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一系列战略目标的有序推进,教育教学事业的改革工作在不断进步。而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作为重要的启蒙教育,势必要充分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做好教育教学方式的优化和升级,从而进一步为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做铺垫。尤其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对于该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势必要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强化教学引导,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效,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为此,本文以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价值,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应用策略,以期能够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升级。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教学,氛围,问题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理*学科,对于学习者而言,该门学科的学习难度,要较其他科目更高且更具挑战性。而该门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必然要充分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兴趣,强化数学思维能力。而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容易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为了达到预定的教育进度要求,在课上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方法,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率,但总体说来不利于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对提升数学学科素养也尤为不利。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则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探究的教学形式,目前在我国各年龄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一)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除此以外,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还会进一步调动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同时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进一步检验自己所学知识内容的完整性,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调整。而且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从旁观察学生的合作探究表现,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和短板之处,也能在后续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工作,确保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全面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目标。当然在小学数学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还能充分发挥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在这种正向思维的促进下,充分强化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数学学习水平,对整体数学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
(二)培养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势必要充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习惯意识,这样才能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掌握提升学习成效的关键要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并且积极与小组合作成员进行交流,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有效地提升数学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入性,确保数学综合水平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从而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这样一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还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让学生能够督促自身提升数学学习的水平,强化综合学习素养。尤为关键的一点,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弥补传统集体教学的不足之处,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平衡教学的局面,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表达出来,从而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应用策略
(一)合理分配学习小组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中,首先一个极为关键的步骤便是合理分配学习小组。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做好学生的学情调研工作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进行合理分组,尽量以每个小组为单位,确保小组总体知识水平均衡,能够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获得学习的提升。除此以外,在分配小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尽量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首先征求学生们的分组意见,随后再进行适当的调配,并告知学生如此分组的根本意义所在,并且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充分地表达自身的长处,从而实现小组学习价值最大化。当然在小组的组员中,也应该充分涵盖学习成绩优秀、中等以及稍次一点水平的学生,这样才能实现互帮互助,相辅相成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也能让小组成员在集体学习的过程中各有提升,从其他同学的身上吸收到长处和优势点,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改进。每组尽量设置一名组长,以整体主导组内的学习探究方向,这样一来,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便能更好地完成小组探究任务。
(二)准确布置学习任务
完成小组分配之后,便要进一步布置小组合作探究的任务。而在数学探究活动中,一定要清晰明确地告知学习小组具体的探究任务,这样一来才能让整体探究活动的方向更为准确,学生的思路更为清晰。同时在探究任务的分析和探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尽量通过多元的教学形式,以加深学生对小组探究任务的理解,从而提升后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小组合作探究题目的理解,随后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适当将抽象的探究任务进行具象化、简化,降低探究的难度,也能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探究思路。当然在探究任务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特点,过难的探究任务容易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过于简单地探究任务,又无法达到预设的探究成效,浪费教学时间,加大学生课后的学业压力。另外,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适当控制学生的探究节奏,避免混乱课堂秩序,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达不到预设的小组合作探究目的。
(三)设计趣味教学活动
小学生天性爱玩喜欢新奇的事物,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合作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提升探究活动的趣味性,尽量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设计有价值的趣味教学游戏,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在趣味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还要进一步注重把握课堂纪律,避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逐渐迷失方向,既浪费了课堂讨论的时间,也没有达到预设的学习成效。例如:在教学《质数》这一节知识内容的时候,考虑到该节知识内容较为抽象,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质数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师便设计了小组探究游戏活动,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质数请坐下的教学游戏。首先教师先引入质数的定义,让学生对质数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和了解。随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活动,而游戏的规则也提前为学生讲解清楚。学生每人拿到了一个写有数字的卡片,随后教师便随机喊口号,比如质数请坐下,质数摸耳朵等等。这样一来,通过教师的随机抽查,学生必须对自己手上持有的卡片,进行判断是否为质数。虽然这一趣味游戏并不复杂,但总体说来,在小组合作游戏的模式下,同学们大多较好地掌握了质数这一概念的本质,同时也提升了学习成效。
(四)巧妙切入教学提问
适当的教学提问也是提升小组合作探究成效的关键因素,教师可以适当地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数学问题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针对性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充分关联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巧妙地寻求数学问题的解答方式和解答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充分强化学生数学学科素养,提升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课堂上通过教学提问的设计,还能够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调整学生的身心状态,让学生能够逐渐放松自己的戒备心理,积极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完成数学探究活动。
(五)适当给予教学指导
在小学数学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外,教师也要积极给予正向的点拨和指导,确保学生在探究的方向上的正确性。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获取自身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观察当下我国大多数小学生的学习成效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抱有等待喂养式的心理,习惯了教师灌输式教学的模式,在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上较为薄弱,为此教师便要从旁加以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小组内部的探究任务。而且教师还可以适当在小组内部展开竞争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积极为小组合作学习做出应有的努力,共同完成整个任务的探究和解决。而且尤为关键的一点,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竞争,还能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意识竞争氛围,以加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堂学习的成效。
(六)重视活动评价环节
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通过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知悉自己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在该学习模式中的能力提升。而且,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除了要秉持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以外,还要尽量保持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尽量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成绩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则尽量以鼓励学生实现学习突破为主,而对于成绩水平稍差的学生,则尽量以评价学生的闪光点为核心,从而形成一种正向的促进价值。另外,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还可以创新地引入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环节,分别由学生先后进行组内评价和自我评价,随后再进行组间评价。最后教师在基于学生和组员的评价基础上,进行汇总评价,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评价便能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更为人性化。这种教学评价形式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够更好地形成针对性的教学意见,对学生后续进行学习改进以及优化尤为有利。除此以外,在教学评价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自律性不高,虽然教师为学生指导了调整方向,但后续也要进一步做好监督工作,确保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提升。
三、结语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受各科目教育教学青睐,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而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理性学科,必须充分引入该项教学模式,以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辅助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开展,以形成1+1>2的融合教学成效。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学科素养,强化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做好铺垫。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