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26 14:58: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在学科大概念视域下,开展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养、拓宽知识视野和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科大概念视域作为对学科本质和核心概念的一种新理解,注重从融合社会科学素养、多元视角、跨学科合作交流、引入信息技术等方面助力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学科大概念,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
 
  学科大概念是指将学科知识与思维能力、方法论等相结合的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学科的本质特征、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跨学科思维能力,促使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在学科大概念的视域下,以历史学科为基础,融入其他学科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价值追求,全面、系统了解和思考历史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历史作为人类社会演变的记录和反思,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历史学习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加深对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的理解。同时,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思考历史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虽然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横向对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综合化教学可能导致历史知识的碎片化。综合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试图将不同时间段和主题的历史知识结合在一起讲解,以达到全面了解历史的目的。但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往往着重介绍重点事件和人物,相对次要的内容只能简略处理或省略。学生对于历史发展的全貌理解可能会不够深入且存在断层。例如,当教师讲解中国古代历史时,他们可能会侧重介绍著名的战争、皇帝和科技发明等,但对地方历史、文化传统或者社会底层的变迁的介绍相对有限。
 
  另一方面,综合化教学可能导致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整体性认识不足。在综合化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通过时间线或主题概念来串联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然而,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的历史知识,学生有可能只能记住零散的事件和人物,而无法将其整合为一个连贯的历史图景,很难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相关性。例如,在讲解现代世界历史时,教师可能会同时讨论多个国家的变革和冲突,但学生可能只能记住其中一部分,而无法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

\
 
  二、提倡学科大概念的意义
 
  学科大概念视域是指从学科的整体性和发展脉络出发,通过把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核心概念和主要思想,形成对学科的总体认识。它是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的重要基础和指导。
 
  第一,学科大概念视域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学科的独特特点和内在逻辑。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变化和历史事件演进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时空感和复杂的人文情感。通过学科大概念视域的引导,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学科的核心问题、基本方法和研究范式,进一步提高历史学科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素养。
 
  第二,学科大概念视域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全面的学科认识。通过学科大概念视域的整合,可以将历史学科中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不仅要关注历史事件的事实本身,更注重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背景、经济动因、文化意义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和识别问题的能力。
 
  第三,学科大概念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学科大概念视域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历史的方法论和思考方式,通过对历史学科和对核心概念的整体把握,学生能够提出有深度和针对性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调查研究和批判性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第四,学科大概念视域有助于提升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学科大概念视域能够使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更有针对性,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选择,使历史知识更加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素养。
 
  三、学科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策略
 
  1.融合社会科学素养
 
  历史事件常常与当前社会问题存在联系,深入挖掘历史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社会科学要素,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其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逐渐形成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加深对当前社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讨论、辩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将社会科学要素纳入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善于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社会人才。这符合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和应用这种教学方法。
 
  2.强调多元视角
 
  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可引入不同学科有关的理论和方法,鼓励学生从多元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历史事件,避免单一教材或教师片面性的观点。
 
  首先,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促使他们成为积极的历史学习者。学生应被鼓励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只是被动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和观点。其次,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应该充分利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通过引入社会学的观点,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社会背景和影响;借助文化学的视角,学生可以探究历史事件对不同文化的影响和交流;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与人类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关系。这些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得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和解读。最后,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学科的观点和证据,学生可以学会质疑和评估已有的历史解释,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而不仅仅传授知识。

\
 
  3.注重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探索历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尤为重要。通过跨学科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还能提升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兴趣。不仅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益,也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例如,与美术教师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历史体验。在探讨各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时,美术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以便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绘画技巧或者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来感受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思想。
 
  将科学等学科知识融入历史教学中也是一种有效的跨学科合作方式。历史并不仅仅是过去的事件和人物的记录,它还与社会、经济、科技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学习工业革命时,可以引入科学原理和创新发明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当时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在历史综合化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线上研究,学生可以深入探讨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更多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观点,扩展历史视野。同时,电子图书和学习平台等工具也能为学生提供便捷地获取历史资料和参考资料的途径,使他们能在课堂之外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学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数据库等工具来整理、分类和分析历史资料,理解和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提升他们在历史领域的学术能力和素养。
 
  四、结语
 
  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知、分析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也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研究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学科大概念视域下的高中历史综合化教学策略研究需要充分考虑历史学科的内涵和特点,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也要关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中历史教学向着更加综合化和深入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王雪颖.学科大概念统摄下的高中历史主题教学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22.
 
  [2]苏烁然,程丽云.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路径—以“两宋的政治与军事”为例[J].当代教研论丛,2023,9(9):44-47.
 
  [3]刘进.学科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历史主线教学设计研究[D].安庆:安庆师范大学,202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8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