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语文作业:语文教学提质减负的“法宝” ——基于“双减”的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作业设计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9 10:00: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优化作业设计是“双减”的重中之重,是语文教学增效的“法宝”。在“双减”政策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不同教学 阶段,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前置作业、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借助少而精的多样作业,生成适宜的活动,如自学活动、练习 活动和巩固活动,助力学生多样学习,掌握学习内容,发展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实现提质减负。本文主要探讨以前置 作业、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为立足点,具体阐述“双减”下的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作业设计策略。

       [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作业设计,提质增效

       众所周知,“作业负担过重”是我 国教育领域的一个历史问题。为促进 学生健康发展,教育部早已发出“减 负”号召。在历年“减负”文件的指 导下,教师审视小学语文作业,发现 语文作业以课后作业为主,且形式单 一,重复率高,数量过多。尤其,作 业难度、数量等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相 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部分学生 “吃不下”,部分学生“吃不饱”,从而 阻碍了学生学习发展。所以,优化语 文作业设计迫在眉睫。基于此,教师 应以学生学情和教学情况为依据,设 计少而精的前置作业,可以创设出课 前预习活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做 好课堂准备,助推学生的学习发展。

       一、设计前置作业,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 学的保障。前置作业是学生进行课前 预习的依据。尤其在不断学习语文的 过程中,第三学段(5—6 年级)学生 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不 断增强,可以进行课前预习。对此, 教师设计多样类型的前置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一)设计阅读类前置作业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之一。 在课前进行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展现 自主性的同时,初步建构阅读认知, 为进行课堂探究奠定基础。所以,教 师精心设计阅读类前置作业。

       以《草船借箭》为例,认识字词、 了解故事内容是学生在课堂上要完成 的学习任务。立足这两项任务,教师 设计阅读类作业,呈现不同难度的作 业内容:

\
 
       大家都听说过诸葛亮吗?下节课, 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诸葛亮有关的文章: 《草船借箭》。在学习该内容前,请大 家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文章,初步 了解诸葛亮。在阅读的过程中,请根 据自身实际情况,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边阅读边勾划生字词。 查阅字典,标注生字词的读音。之后, 再次阅读文章。

       任务二: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 记得想一想这篇文章中有哪些人物? 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作业内容的作用下,学生们自选作业,生成作业“自助餐”,确保作 业内容和数量契合自身实际情况。尤 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们迁 移阅读经验,边阅读边思考,或认读 生字词,或梳理故事内容,实现不同  程度发展,为进行课堂阅读奠定基础。

       (二)设计搜集类前置作业

       阅读讲求知人论世。了解背景信 息是学生实现知人论世的关键。第三 学段小学生早已积累了搜集信息的经 验。所以,立足学生实际情况,教师 设计收集类前置作业,驱动学生迁移 搜集经验,应用多样途径搜集背景信 息,为进行课堂探究奠定基础,同时 借此继续发展信息搜集能力。

       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 了解杜甫的生平以及安史之乱是学生 们理解这首诗的关键。立足于此,教 师设计搜集类前置作业:

       之前我们学习了杜甫的诗。在学 习这些诗的过程中,我们大多都会有 一种沉郁顿挫之感。下节课,我们要 学习杜甫的另外一首诗:《闻军官收河 南河北》。这首诗被称作是杜甫“生平 第一快诗”。为什么杜甫会在这首诗中一改往昔风格,表达喜悦之情呢?请 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搜集信息,了解 相关内容:1. 杜甫的生平。2. 这首诗 的创作背景。(注:请尽可能地完成这 两项搜集任务,相信你会对这首诗有 一定的了解。)

       在此作业内容的驱动下,学生们 走进生活中,发挥自主性,或登录网 站,或查阅工具书,多样方式地搜集 信息。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部分学 生细心阅读, 自主了解诗人生平和古 诗创作背景,为在课堂上探究古诗内 容做好准备。

       (三)设计读写类前置作业

       读写结合是实施语文教学的方式。 第三学段学生通过不断体验读写结合 活动,积累了写作经验。在实施读写  结合课堂教学前,教师设计读写类前 置作业,引发学生生活经验,驱动学 生迁移经验,自主书写,为在课堂上 完善写作内容做好准备。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在这篇  文章中,老舍先生利用详略得当的方 法描述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详略得 当的写法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在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们早 已经历了多个春节,了解了春节习俗。 由此,教师设计读写类前置作业:

       在学习第一课时后,相信大家了 解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在时 间因素和地域因素的影响下,大家经 历了和老舍先生不同的春节。那么, 大家都是如何庆祝春节的呢?请大家 回忆春节习俗,将其记录下来。

       在此作业内容的影响下,学生们 展现个性差异,利用不同的方式记录 不同的春节习俗。如,有的学生直接 列出春节习俗;有的学生模仿老舍先 生的写法,采用详略得当的方式描写 春节习俗。在课堂上,教师准备引导 学生们分析老舍先生使用的写作方法,并与自己的课前写作内容进行对比, 发现自己的写作不足,继而完善不足。 如此做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自主地进 行写作练习,还可以使学生获得课堂 学习依据,便于查漏补缺,增强课堂 学习效果。

       二、设计随堂作业,课堂练习

       “双减”提倡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让教育真正的回归校园。在语文课堂 上,学生体验多样活动,认知所学。 课堂练习助力学生增强认知,有利于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实施语 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设计多样类型的 随堂作业,引导学生增强认知。

       (一)设计看图说话类作业

       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构成,是 学习语文的有力助手。在课堂上,教 师灵活应用插图,辅助学生探究文本 内容,促使学生直观地建构了认知。 接着,教师把握时机,设计看图说 话类作业,驱动学生迁移认知,自  主读图,积极表达,由此增强对所 学的认知,同时锻炼读图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

       以《村晚》为例,在学生了解了 古诗内容后,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呈现 教材插图(见图 1):

\
 
       并结合选做练习题,设计如此作 业:

       请大家合上教材,观察电子白板 上的图片,回忆古诗内容,用自己的 语言介绍这幅画。

       在呈现作业内容后,教师给予学 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在思考的过程中, 学生们边回忆古诗,边组织语言。接 着,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差异,依据 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顺序,随机选择 几名学生,鼓励其描述图画内容。在 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进 行赏识,发现学生的良好表现,及时 进行鼓励。同时,指出学生的描述问  题,提出完善建议。如此教学,不但 丰富了课堂教学活动,增强了课堂教 学的趣味性,还使学生们切实地增强 了对所学的认知,顺其自然地锻炼了 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便于提升 课堂学习效果。

       (二)设计绘制导图类作业

       孔子曾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反思学习,是学生们梳理 学习所得的方式之一。有效地反思学 习,不但可以使学生增强对课堂所学 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发展学习反思 能力。思维导图是学生进行逻辑性思 维的“工具”,是学生进行学习反思的 支撑。在课堂上,教师立足学生学习 情况,设计绘制导图类作业,引导学 生自主反思。
以《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为 例,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 鲁滨逊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感受到了鲁滨逊战胜困 难时的美好精神品质。立足学生的阅 读所得,教师设计绘制导图类作业:

       在课堂上,我们和鲁滨逊一起经 历了荒岛求生。在荒岛求生的过程中, 我们了解了鲁滨逊克服种种困难的方 法。请大家回忆故事内容,制作思维 导图,用直观的框架展现鲁滨逊遭遇 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

       在完成此作业的过程中,大部分 学生调动思维,回忆故事内容,并在 脑海中想象具体场景,尝试用简单的 语言和直观的框架思绪导图进行展示。 这样,学生不光学习了课文知识,还 锻炼了思维能力和绘画能力,有利于 语文学习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设计课后作业,课后巩固

       课后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阶段。 “双减”明确要求教师减少课后作业数 量,降低课后作业难度,丰富课后作 业形式,增强课后作业趣味。纵观上 文,在前置作业和随堂作业的辅助下, 学生们由浅入深地掌握学习内容,同 时发展多样能力。立足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设计精而少的课后作业,引导学 生巩固所学,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一)设计联动类作业

       联动类作业是指联动阅读类作业。 教育专家温儒敏提倡群文阅读教学, 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一篇走向多篇, 丰富阅读储备,锻炼阅读能力。在进 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进行 对比、总结,建构阅读认知,提升阅 读水平。所以,在课后阶段,教师设 计联动类作业,引领学生走进更多的 阅读文本中,寻找更多的“对比”。

       以《少年闰土》为例,在课堂上, 通过不断地剖析文本,学生们了解了 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故乡》中塑造 了中年闰土形象。对比人物形象是学生进行联动阅读的目的。因此,教师 设计如此作业:

       通过阅读《少年闰土》这篇文章, 你觉得少年闰土是什么样的?随着时 间的流逝,少年闰土长大,慢慢地步 入中年。《故乡》中恰好塑造了中年闰 土形象。请大家利用课后时间,阅读 《少年闰土》和《故乡》这两篇文章, 对比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你能发现 闰土的形象及其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呢?

       如此,这样的作业可以推动学生 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们边阅读边思考,从外貌、衣着 等方面对比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发 现其变化情况。部分学生在进行对比 时,发现问题:“闰土的变化为什么会 如此之大呢?”“是什么让闰土变成了 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自  主查阅资料,了解闰土发生变化的原 因,由此开阔视野,锻炼阅读能力。

       (二)设计实践类作业

       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是 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实践是学生从课 堂走进现实生活的重要方式。第三学 段小学生的实践欲望较强。在实践的 过程中,学生会发挥自主性,积极体 验多样活动,应用多样方法解决问题。 对此,在课后,教师设计实践类作业。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教师 设计了如此实践类作业:

       任务一:查图片,谈感受。

       搜集富丽堂皇的圆明园图片。你 觉得圆明园是怎样的?

       任务二:看电影,品作品。

       在家长的陪伴下观看电影《火烧 圆明园》。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在此作业内容的引导下,学生们 体验搜集活动和观看活动。在活动中, 学生们不但受到了视觉冲击,还受到 了心灵冲击,了解了昔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和今日破旧不堪的圆明园,以 及圆明园被毁的经过,不由地感叹: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 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 量的损失。”增强对西方列强的痛恨之 情,顺其自然地强化课堂所学。

       综上所述,有效设计多样类型的 前置作业、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可 以在实现语文作业少而精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体验多样学习活动,加强对 所学的理解,锻炼相关能力,提高学 习效果,实现提质减负。鉴于此,在 实施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教学时,教师 要把握“双减”时机,立足传统语文 作业设计不足,以学生为本,以教学 内容为依据,发挥教学智慧,设计前 置作业、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生成 多样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扎实掌握所学,锻炼多样能力,做到  提质增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 李松嘉 .  “双减”背景下小学 语文作业创新的研究 [J]. 华夏教师 ,2021(35):61-62.
       [2] 余琴 .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原 则与使用建议 [J]. 语文建设 , 2021(22):10-15.
       [3] 屈 艳娥 . 小 学语 文作 业 设 计 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基于语文 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 [J].教育观察 ,2021,10(7):132-134.
       [4] 孙莹莹 . 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J].科教导刊 ( 下旬 刊 ), 2020(24):165-166.
       [5] 张兰芝 . 让作业为小学语文学 习添砖加瓦 [J].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 2019(12):2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4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