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智能仪器设计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4 17:05: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智能仪器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难度大,课堂时数少。通过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下时间,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时数的不足。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建设平台,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并且加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方便、顺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成效。

关键词:智能仪器;资源共享课;超星泛雅平台

本文引用格式:高云红,等.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智能仪器设计资源共享课程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6(16):138-140,144.

一智能仪器设计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课程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强,学习难度大[1,2]。由于学校教学改革要求,本门课程的学时数进行较大的缩减,但教学任务调整比例不大,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内容,教师往往会占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去给学生讲授课前设计好的教学内容[3]。由于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软硬件设计涉及的问题又较多,导致部分同学无法跟上老师的进度,并且缺乏与老师的及时有效沟通,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甚至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信心。另外本课程是本专业的最后一门考试课,在第7学期开设,很多同学在这个学期要么是全力以赴考研,要么是忙于找工作或实习,不能保证较好的出勤率,也导致了学习效果不够理想。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搭建网络化的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资源共享学习平台,打破学生学习上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方便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成效。

\

 
二 超星泛雅网络课程建设平台

        超星泛雅网络学习平台,是由超星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将资源建设与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教学互动、教学成果展示、教学管理评估等功能集于一体。另外该平台将超星数字图书馆海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知识库进行了整合,为课程建设和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国内专家学者视频授课教程等教学参考资料。利用该平台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跨时间和空间的互动交流平台。教师能够利用该平台进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包括上传课件和学习视频、建设题库、发布作业和测验、网上答疑、互动讨论、学习资料上传、作业展示与评价等教学活动。系统能够自动统计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帮助学校和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估管理。学生利用该平台可以随时进行学习,在线讨论,网上提交作业、测验等[4-6]。

三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资源建设

         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为教学服务的,建设资源时要进行整体设计,明确课程建设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教学,明确学习任务,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项目任务的执行能力。

(一)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目标

        在已有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以人才培养个性化、多样化培养需求为导向,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促进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针对《智能仪器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依托超星泛雅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构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跨越时间和地域的互动交流学习平台。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打破传统面授的局限,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协作及个性化学习。通过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学生的学习不再只局限于课堂,从而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能够保证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同时通过网络课程开发,也为进一步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二)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作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最后一门授课课程,着重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仔细梳理,并根据智能仪器系统搭建的软硬件要求,设计若干个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学习项目,对每一部分知识点的学习都尽量以一个完整的仿真实例加以呈现[7]。以频率测量项目为例,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包括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编程语言的选择、显示器的选择和设计、最大正负1计数误差等。首先在讲授定时器知识点时,设计一个利用定时器进行频率测量的小例子,并将计数值N利用仿真接口的高低电平表示,如图1所示,蓝点表示0,红点表示1,可以读取到计数值十六进制数为03E3H;同时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编程,通过计数结果说明在时序要求较为严格的情况下,汇编语言的优势;讲授显示电路设计知识点时,在定时器例子基础上完成显示部分的软硬件设计,并将计数值变换成频率值进行显示,包括动态LED显示器、静态LED显示、LCD显示等,图2给出了动态LED显示电路,可以显示出频率值。对于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系统误差存在,在讲授误差处理知识点时,再对此案例进行分析处理,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这样一种层叠式、累积式的设计,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
 
(三)共享课程资源建设

         随着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使得学生可以很方便的登录到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课程学习。网络平台中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预习、复习和巩固。在超星泛雅网络学习平台上建设的课程资源主要有:教学大纲,PPT教学课件、仿真实例视频、试题库、课程作业、测验、答疑讨论等。通过教学大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掌握的成度,便于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由于时间限制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别,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有部分内容学生难于理解,另外本课程涉及较多的软硬件设计,课堂上很难讲得透彻,通过上传课件和微视频,学生可以进行反复观看,以此营造良好的认知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课程作业中,采用网上提交、网上批改的方式,并设立优秀作业展示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为了保证过程监控,防止一考定成绩的弊端,加强平时的过程考核。泛雅网络学习平台能够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参与度,为实施过程考核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建立试题库、随机自动组卷测验的方式,增加过程考核的客观性,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组卷过程中可以设置多种选项,包括题目乱序、选项乱序等,增强考核的准确性,如图3所示。通过建立答疑讨论区,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外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老师往往很难准确把握,利用网络平台发起课堂活动,通过设计几个目标值的投票活动进行闭环反馈,能够比较客观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后续的课程展开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如图4所示。

\

\

 

四 结论

       计资源共享课程,将分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料全部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对网上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使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全面。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掌握程度进行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基于网络的学习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完善智能仪器设计课程的网上建设,如进一步制作以知识点为单元的微视频、补充题库和答案、完善自评指标建设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青,何小刚.《智能仪器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4):55-56.
[2]凌振宝,林君程,德福《.智能仪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2,(S2):230-232.
[3]王华,詹长娟,王翼,等.基于泛雅网络学习平台的生物化学网络课程建设[J].教育观察,2016,5(17):83-84.
[4]陈峰,李玲.基于泛雅网络学习平台的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网络课程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1):96-97.
[5]王燕燕.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课程平台的高职《PLC及其应用》课程资源建设及教学实施[J].电子测试,2016,(17):102-103.
[6]吕文龙,张岩,郭晶等.浅谈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的建设[J].科技视界,2018,(24):106,114.
[7]贾莉娜,刘震.基于模块制作教学模式的智能仪器课程及实习改革[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16(4):77-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3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