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工程造价专业 3+2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4 10:20: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如何办好工程造价专业中高职衔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结合经济管理系近两年实施“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职业资格鉴定,提出“螺旋递进、真题实做、四段分层培养”的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工程造价专业“3+2”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中高职衔接;探索与实践

本文引用格式:贾莲英.工程造价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14):136-13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nnecting talents in 3~2 Middle and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of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

Jia Lianying

(Hu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Wuhan,Hubei)

Absrtact:How to run well the conne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 is a problem worth studying.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32”middle and high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the last two years in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from the training goal,curriculum system to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appraisal,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spiral progressive,real problem”.The Model of cultivating talents in 3~2 Middle and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four stages and stratified training”,so a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32”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32”

Key words: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connection between 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根据《湖北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办法》(鄂教规〔2014年〕1号)、《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鄂教职成〔2014〕2号)和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4年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招生计划的通知》(鄂教发〔2014〕4号),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宜昌三峡中等专业学校中高职衔接“3+2”试点项目获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工程造价”专业被列为首批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在学院领导和教务处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该试点项目已稳步推进现正在实施,截至目前,独具特色的“3+2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方案”、“3+2学制中高职衔接提前进校工作方案”和针对中职类毕业生举行的“工程造价专业(3+2)转段考核实施方案”、“摸底考试”都已具体实施并取得了系列成果。2017年开始实施高职段教学,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现将经济管理系开展工程造价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试点总结如下:

一工程造价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我院选择武汉8+1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紧扣区域经济和行业特色,依托宜昌三峡中等专业学校,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首批选择的专业是工程造价专业,为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专业、省级示范专业、院级特色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一直居全省首位。也是宜昌三峡中等专业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真正做到了强强联合。转段考核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是二所学校充分沟通,共同制定的,充分体现了中高职衔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特色和要求。人才培养方案还在学院学术委员会和湖北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专家会议上进行研讨并通过论证的。

\

 
二工程造价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成效

       经济管理系敢于创新,勇于吃螃蟹,在3+2中高职衔接先行先试,走好三步棋。

(一)广泛调研,实施3+2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自2014年5月试水中高职衔接工作以来,双方多次组织专业带头人、教师代表,并邀请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以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改革为核心,编制完成了《中高职衔接“3+2”工程造价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有以下四个特色:

1.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职工程造价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地区,服务于建筑安装、中介咨询、房地产等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建筑工程造价工作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具备工程造价工作岗位基础工作能力的基层业务人员。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及中南地区,服务于建筑安装、中介咨询、房地产等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建筑工程造价员岗位工作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具备工程造价确定和初步控制能力,能够熟练地完成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程结算的编审工作,能进行合约管理、成本测算、造价过程初步控制等工作,主要从事造价员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2.培养模式的衔接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以校企合作教育、工学结合“2+0.5+0.5”培养模式为根本,采用“螺旋递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工程造价专业的基本工作能力。

        高职:从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按要求安排了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拓展领域课程,以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围绕职业活动中每项工作任务的技能和知识点,以中职教育为衔接点,完整构建五年“四阶段培养,两阶段考核”课程体系,形成基于造价员职业岗位要求“螺旋递进、真题实做”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螺旋递进”是指: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在工程造价知识上从文化基础课程到专业平台课程、再到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逐层螺旋递进;在培养职业能力上从分部分项工程到单位工程再到单项工程的螺旋递进。

         “真题实做”是指:从造价员工作岗位任职要求出发,选取真实的工程项目,按照造价员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同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3.课程体系的衔接

        培养目标衔接是前提,专业建设衔接是基础,课程体系衔接是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实现基础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与成本管理、工程技术专业平台课、工程造价专业技能课和拓展领域选修课等课程的相互融通与衔接,避免中、高职阶段重复开课,逐步拓宽与加深课程内容,以“整体设计、分段递进”的思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技术、识图与结构、会计与成本管理、工程预算等课程分段递进,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4.课程内容的衔接

        修订课程标准,整合课程教学内容,重新分配课时计划。强调培养过程五年不断线,体现中高职“3+2”衔接培养的一贯性:在设计基础课时,按照一体化设计的思想,做好文化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等中、高职层次的衔接,使学生能顺利实现中、高职层次学习的过渡,提高人文素养,更好的适应造价员的转型。在设计专业课时,重新梳理原有中高职的课程门类,以造价员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为核心对课程进行设计,突出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根据理论知识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整体设计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整合,并分段实施。

        相同课程深度宽度不同差异化,如:

\
\


5.实践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

        在我系升入高职阶段2年学习,工种实训湖北省建设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级砌筑工的衔接,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与造价员职业资格证书衔接。

        第二步棋:实行转段考核,学生品德操行与学业、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实施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三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招生与转段升学

        首届试点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下达我院招生计划100人,纳入自主招生范畴。宜昌三峡中等专业学校工程造价15级学生在中职3年学习期间,经管系通过招生办与对方教务处加强联系、派7人次去进校辅导授课,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双方共同制定了以我校为主的转段考核方案。在中职学习完成后,于2016年12月通过由我院组织的转段考核,包括文化综合考试、专业基础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文化综合考试包括《语文》和《数学》,专业基础考试包括《建筑材料(含施工技术)》、《建筑制图与构造(含结构识图)》、《造价基础与计量计价》,实际操作考核部分包括CAD制图技能实操考核测量技能实操考核(二选一)。最后通过转段升学考试通过的80人,即为学院实际录取人数,确保了招生计划的圆满完成。

(三)教学与学生管理

         目标:补短板、强专业基础。在转段考核前,应宜昌三峡中等专业学校要求,安排2个班共100名学生提前进校一个月的文化基础学习和技能培训。经管系提前做好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安排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及师资,学完进行摸底测试。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状况,便于下一步教学改革。学生管理方面,过渡期双班主任制,双方各派一名班主任各自分管学习和生活。9月份通过考试最后录取的69名学生正式进入经管系编班学习。实施3+2人才培养方案。自此之后二年由我系进行管理,实施后两年的教学工作。

         经过两年的实践,召开学生座谈会和教学质量在线测评反映教学效果好。下一步完善中高职衔接课程与实训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编写中高职衔接教材等,并积累经验,逐步扩大中高职衔接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许燕萍.中高职衔接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第9卷第5期,第1080—1081页.
[2]徐正坤,倪士勇.实施2+3中高职衔接的探索与实践,《职教通讯》,2016年,第21期,第18—20页.
[3]陈淑珍.高职高专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4(01):15-16+30.
[4]王玮.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造价专业实训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51):312-313.
[5]王红林.“多方向,小微订单”工程造价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8(03):280-282.
[6]白健,罗滔.产学研模式下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四川建筑.2018(04):253-254+257.
[7]张颀,杜天瑞,徐延峰.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
[8]辛飞.工程造价专业“3+3”课程体系的构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05):144-1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3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