鲜,但并不是每个教师都会与孩子进行交流[5-6]。情感在交流中流露,与孩子交流更是一门学问,学会与孩子交流方能走进孩子的心,与孩子进行平等而有效的教学。
(四)因“孩”施教
幼儿发展是人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每个幼儿都有着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模板式”教学不仅难以在教学中进行,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其阻碍。每个幼儿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都不尽相同,作为幼儿钢琴教育的老师,首先要了解孩子[7]。比如,有些孩子性格活泼,定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那么老师应该具备耐心和爱心去教孩子;再比如,有的孩子较为腼腆,在钢琴学习中遇到困难不善言谈,老师应该洞察孩子的心理及时的沟通和解决;再比如,有的孩子自尊心较强,对批评非常敏感,禁不住三言两句的批评就潸然泪下,就对钢琴有了抵触情绪,像此类孩子就应该用温和语气与之交谈,用爱去让孩子了解老师的“苦口婆心”。而了解包括多方面,也包括孩子的家庭,父母。有些父母观念与老师不同,对待孩子也会有不一样的方式,像这种情况就应该与父母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单方面教师的教育是不足够的,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只有“保教结合,家园共育”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而正确有意义的教育[8]。而对于幼儿钢琴教育来说,教师本身是一方面,但只有问题妥善处理,方法正确得道,钢琴教育方修远兮。
(五)创新钢琴教育模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方式对于幼儿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幼儿更好的学习钢琴,老师应该在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方面多下功夫。具体来说,老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钢琴学习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引导幼儿积极开展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渐培养起幼儿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9]。然后,积极转变传统的钢琴教育形式,在教育实践中注重激发幼儿学习的好奇心,进而实现良好的钢琴教育目的。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该避免逼着幼儿练习钢琴的形式,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幼儿身上。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引导和鼓励,重视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使幼儿在学习钢琴的同时,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并且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使幼儿从身心层面受到鼓舞和激励,进而激发出幼儿的创造性潜能,更好的投入到接下来的钢琴学习过程中[10]。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老师还应该在营造教学环境方面给予重点关注。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钢琴学习氛围,使幼儿能够沉浸在美好的艺术氛围之中,从而有效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教育对于促进幼儿成长和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为了促进钢琴教育质量达到理想的要求,老师应该积极优化教育形式,注重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特点,激发和培养幼儿的钢琴学习兴趣,给幼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强化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并解决幼儿学习钢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幼儿钢琴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佟琳.浅谈幼儿钢琴启蒙教学[J].戏剧之家,2014(10):288.[2]杨七梅.幼儿钢琴启蒙教育[J].音乐生活,2009(09):64-65.
[3]李伟,史唯龙.论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启蒙教育理论[J].甘肃高师学报,2014,19(06):110-112.
[4]张燕.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初探[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01):117-121.
[5]李彦娜.浅析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和注意力[J].内蒙古艺术.2005(02):25-27.
[6]潘传柏.如何使少儿能轻松学习钢琴[J].乐器.2005(04):36-37.
[7]庞娜.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运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9):146.
[8]杨西,梁钊.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法课程的实施与前景——首届国际钢琴教学法学术周的收获与启示[J].黄河之声,2018(19):52-53.
[9]喻镜霖.论幼儿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有效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7):138-139.
[10]邝文峰,陈思伊,郭阳春.小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少儿钢琴基础教学探析[J].北方音乐,2018,38(10):1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