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意义。结合教学实例,探索基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即鼓励自主阅读,培养归纳与总结的思辨能力;创设阅读任务,培养质疑与求证的思辨能力;开展多元活动,培养分析与推理的思辨能力。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能促进他们深度思考,还能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辨能力,阅读教学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建立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由此可见,培养思维品质是当下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值得英语教师关注。但是,通过日常观察发现,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师依然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灌输+语法讲解”上,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投入并不多,不利于启发小学生的思维,难以促进其深度思考。英语阅读教学虽然以读的方式为主,但是在阅读互动中需要学生调动思维,认真分析和思考文本内容,这对于提升其思辨能力具有较好的作用。有鉴于此,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出发,探索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意义
“思辨能力”一词来源于Critical thinking skills,简单来说,它主要指的是思考辨析的能力。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第一,《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特征,思辨能力的培养正是体现了这一特征,通过英语阅读,学生能掌握思考、分析问题的一些方法,并形成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都是其思维能力发展的表现;第二,英语阅读内容非常丰富,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接触和了解更多的知识,拓宽文化视野,培养思辨能力,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全面、深入的思考,从而以思辨的眼光重新审视文本内容,并在与同学的互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其英语阅读学习的主动性,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各项英语阅读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傅京2023)。
二、基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鼓励自主阅读,培养归纳与总结的思辨能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一直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其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互动中的自主性。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自主阅读的学习方式能赋予学生更多研究、分析阅读文本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朗读、默读、略读和精读等形式深入、全面地了解和分析阅读文本的内容,并根据自己掌握的学习能力,逐步分解和消化英语知识,同时可以通过自主阅读的过程培养归纳与总结的思辨能力(陆旦妮2023)。
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很多阅读语篇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的,每一段对话材料中都包含本单元基本的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点。因此,在小学中低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习的主导权交到学生的手中,组织他们开展自主学习,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分析、总结的方式理解阅读语篇的基本内容,并构建阅读语篇的基本框架。
以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Unit 4 Where’s the bird?为例,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是对话型语篇,核心语言知识是询问某一个物体所在的位置。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本中的插图,组织学生自主寻找阅读文本的核心句型,以及理解一些主要词组的具体含义。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发现“Where is the bird?”这个句型出现的频率较高。同时,结合教材中给出的插图,学生不仅发现了阅读文本中出现的几个主要词汇,如in、on、under、beind等,还通过对插图的解读很快理解了in、on、under、beind这几个单词在词组中表示的含义。为帮助学生巩固自主学习的成果,同时加深他们对阅读文本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应用能力,教师还结合他们身边的物品开展相关联的自主阅读活动,如“Can you use the location of things around you to talk to friends?”等,鼓励他们与周围的同学开展个性化的问答练习。学生对话如下:
A:Where is my pencil?
B:It’s under the book.
A:No,it’s nothere.It’s in the backpack.
在学生完成自主互动练习后,为了能让他们对本单元的知识有系统化的认知,教师引导他们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归纳汇总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以上每一个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都让学生与阅读文本内容发生直接接触,并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合理安排完成句型、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加深他们对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纵观整个自主阅读学习过程,教师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组织学生聆听阅读材料的分析和讲解,而是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人,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挖掘构建阅读文本的主题框架。
(二)创设阅读任务,培养质疑与求证的思辨能力
进入小学高年级后,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语篇的内容增加,内涵丰富,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分析阅读语篇,同时对阅读内容展开梳理,从中筛选出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或者核心观点。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在质疑和求证方面的思辨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缺乏深度阅读分析的能力,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文本的内容及教学重点等,创设对应的阅读任务,引导他们在任务驱动下展开对语篇的深度挖掘和求证,以获取自己想要的答案(褚建平2022)。
以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为例,教师先将班级学生按照学习能力、个性等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鼓励各小组进行内部分工,具体角色设计为Team leader、Vocabulary sorter、Content sorter、Summarizer。教师还要求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分工,完成对应的阅读任务,并展开组内互动讨论。结合以上四个角色,教师设计如下阅读任务:
Team leader: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reading text,ask a few questions and try to take care of the team members as much as possible,so that everyone has projects to participate in.
Vocabulary sorter:Find the main vocabulary that appears in the reading text and explain the meanings of the above words.
Content sorter:The article introduces several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 and the ways in which people celebrate each festival.
Summarizer:Expand on other Chinese festivals and share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m.
根据以上各小组内成员担任的角色的特点,每个成员都有自己对应的阅读任务,并积极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寻找和整理答案。当面对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时,小组内部展开积极交流。在设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动中,学生一直占据阅读的主导地位,并与周围的同学展开积极、有效的交流,每一次“头脑风暴”都可以让质疑得到有效解决,他们也在不断求证中发散思维,获得成长。
(三)开展多元活动,培养“分析与推理”的思辨能力
英语阅读学习是一个接受、吸收和输出的过程。学生经过对阅读文本的深入了解后会形成自己的思维意识,这种思维意识可以通过多元化教学活动激活,如一次演讲、一场辩论或者一个角色扮演等。通过这些多元活动的锻炼,学生可以将自己在阅读中学到和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加工和处理,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提升自身分析和推理的思辨能力。英语教师可以围绕阅读文本的内容组织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切实的思维锻炼(石宇2022)。
教师可以基于单元主题提取阅读主题,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同时可以根据阅读主题组织辩论会,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以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为例,本单元的主题为“保护城市环境”,分享了各种能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如水资源、石油资源、森林资源等。为了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城市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的环保主题开展“Which is more importa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 economic development?”的课堂辩论活动,针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两组,即正方和反方。正方的观点为:“I believe th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more important.The Earth is the home of human survival,and after environmental damage,humans will be affected.”反方的观点为:“I think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ore important.Trees can be replanted and they can continue to grow.”通过这种自由辩论,学生将自己大脑中的想法不断输出,阐述自己对某一件事、某一个问题的看法,同时联系现实生活,给出一些深刻的意见,从而发展思辨能力。
对于一些具有延展性的阅读文本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英语小报、调查汇报、写小作文,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或者建议融入拓展类阅读作业中。
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和Unit 8 Our dreams等适合开展以上活动。以Unit 8 Our dreams为例,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有直接关系,也给出了各种职业类型。在学生识记基本的职业词汇和掌握一些有关职业介绍的词组和句型后,教师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创设My dream的英语小报设计活动,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梦想设计一份与职业规划有关的小报,内容、体裁不限。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当老师,英语小报中就有老师讲课的漫画形象,还给出选择做老师的理由:“In the future,I want to become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I believe that being a teacher is the greatest profession that not only requires teaching children a lot of knowledge,but also guiding their growth.”同时,其规划中还明确了自己想成为哪一门学科的老师。学生既可以利用阅读文本中的知识点,达到知识的迁移运用,还联系自身的职业兴趣和需求,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作出深度解答,有效锻炼了分析和推理能力。
结语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思辨能力培养活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思辨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英语阅读文本产生更深入、细致的了解。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文本的特点,从教学形式、内容拓展、活动设计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参与不同形式的英语阅读互动活动,并通过各种阅读形式促进自身思辨能力的提升。
引用文献
褚建平.2022.小学英语阅读课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8):49-53.
傅京.2023.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8):21-23.
陆旦妮.202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策略研究[J].新教育,(S2):270-271.
石宇.2022.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5):49-5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