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六风两促六结合”党建路径探索 ——以成都市双流区协和实验小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8 10:27: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学校该如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如何将党建工作融入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 深度融合值得学校管理者的思考。成都市双流区协和实验小学积极探索“六风两促六结合”党建路径,理顺学校党建工作思路, 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让党建工作与学校文化深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党建路径   党建工作    学校文化    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 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加强党对教育 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 保证。”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 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 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 工作各方面。学校党建工作也要紧扣 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阐释和系统讲 解,自觉把思想和行为统一起来,用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推动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团结奋斗。

       一、与政治建设相结合,严肃党 内政治生活,坚持政治方向,培育清 正党风

       党建工作,政治建设是“灵魂” 和“根基”,是统领和方向,要深刻  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  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政治建设与党风  建设相结合,目的是营造风清气正的  良好政治生态。而清正党风正是体现  党建成效的一面旗帜,也是引领党建  工作各个环节的先导性要素。

\
 
       (一)与政治建设相结合,学习 是最有效的方法

       学校党支部始终把贯彻落实党和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放在首位,集体 学习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讲 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 述、“四史”等作为党支部学习的主 要内容,把“两学一做”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清正 党风是关键

       学校党支部始终把依法治校、规范 管理,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 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重点工 作来抓。进一步健全党政会议制度,明  确校长办公会、党组织会议、教职工代 表大会议事事项与规则。健全重大决策 事前、事中、事后协调推进工作机制,  党组织决策前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 决策时积极参与决策并充分发表意见, 决策后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服务 保障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把党组 织的决策贯彻落实到位。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高质 量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是根本

       通过学习党章党规,进一步提高党员自觉性和责任感,强化党员日常 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 党日活动等制度。每年开展“支部书 记走一线”活动,与党员干部谈心谈 话、走访慰问、帮扶救助党员教师, 全力解决生活困难党员的实际问题。

       二、与思想建设相结合,抓好 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学校现代治理体 系,培育清净校风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为保持创造 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思想理论方面 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学校党建具有  特殊性,只有思想建设与校风建设相  结合, 才能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是领 导班子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思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学校 党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成立 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支部书记作 为意识形态第一责任人直接抓、亲自  抓,及时做好学校微信群、公众号等 网络平台舆论监管。在“双减”落实 过程中, 针对家长的困惑和意见建议, 通过“校长有约,家校共育”平台、线上家长会、校长见面日、公众号等 方式,及时有效地进行回复和说明, 维护正确舆论走向,传递正能量。

       (二)抓好教职工队伍建设,立 足岗位,建功立业是思想政治工作的 关键

       首先,开展党员示范——讲好教 育教学创新故事活动。以党员教师 讲教育教学创新故事影响普通党员, 党员带动学科教师的方式, 形成良好 课程改革氛围。每一位党员骨干至 少牵头负责两项重点工作, 如课程建 设、课后服务、党建宣传、课题研究、 作业设计等,以党员教师团结身边 骨干教师, 与全校教职工协同共进、  创新工作。其次, 开展党员示范—— “清波亭”党员示范先锋岗值周活动。 建立争先创优长效机制, 学校为延时 放学学生专门修建“清波亭”,党 支部带头开展“清波亭”党员示范 先锋岗值周活动,党员教师每天下 午六点到六点半轮流坚守“清波亭”, 为学生提供作业辅导、阅读指导、  体育锻炼等服务,做实做细课后延 伸服务, 让家长和学生满意。最后,  全面推进党员教师与青年教师、新 教师“师徒结对”。健全学校领导 班子成员、优秀党员教师联系教学 骨干、青年老师、新入职教师制度,  保证全体教师队伍思想纯洁,不跑 偏、不走神。

       (三)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党带团、团带队

       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对学生尤其 重要。第一,建立家校共育德育工作 机制。由学校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 工会参与,德育安全处牵头负责,坚 持每半期研究一次学生德育工作,确 保学校德育工作有的放矢。第二,推 进“学榜样、做榜样”榜样示范引领 活动。德育处、大队部每周组织各班 级、各中队推选优秀学生代表,设立榜样墙,通过升旗仪式、校园广播、 宣传栏等方式宣扬优秀事迹,引领更 多孩子积极向上。第三,开展“心湖 工程”。党员教师结对帮扶学习困难、 家庭困难、行为困难学生,帮助孩子 在成长关键时期形成正确“三观”。  第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党组织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让教师、学生不受外来干扰,保持思 想纯洁。第五,注重德育人才队伍建 设。开展党带团、团带队活动,加强 对辅导员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定 期召开班主任、辅导员培训工作会,  规范班级德育行为,保持德育工作一 致性与一贯性。

       三、与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 合,抓好“红色怡心堡垒”党组织建 设和“红色心湖先锋”党员培训,培 育清明政风

       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是党建活动 不可分割的整体,组织建设是制度建 设的基础,制度建设是组织建设的保 障。通过组织建设把干部培养标准落 到实处,通过制度建设高效调解党内  矛盾、解决党内问题、规范党员行为。 与政风建设相结合,做好“选好干部 和管好干部”两件事, 形成清明政风。

       (一)选好干部,创新党员吸纳 机制,制定明确组织要求

       党组织在选人和用人中发挥主导 作用,严格新党员发展标准、程序, 注重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 教师培养成教育教学管理骨干的“双 培养机制”,确保党员发展质量。近 两年,向党支部提交入党申请教师 10 余人、入党积极分子 3 人、预备党员 1 人、新入党党员 1 人,2 名党员中 层干部成为校级干部,8 名党员教师 通过“双培养机制”在教育局正式备 案为学校中层干部。

       (二)管好干部,完善党员管理 机制,严格落实生活制度

       按要求按时完成党员及党务工作 者送培训任务, “党员 E 家”学习达 标率达 100%,无违法违纪党员。充 分发挥“微党校”阵地作用,利用各 种平台,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常态化制 度化。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定期向上级 党组织报告学校党建工作, 全校无“口 袋党员”“失联党员”。去年,学校 党员大会召开 13 次、支委会召开 13 次、支部书记讲党课 5 次。

       四、与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相结合,加强领导班子、党员队伍、 师德师风建设,培育清澈教风

       党员作风不纯不正,党的形象就 会遭到破坏, 党的威望就会遭受损失,  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会逐渐 丧失。学校党支部将作风建设和反腐倡 廉建设相结合,引导全体教师坚定理 想信念, 提高政治站位, 敢于担当作为, 求真务实做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

       (一)思想赋能

       把廉洁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纳入党 支部总体规划,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  批评、收看《警钟长鸣》警示录等活  动, 严格杜绝各种浪费、铺张和腐败。 严格执行民主决策,教师代表列席行 政会,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 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通 过广泛调查、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征 求意见后,再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讨 论决定,形成风清气正、水天一色的 廉洁之风。

       (二)精神赋能

       让“做事就是学本事”的理念根   植于学校所有行政人员心中, 提出“校   长比行政快两拍, 行政比老师快两拍” 工作原则,让行政走在学校发展最前   沿;提出“前瞻、求真、严谨、创新” 八字工作方针,让行政班子凝心聚搞课程建设,一心一意谋学生成长, 推动不能腐、不想腐。

       (三)知识赋能

       加强行政干部基本法律法规的学 习,以支部书记讲党课、走红色路线、 同读一本书、参加名校长工作室学习等  方式,组织行政干部认真学习党史,学 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  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政策,提 高领导干部的自制力、执行力和领导力。

       五、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依托 “红色天鹅少年”工程,播种清廉种 子,培育清新学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 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 加强党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强化各 级党委领导责任。抓好少先队工作, 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 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战 略方针,更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 继有人的鲜亮标志。学校把“涵养社 会敬廉崇洁的良好生态,从小在学生 心中播撒清廉的种子”作为少先队工 作的一项重要目标。

       (一)重视环境建设,潜移默化 影响学生

       在教室走廊和楼道悬挂、张贴名  言警句、教育方针、运动造型、三字经、 弟子规等内容,警醒激励学生奋进。  设立校园文化橱窗,宣传校园文化, 设立走廊读书角,让学生在这里交流 喜爱的图书。校园干净整洁、教室窗 明桌净,桌凳排列整齐,给人赏心悦 目之感。校园建筑重新命名,以“澄 明楼”“卓建楼”构筑学校文化氛围, 对师生警醒和训诫。

       (二)重视课程建设,德育课程 护航成长

       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培养学  生诚信正直、知礼向善等廉洁素养”作为课程目标,把加强学生“廉洁  知识教育、廉洁能力建设和廉洁品  格塑造”作为课程内容,科学设置  阶段课程目标、内容、开展方式和  评价指标。低段学生侧重品德知识  教育,通过与 一 日常规相结合,引  导和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惜粮食  等良好行为习惯;中段学生侧重社  会能力建设,通过“礼仪课程”,  将仪表之礼、言谈之礼等“八礼” 具化为具体行为榜样,开展“向榜  样学,我也成为榜样”系列评比活  动,规范学生行为;高段学生侧重  综合素质塑造, 通过教育, 培育“一  言一行, 赏心悦目”天鹅少年姿态。  依托小天鹅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让  学生在每一次的闯关评价过程中,  不断改进自身不足。

       六、与家校共育相结合,联动家 长党员,开展“全员导师制”,做好 家访工作,培育清淳家风

       抓好“三大”家校共育常规特色 活动, 不断提升家长对学校的认同感、 提高家长党建获得感,从而更理解、 支持配合学校工作。

       (一)“校长有约”架起沟通桥梁

       办一所学校,爱每个学生,暖每 个家庭。开展“校长有约”线上直播, 建立家校联系网络,家校交流平台,  倾听家长最真实声音,解决家长最急 迫问题,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孩 子健康发展良性循环。

       (二)“家长开放”走进校园深处

       家长放心,学校怡心。开展家长 开放日活动, 向家长开放课堂、食堂、 节日活动等,既让家长参与孩子在校 园的生活,看到学校对孩子成长的悉 心照顾,直面家长最关心问题,缓解 家长焦虑,又让家长进一步看到学校 文化、学校规范管理,以及在党建引  领下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和其他教育教学工作的努力与成绩。

\
 
       (三)“家访活动”步入孩子家庭

       大爱与行,家访与行。学校党支 部指导德育处,开展党建引领家访活 动,党员同志带头和班主任、辅导员 一起,走进家庭、关爱学生,做好家 访前、中、后的工作,以家访工作反 哺学生校园学习。

       七、结语

       协和实验小学在党建引领下,探  索出“六风两促六结合”党建路径,  让党建工作与学校文化“深度融合”, 学校党员干部和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 坚决贯彻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 等国家教育政策,创新开展工作,狠  抓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张东娇 . 当前学校文化建设 和研究的三个长进点 [J]. 中小学管 理 ,2021(8):10-13.
       [2] 张 德 . 从 科 学 管 理 到 文 化管理 —— 企业管理的软化趋势 [J].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版 ),1993(1):2836.
       [3] 吴立宝 , 许亚桃 , 代俊华 . 学 校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J]. 教学与 管理 ,2021(13):11-13.
       [4] 邢秀茶 , 何俊华 , 茹荣芳 . 学 校文化问题透视与建设路径 [J]. 教育 科学研究 ,2012(7):46-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3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