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 CIPP 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5-03-11 09:42: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基于CIPP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及原则,然后以中职“中药制剂”课程开发为例,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及成果评价四个维度论述了基于CIPP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关键词:“中药制剂”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指标体系,CIPP模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引导地方、行业和学校按规定建设地方特色教材、行业适用教材、校本专业教材”[1]。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其相关内容极为重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发展周期较长的国家课程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行业的需求和企业的要求,而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的内容会考虑到本专业的特色、地方特色、企业需求、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具有更高的灵活性、针对性和特色性,且更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时代需求。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将直接影响课程开发的质量。
 
  CIPP模型是一种广泛用于课程评价的模型,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四个部分”。该模型不仅有助于完善中职“中药制剂”课程评价体系,还能够提高课程开发的质量。在CIPP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职“中药制剂”课程开发的特点,对其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可以形成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故以下将以中职“中药制剂”课程开发为例,对基于CIPP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加以研究。
 
  一、基于CIPP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改变教育形态
 
  基于CIPP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提高课程开发的质量,其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教育评价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实现从单一的成绩导向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能够使职业教育与社会产业紧密结合,促进专业建设更好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二)完善育人机制
 
  构建基于CIPP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推动产学研育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深化中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协同合作,从而促进产教融合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拓展育人的深度和广度,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进而更好地适应当前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形态的发展。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CIPP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进一步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传统的评价模式下,人才评价指标相对较为单一,评价不够科学和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而必须加强对基于CIPP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从而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优质的人才,助力国家的发展。概言之,构建基于CIPP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促进跨领域培养,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闭。
 
  二、基于CIPP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基于CIPP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须遵循以下四项原则,具体如下。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和学生群体,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够更全面、更直观地反映校本课程开发的优缺点,进而更好地满足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职业岗位需求原则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国家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应该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5],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实用性,使学生更容易找到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故基于CIPP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须遵循职业岗位需求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课程开发的评价目的是不断改进和优化课程,从而提高课程开发的质量,使开发的课程能更好地满足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培养药剂人才的需求。
 
  (四)可操作性原则
 
  合理、真实、可行的评价体系,简单易懂、可测量、含义清晰且方便评价主体进行评价,能更准确地判断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三、基于CIPP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基于CIPP模型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
 
  CIPP模型能够提供全方位的评价视角,不仅关注教育活动的最终结果,还重视实施过程和背后的策略。基于CIPP模型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的四个维度[6]具体如下。
 
  1.背景评价。课程开发团队须对当前社会、学校和学生对中医药技术的现实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全面地对“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方向、详细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计划进行分析和预测,平衡课程方针和实施目标的需求,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信息支持。
 
  2.输入评价。研究、实施和评价课程开发、课程方案、实施流程、教学方法、评价机制,以及“中药制剂”课程开发决策者取得成功成果的过程。课程开发团队须对开发的课程总体目标、课程实施方案、实施过程、教学方法手段、评价机制等进行研讨、试验和测定,以便及时调整课程开发方案、改良课程开发过程。
 
  3.过程评价。对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模式和阶段成果进行查验,及时获取课程开发的实施信息,并不断反馈指导课程开发。
 
  4.成果评价。对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或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价,确定是否满足目标,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主要考虑学生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
 
  (二)基于CIPP模型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中职“中药制剂”课程开发背景评价设计。背景评价是课程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构建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步[7],其一般包括对中职“中药制剂”课程目标的设定、市场需求的分析及教学资源与环境的评估等。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
 
  2.中职“中药制剂”课程开发输入评价设计。输入评价主要是对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进行评价,旨在评估课程建设的水平。具体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
 
  3.中职“中药制剂”课程开发过程评价设计。在中职“中药制剂”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过程评价是对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参与度的评价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教学的评价,主要是从授课目标、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效果方面进行评价。经由过程性评价可以发现讲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为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学生参与度的评价,这是衡量课程开发质量的重要指标。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还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总体而言,过程评价旨在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过程评价可以为课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和支持[8]。具体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
 
  4.中职“中药制剂”课程开发成果评价设计。成果评价主要涵盖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影响力两个方面,其在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可以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方面进行。其中,形成性评价占学生学习成果总评的70%,评价维度包含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四个方面;终结性评价占学生学习成果总评的30%。形成性评价内容具体如下。
 
  学生自评:自我评价占形成性评价的20%,主要评价学生在“中药制剂”校本课程中完成的学习任务情况和参与实践的态度。通过学生自评,不仅能够弥补他人评价的偏差和不足,也能够使学生自我发现、自我矫正和自我加强,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学生自评表如表4所示。

\
 
  小组互评:小组互评主要是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环节中,采用小组内部互相检验和考查的方式实施。通过小组互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通过小组互评还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自我改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互评表如表5所示。
 
  教师评价:教师对小组实际操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占形成性评价的40%。教师评价可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效率,做出最终成绩的评定,同时也能体现教师教学的结构和效率,以便对教学质量和水平做出判断。教师评价表如表6所示。
 
\
 
  企业评价:企业评价对于学生评价也十分重要。企业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用人单位,学校培养出符合其需求的优秀人才与其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引入企业作为评价的参与方[9],可以确保评价标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和指导学生的职业发展[10]。企业评价表如表7所示。
 
 \
 
  四、结语
 
  基于CIPP模型构建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为中职“中药制剂”课程开发质量评估提供了全面、科学的框架,也为后续课程开发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然而,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且伴随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中等职业学校还要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及时调整和更新校本课程评价指标,以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12):2-6.
 
  [2]李自娟.东营市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黄河口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12):139-142.
 
  [3]邹成林.思想政治校本课程构建的目标原则及评价标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5):24-27.
 
  [4]王维娜.基于CIPP的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24):222-224.
 
  [5]陈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评价案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2):23-26.
 
  [6]孙海哨.基于CIPP模型的高职市场营销在线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N].河南经济报,2024-03-07(9).
 
  [7]楚哲明.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
 
  [8]许光英.核心素养引领的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9):70-72.
 
  [9]熊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开发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
 
  [10]沈昕.现代学徒制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构建和培养策略[J].物流科技,2022,45(18):181-18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37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