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 摘 要 ] 幼儿的身心健康对其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幼儿园有责任重视并实施幼儿健康领域的教育工作。通过加强这方面 的教育,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进一步完善幼儿的健康保障体系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本文主要探讨幼儿健 康领域教育的实施策略,包括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如何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如何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课程机制等,希望能为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关键词 ] 幼儿教育,健康领域,保障体系,策略探究
在新的形势下,幼儿健康领域的教育仍处于探索和发 展阶段,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持续的健康服务,以预防为主,不断 完善幼儿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健康领域教育的前瞻性和预 见性。我们需要尽快完善幼儿健康教育制度,使幼儿健康 领域的教育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以达到理想的 健康课程教育效果。
一、建立完善的幼儿健康保障体系
(一)提供健康服务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卫生保健人员和保育员需要提 供持续的健康服务,包括晨午检、疾病预防、日常生活管 理、安全管理、营养配餐以及教师的卫生消毒等。由于保 育员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幼儿健康相关事务,因此他们需 要具备丰富的健康知识,我们定期为保育员提供专业知识 和技能的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应急处理、疾病预防和 健康卫生等讲座活动,以不断提升他们的保育能力。
(二)提供后勤保障
幼儿园后勤保障工作需要尽可能地科学和合理,以满 足幼儿健康发展的需求,并为幼儿园的稳定发展提供物质 服务保障。后勤保障工作相对复杂,包括财务管理、环境 维护、食堂卫生和卫生保健等多个方面。在卫生保健方 面,园方需要提供足够的消毒液、防护服和口罩等防护用 品,并对玩具、床铺和水杯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在食堂 卫生方面,园方需要深入检查食堂环境,完善并严格执行 幼儿园的卫生制度,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食。在环境维护方面,需要营造健康的幼儿园环境,做好垃圾分类、通风消 毒等工作,确保园区环境的清洁卫生。
二、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一)树立正确的健康教育理念
1. 落实以健康优先预防为主的教育理念
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在幼儿园的工作中,突出幼儿的 可持续发展、疾病预防知识等工作重点,预防非传染病、 传染病。落实疾病预防相关的课程教育,加强对幼儿的预 防疾病知识传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体 弱幼儿的体质,规范落实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
2. 渗透健康的生活理念
在健康生活理念的导向下,合理开展幼儿的一日生活 管理工作,突出健康领域课程的重要地位,实现隐性、显 性课程的有机整合。
3. 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幼儿教师的思想行为是幼儿的重要模仿对象,这就需 要教师注重自身榜样示范作用的发挥,形成健康的行为方 式、生活方式,引导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主动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幼儿保育教师的工作并不轻 松,除照护幼儿的一日生活外,还需密切关注幼儿的身心 健康,关心幼儿的感受,向幼儿传授更多健康知识,让幼 儿做到健康知识的知行合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健康教育融入生活中。在培 养幼儿健康的卫生习惯时,要求教师与保育员对幼儿的健 康行为要求保持一致,让幼儿在重复的练习中尽快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完善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1. 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
幼儿的健康行为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不能一蹴而 就,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需对幼儿的健康教 育投入更多的耐心,想方设法地让幼儿理解与执行幼儿园 健康作息规定及管理制度。对幼儿的常规健康教育方面投 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教导幼儿坚持去做并形成习以为 常,从而能够自觉地践行健康行为。对幼儿的生活常规教 育、身体卫生保健等健康教育,以具有人文性、弹性的鼓 励引导的教育方式为主,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卫 生、生活等习惯。
2. 持续进行生命教育
持久坚持地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开设对生命的热 爱、尊重、敬畏、认识等主题课程,让幼儿了解在各种突 发情况下如何保护好自己,并明白做出该行为的原因。了 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重要性等,借助防疫人员的伟 大事迹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让幼儿对生命、生存、生活的 意义有一定的思考,使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三、建立完善的幼儿健康教育制度
建立完善的幼儿健康教育制度,是确保健康教育、健 康服务等工作得以规范落实的重要基础。健康制度的完善 程度,直接影响幼儿教养工作的落实情况,关系健康园本 文化的形成。这就需要幼儿园尽快完善幼儿晨午检制度、 班级卫生消毒制度、幼儿园应急处置制度、健康教育计划 制度等。将制度与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工作有机整合,强 化教师和保育员的健康理念、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建立 完善的健康科研制度,加大研究促进幼儿健康等方面内容 的力度。幼儿园要探寻新时代背景下恰当的幼儿健康教育 路径,及时发现和解决实践问题。严格施行考核制度,确 保幼儿园的各项制度得以规范落地。
施行健康教育制度,定期对幼儿、家长、教师开展健 康教育。在特殊时期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让家长、教师了 解应对措施及健康防护知识。保育教师加强与保健医生的 联系,系统性掌握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处理意外伤 害事故的知识等。教师定期向幼儿普及卫生知识,通过游 戏、故事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健康活动,围绕幼儿 的身心发育规律及特点,合理开展教育活动,确保幼儿的 身心健康。通过墙壁上粘贴洗手规程等措施,积极宣传健 康知识,营造良好的环境。园内准备数量充足的健康领域相关的绘本,投放在各个班级。
另外,幼儿园在实施健康教育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 面事项。一是保障幼儿生活的物质环境,从幼儿的基本需 要入手,打造干净卫生的教室环境,优先考虑将户外场地 作为幼儿学习的环境与资源。二是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 育,构建信任、平等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幼儿心理环境。 三是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创设良好的幼儿园信息环 境,在满足幼儿交往探究的同时,为幼儿及家长提供丰富 的学习信息,实现家园共育。
四、完善健康领域课程计划
(一)提高健康课程的占比
幼儿园的教育课程涉及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 术等领域。而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作为改善幼儿对健康的 认识、态度、行为的教育,也是其他领域教育的基础。需 提高健康领域课程的占比,制定完善的健康领域的课程计 划,加强对健康领域课程的重视。
(二)丰富课程内容
丰富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的内容,包括营养膳食、幼 儿自我防护、体能活动、健康习惯培养等内容。开展七步 洗手法、正确佩戴口罩、食品安全、礼仪卫生等健康活动 内容;开展平衡走、支撑与悬挂、连续并脚跳、练习开合 跳等体操活动内容;开展“大树与松鼠”等各种主题的体 能活动。加强安全出口、新鲜果蔬对人体的好处、保护牙 齿、情绪、预防感冒等卫生保健与营养膳食相关的健康知 识教育。增加时代教育内容,如“病毒从哪里来”的科学 活动,让幼儿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懂得如何自我防护; 如“泡沫小卫士”的音乐活动,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及重 要性。不仅需开设健康领域课程,增加健康活动,还需在 其他领域渗透健康知识,让幼儿得到整体性的发展。通过 观看动画片、学习歌谣、角色扮演、教学材料、听故事等 方式,传授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的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的内容多样性,包括日常健康行 为、饮食营养、身体生长、安全生活、心理健康、体育锻 炼、生命教育、劳动教育等,突出身体健康方面的发展 与保护,制定多元化的课程内容,更顺应了时代发展的 需要。
(三)强化幼儿自我防护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强化幼儿自我防护能力是非常重要 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 例如,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观看 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传授健康安全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如 何避免危险。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 观察、多思考,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总之,在幼儿 园健康教育中,强化幼儿自我防护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 的任务,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五、明确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
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目标更加详细丰富,需对目标的 结果做出具体的描述,反映出幼儿学习后可获得的具体行 为,增强课程操作的有序性和便利度。课程目标的达成更 利于发展幼儿的抵抗力、免疫力、身体能力等身心健康。
比如打喷嚏礼仪的课程目标,要让幼儿了解在咳嗽或 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用手绢、纸巾捂住口鼻,防止 唾液飞溅;避免用双手遮盖口鼻,会让手沾染上病菌,也 会将病菌传染给别人。如七步洗手法的课程目标,要让 幼儿了解遵循洗手规程的意义,正确洗手的步骤等。展 开“我会洗手”名称的活动,设置三维教学目标,包括了 解洗手的重要性,明白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掌握正 确的洗手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注重卫生的好习惯。另外还 可以展开“我的小手最干净”名称的活动,设置三维教学 目标,包括明白什么时候应洗手,懂得保持手的清洁与干 净;学习儿歌,练习用七步洗手法洗手;有服务他人的意 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洗手的时机、方法、意义等,更利 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地。
(二)拓展课程目标的来源
在设定课程目标时,教师通常按照指南和纲要上的目 标进行选择,可以整合新时代的内容,密切关注幼儿的发 展状况。充分考虑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从《指南》或者 《纲要》入手,并请专家介入指导,以选择适合幼儿发展 的课程目标。
首先,目标关注幼儿防护知识的获得。目标包括幼儿 的自我保护、对他人的保护意识等,幼儿首要的任务就是 掌握佩戴口罩的方法、学会利用消毒物品、掌握七步洗手 法等防护知识,树立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的意识。
其次,目标关注幼儿卫生生活习惯的培养。目标重点 培育幼儿的安全防护行为、卫生习惯方面,讲究个人卫 生,关注个人健康,了解防疫相关的知识。加强对幼儿的 操作训练实践,使其充分掌握基本技能。通过认知与行为等层面的教育引导,让幼儿尽快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习惯。
在新时代背景下,健康领域课程目标更注重幼儿自身 防护知识的掌握、生活能力与健康卫生习惯等技能方面的 掌握。《指南》从幼儿的生活习惯与能力、动作发展、身 心状况的三方面规定了幼儿健康领域的教育目标,为幼儿 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依托《指南》与《纲要》、 社会大环境、幼儿发展需求合理制定健康领域课程目标, 更利于强化幼儿能力的获得,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结语
总的来说,幼儿健康领域的教育实施过程是一项复杂 而烦琐的任务。它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和紧密围绕各种影响 要素,如时代的发展、教育纲要的要求以及幼儿自身的发 展需求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幼儿园健康领域的课程 计划、课程目标、健康保障体系以及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 创新和改进。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制定出 符合幼儿健康发展的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这些计划和目 标能够引导幼儿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 质,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另外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实现幼儿健康领域教 育的常态化和持续性。这不仅能够满足幼儿园及幼儿保育 领域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有利于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持 久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冯丽 , 陈淑梅 . 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实困境与 实现路径——基于河北省某县一所乡镇幼儿园的个案考察 [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2.38(4):50-56.
[2] 张学圣 . 浅谈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健康教育的有效 实施策略 [J]. 家长 ,2021(14):159-160.
[3] 李娅 , 卢清 . 近五年我国幼儿园食育研究现状解析 与发展趋势——基于 CiteSpace 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J]. 教育观察 ,2021.10(16):5-10.
[4] 张慧 . 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策 略研究 [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40(6):143-144.
[5] 吕艳婷 . 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策略 [J]. 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20(4):2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