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工作的全面提升,目前人们的生活正逐渐从乡村向着城镇化快速发展,而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快,人们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也被逐渐拉大。随着城镇化时代的到来,甚至还出现了人与自然相互对立的严重问题,致使现代社会文明与自然间的关系逐渐呈现恶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逐渐接近与自然的关系、亲近自然,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有利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亲自然栽培;开展路径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导致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也导致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随着我国近几年自然灾害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意识到应该重新审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践行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而幼儿阶段是启蒙的重要时期,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培养幼儿形成亲近自然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幼儿园开展亲自然栽培活动,不仅有利于帮助幼儿建立亲自然观念,更为推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奠定坚实基础。
一、亲自然栽培活动的内涵
“亲自然”栽培活动所追求的就是自然价值观念下的个体交流,也就是顺应时代发展以及尊重生命演变过程中的基础上,从而推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成长。在幼儿园组织开展亲自然栽培活动,是基于幼儿认知水平再结合幼儿兴趣发展趋势,从而与自然资源形成紧密的联系与接触,最终达到触及幼儿心灵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园亲自然栽培活动的开展,必须深入结合幼儿的生长规律、认知规律、兴趣喜好等一系列的客观因素,更有针对性地设计亲自然栽培活动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亲自然栽培活动的内容首先要满足幼儿的认知规律,立足于对亲自然的情感、亲自然的行为,以及亲自然的能力为着手点,从而组织幼儿参与到探索生活化的游戏与学习活动中,为进一步推进幼儿发展能够与自然有机结合奠定夯实基础。
二、亲自然栽培活动的特征
亲自然栽培活动强调回归自然,立足于亲自然栽培活动的本质特点来看,其核心理念就是“自然”,其中既物质角度的自然环境,同时还涵盖了心理角度的自然状态。幼儿园教育活动不应该将幼儿局限于室内,而是应该积极利用自然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于自然的探知欲,促使幼儿更好地融入自然教学环境中,为保障幼儿更好地融入自然奠定夯实基础。
三、幼儿园亲自然栽培活动的开展有效路径
(一)更新理念,增强自然意识
在组织开展亲自然栽培活动时,教师想要确保幼儿体现出良好的亲自然行为,进而激发幼儿对于自然的情感,那么首先应该保障幼儿具备一定的自然意识,培养幼儿逐渐形成自然观念。因此,在日常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幼儿渗透要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并且逐渐向幼儿渗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为有效培养幼儿形成亲近自然的思想而奠定夯实基础。
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古诗词的赏析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利用古诗词相关的动画,引导幼儿密切地观察祖国以前的大好河山,待古诗词赏析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将自己提前准备的一些环境破坏图片或者是视频播放给幼儿观看,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自然遭到破坏后是多么严重的问题,逐渐向幼儿渗透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小花园里,向幼儿讲解像小石头、树枝、树叶甚至是泥土等自然界当中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而保护这些元素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保障。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利用这些自然元素进行探究与创作,此时会发现有的幼儿利用小石头铺了一条路,有的幼儿利用树枝搭了一座小房子,还有的幼儿利用绳子将树枝排成排地串起来就成了一个小木栅栏。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很好地强化幼儿的自然意识,还有利于幼儿对于自然事物形成一定了解,为激发幼儿对于自然产生喜悦情感,甚至是促使幼儿发展能与自然很好地结合发挥重要作用。
(二)创设丰富的“亲自然”环境
幼儿的思想与行为会一定程度地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亲自然栽培活动对于幼儿的教学意义与价值,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尽可能地为幼儿创设亲自然环境,引导幼儿在此环境中进行学习,潜移默化地强化幼儿对于自然环境的了解。
例如,教师可以尽量在幼儿园内种植多样化的树木与花卉,并且如果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来种植这些树木与花卉,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自然植物的种植中,并且在种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这些植物的种植特点,进而提升幼儿与自然的亲密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幼儿亲手种植的树木与花卉移植到室内班级,然后让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可以看到自种植的植物,还可以在每盆植物的花盆上张贴一些,已经被我国列为濒危植物、珍稀植物以及稀有植物的宣传资料。通过积极为幼儿创设亲自然环境,既可以让幼儿对于自然植物形成更深刻的了解,也有利于激发幼儿对于自然植物的探究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形成亲自然意识,为促使幼儿最终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而奠定夯实基础。
(三)以季节为主线开展“亲自然”主题活动
一年分四季,每个季节自然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色,而幼儿园的亲自然栽培活动想要确保幼儿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自然,那么就必须高度重视季节的变化,从而感受不同季节所带来的不同自然景色。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亲自然栽培活动时,就应以季节为教学主线来举办针对性的亲自然主题活动,为进一步地提升亲自然活动教育成效而奠定夯实基础。
例如,春季万物复苏,小草昂扬着头破土而出,气温变暖了连大树也冒出了全新的枝芽,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幼儿去郊游,可以组织“踏春、感春”为主题的亲自然活动。通过带领幼儿去亲近大自然,切身地感受大自然的春天,亲眼去看一看春天的那些植物与动物,为进一步地开阔幼儿自然眼界而奠定有利基础。通过组织开展各季节的亲自然栽培活动,有利于幼儿切身地感受各个季节的独特魅力,促使幼儿在观察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自然感悟,为最大限度拉近幼儿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奠定夯实基础。
(四)结合节日开展“亲自然”主题活动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而传统节日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很多节日就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园的亲自然栽培活动教师就可以结合我国传统节日为主题,带领幼儿深入地了解和探究这些节日,从而促使幼儿可以获得良好的自然体会,同时,也能够对于自然有更深刻的了解。
例如,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时民间有登高祈福的活动,并且,在重阳节人们还会进行秋游赏菊以及佩戴茱萸等活动。而在幼儿园亲自然栽培活动时,如果恰巧临近重阳节,在征得幼儿家长同意的前提下,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以“重阳登高赏菊”为主题的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去爬爬山,然后引导幼儿更近距离地观赏菊花,让幼儿们只能在电视或者是图书当中能看到的景色,直接呈现于幼儿的眼前,拉近幼儿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在登高与赏菊过程中教师再渗透重阳节的相关知识,而且也为幼儿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奠定了有利基础。
(五)基于幼儿自然探索生成“亲自然”活动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密切地观察幼儿的自主性,从而明确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在组织进行亲自然栽培活动时,通过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展开自主性的自然探索,进而保障幼儿在探索过程中能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自然,为进一步地增强幼儿自身思维素养奠定有利基础,也为着重培养幼儿形成探究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为了促使幼儿能够对于自然现象“风”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教师可以基于幼儿的自然探索,从而带领幼儿展开探究式的亲自然活动。教师在征得家长同意之后,带领幼儿去幼儿园周围的公园去感受风,可以提前准备小风筝,或者是小气球、抑或者是塑料袋等物品,在公园里教师尽量找风比较大的位置,然后将提前准备的物品分发给幼儿。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更好地感受到风,如小朋友们你们感受到风了吗?风有没有把你的衣摆吹起来?风吹到脸上是什么感受?你能感受到风是什么形状的吗?你闻到风的味道了吗?此时,幼儿会非常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其探究欲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同时幼儿也会针对风这一现象展开积极的思考。为了激发幼儿对于风这一现象展开更好探究,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去观察公园内的树枝,树枝摇晃说明了什么,以此来引导幼儿发现风的存在形式。随后,教师再让幼儿拿着自己分发到的物品,然后尝试感受风的存在。通过这样的亲自然栽培活动既可以很好地帮助幼儿感受风,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究欲,引导幼儿针对自然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索,进而幼儿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和体会自然。
(六)利用游戏开展“亲自然”主题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所以,幼儿园亲自然栽培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形式,从而带领幼儿更好地感受自然。
例如,角色扮演类游戏就是幼儿日常最多接触,同时也是幼儿最为喜欢的一个游戏,可以利用游戏形式从而开展“我是一个小动物”的亲自然游戏主题活动,在游戏之前教师提前做好情境的创设,然后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想要扮演的小动物,在扮演的过程中立足于小动物的角度着手,从而与其他扮演小动物的伙伴们进行互动。在幼儿以小动物的角色进行互动期间,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特点,进而强化幼儿对于小动物的了解,喜欢热爱小动物,最终为幼儿逐渐形成保护小动物意识而奠定有利基础。
又如,教师可以通过结构游戏的方式带领幼儿进行“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来设计一个家”的游戏主题活动。教师将幼儿们领到幼儿园操场,并且提前准备好适量的沙子、小石块、小木块等自然材料,然后通过适当引导以幼儿自主创造为主,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尝试建造一个家。通过这样的游戏式亲自然游戏活动,既可以很好地锻炼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还有利于幼儿在无忧无虑的游戏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推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除此之外,幼儿在结构游戏亲自然活动中,幼儿通过亲手触摸砂石等自然材料,逐渐也会对这些材料形成深刻的了解,提升幼儿感受自然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其对于自然的情感。
(七)结合家庭教育,开展“亲自然”活动
家长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造成影响,而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家校共育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基于情况下,教师在开展亲自然栽培活动时应该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其中,并且积极发挥家长在育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充分结合家庭教育,积极开展亲自然栽培活动,促使幼儿可以在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家庭教育与引导,为推进幼儿更好地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奠定有利基础。
例如,为了引起家长对于亲自然活动教育的重视与关注,强化引导幼儿更好地亲近自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的方式,从而向家长讲解亲自然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吸引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亲自然栽培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利于家长逐渐养成正确的亲自然思想,为更好地促进幼儿亲近自然提供有力保障。教师通过以“亲子草莓采摘”主题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亲自然栽培活动中,让家长与幼儿组成小组,参与到草莓采摘比赛当中,以采摘的草莓最大、最多小组,在最后为大家科普草莓的大棚种植技术等一系列的知识,并且这一小组判定为获胜,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小礼物来肯定幼儿与家长在此次活动中的努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抓拍整个活动期间的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动人瞬间,并且将照片发布在班级群内,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很好地拉近亲子关系,帮助其留下美好的亲子瞬间,还有利于强化幼儿对于草莓种植的了解,进而拉近幼儿与自然的关系,有效帮助幼儿更好地建立自然意识,为逐渐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宝贵意识奠定有利基础。
四、结语
亲自然栽培活动是目前幼儿园育人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幼儿切身地体验自然、亲近自然提供宝贵机会,为进一步地培养幼儿爱护自然的意识提供有力保障。基于此情况下,教师在设计构建亲自然栽培活动时,应立足于幼儿具体情况出发,以推进幼儿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主要教学目标,为很好地解决当下幼儿自然缺失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8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