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任务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4-12-10 16:28: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阐述任务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分析任务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结合实例,探究任务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即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优化阅读任务教学方法、突出任务教学模式实践性、优化任务完成情况评估方式等。认为任务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诸多优势,通过任务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全面、深入地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任务教学模式,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在当今全球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然而,在面对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时,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教学范式已显露出其局限性。任务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对其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任务教学模式,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其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任务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任务教学模式简称任务模式,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任务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在任务教学模式中,教师设定具体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需求主动获取、整理、运用知识,通过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等方式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任务教学模式中的任务应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确保学生清晰理解任务的要求和完成标准,同时,任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未来发展需求,以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在此模式下,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与辅助者,负责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
 
  此外,任务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从而促进知识的共建和共享。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任务,明确任务的要求、完成标准和评价方式,而学生则需要主动寻求包括书籍、网络视频等各类学习资源,以支持任务的顺利完成。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学生不断积累知识与技能,并在任务完成后接受教师多元化的评价,获取及时的反馈与指导。最后,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李晶2023)。

\
 
  二、任务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任务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实际运用和自主学习,以任务为驱动,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且具有实用性,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实际运用能力
 
  任务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任务教学,学生被要求完成真实场景中可能遇到的任务,如理解一篇英语文章、回答相关问题、展示口语表达能力等。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还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自信、更流利地运用英语交流沟通。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可以设计成有趣、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如模拟旅行、角色扮演等。情境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其更愿意积极参与,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三、任务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
 
  在设计阅读学习任务之前,首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该具体、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任务的目的,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比如,学习目标可以是“能够理解并总结一篇英语短文的主要内容”。任务教学模式注重任务的情境化和真实性,因此,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挑选既具有挑战性又难易适中的英语文章。材料可以包括故事、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任务导向的问题是任务教学模式的核心,应该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思考文章内容。问题可以包括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推测作者的意图、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等。通过问题,学生将在阅读中有目的地搜索信息,提高阅读效率。任务教学模式强调合作学习,因此,任务设计中应该包括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分成小组,共同阅读和讨论文章,解决任务导向的问题。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分享思考,互相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李晓霞、翟玉晶2023)。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能够理解并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识别重要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任务导向问题设计中,可以包括“文章中提到了哪些不同种类的动物?请列举出来。”“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动物的特点或习性?请简要描述一下。”“如果你是一位动物保护志愿者,你会怎样帮助保护这些动物?”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次任务的背景,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Our Animal Friends”(我们的动物朋友),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明白任务的重要性。之后,让学生独立阅读Our Animal Friends一课的相关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文章中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它们的特点,分组讨论上述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分享信息,互相帮助理解文章内容,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分别回答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由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愿展示答案,并与全班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还可以引导讨论,鼓励学生就保护动物提出更多创意和建议。
 
  (二)优化阅读任务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任务教学模式要求任务设计多样化。在此模式下,教师应精心策划并实施多种类型的任务,如阅读理解任务、信息搜索任务、问题解决任务、角色扮演任务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此外,任务的多样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参与度,提高其学习动力。
 
  任务教学模式还强调任务的情境性与实用性,即所设计的任务须紧密关联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与兴趣所在。为此,教师可巧妙融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或故事情节,如设计关于假期旅行的任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旅行的乐趣,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其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为确保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教师应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如详尽的词汇表、词汇释义及详尽的背景信息,以降低阅读难度,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字典、词汇卡片等学习工具,以自主拓展词汇量与阅读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任务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真实的医疗场景,使学生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与就医过程相关的英语词汇与表达方式。在教材与资源准备阶段,教师精心准备一系列教学辅助材料,如角色扮演所需的服装(医生与患者的服装)、模拟医疗器械等道具,以确保教学环境的真实性与趣味性。教学伊始,教师借助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入“Seeing the Doctor”这一话题,并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Have you ever been to a doctor?What do you do when you are not feeling well?”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参与热情。随后,教师明确任务目标:“本堂课,我们将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看病流程。同学们将被分为医生与患者两大组,分别承担相应角色,以英语为沟通媒介,模拟真实的医疗互动。”在分组与道具分发环节,教师应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清晰知晓自己的角色定位及任务要求。医生组将获得包含专业术语的角色卡片,而患者组则获得描述症状的卡片,以此为基础展开角色扮演。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适时提供语言上的支持与指导,鼓励他们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医疗词汇与表达技巧。同时,教师鼓励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师生共同营造积极、高效的学习氛围。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任务总结与分享。在这一环节,学生可畅谈自己的角色扮演体验,分享成功之处与遇到的挑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此外,教师还引入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就医习俗与差异,从而拓宽其知识面与国际视野。

\
 
  (三)突出任务教学模式实践性
 
  任务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在于任务的设定,因此,首要且关键的一步是精心挑选合适的任务。这些任务须兼具实际性与挑战性,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设计可涵盖阅读篇章后回答相关问题、深入探讨文章主旨、展示个人阅读成果等多种形式。为确保任务的有效性与适宜性,其选择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年龄特征、英语水平及课程大纲的具体要求,力求在挑战性与可达成性之间取得平衡。为进一步强化任务教学的实践效果,教师应积极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富含趣味性的教学材料。此类材料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显著提升其课堂参与度。具体而言,教师可巧妙融入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故事、图片、歌曲等资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阅读任务。例如,选用关于节假日、动画片、游戏等主题的教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实践英语阅读技能(余学峰2023)。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阅读教学中,首先,教师精心挑选并展示了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图片,以此作为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节日氛围并尝试猜测节日名称,有效激发其求知欲及参与热情。其次,教师播放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录音材料,要求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这一步骤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发音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节日内容的认知。紧接着,教师组织了一场互动讨论,与学生共同探索每个节日的独特习俗与文化内涵,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探讨氛围。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分发了与节日相关的图片卡片,要求学生进行卡片与节日名称的匹配练习,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分享匹配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最后,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教师精心策划了一场小型庆祝活动,包括制作红包、品尝传统美食、挂灯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通过模拟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情境,用英语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如模仿吃月饼、舞龙、放烟花等场景,实现了在阅读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四)优化任务完成情况评估方式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语测试,教师还应重视并记录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包括其参与度、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及同伴互评。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能力,还能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借鉴。学生的任务成果,如撰写的文章、解答的答案或展示的作品,应被系统地整理成作品集,以供师生共同回顾与深入评估。
 
  为了进一步提升评估的系统性与精确性,可采用定制化的评估工具与标志。这些工具可根据任务的具体性质进行灵活设计,以实现对学生表现的量化评估。例如,设计详尽的任务评估表格,明确列出任务完成的各项标准,并据此给予学生相应的分数或评级。
 
  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及时且具体的反馈与指导对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至关重要。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并在任务的不同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如明确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与指导策略。为实现这一目标,可采用个别会议、小组讨论或书面反馈等多种形式,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及时且有效的帮助。
 
  结语
 
  任务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展现出显著优势,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还深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推动了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此外,任务教学模式还显著增强了学习内容的深度,鼓励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并促进了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鉴于任务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全面性和深入性,教师应加强对该模式的深入应用,以进一步推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引用文献
 
  李晶.2023.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以外研社七年级上册第七模块第二单元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3):42-44.
 
  李晓霞,翟玉晶.2023.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英语,(28):41-42.
 
  余学峰.2023.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16):25-26.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1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