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5-01-13 16:56: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随着教育理论的进步和教学技术的发展,互动式教学法已经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种方法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和探索学习英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
 
  1.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师会创建各种生动的学习情境,如角色扮演、模拟对话、互动游戏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英语使用环境中,使其在参与和体验中乐于学习英语。教师也会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当学生有机会与同伴一起讨论时,学习过程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种互动不仅限于学生之间,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并且,互动式教学法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各种认同感和成就感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1.2促进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发展
 
  互动式教学法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口语,进而在轻松的环境中增强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性。在互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倾听同伴或教师的发言,并做出反应,自然而然地锻炼了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通过听力练习、视频观看、听故事等活动,学生在理解对话或讲述内容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捕捉重要信息和理解不同口音的英语发音。并且通过互动阅读活动,如分角色阅读剧本、团队合作解读文章、互动式电子书等,学生还能够在参与和交流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些活动会鼓励学生主动寻找信息,推断文章意义,批判性地思考内容,从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

\
 
  1.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信息时代,识别、筛选和处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技能。通过互动式教学,如开展基于研究的项目学习,学生需要从大量的英语材料中寻找信息,评估信息的可靠性,整合不同的资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完成任务,强化了信息处理能力,也训练了如何在复杂信息中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另外,通过参与互动式辩论、演讲和写作等活动,学生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反驳对方的论点,这些活动都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有强大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经常通过这种训练,学生能够更加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论证。
 
  1.4增强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会借助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模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该种情境模拟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使用语言时能够考虑到文化差异,学会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解和冲突,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当然,教师也会引导学生探究语言表达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如不同文化中的礼貌用语、比喻和习语的使用等,该种深入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增强使用语言时的文化敏感性。
 
  2.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2.1借助任务开展互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需要在实际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语法和词汇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因此应运而生,强调通过完成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来学习语言,这种方法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的本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练习到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还能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使用新词汇和语法结构,且团队合作完成任务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分工和合作的能力。
 
  “Outdoor fun”这一单元为学生讲解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如动词的变化,陈述句转疑问句等,教师可以设计“通过分享个人过去的户外活动经历练习使用一般过去时”的任务,每位学生准备参与的户外活动经历,使用一般过去时描述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者、活动过程以及个人感受。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提出与故事相关的问题,比如“How did you feel about the trip?”或“What did you do there?”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语言上的纠正和鼓励,特别注意一般过去时态的正确使用。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实际的语言使用情境中练习一般过去时,包括动词过去式的正确使用,以及陈述句和疑问句的构造,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且学生在合作中也能学习如何更有效地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2.2借助扮演开展互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
 
  扮演作为一种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情境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互动的平台,特别是在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学生扮演的是某一个角色而非自己,这种身份的转换有助于降低说英语时的紧张和焦虑感。并且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需要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有助于提高口语流利度和表达能力。
 
  在八年级上册“Do it yourself”这一单元中,主要讲解自己动手的重要性,其中有“How to make a fruit salad”的板块,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互动教学。首先介绍制作水果沙拉所需的材料和基本步骤的词汇,以及“had better”和“should”等表达建议的语法结构,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水果,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小组模拟水果沙拉的制作过程,一名学生指导制作过程,一名学生根据指导准备材料,所有学生共同记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语言点给出反馈,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制作过程,其他小组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特别是在语言使用和团队合作方面的表现,给予积极地鼓励和必要的纠正。相信通过扮演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英语,尤其是在使用“had better”“should”等表达建议的结构时,能够更加自然和准确。

\
 
  2.3借助视频开展互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提供了大量及时、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视频材料,丰富教学内容。视频的使用可以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活跃度。通过分析和讨论视频内容,学生会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当然,教师选择的视频内容应贴近教学目标,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不仅仅让学生观看视频,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确保视频观看后有针对性的互动活动。
 
  学习“The Taiwan Earthquake”这一语篇时,教师提出预测性问题,例如:“你认为在地震中求生的关键步骤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推测,并简要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接着播放相关的纪录片片段,描述真实的地震事件,展现人们在地震中的反应,救援行动,以及地震后的复原过程。学生观看时需特别注意视频中提到的安全措施和地震期间人物的行为反应。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以确认学生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学生分组讨论视频中提到的安全措施和个人反应,与文本内容对比,找出相似之处和差异。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求助信号(如写有HELP的牌子)或是学习急救知识的基础动作。学生通过视频和文本的学习,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地震的危险性,学会更多实际的安全知识。
 
  2.4借助游戏开展互动,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游戏化学习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因为它能够将学习与娱乐结合,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为学生提供更加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游戏进行的重复练习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记忆,尤其是词汇和语法结构,且游戏中的互动交流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游戏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确保学习内容是游戏的核心,游戏不应占用过多教学时间,应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馈和总结。
 
  在讲解“Seasons”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制作或挑选包含四季天气特征和活动的图片卡片,复习“Why-Because”句型结构,确保学生理解其用法。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到5人,每个小组随机抽取一套四季的卡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每张卡片代表的季节特点,并想出一个相关活动,接着使用“Why-Because”结构准备关于卡片上描述的季节特征和活动的简短陈述。每个小组展示后,允许其他小组成员提问,提问者必须使用“Why”开始他们的问题,回答者使用“Because”开始他们的回答。游戏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讨论,分享学习到的关于四季的新知识。
 
  2.5借助写作开展互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读写往往是分开进行的,而现代教学理念推崇将读写结合起来,形成互补,这种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提炼信息和灵感,在写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并且通过读写结合的练习,学生可以在实际中应用所学,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而教师通过读写结合的活动提供反馈,有助于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构建更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写作需要学生对自己的性格以及要从事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主题是“Job and personalities”,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写作思路。通过提问,如“你认为成为一名医生需要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激发学生思考。接着教师展示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并解释如何使用其组织写作思路。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教师”职业,展示性格特征(如耐心、乐于助人)和行为特征(如善于组织、有效沟通)。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职业进行讨论,列出该职业可能需要的性格和行为特点,各组学生在纸上或使用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或电脑)制作关于选定职业的思维导图。然后教师讲解如何将思维导图转化为组织良好的段落。并提供写作模板,如开头介绍职业、主体段落阐述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结尾段落总结为何这些特征对职业成功至关重要。学生展示最终的作品,可选择读出部分或全部内容,教师给予终评,强调写作的亮点和提升空间。
 
  3.结语
 
  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育中提供了多维度、参与度高的学习方式。通过任务驱动学习、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可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应用互动式教学法时应注意保持活动的针对性和趣味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相信随着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动式教学将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76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