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美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路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08 13:55: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文科建设要求各学科间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外,还肩负着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使命,美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讨论了美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必要性。然后从课程建设与改革、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英育、第二课堂活动中的美育、教育教学成果凝练等方面提出了英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路径。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落实立禧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参考。
 
         我国著名的学界泰斗蔡元培先生在中国首先倡导美育。一方面,他认为在提倡科学技术的同时也 应该提倡美术,因为后者能够弥补科学技术的局限 性,并促进文化的健全发展 ; 另一方面,他看到了教 育对救国的重要性,他提倡的美育,并不只是从科学 角度开展研究,更重要的是美育是文化建设和道德 拯救的根本途径。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高等教育中德育、智 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融合的立德树人育人 新格局也逐渐发展形成。美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美感教育和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和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向善向美,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美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 一) 美育

  狭义的美育专门指艺术教育,包括美感教育、审 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广义的美育是 将美学原则渗透至各个学科后形成的教育。它以生动、形象为主要呈现方式,以动之以情、理在情中为特征,通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旨在培养和 提高人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 展人的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 审美情操,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

  ( 二)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2020 版) 强调,大学外 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 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在非 英语专业本科教育中,大学英语课程通常是必修的 公共基础课,有其独有的育人作用。就大学英语的 人文性来说,跨文化教育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目 标之一,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还 需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同时发展相应的跨文化 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还指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应该适时、自然地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 内容。 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利用课程 本身所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切实体现工具性和人 文性的统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英语教学不仅 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这一基本工具,为他们将来进 行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还有助于他们拓宽国际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

  ( 三) 美育与大学英语的关系

  近年来,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针对高校美育 的政策,为高校美育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其中,教 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 见》(2019) 明确指出,学校的美育工作事关高校立 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根本任务,应当作为重要任务来 抓。《意见》要求高校美育要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 教育教学,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 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 进一 步明确,要树牢美育学科融合的理念,在各学科中挖 掘其蕴含的积极的中华美育精神和丰富的美育资 源,将它们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同时,促进美育与校 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跨学科教育深度融合 ; 要强 化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参与度,培养德才兼备又具 有审美能力与追求的人才高素质人才。2020 年, 《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新文科建设必须推动融合发展,破除学科专业的屏障,促进文科专业之间进一步融通,加强文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课时 数多、教学周期长、覆盖面广等特点,另一方面,大学 英语不仅具有工具性还有人文性,大学英语教材内 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适合中西文化对比,在教学 过程中能够适时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 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教育等,引导学生懂得珍惜美好事物,怀有善良心灵,牢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程能够将美学原则渗透 到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备与美育开展学科融合实践的可行性。

  二、美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路径

  ( 一) 课程建设与改革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2020 版) ,大学英 语课程体系由语言基础类课程模块、跨文化交际类课程模块、通用英语类课程模块组成。

  ( 1) 第一、二学期以语言基础类课程为主,开课 形式为必修课,每学期 4 学分,共 8 学分,144 学时。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 ; 教师 钻研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 文情怀,引导学生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外 优秀文化,领会文明互鉴的本质,培养跨文化思辨能 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同理心。

  (2) 第三学期开设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开课形 式为选修课,2 学分,36 学时,围绕大学跨文化英语、英语演讲与口才、中西文化比较等内容开展教学。

  (3) 第四学期开设通用英语类课程,开课形式 为选修课,2 学分,36 学时,可围绕学生的专业方向开展教学。

  ( 二)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美育

  大学英语课堂里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具体 体现在语言之美、形式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教学之美、思辨之美等方面。

  1.语言之美

  英语课文里的篇章、诗歌、歌曲和听力材料等含有丰富的韵律和节奏,在模仿发音的过程中,随着教师在课堂上适时讲解引导,学生能够体会到英语语 音的连读、弱读、爆破以及由意群而产生的抑扬顿 挫,语言的美感自然浸润到学生的内心,不知不觉中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也渐渐提高。

  2.形式之美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均以当代英语的常见语 体或文体的典型样本作为素材,入选的文章语言规 范、地道,各种文体写作逻辑严密、富有文采。在课 文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文章 的结构、条理、层次和布局,让他们在关注词汇、语言 等的“树木”之美的基础上,还能体会到篇章结构的 “森林”之美。例如,在“Living Green”一课中,作者 首先交待自己一家打算到乡下过慢生活,之后告诉 读者他们一家在乡下遇到的因为没有电而带来的种 种挑战,接着用一句“But the setbacks just made us work harder(但是遭遇的挫折却让我们愈挫愈勇) ” 承上启下,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全家应对困难的方法 ; 然后又用 一句 ( While living here for the past four months has been a big adjustment,there are many ben- efits to living off the grid.) 告诉读者,虽然在乡下生 活需要自己调整、适应,但过着没有电网的生活还是 有诸多好处的 ; 最后作者总结,这段没有电网的生活 教会了全家人懂得珍惜大自然的各种馈赠,养成了 勤俭节约的习惯。全文首尾呼应,结构清晰,逻辑严 密,各部分之间衔接自然,无不透露着英语篇章的形式之美。

  3.情感之美

  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工作者应当将美学理论 用于教育,目的是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列宁也认 为 : 如果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 理的追求。英语教材里的情感之美主要是指在入选 篇章给读者带来的积极的态度体验,如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对善良行为的支持,对德才兼备的人的敬仰 等。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入选作品情文并茂,本身就 蕴含着丰富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审美情感。 以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一册) 为例,全 书通过绿色生活、真爱、友谊、留学、飞天、创客等主 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如下理念植入学生的 心灵 : 珍惜、保护大自然,崇尚浪漫而忠贞的爱情,认真维护经营友谊,敬仰古今中外的飞行先驱,勇于创新等。这些理念都是美好情感的体现,有助于大学 生陶冶审美情操、确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提 升内在修养,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4.文化之美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母 语还是目的语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学习语言背 后的文化,语言学习就无从谈起。外语教育本质上 是一种跨文化教育[2]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 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基础上, 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风俗、思维方式等,感受异域 文化的美,拓宽视野,更理性地看待、理解世界 ; 另一 方面,教材中的中国故事也在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故 事的英文表达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发现其中的善和美。 大学英语将中国文化的精华与西方文化的精髓这 “双美”有机结合,有助于深化文化价值认同,增强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 能力[3],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教学之美

  大学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美的内涵,也是 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同样 也是美的播种人。大学英语教师要“润物细无声” 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和评估手段,把美育元素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做 到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4]

  一方面,教师站在讲台上教态优雅端庄,语言表 述文明得体且有亲和力,语音语调优美流畅,教学富 有感情,教学课件内容精练,色彩搭配和谐,这种种 教学呈现形式都能够让课堂充满艺术感染力,不仅 会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带着美好的 体验学习语言 ; 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根据教学内 容、教学目标等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则对课堂 始终保持着好奇心、求知欲,尤其是教师在采用情景 教学法时,教学环境的布置和情景的创设都能够融 入形式美和价值美的元素,为参与的学生带来美的体验。

  6.思辨之美

  大学英语作为语言类课程,学生的语言习得及语言能力培养当然是主要目标,但另一方面,蔡基刚认为,大学英语还应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通 过大学英语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通过英语这一语 言了解科学常识,搜索、梳理和评价文献,独立思考 并解决问题。[5]为了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并 应用到实际场景中,英语教师会设计相应的教学活 动,要求学生相互合作产出观点、对话、话剧、辩论 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 神,在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运用分析、思考、推理、 归纳、探究等能力,在展示环节才能做到表达逻辑清 晰,连接自然,论证充分,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和言之有情的美好思辨境界,最终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 三) 第二课堂活动中的美育

  适量的第二课堂活动能够巩固第一课堂的学习 成果,并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美的追 求。大学英语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开展英语实 践系列活动。如,举办“外研社· 国才杯”全国大学 生外语能力大赛,为学生搭建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 展现时代风貌的舞台 ; 开展模拟国际学术会议交流 ( 美学相关) ,鼓励学生关注所学专业中的美学,如 医学中的美学、建筑学中的美学、数学中的美学等, 把握领会所学专业和美学的关系 ; 举办英文美文朗 诵大赛引导学生体验语言之美、韵律之美、节奏之 美 ; 通过开展英文歌曲大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审 美观及生活态度 ; 开展“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短视频 征集系列活动,主题包括家乡故事、校史故事、所学 专业领域内的名人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等,让 学生从故事中汲取营养,领略生活的美好,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

  ( 四) 教育教学成果凝练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成果的积 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资源库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需要逐渐丰富并形成体系,英语实践类系列主 题活动有序开展,教师、学生在高质量的英语教学和 英语赛事中获得高水平奖项数量稳步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最终申报相应级别的教学成果奖。

  三、结论

  美育在发展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独立人格 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6] 新文科建设 的内涵之一是“交叉融合”,这就要求我们突破传统 的思维定式,打破专业壁垒,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探索新方法、新理论、新模式,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 合的可能性,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那么 没有美育的大学英语教育也是不完美的英语教育。 大学英语教师在注重英语工具性的同时,更要重视 语言的人文性,自身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美育理念,积 累美育知识,把握美育方法,将文本分析与艺术思想 提炼相结合,理性思维与情绪体验相结合,语言能力 培养与人文素养培育相结合,语言发展与道德情操 提升相结合,知识育人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 积极主动地发现美,欣赏美,践行美,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

       [1]张文光.大学美育[M].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
       [2]郝运慧.牢固树立外语教育中 的文化 自信[N].光 明 日 报,2019-10-21 ( 2) .https : ∥epaper.gmw.cn / gmrb / html / 2019-10 /21 / nw.D110000gmrb_20191021_2-02.htm.
       [3]康莉,徐锦芬.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自觉及其实现[J]. 外语学刊,2018(4) : 70-75.
       [4]李田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 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5,28( 12) : 88-89.
       [5]蔡基刚.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 公共英语 课程改革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43 (2) : 3-14.
       [6]陈雪贞.高校英语教学“四美合一”美育体系建构[J].中 国大学教学,2022( 12) : 53-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061.html
本文标签: 大学英语 ,美育 ,路径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