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聚焦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应用文教学探索——以 2023 年全国 I 卷应用文写作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07 11:06: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以2023年英语全国I卷应用文为例,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高阶思维能力。首先,通过情境导入,激活学生的思维;其次,分析题目要求,搭建结构框架,完善语言表达;再次,结合多种评价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评价标准,提升作品质量;最后,通过迁移写作等任务,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写作思维。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应用文;高中英语教学
  目前,高中英语应用文教学大多停留在语言知识层面,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导致产出的作品质量不高。应用文包含许多常见的功能性文体,如邀请信、建议信、报道等。每一种文体都能在网络上轻松搜索到许多模板,以及对应的高级词汇和句式。许多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这些好词好句分类整理出来,然后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但即便学生通过识记手段将这些表达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会出现生搬硬套、文不对题等问题。分析学生的习作后发现,逻辑性思维的缺乏导致学生在写作中出现大量对概念和概念间关系把握不当的问题,因此教师急需关注写作教学中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培养[1]。同时,过多的背诵记忆会削弱学生的语言自信,抑制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2]。此外,还有研究显示,发展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综上,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以语言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搭建起语言和思维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写作思维体系。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4]。其中,思维品质指的是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的逻辑性主要表现为分析、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思维的批判性体现在用理性的态度对待他人的观点和态度,从多个角度认识问题,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思维的创新性强调跳出旧的思维模式,尝试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总的来说,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写作的过程融合了多种高阶思维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路径[5]。应用文作为日常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实用性文本,在人际交往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其具有实用性强、使用范围广、文体功能丰富等特征,应用文写作成为新高考中考查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重要形式。同时,书写应用类文本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能反映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能展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因此,应用文教学应紧扣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由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在发展核心素养的同时,有效提高写作质量。
  当前,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应试化、模式化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交友,应用文的话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而当下的写作课堂取材却多是从考题出发,把重心放在了应试,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脱节。对教师来说,学校生活是永不枯竭的教学资源,如举办艺术节、参观博物馆、招募志愿者等。如果将这些真实的话题融入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聚焦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应用文教学探索——以 2023 年全国 I 卷应用文写作为例论文

  新课标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出,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写作教学的主要途径应是“在做中学”,而部分教师仍存在“考什么学什么”的应试思维,导致学生也走入了误区,关注技巧多于思考。许多学生的习作呈现出模板化的特征,一眼看去训练痕迹极重,而细观其内容,却发现行文逻辑混乱,语言苍白,读起来味如嚼蜡。要想写出有内容、有思想的文字,教师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去认真观察和感受这个真实而且鲜活的世界。
  二、聚焦思维品质的应用文教学探索
  下文将以2023年英语全国I卷的应用文为例,浅谈如何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角度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该篇应用文的题目是:假定你是李华,外教Ryan准备将学生随机分为两人一组,让大家课后练习口语,你认为这样的分组存在问题。请你给外教写一封邮件,内容包括:(1)说明问题;(2)提出建议。
  建议信是最常见的应用文类型之一,在以往的题目中通常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要求学生提出建议。而在这篇应用文的题干中并没有明确给出问题,而是需要学生自主思考,然后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给老师提出建议。这个变化凸显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不能盲目地接受观点,而是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敢于质疑,勇于表达。学生给老师提建议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需要具有创新性思维,提出切实可行的做法。
  (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
  该语篇的背景是学生熟悉的英语课堂,所以教师可以将话题投射到真实场景中,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利用问题讨论引发思考,从过去的经验中发现问题,分析并总结规律,激活高阶思维。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提问导入话题:How do you usually practice English speaking outside of class?
  接着,教师设置具体情境,并组织课堂讨论:The teacher randomly paired Li Hua with another student to practice English speaking.Do you think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poken English?Why?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从自身经验角度出发,想象如果自己在课后与同学随机分组进行英语对话交流,可能会出现什么困难。常见的问题包括:如果和不熟悉的同学分到一组,那么在交流时可能会尴尬局促,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而如果口语水平相差较大的同学被分到一组,那么对话的质量将会受到影响,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给予其一些表达上的提示及辅助,并引导学生总结观点。
  对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后,学生需要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If you were the teacher,how would you group the students?Why?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的思维从“What”进阶到“How”,并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参与,对学生不同的观点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建立表达自信。
  (二)研读题干,构建篇章
  1.分析文本特征,搭建内容框架
  认真分析题干,明确写作目的是写作至关重要的一步。题目中要求的写作内容包括两点,即先说明问题,再提出建议。此外,不同的书面语篇有其特定的文体结构和语言特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这些文体特征,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迁移。如书信的正文应包括开头问候、写信目的、关键信息及结束语,学生要有意识地从之前学过的书信类文本中提取结构支架,并因地制宜地应用到这篇建议信中,以达到邮件的交际目的。
  2.借助语言支架,完善内容表达
  学生在将观点转化为文字表述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先前学习的语言知识,灵活运用词汇和句型,准确恰当地输出观点。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一轮作品中挑选典型例子,给出改进建议。如有学生写道:Some students may feel more at ease when practicing with familiar partners and it can create a supportive atmosphere for learning.教师可以建议其使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将其改写为:Some students may feel more at ease when practicing with familiar partners,which can create a supportive atmosphere for learning。除了定语从句,教师还可以将高中时期学习过的句法结构列举出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如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需要使用三种不同的复杂句,语言能力中等的学生需要使用两种,而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在保证语言使用正确的基础上,呈现一种复杂句。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加强语用意识,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际对象,帮助学生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该语篇的交际对象是老师,所以在使用语言时要注意礼貌得体,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同时,学生需要使用恰当的衔接工具来保证语篇逻辑通顺,内容连贯。在本文情境下,问题和建议之间应当使用连接词或过渡句来进行衔接,如Therefore,I would like to suggest…或Thus,it would be more practical if you could…完成写作后,学生需要再通读全文,检查续篇结构是否完整,内容是否连贯通顺。
  (三)多轮评价,作品呈现
  评价过程是促进学生反思,发展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形式包括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评价视角,可以让学生从客观的角度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优化学习策略[6]。评价依据是教师设计的结构化评价量表(表1),包括结构、内容、语言及卷面美观度这四个维度。

聚焦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应用文教学探索——以 2023 年全国 I 卷应用文写作为例论文

  具体来说,在评价前,教师应先对评价维度进行具体说明:在结构上,文章需要具备复合文体特征的开头和结尾,中间段落需要有合适的衔接词,保证行文流畅,逻辑通顺;在内容上,文章必须覆盖题目中的所有要点,需言之有物,不能泛泛而谈;在语言上,要在保证语言准确性的基础上,适当使用从句、强调句或倒装句等高级句式,增强表达的丰富性和可读性;在外观上,要保证格式符合要求、书写清晰、卷面整洁。
  教师可以选择几篇优秀作品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并附上简短的评语说明其亮点,这不仅是对这几位同学的认可和鼓励,也为更多的同学提供了借鉴学习的机会。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学生对自己文章的优缺点有了较为全面且客观的认识。在评价同伴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促进了思维品质的发展。
  (四)活动创新,迁移写作
  该篇应用文围绕英语学习这个话题,让学生开始关注并反思日常的教与学。在这个背景框架下,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富有新意的写作任务,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促进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整合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后续教学中,教师继续在英语学习这个主题下进行深入探索,先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to create a better environment for English learning?
  课堂讨论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学习建议给予肯定,鼓励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然后呈现以下任务场景:
  为了促进同学们学习英语,校广播站准备推出一个英语节目“Talk and Talk”,你想成为该节目的负责人,请为自己写一封申请信,内容包括:(1)自身优势;(2)对节目的设想。
  这封申请信的写作任务其实来源于2022年全国I卷的应用文:假定你是校广播站英语节目“Talk and Talk”的负责人李华,请给外教Caroline写邮件邀请她做一次访谈,内容包括:(1)节目介绍;(2)访谈的时间和话题。如果将这些写作练习串联起来,设计成跨度更长的项目式任务,不仅能让教学更具完整性和关联性,还能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真正地将这个广播节目开办起来,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

聚焦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应用文教学探索——以 2023 年全国 I 卷应用文写作为例论文

  综上,应用文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有话说”,然后知道“怎么说”。这要求课堂教学扎根校园生活,教师要认真挖掘身边的素材和资源,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分享真实的感受,然后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利用习得的语言知识,产出逻辑通顺、言之有物的作品。写作需要系统性的训练,教师可以在同一个主题语境下,开发具有关联性的一系列任务,不必拘泥于书面表达的形式,可以结合创新的手段,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鲁晶.思维品质教学对于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凌静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现状调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
  [3]夏春来.提升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江苏教育,2020(6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5]丁玉芳.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J].天津教育,2020(36).
  [6]张芳.核心素养理念与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J].文教资料,2020(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6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