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9 08:58: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天大行动”“复旦共识”“北京指南”等一系列行动正在推动我国工程教育向新形势下高质量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如何培养满足新形势发展需求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是该专业发展改革的出发点。本文结合制药工程专业特点以及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构建制药工程专业理论实践教学的新体系。

关键词:新工科;制药工程;实践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王天帅,张莉莉,张艳,等.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12):39-40+56.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第四次新工业革命正像一列火车加速行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物联网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工科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已有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已不能支撑新形势下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4]。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从“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再到“北京指南”,“新工科”的率先提出以及内涵的不断拓展得到了全国高校的积极响应,也顺应了新形势下对工科发展的新要求,为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5-6]。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结合制药工程专业特点构建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是当下制药工程专业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1]。

二 新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要调整原有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制药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实训教学中心以及与校外制药企业建立的实习基地,探索制药工程专业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各种实践综合能力。校外见习基地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

一 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我国制药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制药工程专业办学时间短,教学基础较为薄弱,实践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全国开设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有两百多家,包括理工、医药、农林、师范等各类院校,而且大多数是在原有化工、药学、生物科学等专业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教学模式源于相关专业,每个学校根据相关优势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模式陈旧,没有创新型

\

 
       (一)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与理论教学相组合,完成不同程度教学任务的需要从知识到能力、从模拟到实战、从室内到室外、从学校到社会,是学生发展历程中必须实现的跨越,实验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其核心功能就在于促进这些跨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的将基础实验、虚拟仿真、校内实训、校外见习、校外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手段与理论教学搭配,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改变传统理论、实践教学的单一性,在先理论后实验验证性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拓展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探索边理论边实验、先模拟再理论后实验,把理论课程学习搬到实验室和实训中心,把实践教学搬进理论课堂等多种方式。我校制药工程中心包括制药工程基础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实训中心等多个分支实践场所。在这些硬件设施基础上,探索把理论学习教室搬到实验室,在理论教学课堂上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利用实验室里的实物仪器和设备作为教学用具,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同步。同时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完成不同要求的教学任务:①先理论再实验后验证的教学模式。针对制药工程原理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可采用先理论教学后实验验证的方法,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对工程原理有一定的理论认识,通过实验让学生加深对制药过程操作单元的掌握,验证理论教学成果,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最后由学生完成由实验内容和理论内容结合的综合性设计,验证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②边理论边实验的教学模式。针对制药工程设备部分内容,在实验室或者实训中心开设理论课教室,讲授理论课时对每一种制药设备采用边理论边实验的模式,可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融合,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掌握了实践操作能力,将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过程改变为通过实践过程指导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突出了教学的应用性。③先模拟再理论+实训同时进行后验证的教学模式。针对制药工程专业中工程设计部分内容,首先通过制药过程虚拟仿真实验过程,让学生对制药流程、设计标准、设计规范由一个整体的认识,其次通过理论学习丰富对制药工程设计的知识,然后通过到实训中心进行实训,通过完成整个工艺流程的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制药过程的感性认识,最后通过综合性设计使学生充分利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对制药过程流程及操作的整体把握,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验证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

\

 
         (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实验教学的核心,强化学生实验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推行“产学研用”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①首先将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探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②充分利用制药工程专业方向所有资源,合理分配实验教学、信息化教学、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手段,丰富学生实习的内容,做到制药工程专业多方面的实践教学,培养新世纪复合型应用人才。做到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三大结合: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实验教学与数字信息化相结合,实验教学与药厂、医院实践相结合[3]。

\

 
         (三)构建兼具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无论是先理论后实践,还是边理论边实践的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实训教师。因此,需要对制药工程专业任课教师进行实践业务培训,保证任课教师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创新性教学模式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能够较好的完成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活学活用的创新思维。扎实的理论基础是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提高教师对制药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4-5]。

三 结语

        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验证性实践教学”为边理论边实践的“创新性实践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为一体,能够使制药工程专业所涉及学科理论教学中的抽象知识与实践中的具体事物相联系,通过具体的生产设备使学生更形象的去学习理论课堂中的抽象知识,不仅仅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也体现了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该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换为教师起引导、辅助作用的学生主导学习过程,丰富新型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新颖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实践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2(2):26-35.
[2]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3]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20-28.
[4]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5-19.
[5]姜洪丽,董建.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7):78-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4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