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探究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的关系,文章以新疆某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6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情绪智力量表和职业认同感量表为调查工具,使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发现,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情绪智力和职业认同均居中等偏上水平;职业认同与情绪智力各维度之间除了情绪利用与职业价值不存在显著相关,其他各维度两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对职业认同存在一定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情绪智力,职业认同,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
职业认同属于心理学概念,教师职业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中。而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是做好教师这份职业的心理基础,对未来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大的意义叫。在本研究中,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指学生对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可和喜爱程度,而职业认同从源头上影响着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范生的从教意愿。
情绪智力是指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情绪,并区分识别它们,再利用这些信息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情绪智力理论有萨洛维(Salovey)和玛依尔(Mayer)的理论高尔曼(Goleman)的理论、巴昂(Bar-on)的理论,其中前者属于心理能力的模型,后两者属于综合模型,我国大多学者也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能力”。在教育实践的研究中,已有研究证明了教师情绪智力会对教师职业产生影响,如教师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中小学教师的情绪智力对其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此外,对于师范生来说,开发情绪智力,充分发挥情感的认识、激励、调节、控制、协调等功能,能够促进其教师素质的培养”。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光荣感、责任感,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如在医护专业研究中,也有其他因素在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这二者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二者相关性研究等;在教师研究领域中,有对二者共同作用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等。但关于职业认同与情绪智力联系的探讨还不够充分,故在教育领域中,尤其是对于某一专业师范生,二者的关系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研究证实了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还有入学动机、对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等。在医学领域中,有研究表明,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是有相关性的-10],但在教育领域中,此结论是否适用,尚值得检验。小学教育作为师范专业的方向之一,未来该专业学生走向教育岗位的机会与可能性更高,因此,对该专业学生的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关系的研究更具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的现状,并初步探索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的关系,旨在为师范生的教师素质培养提供实证依据,并为后续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培养问题的探讨带来思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为最大限度地排除教师教育、课程学习等无关变里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新疆某师范院校大二的65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下发放、回收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本次发放问卷65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问卷有效率为98%。其中,男生14人,女生50人,年龄涵盖18—21岁。
(二)研究工具
1.情绪智力量表。王才康教授对美国心理学家舒特(Schutte)等根据玛依尔(Mayer)和萨洛维(Salovey)的情绪智力模型研究出的自陈式量表进行翻译和修订,得出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11]。本研究采用黄韫慧等对王才康教授翻译的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修订得出的新量表(以下简称“EIS修订版量表”)[12]。经检验,此量表更适用于大学生。EIS修订版量表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情绪监控(1、8、12、14、16)、情绪利用(4、5、6、7、13)、社会能力(2、3、9、10、18)、他人情绪评估(11、15、17、19),总计19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其平均分越高表明情绪智力水平越高。
黄韫慧等学者对EIS修订版量表进行效度检验,使用其他的情绪智力量表作为EIS修订版量表会聚效度的考查,证明两者存在高相关,相关系数为0.79,表明EIS修订版量表具有良好的会聚效度。此外,对19个题目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总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94,符合一般量表推广的要求,各维度的克朗巴哈系数均已达到量表要求,如表1所示。
2.职业认同感量表。采用王鑫强、曾丽红等编制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13],共有12题,代表四个维度,6、7、11题表示职业意愿与期望,2、4、12题表示职业意志,1、8、10题表示职业价值,3、5、9题表示职业效能,第12题为反向计分题。量表用5点计分法来计量。总体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用12个题目选项的平均值来表示,每个维度也同样采用各维度下题目得分平均数的方法表示。
王鑫强等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效度进行检验,对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62,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均达显著性检验水平(P<0.001)。将量表分为4个维度并命名,四个维度的题目解释总方差的63.053%,并对最终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为一阶四因子结构,并具有较好的模型拟合指标。此外,对12个题目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总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4,符合一般量表推广的要求,各维度的克朗巴哈系数均已达到量表要求,具体如表2所示。
(三)研究程序
为了提高问卷回收率,本研究采用线下发放纸质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选取新疆某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大二年级的师范生作为调查对象,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SPSS 18.0软件,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四)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的现状进行描述统计,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分数均呈非正态分布,因此采用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对分数进行描述。此外,对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进行相关分析,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尝试探索情绪智力对职业认同的预测作用。
二、研究结果
(一)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
1.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的总体状况。对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四个维度及其总均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总均分的中值为3.79,大于理论中值3.00,表明被测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中等偏上,具体如表3所示。
整体来看,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总均分差距较大(极差为3.79),表明学生间个体差异较大。此外,情绪智力四个维度得分中,中位数由小到大排序为情绪监控、他人情绪评估、社会能力、情绪利用,这说明被测学生的情绪监控水平较低;在四个维度中,他人情绪评估差距最大(极差为4.00),表明在四个维度中,此维度学生间个体差异最大。
2.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对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四个维度及其总均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总均分的中值为3.75,大于理论中值3.00,表明被测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中等偏上,具体如表4所示。
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各维度得分中位数最小的是职业意志,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效能、职业价值三个维度的中位数一致,说明被测学生的职业意志水平较低;职业认同的四个维度差距一致(极差为4.00),职业认同总均值差距较大(极差为3.92),表明学生间个体差异较大。
(二)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的相关分析
为了深入、准确地了解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及其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具体如表5所示。
基于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的结果,职业认同与情绪智力总均值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职业认同与情绪智力各维度之间除了情绪利用与职业价值不存在显著相关,其他各维度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情绪监控与职业意愿与期望(P<0.01)、职业意志(P<0.01)、职业效能(P<0.01)、职业价值(P<0.05)呈显著正相关;情绪利用与职业意愿与期望(P<0.01)、职业意志(P<0.01)、职业效能(P<0.01)呈显著正相关;社会能力与职业意愿与期望(P<0.01)、职业意志(P<0.01)、职业效能(P<0.01)、职业价值(P<0.05)呈显著正相关;他人情绪评估与职业意愿与期望(P<0.01)、职业意志(P<0.01)、职业效能(P<0.01)、职业价值(P<0.01)呈显著正相关。
(三)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对情绪智力的回归分析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探索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对职业认同的预测作用,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如表6所示。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情绪智力对职业认同的整体解释力为65%。本研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技术说明因变量—职业认同和情绪监控、情绪利用、社会能力、他人情绪评估变量的关系,以期厘清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对职业认同的预测作用。
职业认同各维度检验结果表明,职业意愿与期望变量与情绪监控、情绪利用、社会能力、他人情绪评估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07、0.41、0.30和0.10,其中职业意愿与期望变量与情绪利用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R2=0.64,自变量情绪监控、情绪利用、社会能力、他人情绪评估对因变量职业意愿与期望的解释率为64%。
职业意志与情绪监控、情绪利用、社会能力、他人情绪评估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52、0.01、-0.10和0.25,其中职业意志变量与情绪监控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R2=0.36,自变量情绪监控、情绪利用、社会能力、他人情绪评估对因变量职业意志的解释率为36%。
职业效能与情绪监控、情绪利用、社会能力、他人情绪评估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20、0.23、0.23和0.13,其中职业效能变量与情绪利用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R2=0.63,自变量情绪监控、情绪利用、社会能力、他人情绪评估对因变量职业效能的解释率为63%。
职业价值与情绪监控、情绪利用、社会能力、他人情绪评估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21、-0.05、0.10和0.36,其中职业价值变量与他人情绪评估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R2=0.30,自变量情绪监控、情绪利用、社会能力、他人情绪评估对因变量职业价值的解释率为30%。
三、讨论
(一)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特点
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整体情况较好。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有三点:首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师范生,需要学习教育类与心理类的课程,如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此类课程的学习既能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又能使其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自身;其次,学校对在校生心理健康情况较为重视,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中心调节情绪;最后,调查对象目前处于大学二年级,没有升学、就业、实习等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保持良好的情绪奠定了基础。在情绪智力维度中,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利用情况得分最高,而他人情绪评估得分最低。情绪利用即利用情绪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他人情绪评估即通过口头或非口头的信息,对他人情绪进行知觉的能力,这样的结果说明学生对自己利用情绪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比较有信心的,但对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辨别他人情绪的能力较弱。事实上,学生只有通过长时间接触,才有可能感知到他人深层次的情绪,而通过直接观察与短暂接触来辨别他人情绪,对于学生而言还是有困难的。
概言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整体较高的状况,可以归功于新疆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重视与培养,以及师范生自身心理发展状态。在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中,师范生的情绪利用得分最高,因此师范院校可暂不加强关注,但对于得分较低的他人情绪评估维度,师范院校可通过开发相关选修课程,以及在心理学专业课上加强实践操作等方面,给予师范生针对性的训练。
(二)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特点
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水平整体较高。首先,学生入学一年,选择报名这个专业就说明大多数学生成为教师的意愿较强,至少是并不排斥的,在某些方面对教师职业是认可的。其次,学生本身就对教师职业较为认同,通过一年的学习,其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都有增长,可能因此成为教师的意愿更强,且此时学生还没有实习,没有走上真正的教师岗位,对教师职业的想象成分居多。在职业认同维度中,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意愿与期望得分最高,而职业意志得分最低,这说明学生虽然愿意成为一名教师,但是对于将自己的未来全部贡献给教师行业这件事还有所犹豫,这可能是因为学生还没有真正走进学校,真正感受课堂,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当老师。最后,这些师范生还处于较低的年级,让其现在就明确好自己的未来方向,确实有些困难。
概言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认同水平较高,这一现象可以归因于师范生先前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对教师有较高的期望。因此,师范院校应继续加强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关注,使其保持较高的状态,以应对会对职业认同产生较大影响的实习期。而对于职业认同的四个子维度来说,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意愿与期望得分最高,因而师范院校暂时不必过分关注师范生职业意愿与期望的提高,但也要不定期进行检测,以保证此维度水平不下降。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意志维度得分低的现状,师范院校可以通过拓宽师范生与一线教师沟通的渠道,以比赛或学分奖励的形式,鼓励学生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小学见习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真实教学现场的感受,从而帮助师范生明确自己的未来规划,强化职业意识。
(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关系
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情绪智力越高,其职业认同水平越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首先,情绪智力高的学生能有效控制自身情绪,在教育工作中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时能临危不乱,在察觉到自己对学生过于严厉或有误解时,能及时纠正更改;其次,情绪智力高的学生能有效利用情绪解决问题,积极感受情绪,从而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善于调动小学生情绪,让小学生更高效地获取知识,这可以帮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更快速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再次,情绪智力高的学生更容易体会他人的情感,认为教师职业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会有较大的贡献与成就感,因此更愿意为社会服务;最后,情绪智力高的学生对情感的察觉和把控能力较强,教师是教育人的活动,是人与人沟通的活动,这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学生拥有较高的情绪智力,才会相信自己对教师工作把握起来游刃有余,从而更愿意成为一名教师。
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①新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情绪智力和职业认同均居中等偏上水平;②职业认同与情绪智力各维度之间除了情绪利用与职业价值不存在显著相关,其他各维度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③情绪智力对职业认同存在一定的预测作用。
总之,本研究数据说明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存在联系,且表现为情绪智力越高,职业认同水平越高。故在教育领域,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发展学生情绪智力的相关措施,强化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此外,在学术领域,一方面,需要更多实践研究证实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情绪智力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预测力;另一方面,也需要验证其他因素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便实现强化师范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广文,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80-86.
[2]程巍,王在勇,王瑶.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08(5):45-48.
[3]SALOVEY P E,SLUYTER D J.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educational implications[M].New York:Basic Books,1997:304.
[4]徐小燕,张进辅.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综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77-82.
[5]侯敏,江琦,陈潇,等.教师情绪智力和工作绩效的关系:工作家庭促进和主动行为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2):160-168.
[6]姚计海,管海娟.中小学教师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J].教育学报,2013,9(3):100-110.
[7]邢红.情商:师范生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的因素[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123-125.
[8]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EB/OL].(2022-11-04)[2024-01-21].
[9]李燕.天津市研究生学历护士的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3,30(4):128-130.
[10]彭杰,危志华,马婧,等.心理韧性在护理硕士研究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间的中介作用[J].护理学报,2020,27(22):73-76.
[11]王才康.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心境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4):298-299.
[12]黄韫慧,吕爱芹,王垒,等.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的效度检验[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970-976.
[13]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等.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5):152-15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