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口算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口算速度、口算准确率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的各个教学内容中,都涉及口算,因此学生口算能力的提升是其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然而,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往往缺乏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导致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未能打下良好的口算基础。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发展的现状,具体探讨了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能力,情境教学
口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基础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大部分的数学题目都需要学生进行口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能够将其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往往较为单一,导致对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未能达到理想效果,还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情,加大对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方法的研究与探索,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意义
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数学中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小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往往需要口算与笔算结合使用,才能保证计算的速度与计算的准确性。但是小学生在口算时出现错误的概率极大,主要是因为学生未能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口算能力较低,通过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效率与准确率的目的。
其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口算是眼算与心算的结合,简单来讲就是不需要使用笔算,而是直接用眼睛观察、用心计算的方法,在口算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良好作用。
其三,有利于促进课堂的有效互动。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课堂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相对较低,而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通过设计以学生为核心的互动环节,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口算训练,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有所帮助,而且也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其中就包括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口算能力的提升对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等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教师缺乏对学生口算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随着数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高效的口算方法也逐渐增多,数学教师应该将这些有效的口算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口算效率。
其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口算兴趣不足。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需要借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趣味教学法中提高对口算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口算训练中,但是由于目前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单一枯燥,教师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就是海量做题法,让学生不停做口算题,这种教学方法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学习压力,因此,数学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其三,课后口算训练力度不够。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不断的训练中逐渐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和指导,在课下对学生口算训练的力度不够。因此,数学教师要通过给学生布置多样化的口算练习,强化课后比如自习课方面对学生的口算训练。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实施策略
(一)指导学生口算方法
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口算方法至关重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能采用灌输的方式直接让学生生搬硬套,而是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口算方法的具体用法,以及应用口算方法的意义,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口算方法,并在口算的过程中灵活运用。
例如,在进行有关“加法”的口算教学时,可以传授学生“凑十法”。“凑十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通过使用“凑十法”,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不用再数着手指计算,而是可以更快、更准得出结果。比如在口算“8+5”这一算式时,虽然学生通过数数的方式也能算出结果,但是如果按照“凑十法”就可以直接将“5”分成“2+3”,通过凑十法的口诀,直接得出答案“13”。教师要带领学生实践体验“凑十法”的便利,也可以通过将学生分组进行口算实验,一组采用传统逐一数数的方法口算,另一组采用“凑十法”口算,看哪一个组计算得快,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很清楚地看到使用“凑十法”的好处。在指导学生应用“凑十法”进行口算时,除了要让学生记住“凑十法”的口诀外,还要让学生准确地记住“凑大数,拆小数”这一原则,这时,学生难免会问,为什么要拆小数,而不是拆大数,教师要给予耐心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口算方法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基础,除了“凑十法”外,还有“整数法”“移位法”等等,针对不同的口算题型,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掌握对应的口算方法。
(二)注重教学方法创新
在口算能力培养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进行口算教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1.情境教学法
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供条件,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口算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进行数字的加减乘除,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从而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通过口算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口算训练,一方面丰富口算训练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验与感受口算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口算的具体应用。
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购物情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购物情境中通过口算的方式完成货币的交换,比如一名学生在货架上选择了一个本子和一支笔,分别是5元和3元,这名学生通过口算给了扮演售货员的教师8元。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加强了口算训练,也让学生对口算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有了准确的认知。
2.游戏教学法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能够激发学生对口算学习与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玩乐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口算能力。
例如,在进行有关“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口算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枯燥的口算题训练的方式,而是组织学生开展口算游戏,比如进行“对号入座”口算游戏,教师先组织学生对班级的桌椅进行重新排列,摆成一个火车的形状,每个课桌上放着一个带有数字的卡片,每位学生手里拿着一个写有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的卡片,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口算出手中卡片上的算式结果,并根据结果到“火车”中找到对应的数字,然后坐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对号入座的学生进入下一轮游戏,没有准确对号入座的学生则淘汰,最终胜出的学生可以颁发“口算明星”奖状,并贴到班级的光荣榜上。借助这种游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的口算训练积极性得到提高,而且在时间限制下,学生能够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口算,在反复的游戏中,学生口算的速度会得到明显提升。
3.互动教学法
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口算教学,而在口算教学中要注重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要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互动课堂,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的互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口算能力。
例如,在进行口算教学时,数学教师为了让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活跃,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一种是卡片法,所谓卡片法主要是指在口算教学中教师为了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而采取将算式写在卡片上,随机叫学生起来口算回答,看哪个学生回答得又快又准的方式,这种互动教学法能够让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得到提升,学生参与口算训练的积极性会更高;另一种是听算法,听算法是指教师通过口述的方式将算式说给学生,学生一边听一边快速进行口算,并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结果,听算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口算中,这样有利于提升对学生口算培养的效果,对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也有很大帮助。
4.错题分析法
在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利用好错题分析,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口算出错的原因,从而使学生纠正自己错误的口算方法,实现不断提升学生口算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口算教学中,数学教师在完成一次口算训练后,要将学生普遍出错的题目整理出来,然后让出现错误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口算过程,学生在阐述自己错误的口算过程时,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只是马虎,而有的学生则是方法错误,当一名学生阐述自己错误的口算过程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然后分析一下错在哪,如何纠正。在这样的错题分析引导下,学生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口算能力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能够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和技巧,逐渐提升口算能力。
5.组织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对于小学生的口算训练与口算能力提升来说,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且竞赛活动属于集体参与性强、个人展示性强的活动,学生在参与口算竞赛时,为了能够取得好成绩,会发挥自己最好的口算水平,也会在日常加强口算训练,自主学习科学的口算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产生强大的动力。数学教师要定期组织开展口算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
例如,在完成“乘法与除法”这部分内容的口算教学后,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了有效的乘除法的口算方法,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乘除法的口算竞赛,在竞赛中,学生作为参赛选手,先是在海选中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应数量题目的口算,通过则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比赛,没有通过则被淘汰,随着人数的逐渐减少,口算竞赛规则改为几名学生抢答,答对积一分,答错不积分,最终积分最多的获胜。通过竞赛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之间有了更好地交流与切磋的机会,对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优化口算作业设计
教师以学生口算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口算作业形式,以多样性的口算作业形式来激发学生课后进行口算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口算作业完成的质量。
一方面,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口算APP、口算游戏软件等给学生布置口算作业,尤其是可以使用教材同步APP软件,里面有对应的口算训练题,或者口算闯关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登录APP完成闯关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口算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游戏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口算作业完成质量。比如教师可以从软件中看到学生闯一关耗时多久,就能了解学生口算的速度,通过规定学生闯关的时间来强化对学生的口算训练。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家长配合完成的口算作业,与学生家长沟通获得家长的支持,要求学生在几分钟之内完成题卡中的口算题目,家长负责监督,并在群里打卡,汇报学生的口算完成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口算作业的形式变得多样化,教师也能够更好地监督学生口算作业的完成质量。
总之,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往往缺乏有效的方法和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数学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口算训练的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口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创建生活化的情境进行口算训练,借助游戏教学提高口算训练的趣味性。此外,还要加强对口算作业的优化设计,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京.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20):142-144.
[2]马青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J].成长,2020(5):108.
[3]何婷婷.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的策略[J].文学少年,2020(2):0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