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POA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12 11:28: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文章在论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理论框架—产出导向法(POA),然后阐述了基于 POA 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最后论述了基于 POA 理论的应用型 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实践。

  关键词 : 教学模式,POA理论,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 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 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 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 才而用之”[1] 。 同时,“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也是党的二十大的 主题 。在此时代背景下 ,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党中 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单位,更要加快创新应用 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 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 。大学英语作为应用型本科院 校受众面最广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模式改革应 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坚持“ 立足行业、面向社 会、强化应用、突出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2], 以助力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

  一 、 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本应最大化体现应用 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 师教学采用的是播放听力材料、学生做听力题的“ 听力 测试模式”。 以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经过笔者对该 校 24 位英语教师的课堂观察和访谈,发现 24 位教师 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上均采用了“ 听力测试+ 文本讲 解”的教学模式,虽然部分教师加入了听力技巧讲解, 但缺乏有效训练,并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同时,教学内容照搬教材,缺乏与 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情境和面向学生未来发 展的职场技能训练,且与学生专业学习脱钩,造成学生 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足,课堂气氛较为沉闷,而且这种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不利于培 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 素养 。另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导致出现部分学 生以通过考试为目的“背答案”的现象,违背了应用型 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目标。因此,本研究聚焦应 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采用行动研究方 法,基于文秋芳的 POA 理论体系,针对当前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尝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多 轮实践检验新教学模式的成效, 再适时进行调整和优 化, 以达到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要 求。本文报告的是本研究的第一阶段成果, 即构建新 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

  很多学者都认识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 实践。如乔小六和吴中江[3] 以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应 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 式及评价方式的创新思路 。栾玉芹和侯丽枚[4]指出,应 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缺失,并提出了 解决措施—深入开展第二课堂 。姜瑞红和胡志坤[5]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从互动教学 理论出发,围绕微观和中观视角构建了适合应用型本 科院校的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郭旭明[6]在产 出导向法指导下探索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用英 语教学模式 。张洪颖[7]基于 OBE 理念对应用型本科院 校大学英语进行了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王艳霞等[8] 从明确学习成果、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 策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入手,将 OBE 教育 理念深度融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和改革 。张志刚[9]结合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 英语课程改革要求,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现状进行客观分析,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队伍 三个方面提出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并探索了符合国家 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模 式 。朱燕[10]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线上+ 线 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 发展需要 。然而,这些研究停留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理论探讨上,缺乏对改革成效的 实证研究,而且忽略了更能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 养特色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 。 因此,笔者采用行动 研究方法,基于 POA 理论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 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二、理论框架—— 产出导向法( POA)

  本研究选取文秋芳的产出导向法(POA)作为理 论框架 。产出导向法(POA)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外 语教学理论,该理论以“ 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关键能 力”为教学理念,提出“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 习、以评促学”四大假设,其教学流程涵盖教师主导下 的“ 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评 价(Assess- ing)”三个阶段[11-13]。该理论的“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关 键能力”教学理念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 谋而合 。该理论以“产出”为驱动,可激发学生学习动 力和兴趣,提高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同 时,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 于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质 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基于 POA 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 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产出导向法(POA)的理论框架, 笔者提出初步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 程“ 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评价(Assess- ing)”教学模式。如图 1 所示,在该教学模式中,输出驱 动是第一步,教师设置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 学目标,注意目标设置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强化应 用和实践,要注重开阔学生的全球视野、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和文化素养,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发布 有交际价值、情境真实、与学生专业背景相关的任务。 第二步,教师分析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生活、职场、学 生专业或蕴含中国文化的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进行输入促成 。在此环节,教师需注意输入活动应符合 精确性、渐进性、多样性的标准[14]。第三步,师生合作评 价,以评促学。评价类型包括即时和延时评价、课内和 课外评价,注意要与教学目标相呼应,且实施原则有 课前目标导向,重点突出;课中问题驱动,支架渐进; 课后过程监控,推优示范 。另外,在此教学模式中,教 师主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贯穿始终,体现了 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

 
  四 、基于 POA 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 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实践

  (一)驱动环节


  本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授课对象为某应用型 工科院校能源类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按照立足 行业、面向社会、强化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开阔 学生的全球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文化素养的要 求,设置了具有交际价值、情境真实、与专业相关的任 务。例如,本次课任务:“Respond to aV-log about accus- ing China for climate change.(拍摄视频博客,对气候 变化甩锅中国的视频博客做出回应。)”此项任务模拟 了社交平台上真实的交际情境,而气候变化话题与能 源类专业相关,且与国外博客就全球性话题进行交流 能够开阔学生的全球视野,对视频内容做出合情合理 的回应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同 时,任务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冲突和偏见,而学生正确 的应对能够培养其跨文化素养。此项任务的设计符合 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强化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且由 教师课前在线上教学平台布置,并要求学生进行产出 尝试,以便了解学生的产出困难。

  (二)促成环节

  促成环节由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材 料、设计教学活动完成设计,活动设计遵循精确性、渐 进性、多样性原则,于线下课堂进行,并于线上平台完 成最终的产出任务 。为了更好地完成“ 回应气候变化 甩锅中国的视频博客”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说技 能,教师分类分层设计了以下活动和子任务。

  第一类活动,看视频完成任务 。Watch a video about China ’s carbon neutrality efforts and achieve- ments. Complete the following tasks.(观看介绍中国为 达到碳中和所做努力和成就的视频,完成以下任务。)

  a.Watch the video for the first time and get its gen- eral idea.(第一遍看完整视频,获取主旨大意 。)

  b.Watch the video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com- plete a diagram.(第二遍看视频,按照逻辑关系,梳理 细节信息,完成思维导图 。)

  c.Watch the video for the third time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第三遍看视频 , 就整体及关键细节信息 的理解做出准确选择 。)

  三个子任务层层递进,由整体到细节,注重逻辑 关系的搭建及对关键细节信息的理解 。 同时,教师要 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语言支架,对视频字幕中的 重难点词汇和表达进行讲解,并设计适当练习,使学 生在有意义的语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

  第二类活动,听力练习活动 。同样的视频,不看画 面,只听音频,完成以下任务。

  a.Choose the right answer.(第一遍听后,选择。)在 第一类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就整体和细节信息进行 提问,要求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b.Fill in the blanks.(第二遍听后,填空 。)就细节 信息和语言知识进行练习和考查,使学生对音频内容 和语言知识进行巩固。

  c.Answer questions.(第三遍听后,回答问题 。)就 音频内容和延伸信息进行提问,注重与学生生活和专 业背景相联系。

  三个子任务同样循序渐进,由音频本身逐步延伸 到与实际相关联,任务形式由简入难,由客观到主观, 从选择到填空再到回答问题,体现了任务设计的层次 性和阶梯性 。 同时,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提供 听力技巧支架,教授学生听力知识和技巧,如感知和 切分语音流、辨别语法线索、运用认知策略等,并引导学生在听力练习的过程中着重运用这些技巧,做到随 学随用,学以致用,在用中巩固所学。

  第三类活动,口语练习活动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 程不光要“ 视”和“ 听”,还要“ 说”,虽然口语练习往往 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实现 产出任务的重要环节,也是产出导向法中“产出”的重 要形式之一 。因此,最后一类活动设计为口语练习和 产出活动,旨在为完成最终的产出任务做好铺垫。

  a.Work in pairs and describe pictures from the video. Use the expressions from the following box. Pic- ture 1.Carbon intensity per unit of GDP;Picture 2.Chi- na ’s forest coverage rate.(学生两人一组观察和描述从 视频中截取的两张图表,并且要求用到方框里的语言 表达 。图片 1 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强度; 图片 2 是中国森林覆盖率 。)这些语言表达正是在第一类看 视频活动中教师提供的语言支架,即视频中的重难点 词汇和有用的表达 。此项任务与第一类活动呼应,又 层层递进,把语言知识的掌握融入听说技能训练,可 推动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b.Role play.(角色扮演 。)即让学生与同伴一人扮 演大产出任务中把气候变化甩锅中国的视频博主,一 人扮演另一位博主 , 针对这位博主的观点进行反驳。 在这项任务中 ,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口语技巧支架,教 授学生口语技巧,包括如何让对话延续、如何表达不 同的观点、如何针对对方观点进行反驳,进而帮助学 生运用口语技巧更好地完成此项任务。

  c.Group discussion.(小组讨论 。)即让学生与小组 成员 一 起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What can we do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应对气候 变化?)通过联系实际,把气候变化作为每个人应关注 和应对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商讨应对的办法,培养 学生的公民意识,开阔其全球视野,同时也为最终的 大产出任务提供升华内容,即反驳后要提出号召和倡 议,引导大众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出力。

  最后完成“Shoot a V-log to respond to the V-log about accusing China for climate change”(拍摄一个视 频博客,对指责中国应为气候变化负责的视频博客进 行回应)的任务。作为本次课的作业,学生完成大产出 任务后,于线上平台提交 。经过之前视听说三类活动 及各项层层递进的子任务的完成,学生已经具备独立 完成大产出任务的语言知识、技能和思维,拍摄视频的方式新颖,而且具有交际目的和意义,同时内容又 具备课程思政元素,能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起 学生的爱国意识,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产出活动。

  (三)评价环节

  在评价环节,教师和学生合作评价,以评促学。需 要注意的是,评价环节与驱动和促成环节并不是完全 接续的,即不是在驱动和促成环节完成以后才开始进 行评价,而是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即时和延时 评价、课内和课外评价,是与教学目标(包括各个子任 务的目标)呼应的。教师应根据产出目标和教学内容, 设计教师点评表、学生自评表、同伴互评表,使评价更 加量化,有据可依,并且体现师生合作评价。

  在本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教师以教学 目标为导向,突出重点,在驱动环节发布了大产出任 务,学生在线上尝试完成,教师针对完成情况,并且根 据点评表做出评价,同时根据评价结果了解学生的产 出困难。学生根据自评表对自己初步完成的产出任务 做出自评,自评表上除了量化指标,还有诸如“我觉得 我这次任务完成得怎么样”“我还需要哪些帮助或改 进的地方”等主观性问题,可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 产出过程更加关注 。教师随机分派同伴,根据同伴互 评表对他人的产出任务进行评价,使学生从同伴的角 度了解他人的任务完成情况,同时对比自己的任务完 成情况,取长补短 。 同样,同伴互评表上除了量化指 标,也设置有主观性评价问题,如“我的任务完成情况 与他的相比,优/缺点在哪儿”等。经过促成环节对最终 的大产出任务进行评价时,也是同样的评价内容和方 式,即都使用同样的教师点评表、学生自评表和同伴 互评表,使得促成前后的任务完成情况有更明显的对 比,能更有效地评价促成环节活动的有效性 。 以上两 项评价属延时评价,主要在课外完成。另外,利用线上 平台的过程监控功能,结合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同 伴互评结果,教师可推选产出任务中的优秀作业作为 示范,起到以评促学的作用 。而促成环节的前三类活 动属于即时评价,在课内完成。课中以问题为驱动,让 学生完成一个个层次渐进、梯度渐升的子任务,教师 在这个过程中提供语言 、听力技巧和口语技巧支架。 针对各项子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主体和方式仍然是 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以充分体现师生合 作评价,以评促学的原则。

  五 、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本研究基于文秋芳的 POA 理论体系,构建了一套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 说课程的教学模式,旨在改变目前的“ 听力测试”教学 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和支架帮助下,通过一步 步完成各项具有精确性、渐进性、多样性的子任务,最 终完成具有交际价值和社会意义、与专业相关的大任 务,使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并能学以致用,达到 以学习为中心、学用一体、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要求,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助力创新型应用型人 才培养 。 由于研究时间尚短,本模式还没有经过多轮 的教学实践检验,故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笔者将与团 队成员一起 , 在实践中按照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 进行多次多轮检验,力求进一步完善基于 POA 理论的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3-10-20].https://www.gov.cn/xin - 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EB/ OL].(2021-03-01)[2023-10-20].https://www.shanxi.gov.cn/zfxxgk/zfcbw/ zfgb2/2021nzfgb_76606/d5q_76611/szfbmgfxwj_77909/202208/t2022- 0822_6983051.shtml.

  [3] 乔小六,吴中江.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J].江 苏高教,2014(6):97-99.

  [4] 栾玉芹,侯丽枚.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的缺失与对 策[C]//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USA.智能信息技术 应用学会会议论文集.Singapore: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 stitute,USA,2014:105-108.

  [5] 姜瑞红,胡志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 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6(25):101-102.

  [6] 郭旭明.产出导向法指导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用英语教学模 式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88-91.

  [7] 张洪颖.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 OBE 理念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研 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9):187-189.

  [8] 王艳霞,张志杰,张楠.OBE 教育理念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 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7):124-129.

  [9] 张志刚.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与实践[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79-84.

  [10] 朱燕.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3):145-146.

  [11] 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4):547-558.

  [12] 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8(3): 390-403.

  [13] 文秋芳.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思考与建议[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1(1):3-11.90.

  [14] 文秋芳.专栏引言:“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再解读[J].外语教育 研究前沿,2020.3(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4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