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留白式研学案”的核心思想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留白式研学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学情分析、内容选择、任务设计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探讨高中物理“留白式研学案”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知识。
关键词:“留白式研学案”,高中物理,创新思维,解题思维
“留白式研学案”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出发点,通过留白式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留白式研学案”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实操技能。教师在采用“留白式研学案”教学时,需要注意从内容选择、任务设计和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设计,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留白式研学案”的内涵及价值分析
“留白式研学案”是指在设计研学案(即研究性学习案例)时,留有一定的空白,让学生进行自主地探索和发现,在探究和学习过程中填补学案的空白。这种设计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来构建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提供的答案。“留白式研学案”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更具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者。
“留白式研学案”将教案、学案、作业等教学内容集中到一起,供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空白”,等待着学生去填补。这种未知的“空白”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驱使学生去寻找答案,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留白式研学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物理学习中,“留白式研学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为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合理应用“留白式研学案”,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物理的学习活动中,树立科学探究精神,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合作与交流,提高综合素质。
三是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应用“留白式研学案”,学生可以参与实际的物理实验和探究活动,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书本知识,以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另外,在“留白式研学案”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实际情境和挑战,思考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和总结规律,提出解释和假设,再进行验证,最终解决问题。通过参与“留白式研学案”,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等。上述能力均为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能力,对于学生未来从事科研、工程技术或其他领域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通过“留白式研学案”,学生能参与实际的物理实验和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操作仪器设备,调节实验参数,记录数据等,从而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和实操技能。通过参与“留白式研学案”中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掌握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操作技能,包括使用示波器、天平、光电门等物理实验常用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技能。上述技能均属于未来科研和工程领域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可为学生未来从事科技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二、高中物理“留白式研学案”教学探析
1.内容选择
在开展高中物理“留白式研学案”教学时,教师所选教学内容应符合新课标要求,同时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思考。例如,在学习粤教版高一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汽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的实际案例,如汽车的加速、减速、匀速行驶等情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同时,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或观测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如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来记录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与加速度变化。待学生获得实验数据后,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建模分析,让学生通过数学工具描述和预测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运动规律。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与汽车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关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通过合理选择并应用上述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探究和思考。
2.任务设计
良好的任务设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思维和能力。设计任务时,教师应采用相对开放的问题,让学生能通过研究案例、实验数据或者文献资料进行解答。例如,在学习粤教版高一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时,教师可以给出汽车加速、减速、匀速行驶等实际案例情况,要求学生运用物理运动学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实验项目,让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和传感器,模拟汽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学生通过测试实验数据,探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变化规律。在解答如何通过控制油门来实现汽车的加速、减速时,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如牛顿第二定律(F=ma,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运动学公式(v=v0+at,即末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等,对汽车的运动状态进行深入分析。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油门控制的是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而发动机的功率与汽车的加速度有直接关系。当发动机的功率增大时,汽车所受的合外力也会增大,从而产生更大的加速度。因此,通过控制油门,可以实现对汽车的加速和减速。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考虑汽车的行驶阻力对汽车状态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中,汽车的行驶阻力与速度呈正相关性。这就意味着当汽车的速度增大时,行驶阻力也会增大,从而影响汽车的加速度。在控制油门时,教师需要考虑行驶阻力的影响。最后,学生需要利用运动学公式,结合实际情况,计算汽车在加速、减速过程中的末速度、时间等。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计算,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油门控制对汽车运动状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各种因素进行权衡和考虑,这有助于培养其物理分析及解题能力。同时,采用开放性的任务设计,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评估
在教学评估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小测验等学习成果,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学习粤教版高一物理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处理、实验结论等。教师通过评估实验报告的质量,能够了解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及其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此外,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以了解学生对形变与弹力关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原理。最后,教师还可以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估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三、结语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设计开放性的任务,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物理分析及解题能力。同时,教学评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此,高中物理采用“留白式研学案”教学能够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界东,黄霞.多次碰撞模型中速度的等比迭代问题研究—对2022年深圳二模物理压轴题的思考[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22):19-20.
[2]刘牧云.问题链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真实情境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33):78-80.
[3]汪超.“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探讨—以人教版“自由落体运动”为例[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22):66-68.
[4]王洪彬,贾洪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知识结构模型的建构及教学优化策略[J].学园,2023,16(36):19-21.
[5]郑伟平,苟树林.基于“531”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探究—以“科学探究:电容器”为例[J].中学物理,2023,41(23):30-3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