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围绕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分层合作教学展开探究,深入分析其应用价值,结合实例,提出进行多元化分层分组、灵活调整课时和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交流和竞争等对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分层合作教学,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
在初中生物学课程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探索、学习各种生命现象,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和创造力。当前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方法传统、实验时间不足、实验评价不够科学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制约课程的质量与教学效果。分层合作教学是把学生分成层次不同的群体,使其在群体内部或群体之间开展协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实施分层合作教学,能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体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分层合作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分层合作教学以个人差异、群体互动为基础,将分层教学与合作学习的优势有机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共同进步的教育方法。分层合作教学的关键在于分层与合作。分层是按照学生先验知识、能力和兴趣,把他们分成多个小组,每组4—6人左右。分层教学旨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适应自己的实际需要,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内容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等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分层合作教学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灵活性
教师会按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水平、需求以及兴趣等,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环境,从而将所有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或小组来进行教学工作。这种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更好适应不同的学习需要,提升教学效果。
2.多元化
分层合作教学包含不同的教学方式、环节、任务与角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不同环节开展实验、探究与讨论等诸多活动。他们能够从不同的层面理解并且处理问题,利用多种任务不断地巩固已有知识,同时,也可以扮演研究者、领导者以及协作者的角色。这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动态化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与反馈,适时做出相应的修正与改善。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进展,对课程内容、教学策略、任务设置以及小组分配等内容进行差异化设计。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通过课堂动态调节可以让教学更接近于学生的真实状况,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4.互动性
分层合作教学有利于推动师生的交流与合作。在该模式下,教师不再是单纯“传授”,而是作为“引导”和“合作”的角色,通过沟通发现学生的需要与疑惑,从而有助于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间可以互相协作、互相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完成实验任务。这样的互动有助于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分层合作教学有重要的价值,其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相关知识,提升创造性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1.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实验,提高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此外,采用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可激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从而提升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加强学生对新课程内容的了解和运用
在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任务的合理分配可以促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开展更加深度的思考和讨论,督促其将这些知识更好地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不仅要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还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积极尝试实验方案的改进和创新。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分层合作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鼓励他们开展合作学习。假如分组不够科学,或者过于主观或刻板,学生就有可能被分到过高或过低层次的小组中,从而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进行分层分组前,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从而确保小组分组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在分层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和资源分配的问题比较突出。对于学困生来说,其通常需要更多额外的指导与支持才能跟上课堂进度。对于中等生而言,这部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但他们也需要持续夯实基础知识并提升思维发散、实践探索等方面的能力。一个班级中中等生占比较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也各有不同,关于这部分学生的时间与资源分配的难度最大。对学优生而言,其虽然拥有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但是在思维发散、探索式的教学方面有更大需求,教师需要在这方面提供足够多的帮助。因此,在分层合作教学模式下如何调整教学时间和资源分配是需要教师思考的重点问题。
四、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进行多元化分层分组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既要考量学生的实验基础、兴趣和能力,还要评估学生的性格、学习风格、合作意愿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形成一个具有互补性特征的小组。分层合作是分层合作教学的基础,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开展合作学习,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实验的主题和目的,采取多种的分组方法。例如,按照学生的实验成绩、兴趣调查、自我评价等内容对他们进行分层分组。
2.灵活调整课时和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与教学时间对分层合作教学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不同层级的团队,教师要对课程内容和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不仅要确保每一个团队都有充足的课程内容和资源,而且还要考虑各个团队的学习进程和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地扩展和补充。不同水平的小组在实验难度、深度和广度方面存在的差别,教师可以针对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或困难,做出适时的调整和协助。以“微生物的培育与观测”课程实验为例。教师应给予学优生更多的时间与物资,让他们去培育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并观测其随环境的改变所发生的变化。对于中等生而言,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让学生按照所教学的方法进行培育与观测活动,在此期间给予一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促使这部分学生夯实基础,并具备一定的自主或合作探索学习的能力。对于学困生群体,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培育过程不复杂的微生物,按照标准化流程引导学生逐步开展培育观测工作。同时,可以让学优生提供必要的操作和启发式引导,让学困生在合作交流中逐步建立学习兴趣。
3.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是推动分层合作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推力。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各层级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要给予每一个学生适当挑战与指导,而且要适时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激励与认可。因此,在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方面,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手段,如设立有奖有罚的比赛等,提升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探索和解决问题。此外,其还可以通过及时反馈、表扬进步、奖励优秀等方法,提升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自信。
4.促进交流和竞争
促进不同层次的小组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既要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和收获,又要让每个小组相互学习和借鉴。交流和竞争是提高分层合作教学效果的外在手段,它们能够让每个小组都能从其他小组身上获得更多有价值或有创意的信息或方法,并促进他们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根据不同层次小组在实验成果、收获和问题上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展示台、制作海报、发表报告等方式,让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在实验中所做的工作和所得到的结论,并接受其他小组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建议。例如,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比较”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优生小组制作海报,展示他们观察到的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的异同点,并解释其原因;让中层次小组发表报告,介绍他们观察到的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和功能;让学困生小组设置展示台,展示他们制作的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模型,并标注其名称;让每个小组观摩其他小组的展示,提出问题或建议,从其他小组身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或技能,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和反思。
参考文献
[1]丁伟建.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学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物教学,2022(17):13-15.
[2]李聪之.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分层合作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5):123.
[3]丁伟建.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学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物教学,2022(17):13-15.
[4]谈思源.分层合作模式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12):6-7.
[5]林静静.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以“测量物质的密度”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1(27):36-3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