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师生沟通可以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事半功倍。然而,目前的师生沟通问题重重,如沟通不及时、沟通内容功利、沟通方式单一、沟通技巧不足等,这些都会导致班级管理效果不佳。针对此情况,文章指出,初中班主任应对症下药,探寻合适的解决对策,用心与学生进行沟通,助推学生获得良好发展,增强班级管理效果。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师生沟通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要求班主任全面了解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发展现状、思想观念等,采用多样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指导,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此要求指明了班主任的职责,不仅包括知识讲授和教学管理,还包括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心理品质。同时,此要求还指明了班主任落实自身职责的重要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沟通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利用一定的载体或手段传递信息、思想等,从而互相影响、建立理解的交往行为[1]。班主任和学生是班级管理中的互动双方,师生沟通质量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效果。
一、初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问题
(一)沟通不及时
初中班级人数较多,班主任很难及时发现并处理所有的事件。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部分班主任可能会忽视某些学生,未能及时与其沟通,导致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不但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影响了班级管理效果。
(二)沟通内容功利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班主任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仅仅将学习成绩作为与学生沟通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沟通较为功利。虽然部分学生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但不免感到压抑和焦虑,容易产生过重的学习压力,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发展[2]。久而久之,班级管理效果也会因此而降低。
(三)沟通方式单一
面对面沟通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然而,这种沟通方式看似可以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仅仅依靠这种形式未必能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例如,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即使与班主任面对面,在沟通时也会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自然难以准确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就无法精准地给予学生教育指导,这将影响学生的良好发展和班级管理效果。
(四)沟通技巧不足
沟通技巧是影响沟通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非语言沟通(手势、表情等)和语言沟通[3]。当下,大部分初中班主任习惯于进行语言沟通,较少使用非语言沟通。尤其,在进行语言沟通时,部分班主任缺乏语言表达技巧,往往平铺直叙,直中要害,这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这样的沟通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僵化,影响班级管理效果。
(五)沟通缺乏主动性
这里的沟通主体是指学生,即学生很少主动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学生是最了解自身发展情况和班级管理情况的主体。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他们通过细心观察,能够了解到自己和他人的发展问题,发现班级管理漏洞。但是,由于学生很少主动向班主任反映问题,导致班主任无法及时了解具体情况,很难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做出决断,进而影响班级管理效果。
二、初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问题解决对策
(一)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学生沟通主动性
学生缺乏沟通主动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不融洽。师生关系不和谐,很容易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畏惧、排斥情绪,逃避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因此,初中班主任应着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借此鼓励学生主动沟通。
1.关注学生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增强他们的沟通主动性有积极作用。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促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学生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爱,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由此主动亲近班主任。基于此,初中班主任应平等地关注每个学生。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用批判的、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不足和进步。针对其不足之处,班主任可以采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引导学生思考原因,探寻弥补方法。针对进步之处,班主任则可以对学生进行表扬,促使学生了解自身的良好表现,强化自信心。
2.主动沟通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班级管理强调班主任要身先垂范,以身作则[4]。班主任可以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借此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和谐的师生相处氛围。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关注学生的同时,利用早读前、课间、午休、自习课、课后服务等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尽量保持平和心态,循循善诱。
(二)基于全面发展,拓宽与学生的沟通内容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实施班级管理的重要目的[5]。
班主任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从不同角度关注学生,获取丰富的沟通内容。
班主任肩负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而学生的一言一行可以反映出其心理情况。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有利于班主任及时发现问题。例如,有的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总是独来独往。基于此,班主任可以与该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中的原因。倘若该学生是因性格孤僻,班主任可以引导其与性格外向的学生交朋友;倘若该学生是因与他人有矛盾,班主任则可以引导其探寻解决矛盾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积极解决社交问题,从而塑造健康心理。
(三)建立合作小组,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
及时沟通建立在教师关注、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班主任很难关注并了解到每个学生。因此,班主任要尽可能缩小班级规模。合作小组是缩小班级规模的方式之一,是班主任依据学生具体情况建立的小集体。在这个小集体中,学生之间互相观察,发现彼此的优缺点,互帮互助,并向班主任反映情况。
例如,在建立合作小组时,班主任可以依据学生的成长情况,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其中,A层级学生踊跃参与班级管理、具有沟通主动性、遵守班级制度、乐于助人、心理健康;B层级学生在他人的监督下能参与班级管理、有与他人沟通的欲望且有时会帮助他人,但同时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做出一些违反班级制度的事情;C层级学生不愿意参与班级管理、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欲望、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总是做出违反班级制度的事情。之后,班主任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将不同层级的学生分到一起,建构出异质小组。班主任可以鼓励各组中的A层级学生担任小组长,并明确其职责,如关注每个组员,主动帮助小组成员解决现有问题,并及时向班主任反馈情况等。在职责的驱使下,各组组长会践行良好行为,关心、帮助组员。组长也会因此增强沟通能力,积累沟通经验。其他组员也会因此受到正面影响,端正态度,乐于与他人沟通。
在建立合作小组的同时,班主任要关注每个小组,了解每个组员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各组组长反馈的情况确定沟通内容、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及时且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沟通。
(四)搭建在线平台,丰富与学生的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是影响班主任和学生沟通效果的因素之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平台为师生沟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班主任可以通过搭建在线平台,丰富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借此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情况。
例如,放学后,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与各组组长进行沟通。班主任可以依据自身对每个组长的了解,有针对性地给予其指导,帮助其查漏补缺。班主任也可以立足对其他学生的了解,分析其良好表现、不良表现以及相关原因,就此与其进行在线沟通。在进行线上沟通时,班主任可以使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表现,合作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
(五)依托沟通过程,善用多样的沟通技巧
1.使用倾听的技巧
通过倾听,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给予有效指导。如果没使用恰当的倾听技巧,部分学生会觉得班主任心不在焉或不尊重自己,因此降低沟通积极性。在倾听学生的心声时,初中班主任应注意以下几点:(1)看着学生的眼睛,目光真挚;(2)认真思考,及时作出反馈,如点头、微笑或说出一个表达肯定的词;(3)依据学生的表达内容提出疑问。这样的倾听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注,有利于其建立情感认同,增强沟通欲望。
2.选择沟通时机和沟通环境
沟通时机和环境是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之一[6]。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自尊心在逐步增强,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班主任应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沟通时机和沟通环境,用轻松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
例如,有几名学生在做课间操时打打闹闹,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发现此情况后,班主任可以及时制止他们,并对其进行监督,而不是大声训斥。在课间操结束后,班主任可以邀请这几名学生一起沿着操场跑道散步。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用平和的语气指出他们行为的不当之处。由于受到宽松环境的影响,他们会心态平和地进行倾听、思考班主任的每句话,由此进行自我反思,认识错误,并端正态度,尝试改正不良行为。在之后的课间活动中,班主任可以着重关注这几名学生的表现,发现他们的进步之处,并当众对其进行赞赏。在班主任的赞赏下,这些学生会继续反思自我,汲取经验,践行良好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应避免选择在双方情绪激动时进行沟通,否则很容易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师生关系。
3.合理使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方式
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班主任应合理使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方式。在使用语言进行沟通时,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多使用激励性的语句,如“我觉得你这次做得真棒”“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我知道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等,避免使用具有威胁性的语句,那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引发学生的反感。(2)使用真诚的语气,避免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否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逃避沟通。
(3)注意表达要清晰准确,切中要害,避免重复啰唆。
此外,在进行语言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依据具体情况,采用非语言沟通方式。例如,班主任在赞赏学生时,可以不只说“你真棒”,还可以竖起大拇指。学生也会因此受到激励,建立自信心,从而践行更好的行为。又如,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发现有学生情绪不高,可以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以示安慰和激励。再如,在与学生沟通时,班主任发现有学生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观点,可以做出震惊或者欢喜的表情以示肯定,并就此鼓励该学生继续表达。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的师生沟通是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增强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班主任可以有针对性地探寻解决对策,如建构和谐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促使学生增强沟通主动性,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建立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关注彼此情况并进行反馈,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搭建在线平台,利用微信、QQ与学生沟通;善于倾听,选择恰当的沟通时机和环境,合理使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方式,以此推动师生进行有效沟通,增强班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田传凯.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做好德育与心理沟通的有效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4):145-147.
[2]高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探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6):71-73.
[3]郭玲.浅析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J].考试周刊,2022(32):7-10.
[4]祁敏.浅析初中班主任在家校沟通中的实践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15):1-3.
[5]宋贤军.初中班主任德育过程中心理沟通的重要性探索[J].新课程,2021(50):218.
[6]王俊霞.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沟通技巧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7):96-9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