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 摘 要 ] 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幼儿教师要于日常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勇于接纳并灵活运用多 种信息技术,打造活力纷呈的、幼儿喜爱的课堂。本文在分析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及原则的基础上,立足教师素养提 升、幼儿实际需求、教育教学内容,以及幼儿长远发展四大维度,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旨在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 关键词 ] 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活力课堂
幼儿园教育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健康、语言、社 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幼儿教师应该在这些领域教学 中体现出相应的专业水准,有效提升幼儿的多方面能力。 在以往的教育中,大多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知 识素养、语言技能、沟通及协调能力以实现教育目标。而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迭代更新,发现这 样的教育模式缺乏现代新鲜元素的融入。技术和网络运用 普遍影响着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已经融入了教育的众多 环节,幼儿教师没有理由对其视而不见,应当及时更新教 育思路,关注信息技术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课堂的运用意义
(一)营造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力
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兴趣转移快,教师要让 自身的教学课堂一直充满趣味和活力,是非常困难的事。 而信息技术类型不一、功能全面、感染力强,能帮助教 师营造多样的教学情境,给予幼儿最直观、形象的感触, 带动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情绪。这样的课堂不是沉 闷单调的,可以有效激发和维持幼儿的知识学习兴趣和 课堂参与兴趣,整个课堂会变得趣味十足、活力十足, 深受幼儿喜爱。
(二)活跃幼儿思维,促进动力生成
幼儿本身好动不好静,这种“动”包括身体动和思维 动。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让幼儿长时间保持安静地坐 着是不切实际的,孩子通常会有动动手脚、东看看西望望等坐不住的表现。在思维方面,遇到让幼儿感到好奇的事 物,其思维就会快速转动,随即生成各种各样的想法。促 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目标的一部 分,而借助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 信息技术中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元素,能快速唤起幼儿的能 动意识,让幼儿大脑飞快转动,快速投身到求知探索的行 动中,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三)便于教学开展,灵活呈现内容
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有力辅助教师教育教学的开展。 幼儿园教学涵盖内容多,教师要尽力辐射各个方面,让幼 儿在每一领域的学习中都有收获。这些领域教学难免有重 难点,有不易被幼儿接受、理解和吸收的部分,科学合理 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比如,美术活 动中的细节展示,教师单单通过手工示范,部分幼儿可能 看不清楚,或者看过后就会忘记,信息技术则会进行细节 展现,让幼儿能观看仔细,即使中途有不会的地方,也可 以通过重复观看去加深印象,领悟活动要领。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课堂的运用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实用有效,教师不能为了使用信息 技术而运用它。部分教师整节课都开着多媒体课件,循环 播放一些音乐或画面,让幼儿一边参与活动一边感受背景 氛围,本意是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事实上,有 些教学活动更需要一种安静的氛围,让幼儿静心去观察、思考,与小伙伴进行交流,效果可能会更好。这种信息 技术元素的融入,反而会扰乱幼儿的活动,带来相反的效 应,失去实用价值。所以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充分 考虑运用这项技术的各种因素,能不能助力教育教学目标 的实现等问题,让技术的运用真正为课堂添彩增效。
(二)贴合性原则
适合幼儿的才是最好的。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不能完全 站在“我认为”的角度,而是要考虑“幼儿认为”的因 素,即幼儿会不会喜欢,能不能接受这些技术的运用。比 如,小班幼儿对画面的敏感度更高,教师可以在画面设计 上下功夫,生动鲜艳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他们更加 易于接受。到了大班,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提升,对范 围更广、层次更深的一些资料能大概理解,教师就需要深 化技术的运用,让幼儿对技术功能有更多的接触,而不能 让运用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运用贴 合性的体现。
(三)辅助性原则
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先进,其功能多么丰富,教师都要 明白信息技术只是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无法代替教师自 身的言传身教。很多教育环节和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师的 亲力亲为,而不是让技术去做这件事。因此,在整堂课中 都运用技术的教学是不可取的,这样导致教师少了言传身 教,师幼之间少了密切的互动,课堂稍显程序化。这对教 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会有影响,致使教师过于注重技术, 而忽略了专业能力的提升,容易形成舍本逐末的趋势。此 外,过多地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的视力健康也会有影响, 教师要科学而适度地运用,维护幼儿的身心健康。
三、运用信息技术,打造活力纷呈的幼儿园教育教学 课堂的策略
(一)立足教师素养提升,拓宽技术运用渠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 能,就需要教师做足充分的准备,有足够的信息素养。 教师要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的类型、功能、运用技巧等, 从而在课堂中灵活运用技术。要达到这一要求,幼儿园 和教师都需重视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重视技术运用渠 道的拓宽。
首先,幼儿园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紧密关注科技 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不断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园 所。除了常规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时下较为流行的电子白板、智慧课堂模式都可以恰当引入,为课堂教学服 务。针对每一项技术运用,幼儿园要及时组织培训工 作,让教师进行集体学习和尝试,总结运用经验,发现 和解决问题。其次,除了园所整体性的技术设施,幼儿 园还要鼓励教师跟上时代发展,根据教学班级的实际情 况,灵活利用各种技术软件,来协助教师日常教育教学 工作,如“班级优化大师”可以配合传统的“红花榜” 一起使用,激励幼儿的成长,再如一些图片、视频制作 的小软件,可以帮助教师制作幼儿活动的图集、短视频 资料,保存幼儿日常中的精彩表现。教师在教学之余, 可以多挖掘这些技术的独到之处,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 务。教师接触得多,尝试得多,从中取得的收获和经验 也会多,无形中教师的信息素养就提升了,对技术的运 用就不会局限在常规范围。
(二)立足幼儿实际需求,灵活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运用的贴合性原则要求教师从幼儿的实际出 发,灵活运用技术。幼儿有明显的成长特征,好奇心重、 感性思维强,喜欢热闹,喜欢各类游戏等,教师在运用某 个信息技术时,要考虑运用的目的,有效满足幼儿的需 求。教师应当在运用之前思考清楚、准备充分,促使教育 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
例如,笔者在一次绘本教学中,发现幼儿对绘本书籍 中的趣味图片格外感兴趣,自主读完了整本书,并且翻来 覆去地看书中的图片。抓住这一兴趣点,教师灵活调整教 学策略,课后利用网络收集与该绘本相关的系列读物,做 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绘本故事图集”,在后面的绘本课中, 让幼儿集中阅读故事,欣赏里面充满趣味的图片。幼儿在 一段时间内,对这个系列的绘本阅读情绪较高。这个过程 中,教师观察到幼儿的兴趣点,进而巧妙融入信息技术, 丰富了绘本教学内容。再如,《首先有一个苹果》绘本故 事较为简单,小班幼儿学习起来并不难,却发现具体到 1-5 的数字认知时,有的幼儿存在识数困难和认读困难的 情况,常常把不同的数字弄混。因此,在后期教学中,笔 者制作了一个趣味的小视频,并编制了几句顺口溜,带领 幼儿熟悉这些数字,弄清画面物体和对应数字的匹配,进 而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在小视频中,截取书中的一些图 片作对比或集中呈现,然后配以顺口溜,带着幼儿边看边 读:“数数游戏很有趣,大家快点来参与,一颗苹果挂树 上,两条虫子钻出去,三只小鸟要吃虫,四名猎人将枪举,五只小狗跑过来……”将信息技术和儿歌编创灵活结 合,使幼儿很快地熟悉了数字认知,记住了实物和数字的 对应。
(三)立足教育教学内容,发挥技术辅助功能
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还很薄弱,教师日常教学的开展难 免会遇到一些难题,也不可能对所有幼儿的情况都了如指 掌。教师在教学某一知识时,会提前预想其重难点部分, 但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学习的更多困难点不在教师的预想 之内,这是正常的现象。无论是哪类重难点知识的教学, 教师都可以发挥技术的辅助功能,降低重难点教学的难 度,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消化和运 用知识。
例如,在《小小理发师》的美术实践活动教学需要 幼儿了解和运用的知识比较多。这项活动要用到美术的 选色、裁剪、粘贴等知识,幼儿首先要挑选出自己喜欢 的彩纸,估量好比例,裁剪出一个假发的模型,然后戴 在小伙伴的头上,进行理发的模拟操作。幼儿需要仔细 观察每一个环节,顺利去实践并操作。其中,制作假发 更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假发的好看、有趣、合适都是 幼儿要顾及的事情。教师仅通过讲解和示范,很难让每 个幼儿都明白并做好。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软件设计 一个制作流程图,将动手制作的整个流程串联起来,搭 配清晰的图案,幼儿一目了然。幼儿看完流程图后,与 教师一起进行要点回顾,直到清晰地说出操作步骤,才 开启下一步教学。播放了完整的制作小视频,幼儿在明 白了制作流程的基础上,思路跟着视频操作走,明白接 下来要做什么,对自己不太清楚的地方会自然地加以关 注。在实践操作中,发现幼儿有处理不好的地方,教师 可以暂停活动,让幼儿再一次去观看视频,然后调整制 作。最后,幼儿成功地完成了假发模型的制作,在理发 师的角色体验中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感。技术的运用能有 效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让课堂教学省时省力,从而解决 了重难点知识学习带给幼儿困扰的问题。
(四)立足幼儿长远发展,鼓励幼儿技术运用
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 会集中视线,好奇地盯着教师的举动,期待新鲜有趣的 东西呈现眼前。对技术运用和呈现内容的好奇,总是牵 引着幼儿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幼儿内心也渴望近 距离地接触这些技术,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能够增加一定的见识。从这个角度来说,适当让幼儿参与技术的 运用,对幼儿探索能力的培养有一定作用,能促使幼儿 主动探索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新鲜元素,有利于幼 儿的长远发展。
例如,在音乐教学中,幼儿学习了一些儿童歌曲后,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唱歌软件,组织一些趣味的唱歌活动, 让幼儿跟随软件中的伴奏去歌唱。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 灵活挑选自己喜欢的配乐模式,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进行 重唱和合唱的尝试,看一看哪种唱歌方式效果更好。这是 幼儿对歌曲学习的练习活动,但技术的运用让这种学习方 式与众不同,极大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挖掘 一些益智演奏类游戏软件的功能,适当地将其运用到课堂 中。如有些跟钢琴弹奏有关的软件十分先进,幼儿可以根 据里面的提示弹奏简单的儿歌曲目,获取相应的弹奏分 数,从而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和探索欲。幼儿在成长 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接触新鲜事物,教师就需要 增强幼儿与这些事物的联系,适当让幼儿参与软件的运 用,让教学课堂充满更多的趣味和活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 提升意义重大,对教师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幼儿各项能力 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 握好信息技术运用的实用性、贴合性、辅助性原则,让技 术的功能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让每一个教育教学课 堂都是趣味横生、活力满满的。
参考文献:
[1] 陆雨婷 . 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策略 [J]. 家长 ,2023(5):59-61.
[2] 郭晓娟 . 有效课堂构建下的幼儿教学管理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3(18):75-77.
[3] 汪文雅 . 信息技术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J]. 幼儿美术 ,2022(6):46-47.
[4] 余玉珍 . 信息技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J]. 亚 太教育 ,2022(10):184-186.
[5] 柯丽端 .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幼儿数学学习能力 [J]. 华夏教师 ,2022(11):12-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