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整体设计与实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5-04-15 09:25: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本文以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故宫博物院》为例,结合新课标,理解教材编者意图,结合学情,设计阅读任务并实施,从“阅读策略”“任务群”等方面浅谈对“有目的地阅读”这一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的认知与实践,进而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下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目标,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大突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这再次强调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联,即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应当渗透在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语文学习要适应社会,关注生活,指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一、结合新课标,深入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以“根据阅读的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为主线进行编排,体现了目标的递进性与发展性。其中《竹节人》和《宇宙生命之秘》属于精读课文,《故宫博物院》是略读课文。课文《竹节人》作为单元之首,设置了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意在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阅读策略。如果阅读的目的不同,即便是文章相同,采用的阅读方法和关注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需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来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与阅读方法。《宇宙生命之谜》作为第二篇精读课文,则向学生展示了另一种学习方法——旁批。旁批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根据阅读目的来学习文本的过程与思考,甚至包括根据目的而选用的阅读方法,如快速浏览、圈画和提取关键信息、查阅相关资料等,如此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怎样基于不同的阅读目的来进行阅读。课文《故宫博物院》意在让学生去运用从精读课文里学到的方法,实践运用到本课,来完成“阅读任务”。
 
  按照教材编写和设计,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育教学内容以完成以上各篇课文的教学任务。而在新课标的学习过程中,尤其学习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相关知识之后,笔者对《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产生了新的课程设计想法。本文试以《故宫博物院》的整体教学设计为例,浅谈一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
 
  二、结合学情,设计阅读任务,分小组汇报交流
 
  首先,《故宫博物院》是一篇集文学性说明文、历史传说故事、官网公告和平面示意图四种不同形式的文本为一体的非连续性文本,属于“实用性阅读”范围。教学这篇课文可以加深学生对故宫的了解,对生活中具体参观游览故宫会有实际指导和帮助价值,同时本课的内容又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深入学习,广泛搜集资料,学生会更加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这不正是指向语文的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吗?其次,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样态具有如下特点:知识、资源得以重组,具有更大的学科教学格局;构建立足于知识的历史背景及教学情境;实现语文教学学习主体、情境、行为、思维、策略的“转化”。最后,新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第三学段(5、6年级)的“梳理与探究”的目标内容: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综合以上三点,在整体设计《故宫博物院》一课中,既充分利用了教材,又设计了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搜集资料,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汇报的活动。具体设计思路和内容如下。
 
  1.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指导思路来设计框架
 
  在学习本单元《竹节人》和《宇宙生命之秘》后,老师和学生根据两课中的课前导读内容对阅读策略进行了初步小结:《竹节人》是基于三个不同的阅读目的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宇宙生命之秘》则是基于一个阅读目的而主动搜集到了阅读材料。无论是先有阅读材料,后有阅读目的,还是先有阅读目的,后有阅读材料,都使学生认识到了知识和思考之间的关系,“阅读策略”在中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故宫博物院》一课设定的整体思路:一是有目的地阅读材料;二是有目的地自主探究;三是广泛搜集,精细筛选;四是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工具,丰富学习资源
 
  新课标提到:教师要关注和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带来的影响,关注语文在此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在语文课堂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借助网络资源平台来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促进师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多元互动。
 
  在预习中,学生也关注到了本课中的材料三的官网公告和材料四的平面示意图均来自2016年12月的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里面的部分内容已经与现实情况有出入。在此要求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得最新的信息,如在“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中,同学们通过有目的地搜集,获得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源和信息,为后面的小组讨论和形成PPT汇报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语文课堂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里,向探索语文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迈出的一小步。
 
  3.由三个特色任务群组成的一场“汇报交流会”
 
  本课设计了三个富有特色的阅读目标,同学们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任务,选择同一任务的几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共三个小组。
 
  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第一组同学在PPT汇报总结中梳理出了完成任务的步骤:(1)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同学们根据阅读任务一,快速锁定课本中的四则材料中的材料三和材料四为相关材料,而材料二和任务一关系并不紧密,先省略。(2)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筛选。如上所说,材料三和材料四的信息有时效性,因此学生通过网络在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上,获得了最新的故宫开放时间、故宫开放区域的平面图等信息,这对于制定一个有效的实用的参观路线图有重要意义。(3)抓住“一日游”这个关键词,根据时长和游览经验来判断,参观游览的内容将会很丰富。比如需要提前将餐饮、讲解处、存包处、卫生间等位置做好标记,以满足一天中遇到的诸多需求。
 
  任务二: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做讲解。
 
  二组同学汇报部分文案:故宫的建筑群庞大,数量很多,可以看到图片上的平面图,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两部分:外朝和内廷。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统称后三宫。后三宫两边是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的宫殿。东六宫的东面有佛堂建筑,西六宫的西面则有中正殿等佛堂建筑。
 
  本组的任务是选择一两处景点介绍,于是小组内商量后,从宫殿建筑里选择外朝三大殿来详细介绍;在故宫12个特色展馆里,选择陶瓷馆来介绍。
 
  二组同学的整个汇报内容非常丰富、全面,特别是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陶瓷馆进行了文字和图片介绍之后,还分别穿插了相对应的4个视频介绍,动态的图画和声音,让建筑和精美瓷器如在眼前。这节课,同学们恰当地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堂从书本中的一课向外广泛延伸,拓展了语文学习空间。
 
  任务三:假设你是故宫文化宣传大使,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宣传和推广故宫。
 
  听完一组和二组同学的汇报后,同学们对故宫的了解加深了,同时想去实地参观游览的想法也更加强烈了。教师在此出示了两首游客所作的诗,以加深同学们对故宫文化的自豪感。三组的同学根据阅读任务,也广泛搜集资料,以演讲的形式来进行汇报,同时也借助PPT展示其中提到的“故宫的第一场雪登上热搜”“脊兽雪糕”“御猫”“故宫文创”“故宫APP”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内容。
 
  学生通过广泛搜集资料,精细筛选,小组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故宫文化的了解;学生为了更好地分享自己的收获,也学习了整理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PPT。通过三组同学的汇报,学生学习到了故宫这座600多年的建筑,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也就是同学们反复提到的故宫的“逆生长”;而老师也看到了同学们运用信息技术媒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记录、展示和讲述,使语文课堂焕发了新的光彩,践行“指向文化自信的主题贯穿着语文学习的整个阶段”。
 
  4.“实用性阅读”与“实用性交流”有机融合
 
  本节课在三个小组分别汇报之后,会有一个交流提问环节。王崧舟老师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解读报告中提出:实用性阅读是实用性交流的基础和前提,它指导“交流”讲什么,怎么讲;而实用性交流则是实用性阅读的延伸和拓展,将阅读后的思想与方法放入真实情境,可以激活阅读所得,甚至在过程中和过程后,总结个人心得体会,内化阅读经验,提升学生的生活语言素养。那么在“实用性阅读”后,一定要注重“交流”,以便把习得的方法在交流中得以汇总、梳理和总结,起到复习巩固的效果。
 
  5.阅读策略方法的运用和巩固检测练习
 
  在新课标中教学建议部分指出教师应充分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因此,在这节汇报交流会后,设计了一个阅读理解题,以检测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情况。在这样一个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情境里,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逐渐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经验。
 
  【课堂练习】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陈家祠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联系起来,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祠堂的整体布局上下对称。中进大厅聚贤堂为书院建筑的中心,是当年族人举行春秋祭祀或议事聚会的地方,堂前有月台。中进东西厅后金柱正间装设四扇双面镂雕隔扇,后金柱次间和厅前后设通花隔扇。后进大厅三间是摆陈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厅堂。东西斋和厢房略低矮,是当年书院教学读书的主要用房。
 
  【材料二】陈家祠导览图(部分)

\
 
  【材料三】陈家祠首进东西厅的水磨青砖檐墙上,共有6幅大型砖雕——《松鹊图》《梁山聚义图》《梧桐柳杏凤凰图》《百鸟图》《刘庆伏狼驹图》《五伦全图》,是现存广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砖雕作品之一。上面栩栩如生的花木、鸟兽图案装点着这座古老的建筑,赋予了它更多的灵性;惟妙惟肖的人物图案则提供给人们记忆的画面,砖雕中蕴含的故事沉淀着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
 
  (1)要观赏陈家祠的砖雕,需要重点阅读的材料是()。
 
  A.一、二B.二、三C.一、三D.一、二、三
 
  (2)想要了解陈家祠厅房的用途,需要重点阅读材料。通过阅读可以知道,“东西斋”的用途是。
 
  (3)你计划游览陈家祠,请设计一条参观路线,并写出这样设计的原因。
 
  总之,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目标与内容、情境与活动、过程与评价、资源与技术支持等相关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也是新课标中的课程理念之一。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会对标新课标的精神,总结梳理教学方法,注重总结和反思,积极地尝试学习任务群教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激发学生乐于实践,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李鹏程.整合、进阶、变革: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三顾茅庐》任务群教学为例[J].初中生世界,2022(40):54-56.
 
  [2]佚名.语文之美,亦在“实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探索[J].湖南教育(B版),2023(7):26-2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6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