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提升的影响。研究设计了一种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影响性分析模型,模型的因变量与自变量从教学模式的要素中提取,最终从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六个主要维度进行要素分析。结果显示,检验得到的在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的要素均值均有显著提升。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各因素均值普遍高于一般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关键词】高校学生,学习自主性,翻转课堂,英语教学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全新的社会教育需求,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王盛2021;郝琏琏、杨光耀、刘亚玲,等2020;汤莹、黄瑞萍、张宝珍2022)。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学习顺序被颠倒,教师将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的部分提前,形成先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再进行群体式探讨和重点问题解答的教学方式(陆涛2022;胡灵鸣2022;许晓敏、杨淑丽2022)。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框架,而是依据自身的学习行为偏好选择更舒适、更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掌握自身的学习节奏(吴立媛2022;曹东升、谢娟、李红红,等2022;贾新新、刘瑞欣、项梦凡202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灵活分配,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
一、翻转课堂六维度影响因素模型建立
(一)模型因变量体系建立
翻转课堂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指导(Turan&Akdag-Cimen 2020)。在建构主义教育中,学生是教学的重点,他们的自主学习水平对于课堂学习和日常学习至关重要。本研究分析翻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六个维度: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学习结果。研究模型基于这六个维度构建,其因变量架构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翻转课堂研究模型的因变量包含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学习结果六个方面。学习动机包括学习自主性、必要性、能动性和乐趣性。学习过程可分为内部消化和自我制约。学习时间包括计划制订和时间分配。学习方法包括理解法、复述法、联想法、归类法和一般学习法。学习结果可从成果性和发展性两方面分为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学习环境可分为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模型自变量体系建立
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变量作用性的方式进行分析,其中因变量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变量主要采用翻转课堂要素,自变量架构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研究模型的自变量主要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为主轴进行选取。教学活动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主要部分,翻转课堂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在课前阶段,教师活动包括导学案的建立、PPT的设计、微视频互动教学和自我评估试题设计。学生根据教师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并反馈学习状况给教师。研究选取课前阶段的自变量为课前资料和课前互动。在课中阶段,教学模式包括学习内容导入、课堂学习讨论、小组学习汇报和学习活动评估。研究选取小组讨论质量和小组问题解决率作为自变量。在课后阶段,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敦促学生复习,研究选取学生的复习完成度作为自变量。
(三)数据处理技术分析
本研究采用教师课堂巡回观察、教室视频获取、网络平台互动三种信息获取方式。具体研究数据处理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图3中,教师课堂巡回观察属于主观量化指标体系,教室视频获取与网络平台互动属于客观量化指标体系。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信度效度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与显著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中T统计量的计算方式如公式(1)所示。
公式(1)中se表示样本平均数下的形成的标准误差值,x_cap表示样本平均数。配对样本T检验计算方式如公式(2)所示。
公式(2)中y表示随机变量的均值,Sy表示研究样本的标准差,n表示样本数量。同时研究采用信度、效度双重检验进行数据预检验,在前期数据处理中,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是保证后续数据处理有效的关键步骤。在进行信度检验时,研究采用一致性测试法,计算过程如公式(3)所示。
公式(3)中T表示真实值,B表示系统偏差,E表示随机误差。效度计算方式如公式(4)所示。
公式(4)中F表示区间内的样本数量,M表示某个区间的样本内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的数量。
二、翻转课堂六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对象为150名高校学生,他们被平均分为实验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与对照组(一般教学模式组)。在进行数据收集前,对两个组进行前测问卷调查,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数据采集包括访谈和课堂观察,以及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9.0进行分析和统计。对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数据,从六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环境。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实验组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情况。数据获取过程和方法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要求,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分析高校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提升的翻转课堂六维度影响因素时,首先针对研究过程中的数据获取体系进行可靠性测试。可靠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显示,收集到的样本数据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53,表示样本数据的信度较好。KMO数值为0.954,表示样本数据效度很好,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课堂辅助系统的视频获取学生行为分辨准确率为98.43%,网络信息平台互动成功率为99.70%,网络信息平台互动延迟时间为0.31ms,学生平台互动满意度为90.12%。图4展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与一般教学模式组的后测数据。
从图4可以看出,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六因素的P值分别为0.0006、0.0003、0.0002、0.0004、0.0004、0.0005,均在0.01以下,说明以上六因素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均值从1.93提升至3.95,学习时间的均值从1.91提升至3.89,学习方法的均值从1.91提升至3.88,学习过程的均值从1.96提升至3.73,学习结果的均值从1.88提升至3.87,学习环境的均值从1.88提升至3.86。由此可见,仅从均值角度来看,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六因素数值均有显著性提升。从标准差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动机从0.33下降至0.25,学习时间从0.62提升至0.66,学习方法从0.62提升至0.66,学习过程从0.37提升至0.38,学习结果从0.61提升至0.62,学习环境从0.30下降至0.27。从标准差角度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环境数据离散程度更高了,即部分学生可能由于教学模式的变化在这两个要素上出现了负面效应,而其他要素的离散程度都减少了,证明正面效应更加显著。表2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一般教学模式的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六因素的P值检验结果均为0.000,可见数值差异均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在均值方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各因素均值普遍高于一般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较一般教学模式更容易从学习环境、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动机六个方面实现学生学习自主性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从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六个维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其学习质量。
综合来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我检查和自我反思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独立完成自我检验和校对答案,然后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此不断弥补知识盲区,提高学习效果。在课堂中,学生与组内同伴进行共性问题的纠错和讨论,进而反思学习结果并增强学习信心。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强化能力的提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从而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发挥作用、承担更多的学习任务,并相互之间学习和鼓励,同时在自我制约下为团队任务贡献力量。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同时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学校应积极为师生提供适合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和更好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得更多资源,实现自主学习。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帮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改善学习环境,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三、结论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建立了翻转课堂对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影响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样本数据和系统具有可靠性。经过翻转课堂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环境六因素均有显著提升。与使用一般教学模式的学生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各因素均值普遍高于一般教育模式下的学生。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显著良性影响。
引用文献
曹东升,谢娟,李红红,等.2022.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探索应用与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3):2287-2293.
郝琏琏,杨光耀,刘亚玲,等.2020.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床边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203-208.
胡灵鸣.2022.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合作式翻转课堂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医药,(8):11-13.
贾新新,刘瑞欣,项梦凡.2022.环境设计技术科学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证探究——以城乡环境设计课程为例[J].现代园艺,(17):171-172.
陆涛.2022.基于医院PACS系统探讨病例导入联合结合翻转课堂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卫生,(1):123-127.
汤莹,黄瑞萍,张宝珍.2022.教师标准化病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下微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儿科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36):181-184.
王盛.202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1):65-66.
吴立媛.2022.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外贸函电教学研究——以翻转课堂应用为例[J].教育科学,(3):184-186.
许晓敏,杨淑丽.2022.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模式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3):62-65.
Turan&Akdag-Cimen.2020.Flipped classroom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a systematic review[J].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33(5-6):590-606.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