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提出,要求英语教师对于教育本质进行重新思考,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之下,将单元整体内容考虑其中,对于单元育人价值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单元主题解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使单元教学更具整体性。文章对于单元整体教学概念和应用优势进行简要论述,探讨初中英语教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应用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在传统教育工作开展阶段,部分英语教师可能运用惯性思维,选择固定的教学模式,自身擅长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课堂上过于强调语言知识应用的准确性,可能导致“教—学—评”之间出现不一致问题。从新课改要求出发,在各个单元内容教学阶段,将多元化评价内容引入其中,关注不同课时与活动的整合,展开单元整体教学,对于教材进行拆分和使用,研读单元整体语篇内容,经过系统化梳理,指导教学活动设计,让教学过程顺利实施。因此,研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应用十分重要。
一、单元整体教学概述
所谓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单元主题信息,对于教材或者教学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经过整合与重组,形成结构化组织,在相互连接之后,让教学单元更为完整。在教学过程,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对于不同课时或者语篇进行学习,将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内化。整体而言,初中英语教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应用具有系统性、迁移性更多方面的特点,能够将教学内容结构化、辅助学生迁移知识、思想,在多元化的情境当中解决问题。
二、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应用价值
(一)展现教学目标综合性
因为单元整体教学并非将单元内容或者知识进行简单重组,而是教师根据单元主题、课文语境、教学目标、评价活动以及教学资源等要素,对其展开系统化整合,结合新课标要求,考虑学生素养提升需求,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方向引领,应用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应当明确。教师可从学生视角出发,明确单元教学要让学生达到怎样的水平,课堂上能够收获到什么。同时,目标设定还要将学生能力考虑其中,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教学进度等细化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向不同课时当中分解。需要注意,单元内部所有课时教学环节目标设定都要和单元主题相契合,指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二)系统化整合教学内容
在英语课堂上,课程内容中的要素相互关联,互为有机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要素,循序渐进设计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单元整体教学阶段,教师依托单元主题的引领,对于单元内部各类型语篇进行整合,挖掘其中蕴含的语言知识、文化内涵,组织学生探究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增强文化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单元内容展开系统化分析,通过内容重组,将单元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梳理,落实整体教学规划,设计各个课时,使单元课程更具系统化特点,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教育性有机整合,运用不同方式完成整体设计,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进行重新组合、再创造,重新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三)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
新课标提出英语教学要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增加教学深度,将课程整体教学目标有效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的应用不但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是学习方法的改变,为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更多可能。教师根据单元主题内容,树立教学内容框架,遵循特点教学原则,立足整体教学规划,组织评价活动。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引领,对于课时目标合理设计,引领学生学习、应用、迁移知识,从多个角度对单元主题意义进行探究,促使其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四)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依托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立足单元整体展开教学设计,以生为本,根据学生需求,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将核心素养要求有效落地。依托单元整体教学,为学生素养的螺旋式增长奠定基础。通过整体任务输出,让学生核心素养各项能力融合进阶。
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应用
(一)探寻语篇,提炼单元主题
1.熟悉教材内容
人教版英语教材文本内容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听说类文本,二是读写类文本。根据文本的连续性与否,还可以分为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其中非连续性文本主要包括目录、说明、地图、图表、广告。听说类文本主要是语法文本、录音文本。语法类文本每个单元有1~2篇的主要课文,还有部分次要阅读内容、写作提示。语法文本可以结合单元整体设计,将其归为读写文本。教师只有熟悉教材结构,才能精准锁定文本所在位置为文本研读工作奠定基础。
2.文本内容研读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从学情出发,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研读。语篇分析环节,教师要考虑教学背景、学情、学生经验、内容逻辑多方面因素影响,根据课程要素进行研读,具体课程要素有六个。以九年级教材Unit 2为例,课程要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主题语境。本单元主题为“人与社会”,单元Section A部分介绍的是中国的节日文化,Section B部分介绍这是西方的节日文化。第二,语篇类型。属于跨文化交际内容。第三,语言知识。重点讲解感叹句、宾语从句。第四,文化知识。在学习以后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西方节日文化。第五,语言技能。根据节日情境,就节日相关话题给出回应。第六,学习策略。能够根据问题题干进行预测,掌握预测应试方法。
在文本研读阶段,教师还可通过what、why、how三方面对其中阅读文本、连续性文本等进行分析。仍然以九年级教材Unit 2单元内容为例,其中Section B部分内容语篇要素如下:第一,What,语篇主题是“人与自我,爱和分享”,具体内容是概述圣诞颂歌,知识结构为宾语从句;第二,Why,阅读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明确圣诞节的具体含义,树立传递爱的价值观念;第三,How,文本特征为记叙文,语篇结构开篇点明主题,中间描述故事经过,结尾展示故事结果,重新点明主题,语言特点是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动词渲染人物状态。
3.提炼单元内容
从单元整体教学角度出发,分析单元内容在教材当中所处地位,结合语篇分析内容,参考教材目录,对于单元的育人功能进行深度挖掘,将单元传递非语言信息传递出来,进而提炼单元主题。主题提炼以后,对于单元整体内容、单独语篇之间关系重新梳理,将具体话题细化,持续将单元主题构建出来,为后续课时划分。
比如:九年级教材Unit 2教学,笔者通过语篇研读,将单元主题内容提炼,具体是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传承与弘扬我国的节日文化,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能力,理解节日当中传达的亲情。单元语篇话题内容是向学生介绍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以文化对比的方式,为学生开启“文化之旅”。文章当中介绍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庆祝方式,还介绍了泼水节,重点讲解不同民族在庆祝新年的时候习俗不同;还介绍中秋节,通过传统的民间故事,表达对家人的热爱与思念。西方节日主要介绍了母亲节,通过语文内容表达出小家庭浓浓的爱意;介绍西方万圣节,明确西方节日习俗方面的差异;介绍万圣节的精神就是给予、表达爱;介绍复活节,讲述对新生、重生的渴望。
(二)寻找内容相似点,采取结构化整合
单元整体教学应用阶段,做好语篇研读,将单元主题提炼出来以后,教师还要注重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设置。因为不同单元的主要功能不同,学情也存在差异,教学目标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语言内容,单词、语法、文学赏析、技能等角度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
传统英语课堂授课,教师习惯根据教材顺序讲解知识,教学重点在语言知识,为注重课型之间的差异。所以,在内容整合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语言技能教学要求,对于课型进行整合。教材当中的教学单元包括听说、语法、阅读、写作等课型内容,在备课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篇幅,确认课时数量。单元整体内容整合主要是对教材个别内容顺序进行调整,还可适当删减或者增加教学资源。
例如:九年级教材Unit 2单元教学,笔者按照课型差异,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听说模块当中,第1课时主要讲解Section A部分1a~2c内容;第2课时主要讲解语法,包括section A 2d部分和Grammar focus4a~4c,第3课时没听说过,讲解section B部分1a~1d。单元整体内容教学,根据以听说促读写的思路展开,第4课时为阅读课,讲解Section A的3a到3c部分内容,第5课时同样为阅读课,讲解Section B的2a到2e部分内容,第6课时为写作课,主要讲解Section B部分的3a和3b,围绕本单元话题进行写作,适当渗透中考真题,利用以读促写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拆解和重新组合、拓展。
教学过程,研读单元语篇信息阶段,笔者发现单元内容存在明显的分类,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对于教材信息全面整合,形成结构化教学内容。授课阶段,对于中国节日采取结构化介绍,包括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泼水节等,同样西方节日如万圣节、复活节和圣诞节等也可采取结构化方式介绍。围绕节目主题,通过time、food、activities、folk story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解释“Why do you like it?”时候,可以根据spirits、feelings、your story,要求学生可以将结构化的节目介绍说出来。
相同单元考虑教学目标课时量等多种因素,对于教材进行整合方式有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课型整合教学内容,还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整合教学内容。比如:八年级教材上册Unit 3单元教学,教师可以选择语法作为内容中和主线,组织学生对于比较句型进行学习、可以通过结构化方式介绍他人外貌、个人特点,第1课时主要讲解as…as句型用法,明确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变化规律,听说Section A 1b部分关于双胞胎外貌的介绍;第2课时重点讲解朋友个人特点的结构化介绍,学习Section B 1c部分,复习本单元学习的人物对比句型,掌握“比较级+and+比较级”“the+比较级+of the two”“the+比较级,the+比较级”等特殊句式;第3课时为阅读课,主要讲解Section B 2B部分内容,讲解比较句型综合运用。利用思维导图,通过可视化方式,梳理教学思路,使单元整体设计的层次清晰。
授课阶段,教师要注意任务设置、问题引导、板书书写等方面的问题,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其系统化思维。在语篇内容讲解过程,设置问题链、任务群等,要求学生完成任务,提取关键词,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树立整体思维。
例如:九年级教材Unit 2单元教学整体逻辑是从time、food、activities、folk stories、reasons等层面对于中西方节日进行介绍。教学过程,笔者设置听说读写看等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课后根据以上5个维度,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介绍春节、元宵节。第2课时讲解万圣节、圣诞节内容,课后要求学生利用所学内容,从5个维度将复活节相关信息补充完整。因为复活节文本处于教材Self-check模块当中,对于教师而言,教材开发过程是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重点。
(三)结合教学目标,确定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通过评价获知,教师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方式,对于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经过增减之后,打造结构化课堂,辅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英语思维。根据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可结合语篇讲解,选择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融合的方式,对于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使单元教学各个流程相互联系,成为有机整体,以评价诊断教学成效,指导后续教学方向。
四、结语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单元整体教学的应用对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学生素养的提升均有重要影响。教师需要从单元主题的提炼角度出发,注意教学内容的整合,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评价方式,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