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幼儿课程领域的教学中有机融入游戏化活动,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最重要的方式。这种游戏化的教学策略是寓教于乐、玩学一体,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幼儿教学效率。教师要为幼儿精心设计丰富多彩游戏活动,将游戏与五大领域教育活动有机地融会贯通为一体,实现课程教育游戏化。文章分析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制约幼儿主动学习的几个因素,并且从表扬激励,让幼儿的“主动学习”在游戏中更深入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如何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借此促进幼儿学习运用,提高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课程教育;游戏化;制约因素;应用策略
主动学习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提高孩子学习质量、促进课堂教育模式转型的关键步骤。所谓的主动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而言。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幼儿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在当前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班级集体教学活动正渐渐退出课堂主场。而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学习慢慢成为常态。因此对幼儿主动学习策略的研究,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关注的课题。让“自由、自主、愉悦”的课程游戏化引领幼儿教育进入实质性转变。
一、课程游戏化中制约幼儿主动学习的因素
在幼儿课程游戏化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制约幼儿主动学习的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的主动学习意愿“被安排”
虽然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教师在口头上表示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推进幼儿自主学习。但往往在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幼儿的主动学习意愿“被安排”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幼儿的学什么、玩什么、怎么玩、怎么学,完全被教师所包办与代替。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则完全处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之下。有的教师一边高谈阔论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游戏的主人;一边在游戏活动中让“小主人”们一切听从教师的安排。这样做教师的教学工作是省时省力,但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对幼儿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毫无益处的。
(二)幼儿的主动学习过程“被搁浅”
在传统教育条件下,幼儿的学习活动都是由教师设计,幼儿的游戏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受到教师的事先精心安排的。其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也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往往缺乏自主学习的驱动力,缺乏主动学习的认知准备。这种条件下的游戏活动过程中认知与冲突,都是预设好的,结果注定是缺乏趣味的。无论什么资质的孩子,只要是按照教师的预设玩游戏,其结果都是一目了然的。而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自主游戏、学习、探索与发现,则无一例外地完全被“搁浅”了。
(三)幼儿的主动学习成果“被预设”
在教师主导下的幼儿游戏活动,乍看显得异常生动、气氛热烈。但经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幼儿的游戏活动的所有学习成果都被教师的预设定格了。孩子们各种学习活动到了游戏结束,可以发现原来大家的一切努力,其实都是在为教师的教学“预设”服务!所有孩子游戏活动、成果作品都是整齐划一,如同复制。游戏开始前的教师示范作品,在幼儿的模仿活动定格了。儿童的想象和创造都被教师的“预设”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策略
课程游戏化的活动核心在于让幼儿始终居于在游戏活动的中心地位,让他们可以尽情地体验、主动地学习,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自由自在、快乐自主地成长。作为一种高投入、高质量的主动性学习活动,幼儿的主动学习意味着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游戏的主体。这种高品质的学习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和发展方式。
(一)表扬激励,让幼儿的“主动学习”在游戏中更深入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游戏活动的主体。幼儿教师要让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参与游戏、在活动中进行尝试,要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有些幼儿爱动脑筋,凡事都爱问“为什么”。对教师的提问,积极举手,踊跃发言;而有些幼儿则比较胆怯,不敢说话。对这些幼儿教师应该采取特殊的方法,有意识地提问他们,给他们提供发言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例如,大班游戏活动《奇妙的指纹画》中,是一项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活动。教师引导孩子们学会用自己的指纹的原型,经过一定的加工、组合技法、技巧。在白纸上按上自己的手指印,再辅以一些简单的线条,组合构成有趣的图形,就可以表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新奇有趣的画面。
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先用课件结合童话故事《聪明的小鸡》播映故事画面。让大家仔细看看屏幕上指纹画,问大家这些画和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然后出示本课课题:奇妙的指纹画。教师引导孩子们用手指沾上不同的颜色,然后在纸上按上指纹。看看不同的手指按出来的指纹有什么区别(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第1步先请小朋友自己用手尝试在画纸上按指印,印出小鸡的身躯造型。第2步用勾线笔给小鸡的基本轮廓画出嘴巴、眼睛、翅膀和两只脚等细节线稿。画好第一只小鸡后,继续画她的小伙伴。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与形态,帮助小鸡找到她的小伙伴。接着大家给可爱的小小鸡找到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她非常高兴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在绘制指纹画的环节中,教师特意请一些胆怯不敢主动举手发言的孩子起来回答问题,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指纹与喜好,大胆地设想。当孩子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教师立马表扬他们,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用指纹画表现出来。孩子们可以自己想象编排故事情节,给小鸡配备玩伴。孩子们想画什么小动物完全由自己决定,有的孩子画了小猪、有的画了小猫……教师的作用则是引导他们更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
在这种指纹绘画的活动中,教师采用了表扬、激励的方式,让孩子们大胆想象,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开展绘画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奇妙的指纹画通过不同的生活主题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指纹画。游戏内容的安排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充满了无穷的趣味。用自己的双手来描绘五彩缤纷的世界!孩子们可以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二)引导观察,让幼儿的“主动学习”在游戏中更自由
观察是人们获取客观世界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幼儿园孩子们的主动学习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之上的。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主动学习、长知识增才干的重要起点。幼儿的原始性观察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要让孩子们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观察世界和社会。而不是东瞧瞧,西看看,而把应该把握的事物特征漏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观察目的,才能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有目的、有条理地观察社会,认知世界。例如:为了扩大幼儿知识视野,使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我们开辟了小小“自然角”组织孩子们进行系列生态种植活动。教师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观察幼儿园里的一块空地,然后与孩子们一起在园地里种植、浇水、施肥,将种植活动融入课程体系,让自然角成为幼儿日常教育的一部分融入幼儿生活,让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
在种植活动开始之前,教师统筹考虑,做好种植计划。为孩子们创建一个最能发挥自主探索的种植环境。教师可以先与大家讨论这块地可以种植哪些蔬菜瓜果。教师给大家分发蔬菜瓜果的图片,先以游戏活动来引起幼儿的关注,激发他们自主欲望与兴趣。孩子们观察了图片上的瓜果蔬菜后,在各自的大脑留下了对蔬菜品种的整体印象。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观看,通过图片和菜园两个情境让幼儿明白蔬菜是由园地,种子,浇水,施肥,除草等这几个重要环节组成的。然后再通过图片进行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观看了图片与视频孩子们不仅积极主动地了解了蔬菜的种植,懂得自己每天吃的蔬菜是怎么来的,引发了幼儿种植的欲望与激发探究的乐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使幼儿在自主种植活动中获取相应的种植知识经验,教师应该重视满足孩子们好奇心,并为其探索提供必要的帮助。强烈的求知欲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对各种知识有着天然的兴趣,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不仅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种植操作材料,如小锄头、铲子,勺子等,还应积极参与幼儿的种植活动,让他们自主动手动脑,使自己真正成为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
(三)激发热情,让幼儿的“主动学习”在游戏中更有趣
生动性与趣味性是促使幼儿在游戏活动开展主动学习的要素。为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精神,教师为孩子们精心设计、选择的游戏活动内容,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成长特点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幼儿的游戏活动,不仅其内容丰富多彩,其活动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游戏的内容与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对游戏活动常玩常新,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兴趣。例如,“老狼老狼几点了”是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内容简单、规则简明,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非常喜欢的体育律动游戏活动。这一活动的教育目标是发展幼儿四散追跑的能力,锻炼幼儿下肢力量;提高幼儿的听觉能力与数数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敏捷的反应和动作速度能力。在游戏活动中,一名幼儿扮演老狼,其余幼儿扮演小羊。游戏的规则是小羊们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说几点,小羊们就往前走几步。小羊继续问“老狼老狼几点啦?”老狼大声说“十点了!”这时,小羊向四处溃逃,老狼开始追捕小羊。一只小羊被老狼抓到后,游戏又从头开始。玩了几次后,“小羊”们显得懈怠了,跑得不起劲了。甚至有的“小羊”还迎着老狼,边跑边喊:“老狼,来呀,来吃我呀!”对此教师了解到这个游戏内容过于简单,孩子们已不再满足于游戏的简单追逐。如何做才能唤起孩子们的游戏兴趣,教师引发幼儿自主思考创新玩法。有的说可以增加老狼的数量,有的说可以提高老狼抓羊的难度……
经过讨论后,大家重新修改了游戏规则。教师鼓励幼儿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在实践中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与尝试,引导幼儿按创新的游戏规则进行自主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使新的玩法更实用、更能够提升游戏的情趣,激励大家积极投入游戏活动。为了丰富游戏的内容情节,教师继续启发大家还可以有什么更有趣的玩法。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始终充满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的主动学习的意愿,要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游戏活动及创新活动的游戏规则。不要对幼儿的主动学习横加干涉、处处限制。教师只有充分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有效的手段,激发与培养孩子们的主动学习兴趣,增强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让每位孩子都可以在原有水平上富有个性地发展,从而成为自己学习、游戏活动的主人。
三、结语
课程游戏化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大背景下,幼儿教师要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提升教育教学专业能力,要相信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要注意观察幼儿、倾听幼儿、让孩子们大胆尝试新鲜事物,适当冒险,在尝试中渐渐形成自己的想法。创造条件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地学习。要不断提升创造力、灵活性和想象力。只有在这种开放民主、富有活力的分享情境里,幼儿的主动学习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教师要为幼儿搭建主动学习的平台,让孩子们的每一次游戏都更主动、更富有教育价值、更富有活力。
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