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9 11:11: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发展和品质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个阶段的 孩子们对于外界的影响非常敏感,因此,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他们健康的身心,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机会,通过各种方 式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而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还可以更直接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激 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审美的情趣, 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 格。”笔者认为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 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既要宏 观地从教育目的去研究,也要微观的 从每一次课堂教育内容上来分析,语 文学科和心理健康教育方课程进行跨 学科教学有很大的优势。而笔者身为 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尤其是近几年“减负增效”学习方式 的改变,让笔者尤为深切地体会到在 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 何等重要,因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 “减负”的前提下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 语文教材,起到增效的大作用,而且 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也大有裨益。

  所以,语文教师应结合 3—6 年级 小学语文中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渗透 式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健康 的个性,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得到 全面、平衡、健康的发展。

  一、提升修为,树立标杆,直观感知榜样

  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因为 教师是继家长之后的第二任老师。学 生在处于小学的这个年龄段中,喜爱 模仿身边看到听到的东西,可与此同 时又缺少了是非判断能力,所以教师 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不小的影响。 教师的自身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 性品质的发展以及情感认知的确定。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利用正面 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率先垂范给 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例如在教学一篇《丑小鸭》的课 文时,“丑小鸭因为小时候长得无比 丑陋被同行的其他小鸭子嘲笑排斥甚 至刁难,丑小鸭很自卑很沮丧甚至有 过轻生的想法,可是他没有这么去做, 他选择了坚强和对排斥他的其他小鸭 子做斗争”,告诉他们我就是我,依旧 怀着自信去活着,最后被自己的族群 所发现,数年后长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教授时将课文和身边的故事讲给学生, 指点学生生活并非别人说你不行就等于你不行,当有人质疑你的时候,你 就应当去证明你是可以的,我们首先 要有自信,有自信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通过如此方法将课文与心理健康教育 相结合,提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 击打能力。
 

\

  二、借助教材,挖掘形象,树立正确意识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教学重点主要体现在 从教学中挖掘情感教育内容上,并引 导学生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树立起正确 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其实,小学语文 教材是我们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间 接的材料,虽然它是由一篇篇生动的 课文组成,但是编者在其中设立了一 组组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材料,在语 文教材中挖掘心理渗透点,是语文教 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让我们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的 学习,同时,通过教学的优化,为语 文教师充实教学内容找到新的方向,充分找到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切合点。

  就拿六年级下册教材来说,第一 单元一组课文就是描写祖国“壮丽山 河”的四篇文章,为学生认识世界、 了解祖国风貌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 空间,同时又是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有血有肉的凭借物。进行语文课堂 教学时,教师就不仅仅教授文本传达 的语文知识,更加注重学生这类写景 文描述的景色形美、意美的感悟,引 导学生充分体会作者蕴含在其中的对 祖国美景的热爱之情,使他们充分感 受到祖国的富饶、博大精深,从而激 发他们自身对祖国美景的喜爱,最终 为之自豪,产生热爱祖国之情,进而 上升到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三、通过表演,体会品行,培养正确观念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情况设计语文 教学方案,保证该教学方案在应用目的 中既能在教学完成中体现对学生语文 学科情感教育的培养,又能够在教学 完成的过程中体现情感教育渗透对学 生的课下学习要求、促进师生共同发 展,为实践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就六年级语文教材而言,涵盖的 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选入上面所说 的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还编排 了一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保卫祖国而 作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形象。这是一条 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许多课 文内容表现了主人公对祖国的爱,对 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老师应该让 学生在学习课文文本内容的同时,以 此为舞台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 为学习上、生活中的榜样,使学生在 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 育,为这些平凡又伟大的人物而骄傲, 在骄傲的同时也荡涤着他们内心,使 学生也涌动着爱我祖国、爱我中华的澎湃激情,使语文教学从以课本为本 升华到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洗礼。

  譬如,在教学《半截蜡烛》这一 文时,其实学生对这一事件发生的时 间背景是非常陌生的,但是文章本身 而言却是比较简洁的,就是伯诺德夫 人一家三人为保护国家的秘密情报而 与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的过 程,作者在写作时是抓住人物的语 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行细腻 的描述。

  通过朗读,学生的认识还是浅层 次的,没有受到心灵的震撼。为了使 学生真正理解“一家三口的爱国”,笔 者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仔细揣摩三 人的语言和行为,了解每个人当时保 护绝密情报的过程,尤其是当时各人 不同的心理尤为重要,弄清楚这些后, 笔者让学生两人一组,按照课文自己 表演,体会主人公与德军展开的一场 没有硝烟却又令人心惊肉跳的斗争, 然后进行上台表演。切身体会伯诺德 夫人一家人面对敌人的从容镇定、机 智勇敢。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促使他们深入体验角色的情趣变化, 这一直观而又收效良好的方法使学生 易感受人物以实际行动来爱国,而其 中的两位小主人公可贵的精神品质也 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让学生自主 感悟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深爱自己的祖国。

  四、抓住小事,因地制宜,指引处世态度

  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有一些学生 之间的摩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一些事物要求也越发严格起来。 比如,近段时间笔者就发现有学生回 答问题或者读课文时不准确、有明显 错误了,有一大部分学生会直接打断 纠正,原本是好意,可这样的行为却直接打击当事人,有的会变得怯于交 流,变得对自己没有信心。其实学生 也知道教育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文明。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于细微处就能感 受彼此之间的文明,见微知著,润物 无声,细微之处一点一滴的变化帮助 我们不断形成尊重与文明的习惯。当 尊重成为一种习惯,融化在教学中、 课堂上、生活中,成为一种可以固定 下来的行为时,那么学生之间的交往 会是惬意又给人以信心的。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也是学 生交往的场所,学生之间的磕磕碰碰 也在所难免。前些天班级进行春季运 动会的报名填表活动,在笔者汇总时 却发生了一件未曾料想到的事:班里 一名大大咧咧的女生,却为报名一事 大哭大闹,她说死也不参加运动会, 当时言辞非常激烈。经过询问了解得 知,原来体育委员说了一句“你不参 加,地球照样转”。原来体育委员没有 经过大家的同意直接给班里学生报名 参赛了,引起了公愤,于是笔者就引 导孩子说:“我们处理事情时要先跟大 家交流,有沟通才能办好事,如果我 没有跟你这个体育委员商量,直接给 你做主了一件事,你也会不舒服的, 我们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 想,事情不也就容易多了。”
 

\

  另外当事情发生以后,我们要学 着进行补救,也就是说要有解决矛盾 的办法,尤其要有宽阔的胸襟、不斤 斤计较的心态,经过老师参与处理, 让他们先说说自己做错的地方,再说 说对方错在哪里,错了向对方道歉。 当对方做自我批评时,另一半的气也 就消得差不多了。借此机会,老师借 坡下驴引导双方明白搞好团结的重要 性,也教会学生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 学会正确对人待事方法。

  五、开展活动,渗透教育,促进自主发展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所以我们的语文 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开展 适当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 语文教学质量。同时,通过语文活动, 可以进一步挖掘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心 理健康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 的观点、想法,使小学生得到健康的 成长,从而有效地实现语文教学和心 理健康教育的跨学科融合。

  笔者作为语文老师,平时结合语 文教材组织实践活动时,会时刻关注 并结合学校不同的德育主题内容,设 计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针对学生普 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制定一个个 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活动,并有计划有 步骤地逐一开展。利用语文活动课, 大部分学生不仅可以对课文知识进行 巩固和发展,而且学有余力的学生也 会抓住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使学习 有所困难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启发, 懂得一点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学 生看到了人间的悲凉一幕,教师也可 以告诉他们,你们现在生活得很幸福, 但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像卖火柴的小 姑娘一样的小朋友。从文中引到现实 激发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从而教导 学生对世界怀揣爱心,对别人要友善, 这对于学生谦虚友善心理的培养也是 必不可少的现成的教材。

  实践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 常有效地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蕴含着许 许多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比如说 近段时间我们都在为庆祝妇女节而活 动,于是笔者就学校举办的为妈妈洗一次脚的活动,结合曾经学过的课文 《陈毅探母》《第一次抱母亲》等语文 教材进行教育,这种见缝插针的教育渗透,耗时少,针对性强,学生慢慢 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的重要,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对于课程实践活动还有许多的方 案,例如每两周一次主题手抄报以团 结、自信、互帮互助、友善等等为主 题,可以开展类似于课外延伸的小故 事,例如《论语 · 公冶长》(由课文 《鸟语》引申的小古文)中不耻下问的 故事讲解给学生,将学生分为两组, 一组用纸条写下自己的问题,由老师 收上来在上面备注好解释,到下一节 课交予另一组的学生按照纸条上对应 的名字,让学生对着学生提出自己的 问题,再由解答组给出答案,再互相 道谢,在这一语文课外活动中培养了 学生谦逊有礼的品质,难道不是一次 有效且能潜移默化的学生心理教学的 有效渗透吗?

  六、给予空间,给学生宣泄点, 保持阳光心态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有问题都愿意 去找老师进行宣泄和解决的,但是作 为教师,我们千万不能让学生将心理 问题积压在心中,因为容易使学生累 积思想问题,从而爆发更大的问题。 作文作为在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 内容,同时也是学生的一个很好的宣 泄点,抓住作文教学切入心理健康教 育,把作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在一起,学生写作时更会发自肺腑, 这样学生就会拿起手中的笔,在作文 中大胆地倾诉自己的快乐、烦恼、痛 苦,无形中实现了自己开导自己,自 己反思自己, 自己教育自己的强有效 的过程,也会逐渐增强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和抵抗挫折的能力。

  多给学生开放性题目,在给学生 拟定作文内容的时候告诉学生,什么 都可以写在作文中,如果不想让老师 和其他人看就悄悄告诉老师。教师就 可以通过学生的作文,及时了解他们 这一阶段的现状,就可以有针对性又 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状况,从而 让他们尽快走出消极的心理现状。这 样,教会学生慢慢地学会该怎样去对 待生活,也就学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待生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除体现教 材中的教学要求外,同时也要响应情 感教育渗透以及新课标要求,让教学 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更密切地联系, 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提升自己的思想 认识,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也学会从生活 中获取新知识内容,使情感意识培养 与学科知识能在实际应用进行创新性 的融合,这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 更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宋秀兰 . 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 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 [J]. 求知导刊 ,2018(36):45-46.
       [2] 赵丽平 . 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 健康教育的融合 [J]. 学周刊 , 2017(27):45-46.
       [3] 李吉林 .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1996.
       [4] 王文娟 .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J]. 华夏教师 ,2019(17):34-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4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