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团队研究提出的 POA 理论认为英语教学要体现“学用一体”。 从 POA 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来看,以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评价促学可以改变传统以输入为主的教学,解决初 中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的重“知识”传授、“为考试而教”和“学用分离”等突出问题。本文基于 POA 理论进行初中英语听说 教学,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展开具化 POA 的教学组织,从融合式驱动,融合式促成,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 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POA理论,融合式教学,听说教学
学以致用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只有通过真正的实践和运用,才能进 一步提高语言能力、增强语感,并实 现语言的真正价值。《义务教育英语 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 “《新课标》”)提出,“在英语学习过程 中,要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 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 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在 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用英 语解决问题”。要实现“学用一体”, 核心是要解决教师的“教”、学生的 “学”和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问题。 同时,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也需要实时 跟进,及时反馈和灵活调整,确保学 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在学习和 生活的实际场景中运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 发展,线上教学模式正在快速兴起。 全新的“融合式教学”逐渐受到广大 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成为学校教学的新常态。融合式教学 融合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教育的学习空间、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等,根 据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对应的知识配置 到不同的教学形式中,有机整合线上 模式和线下模式,两者相互承接、相 互关联、相互助力。
一、POA 理论依据与融合式教学 建构
POA(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是一种以“生产”为导向的语言教学 方法和理论, 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 习、主动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 题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掌握语言应用 能力,从而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语 言技能。
POA 理论认为,人类的感知和认 知是在感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利用 自身所拥有的一些组织原则进行信息 的整合和组织。这些组织原则包括相 似性、连续性、封闭性、对称性和好 记性等。POA 理论的实践包括对如何 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 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效果。最为关键 的是, POA 理论集合了哲学、心理 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思想,可以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跨 学科的思维框架,学会用不同学科的 知识和思想来解决问题,提高综合素 质。因此,引入前沿 POA 教学理论, 将课内外教学有机结合,构建“学用 一体”的融合式教学具有较大的实践 价值。
POA 理论体系由三部分构成,教 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以 “输出驱动 —输入促成假说”为原 型,用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以教师 为主导、师生共建作为教学流。“学 为中心”“学用一体”“全人教育”是 POA 的教学理念,该理念强调学与用 的结合,主张教学活动以产出任务为 目的;教学假设是教学流程的理论支 撑,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的 “学用分离”“教为中心”“只教不评” 等问题,教学流程又分为以评为学—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以评为学。
POA 以任务输出为起点,采用先 输出后输入,即让学习者先尝试输出, 使他们自己意识到输出的困难,产生 学习的动力;随后教师根据产出目标 和学生输出困难提供相关输入,通过 驱动、促成、评价等教学环节,帮助 学生有效地吸收、消化和运用后续提 供的输入,所有的教学努力都是为了 帮助学生实现输出目标。
二、基于 POA 的初中英语融合式 教学实施路径
笔者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八年 级下册 Unit 8 Going green 综合技能板 块的教学实践为例进行阐释。
(一)设定适切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以单元 教学目标为统领,组织各语篇教学内 容,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 过体验、参与、自主发现、合作探究 等方式,最终独立解决问题。”POA 理念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本课教学 目标,那么,“学生完成本单元学习后 能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做事”也应为教 学目标之一。
通过课程、教材和学期分析,笔 者将本课时教学目标设定为: ①理解 环保问题表征,通过教材中呈现的信 息来理解与问题相关的事实性知识; ②分析问题本源,通过听力文本解读, 理解对话结构、问卷调查和报告呈现 方式、词汇、句法、语用特点,分析 问题与语言的关系,问题与新旧知识 的关系;③讨论解决方案,基于要解 决的问题,将新学的语言知识与环保 方式、环保现状等相关的客观事实相 连,学生进行小组或同伴讨论;④评 定解决方案,在“给地球的道歉信” 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比较解决 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合理实施教学流程
1. 融合式驱动环节
POA 的驱动环节是新单元学习的 启动阶段,也是学习活动的定向阶段, 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根据明确的学 习目标,通过尝试完成输出活动而意 识到自身的不足,为后续的学习做好 铺垫。基于 POA 的初中英语融合式教 学,主要是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 互动融合呈现。
比如,在教授“Going green ”一 课时,笔者根据以上教学目标,课 前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事先 在 SPOC 等平台上发布了一段关于环 境污染对人类生活影响的视频,让学 生思考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发 布输出任务,写一篇 80~100 个单词 的书面表达“A letter of apology to the earth”。学生在 i Write 平台上对学习 任务进行初步尝试,发现语言学习中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激发学生进一步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此同时, 教师通过 SPOC 平台对学生线上学习 任务进行监测,借助 i Write 智能评阅 系统,进行人 + 机器的线上、线下双 评阅,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回答讨 论区或是 QQ 群、微信群进行在线答 疑,找出自主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 教学策略,为“促成”环节做好铺垫。
2. 融合式促成环节
(1)促成活动 1 :视频学习、问 题导入。POA 促成环节主要是针对学 生在驱动环节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供 协助,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 主体性。POA 融合式教学中的促成环 节主要从输出任务的设计和教学活动 的组织两方面进行安排。任务活动的 设计要体现“学用一体”,并体现层次 性。
比如,上课伊始。笔者播放 一段 1 分钟左右的环境遭受污染的动 画,并提出问题“What’s the main colour of the world in the video? 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a place like that? Why?”第一个问题对大部分学生来 说都可以顺利解决。为了体现“学用 一体”理念,笔者围绕“How green are you”提出新的输出任务“World environment day is coming soon.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 由于缺少经验,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 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难度,笔者 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支架,大部分都能 够顺利地表达出来,逐步从接受性知 识转换到产出性语言表达。
(2)促成活动 2 :补全信息、问 卷调查。当学生掌握话题基本语言表 达形式后,需要在语言活动中进行输 出以巩固,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在 应用中学习。随后,笔者根据输入任 务的需要,播放 Speak up 部分的听力 材 料“We can plant more trees”, 帮 助学生学习收集、归纳信息等学习策 略,并进行简单的句子产出模仿。为 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产出能 力,笔者仿照文本 Part A1 部分内容, 在听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层次更高 的“调查”输出任务:“What’s the students’feeling toward the survey? ” 学生在体验此输出活动的过程后,对 调查内容及目的有了进一步了解,同 时也促进知识、技能的巩固提升。
(3)促成活动 3 :阅读材料、文 本仿写。语言学习是一个模仿、再创 造过程,作为英语教学来说,模仿是 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经 过上述促成活动,笔者为学生提供了 课本第 116 页 Part A3 文本材料,学 生通过完成 Sandy 给吴老师的信,不 仅完整地了解 A 部分进行问卷调查的目的、内容以及意义,同时也为下一 个活动环节“开放式写作”夯实基础。
(4)促成活动 4 :开放式写作。 经过前面几个产出活动,学生已基本 达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学会讨论环 保习惯,以创造性的方式表达我们对 环保的感受”和“认识环境保护的重 要性,并了解更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的环保方法”。学生也基本实现了通过 看、说、写等接受性技能转换到听、 说、用等产出性技能的转化。
为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 学语言,实现从机械语言向自然语言 的转化,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一段联合 国秘书长的演讲视频,让学生更多了 解环境问题现状,知道保护环境人人 有责,实现正确价值观导向的学科育 人。之后,笔者让学生借助之前所学 习语言知识进行无提示写作产出,写 一篇“A letter of apology to the earth”。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环节是以输出为 目标,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 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为线上、线下 评价做好准备。
(三)开展融合教学评价
评价环节从实质上讲就是判断教 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 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 的不足,开展“补救性教学”,改善教 学效果。POA 理论强调评价的过程性 和多样性,实现教师测评、学生互评 等混合多元评价体系。从评价方式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呈现任务的性质和 方式来决定选择进行线上、线下或是 线上 + 线下的方式开展综合评价。从 评价时间上看,在驱动和促成环节, 教师可以采用即时性评价,书面表达、 课前预习用延时性评价较为适宜。教 师在评价过程中要体现互动性和多样 性,除了师生自评、互评以外,生生 互评、智能评价也是十分有效的评价方式。
比如,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由 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笔者选取 1~2 位学生写的“道歉信”进行课堂评价; 为全面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笔者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要求 全体学生课后将写好的“道歉信”发 送至批改网进行线上评价,批改网能 节约批改的时间,提高批改的效率, 从语言、内容、篇章结构等方面对学 生的写作进行即时评价,学生可以快 速了解自己的错误和存在的问题,可 以及时加以改正。
线上评价并非要弱化教师评价、 学生互评的作用,线上智能评价仅仅 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有益补充,不能完 全替代课堂及教师评价的功能与作用。 课后,笔者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进行线 下一对一批阅,通过线上 + 线下对比 找出学生书面表达中存在的用词、语 法等语言错误,并进行汇总,为促进 学生“第二次”精准输出做好准备。 同时,笔者还将优秀的“作品”进行 线上展示,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还让其他学生进行对 比后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优势和进步, 使学习充满成就感。
三、结语
POA 理论的初中英语融合式教学 是信息化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它打 破了传统语言学科之间的壁垒,将语 言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让学生 能够在任务中体验语言使用的真实场 景,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 习需求。
但是,我们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POA 作为一种新兴教学理论,还需要 广大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挣 脱形式上的束缚,根据学情,深挖教 学本质,逐步实现英语教学的“运用”导向作用,边学边用,边用边学,最 终从根本上真正实现“解决问题”的 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 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沈 欣 忆 , 苑 大 勇 , 陈 晖 . 从 “混合”走向“融合”:融合式教 学 的 设 计 与 实 践 [J].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2022.32(4):40-49.
[3] 文秋芳 . 产出导向法:中国外 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 [M]. 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0.
[4] 徐 琼 . 融 合 POA 和 课 程 思 政的高职大学英语 SPOC 混合教学 研究 [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 ,2022(3):58-83.
[5] 王丽娜 . 初中英语教学理念与 策略实践 [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23.
[6] 邱琳 . 产出导向法促成活动设 计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 ,20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