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是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文章结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这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究的一个问题。实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需要教师多方面努力和创新课堂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基本策略如下。
一、明确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是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组织形式,包括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群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思想,它在培养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教学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其学习任务群主题是“青春情怀”,本单元所选课文全部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第1课是毛*东的《沁园春•长沙》,第2课是四首诗歌,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致云雀》《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第3课是两篇短篇小说,即《百合花》《哦,香雪》。学习这些文学作品,可以很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价值取向。从中可明白本单元学习任务群是:一是学会从“青春的价值”思考本单元课文蕴含的内容,并能结合自身体验和感受,谈谈你读了这些文学作品之后有何感受,哪些方面让你感受最深,哪些方面点燃了你思考人生、积极上进的热情,让你在当前学习中如何努力追寻梦想,拥抱未来。二是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你是否掌握了作者如何用意象抒情的方法,是否掌握小说中叙事与抒情结合的特点。三是学会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欣赏课文,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如第1、2课的诗词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激发了你怎样的情思,你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欣赏这些诗词的?记录下你自己的思考。四是学习了这些文学作品,你是否懂得了青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诗词,发挥你的想象,写一首诗或一首词,抒发你的青春岁月,给你的未来留下宝贵的记忆。注意写作中要学会借鉴本单元诗词在意象选择、语言锤炼等方面的手法,使你写出的诗词多一些“诗词味”。这样让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群,学生学习课文就会兴致盎然,教学起来也会有的放矢。
二、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要积极做好课前预习。怎样做好课前预习呢?方法是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预习。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预习问题,让学生在预习中自行解答问题。预习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从而让学生对预习充满信心,更加努力地去做好课前预习,发挥好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去完成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如教学《琵琶行并序》,教师可以按照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设置预习题:一是认识作者;二是掌握文体知识——行;三是了解课文背景资料;四是归纳字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文言特殊句式);五是进行内容探究,①小序有何作用?②诗中音乐描写有何特点?③第3节诗末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何作用?④白居易为何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哀叹?这样设计课前预习题,并且紧扣全诗内容,学生在预习中便可发挥主体性作用。可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做好预习。在预习中,让学生通过对作者、背景、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课文的大体情况,从而去体会课文的情绪和意境,激发出对课文学习的强烈好奇心。
三、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和单篇课文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单元教学目标和单篇课文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需要珍惜每一分钟。因此,在每堂课开始之前,教师应对当堂课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注重对教学目标有清楚的把握,确保能完成当堂课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有时候,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有了完全的了解,所以对课堂教学比较有信心,也就没有制定教学目标的习惯,在课堂上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很随意地改变教学,比较随意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很难理解教材知识,甚至会出现断层的情况,也不利于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要依据教学目标有层次地进行课堂教学。
如教学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教学目标:一是通读本单元三种不同体裁的作品,从内容上梳理青春的个性表现与共同价值,围绕“青春的价值”话题展开讨论,形成对“青春的价值”的基本认识,并提升语言表达交流能力;二是反复朗读5首诗歌,体会以诗歌为题材载体的“青春的抒情”的特点,围绕“意象”与“诗歌语言”鉴赏诗歌,并进行分析探究;三是通过第3课2篇小说学习,寻找“青春的细节”,感受“青春的价值”,分析概括“青春的形象”,并进行探讨交流,提升小说“细节”的识别和分析能力,提升对人物形象的归纳概括能力;四是学习写作诗歌,抒写自己的青春岁月、青春激情、青春梦想等,丰富写作体验,提升写作能力。在明确了单元教学目标后,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要注重各个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分清主要的和必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做到各个教学目标有针对性。这样,便可做到教学目标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能很好地按照教学流程,完成既定教学计划。
四、精心设计导语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语非常必要,它是让学生明确学习语文新课的目的和要求,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课文中来的关键一环。语文课导语虽然在整堂课中所用时间不长,一般只有两三分钟,但它却关系到整堂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得好,它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以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衔接好学生的新旧知识。因此,教师在新课导语设计上,一定要下功夫。
如教学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习过毛*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雪》,在这首词里,毛*席不仅描写了“北国风光,冰封千里,万里雪飘”的自然之美,而且还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姿,说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毛*东青年时期所写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这样导入,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因为这首词是高中语文的第一课,是最适合高中学生复习和记忆的课文。
五、灵活变换教法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变换教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积极博采众“法”,才能面对何种课型用何样教法才可信手拈来。其次,语文教师的教法要多样化,学会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法,如讲解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提问分析解答法、点拨点评法、多媒体教学法、“读议讲练写”五字法、目标反馈法等多种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综合交叉运用各种教法,让学生感到语文课堂教法多样,教学不枯燥乏味。如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可用讲解讲授法、景物描写欣赏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当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教学更直观地再现课文的情与景,教师可用PPT课件法。又如教学《故都的秋》,教师可用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课文欣赏法等,让学生能欣赏到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样不断变换教法,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出更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更加专注更加渴望地学习。
六、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兴趣,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畅通无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的高中学生大多不把心思放在语文学习上,这已成了不争事实。想让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有兴趣,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教学《拿来主义》,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是课文是如何做到破立结合的?二是什么是拿来主义?我们要怎样拿来?三是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四是课文用了一系列比喻论证方法的词语,它们各自比喻什么?这样设计问题,结合课文实际,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会对设计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七、营造和谐氛围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民主是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前提。学生处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能更好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能更好地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思想。高中学生由于知识面不广、见识少,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善待学生。课堂中如有学生有不同的声音,教师要悉心听取学生的阐述、见解和主张。要允许学生离经叛道,有不同意见和建议。不能是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唯我独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果有学生真正偏离了教学主题而“胡言乱语”,教师要学会用教学智慧引导学生回归到教学主题上。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多一分理解,多一分肯定,用自己的情感、情绪教育、引导、感染和陶冶学生,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征服学生,营造出宽松、民主、和谐、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
八、注重高考衔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新高考,将语文试题划分为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应用与写作四大板块。紧扣新高考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围绕新高考语文试题,充实语文知识储备、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活动、强化材料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能力,使新课程语文教学与语文新高考有效衔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与高考衔接。在此,仅就语文早读而言,由于新课程语文内容变化大,要求考查背诵的课文篇目又不明确,师生早读不知道该读些什么,该背些什么。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凭借以往语文教学背诵篇目,适当编制早读练习单:一是背诵以往重点课文篇目;二是学会默写背诵的篇目;三是学会自主检测;四是学会自主检测后改正;五是再次背诵检测改正。
九、做好课堂小结
进行课堂教学小结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重视做好课堂教学小结。这是因为做好课堂教学小结,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教学了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已掌握了哪些知识,会运用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懂,还需要教师课后再进行辅导等。同时,可以让教师明白自己教学这节课好处是什么,不足是什么,今后教学中应在哪些方面努力改进等。
如教学《故都的秋》后,笔者的小结是,课中能很好地运用了PPT课件教学。讲清讲透了故都的秋的特点。对比了故都的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分析讲解了五幅秋色图。这些知识,讲全了,学生掌握了。不足之处是自己讲得似乎多了一些,学生思考得相对少了一些,以后要改正,要让学生多思考多回答。
因此,上完一堂课或一篇课文,教师应进行课堂教学小结,总结一堂课或一篇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学生是否掌握了所讲内容,要进行简单回顾。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显得有效而高效。
十、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应不拘一格,教师需想方设法用好各种教学策略,提高自身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养。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