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波谱解析》课程是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会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在教学中采用TBL+LBL结合多媒体的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波谱解析;教学方法;TBL+LBL
本文引用格式:王桂玲,等.TBL+LBL结合多媒体的多样性教学模式在《波谱解析》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09):166-168.
The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Diverse Teaching Mode Consisting of TBL+LBL and Multimedia in Spectrum Analysis Course
WANG Gui-ling,FEI Hong-rong,XIAO Yu-liang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Shandong,Taian,China)
Abstract:Spectrum analysis course is one of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in pharmacy.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contributes to students grasping knowledge,training of comprehensive skills and improving of teaching quality.This article discussed in applying the diverse teaching mode Consisting of TBL+LBL and Multimedia to classroom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iculum.In this way,we could not only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abilities,but also enhance effectively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Spectrum analysis course;Teaching method;TBL+LBL
《波谱解析》课程是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习有机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必不可少的分析手段。主要是以光学理论为基础,以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为条件,通过建立物质结构与电磁辐射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结构的解析和鉴定。在教学内容方面,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包括氢谱和碳谱)、质谱等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图谱特征及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图谱解析的步骤、方法及应用等。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熟悉一些波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图谱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并能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波谱数据、图谱对化合物进行结构的解析。
《波谱解析》课程是专业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那么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目前国内虽然有很多药学类的高校都相继开设《波谱解析》课程,但由于一些授课教师学科领域及专业知识的局限,再加上一些教学资源比如:仪器设备、实验条件等限制,所以很多高校教学模式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主体,授课为中心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体现出了知识传授的准确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注重学生学会为主,但是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理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运用知识的能力。长期下去学生有可能就会对本课程失去兴趣,会产生厌学情绪,最终也会影响到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不适合现代教育模式,在新理论的指导下,本着“以学生为主,学生发展”为原则,结合本课程的专业知识性强的特点,对本课程的教学,先采用LBL-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讲授一些波谱分析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图谱与结构关系等专业性的知识,而对一些波谱分析方法的应用,学生解析技能的培养则采用TBL-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1,2]。
一 LBL-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LBL(Lecturer Based Learning)-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体,授课为中心,单纯灌输式教学,目前国内高校许多课程都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特点比较节省教学资源,体现出了知识传授的准确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较低。而多媒体教学形式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黑板加粉笔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它能够提供图谱清晰的画面,能把文字、图谱裂分情况、峰形等信息直观、形象化的呈现出来。既增大了课程的信息量,又有效地扩展了课时的容量[3,4]。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先采用LBL-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具体的措施:每次授课时,借助于形象化的多媒体教学,将各种波谱法的图谱、仪器类型和构造,直观、形象化的呈现出来,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可以讲授各种波谱法的由来及基本原理,图谱的特征,化合物的结构与图谱之间的关系比如:核磁共振图谱中氢谱和碳谱是怎样产生的,图谱有怎样的特征,不同质子和碳原子的化学位移范围,耦合情况,图谱谱峰的裂分情况,及一些取代基、溶剂对化学位移的影响,还有如何根据图谱数据结合图谱来解析化合物结构等内容。通过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教学教师能把专业知识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又因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知识表达能力强,能把学生引入到知识讲授的情境中去,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波谱解析专业知识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 TBL-教学方法
TBL(Team Based Learning)-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是2002年美国教育学家在PBL基础上改革创新并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TBL教学是传统讲授式教学(LBL)和以问题为中心教学(PBL)的教学方法的重要补充。TBL教学首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讨论的方式,然后由多个团队共同讨论,最后由教师指导的。TBL教学分为课前准备、准备度测试和运用课程观念3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主要是个人预习,即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或材料,进行自学学习。准备度测试则包括个人测试、团队测试和团队讨论,即首先由学生运用之前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来作答完成一份多选题测验;之后参照作答情况教师进行分组,各组共同回答同样的多选题测验,并交出建立共识之后的最后答案;最后由教师检查测试题答案。运用课程观念则是由各个组运用先前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共同完成教师所指定的作业[5,6]。本课程的教学在LBL-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再采用TBL-教学方式,具体的措施如下。
教师首先采用LBL-讲授式教学结合多媒体的方式将一些波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图谱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图谱解析具体的步骤及解析方法等内容传授给学生后,教师会根据课上所讲内容事先向学生提供一些资料包括课件、习题、每章节学习的重点、难点等让学生课下进行复习,再上课时教师会给每一位同学发一份有关波谱方面的测试题(主要是选择题比如:各种波谱方法的原理、化学位移的范围、裂分峰数目、根据图谱来推测化合物结构等等),让学生作答。并根据每位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组,每组大约5-6人,每个小组采用讨论式的方式来完成同一份的测试题,然后由教师开始对测试题进行逐一提问,各个小组都选派代表陈述了自己的理由,在回答过程中,发现争议较大的问题一个是对一些不饱和醛酮类,由于共轭效应会导致质子化学位移发生变化,具体是对哪个质子位移影响大及怎样影响的。还有一些争议是有关根据图谱谱峰位置、形状来推测化合物的结构式,比如如何判断苯环上取代基究竟是邻位、间位,还是对位。对这两个问题有异议的小组采用相互辩论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都想来说服对方。但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都存在片面性,并没有把各个学科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部分学生仍然存有疑惑,最后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来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对一些资料分析发现不饱和醛酮类,由于共轭效应通常会对较远碳上的质子影响较大,也就是说β位上的质子化学位移变化的幅度要比α位的大。对于苯环上取代基究竟是邻位、间位,还是对位,我们发现可以根据课上介绍的计算苯环上质子化学位移公式,计算一下苯环上质子的化学位移,然后与图谱进行对照,看哪一种取代方式质子化学位移和图谱接近,或者也可以根据红外光谱谱峰特征,因苯环上取代方式不同C-H变型振动在图谱上出现的峰的个数、峰形都不一样,来判断苯环上的取代情况。
因此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多种,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方式学到了很多东西,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最后教师会出一些谱图包括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让各小组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谱图及数据来逐步解析谱图,通过解析让学生逐步强化感性认识,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而掌握谱图解析的技术,最终得到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为了检验这种多样性教学模式的效果,随机选择本学院相关专业50名学生,然后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名学生,男生15名,女生10名。一组采取LBL(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结合多媒体的方法,另外一组除了传统讲授式结合多媒体教学法,课下还结合了T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学期结束时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形式来评价教学效果,问卷为自制问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提高,知识的应用及分析技能的培养,学习效率的提高,综合能力(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等),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完成习题的效率及质量八个方面,评价标准分三个档次,比如:没有提高、提高、提高程度高等,通过对问卷调查情况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问卷统计结果表明,LBL+TBL组学生无论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理解,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效率,还是在知识应用及分析技能及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完成习题效率、质量方面都要比LBL组效果好,说明这种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将TBL+LBL结合多媒体的多样性教学模式应用到本门课程的教学中,有效地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应用及分析技能的培养。采用这种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在药学、制药工程专业实施了一年,通过自测、考试、及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及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包括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独立思考、解析图谱、团队合作等也提高了,这种多样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即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本门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同时也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静,舒丽芯,顾文华等.社会与管理药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药学实践杂志,2013,31(2):151-153.
[2]胡霞.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5(6):41-42.
[3]赵毓芳,王海涛,甄永占等.LBL+BTL教学法在组胚双语教学中的初步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406-407.
[4]孟莉,王小宜,刘进康等.LBL_TBL双轨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148-149.
[5]马晓光,郝明.临床诊断学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4):2255-2257.
[6]林煌.TBL显微外科教育模式分析和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4):53-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