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5-03-31 11:06: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阐述核心素养的概念。分析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以及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即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完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提升教师、学生对跨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为学生提供高品质“养料”。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
 
  引言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养之一。作为一门重要学科,高中英语承担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任。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文化的载体,蕴含丰富的内涵。学生要真正掌握英语,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和理论外,还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他们的英语文化意识不足、交际能力欠缺。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知识轻能力、重应试轻素质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究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在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在原有教育目标基础上的新发展,是从国家发展、学生个体发展和生存需要的更长远视角、更宏大格局反思和提升现有教育目标的顶层设计,是以人本理念、学生立场为背景的大教育观,是综合国际教育领域人格理论、学力模型和学校愿景研究等研究成果的新升华。简单说,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是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学生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全面发展;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成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孙建华2022)。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这方面还存在问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落地的根本和关键是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要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要比以前看得更远、做得更细。

\
 
  二、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英语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科目,其教学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还在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当前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施并不理想。在实际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往往被忽略。很多教师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的介绍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经常出现文化误解和交际障碍,无法真正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当前的高中英语教材在文化背景介绍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Nunan 1991)。教材内容大多注重语法和词汇的练习,但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的介绍较少。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出现误解。很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无法培养他们的实际交流技巧。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直接影响(张爱英、王瑜、彭警2015)。然而,很多教师自身缺乏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经验和能力,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与实践
 
  (一)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背景知识非常必要,因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首先,通过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和社会习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并运用,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引入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课文。英语课文中有很多内容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就会对课文内容产生误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引入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也非常必要。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点,提高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引入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时,教师应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互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张蕾2011)。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 Celebrations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涵盖多个维度,旨在让学生在celebration这一主题下,全面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素养。首先是语言技能训练,学生学习描述各类庆祝活动,如节日、晚会和婚礼等,并掌握在这些场合得体地表达祝贺与建议的句型。通过实际情境对话练习,学生能够学会在对话中自然流露出吃惊的情绪并请求对方重复信息,增强口语交流的灵活性和真实性。其次是文化知识介绍,单元介绍了我国的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对比了印度尼西亚和希腊不同的婚礼习俗,以及通过故事形式回忆圣诞节,使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庆祝方式有深入理解和感知。同时,通过对比我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引导学生比较和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是语法与语境理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被动语态的运用,并能灵活使用情态动词给予他人意见或建议。此外,通过回答选择题和对文章进行推理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总之,本单元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借助丰富的庆祝活动话题,结合听、说、读、写语言技能训练,以及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水平,开阔全球视野(王林2018)。
 
  (二)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目标之一,而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1.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文化背景的情境,如商务谈判、文化交流活动、国际会议等,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和互动。这种模拟实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不同文化的交流特点和礼仪规范。
 
  2.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话题讨论,围绕跨文化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如对比中西餐桌礼仪、探讨各国节日习俗等。小组成员间的思想碰撞能够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团队协作中习得有效的沟通策略。
 
  3.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应用
 
  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在线课程等展示丰富的跨文化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接触并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例如,播放外国电影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4.案例分析与项目学习
 
  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冲突或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升文化适应性和敏感度。
 
  5.地域文化参观与实践活动
 
  如果条件允许,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国际社区、外国领事馆或参加国际文化节等活动,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直接接触和感知多元文化,进一步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相结合,高中英语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真正助力学生成为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安玲玲2013)。

\
 
  (三)完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如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首先,课堂表现是评价学生理解、应用和交流英语能力的重要指标,教师要观察并记录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环节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次,作业完成情况能体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表达方式的理解与运用。再次,小组项目或合作学习活动是评价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组织学生共同完成涉及多元文化的课题研究、报告展示等活动,可以考查他们在团队协作中展现出的尊重、包容、沟通及解决问题的跨文化交际素养,鼓励其主动探究,提升其在全球化视野下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过程性评价对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至关重要。教师要实时关注并记录学生在各个教学阶段的成长轨迹,针对其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有效的反馈和指导。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调整学习策略,还有利于教师根据他们的学习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每一个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持续进步与提高(郝志芳2014)。
 
  (四)提升教师、学生对跨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
 
  要提升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跨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首先是强化其对全球化的理解和认知。在全球化进程中,语言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还是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社会背景的载体。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词汇、语法等语言技能层面,而应深入文化教育层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文化观念,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其次,教师要明确跨文化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未来竞争力上的重要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未来的学术研究、职业发展及国际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跨文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跨文化理解力和适应性,从而更好地适应21世纪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从制度层面加大对跨文化教学的支持力度,将其纳入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最后,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国际文化节、跨文化研讨会等,营造浓厚的跨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体验和理解不同文化,从而真正提高师生对跨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宁悦颖、朱晓东2016)。
 
  (五)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为学生提供高品质“养料”
 
  高中英语教师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素养至关重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其教学不仅限于语言技能的培养,更在于通过语言这一载体传播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观。因此,教师要不断增加跨文化知识储备,以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阔国际视野,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培养全球公民意识。首先,提高跨文化交际素养有助于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具备深厚跨文化素养的教师能够设计出生动、富有情境性的教学活动,将跨文化元素融入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并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次,提升跨文化交际素养有助于优化师生互动关系。如果教师能有效展示并传递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欣赏的态度,将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我观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交流欲望,营造开放、多元、平等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最后,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在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同时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具有高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责任,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向学生展示如何适应和应对全球化环境中的跨文化交际挑战,给他们提供高品质的精神“养料”,助力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刘庆明2014)。
 
  结语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要着眼长远,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积极融入跨文化交际元素,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开阔文化视野,树立多元文化观念。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目标,教师应以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深入了解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现状,从而进行有针对性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都能自信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引用文献
 
  安玲玲.2013.论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英语广场,(5):166-167.
 
  郝志芳.2014.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跨文化意识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5):162.
 
  刘庆明.2014.浅析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J].中学生英语(高三版),(3):64-65.
 
  宁悦颖,朱晓东.2016.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分析[J].疯狂英语(教学版),(4):21-23,46.
 
  孙建华.2022.文化自信视域下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J].海外英语,(13):193-194.
 
  王林.2018.高中英语课堂中西方文化教学探究:以Module 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Friendship为例[J].英语教师,(21):145-147,154.
 
  张爱英,王瑜,彭警.2015.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课例分析[J].基础外语教育,(5):56-61.
 
  张蕾.2011.跨文化交际与高中英语课堂的结合与运用——对一堂高中英语课的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11):77,63.
 
  Nunan.1991.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New York:Prentice Hall.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5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