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 EAP 的教师心理问题预防模式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7 15:15: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还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更与自身的职业 幸福感息息相关。目前中小学教师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对了较大的挑战和压力,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引起了 学界的关注。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满足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有效预防和解决 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心理问题,本文在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心理问题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 EAP 的教师心理问题 预防模式。

  [关键词] EAP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预防模式

  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最早由经济 发达国家提出,我国关于此方面的研 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几年,关 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大众的 普遍关注,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 经常被忽略。

  EAP 是一种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 题的专业服务,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开展一系列的专业疏导,帮助人们更 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从而对自 我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并提供有效 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 访谈法探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 状和心理问题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构 建基于 EAP 的教师心理问题预防模 式, 旨在为教师群体提供专业的心理 帮助,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发 展提供保障。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发生 频率有升高趋势。教师产生心理问题 对学校和学生都会造成严重影响。调 查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上,有 58.23% 的教师认为自己 “很好”或“一般”;在心理问题的 自我评价上,有 55.38% 的教师认为 自己“经常”或“总是”有心理问题。 2017 年有学者对上海市的 400 名教 师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发现 30% 左 右的教师存在轻度、中度焦虑和抑郁。 2014 年有研究对大连市的 362 名中 小学教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发 现:18% 的教师有轻度症状,2.2% 有中度、重度症状。2018 年有研究 对厦门市的 277 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职 业倦怠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亟须社会各 界的关注,本文将从教师心理问题成 因和 EAP 模式构建的角度对教师心 理问题预防展开探究。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 成因

  通过现有研究和访谈分析,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压力

  在“双减”政策下,各地方学校 实施课后延时,小学大多数学校课后 延时到下午五点半或是六点,初中学 校则是在课后延时的基础上增加了晚 自习,一般晚自习要到八点半左右, 很多高中学校的晚自习要到九点左右, 教师的工作时间变长了。我国的教育 一直在改革,每次改革都需要教师快 速适应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这 些都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现在的教育追求素质教育,但实际上 各地方教育部门又非常在乎成绩,就 需要教师既抓学生的成绩又抓学生的 素质教育,还有各地方教育部门为了 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会 组织很多的教师比赛,如创新赛、技 能赛、基本功大赛等,而学校为了调 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时常组织评优 评先等评比活动,这些都会给教师带 来很大的职业压力。此外,由于部分 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在学习过程 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也会让教师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二)家庭问题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弹 性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发现,已 婚教师的抑郁焦虑量表分数高于未婚 教师,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未 婚教师,说明婚姻对教师心理健康状 况有一定的影响力。在部分教师的访 谈中也发现,已婚的教师更容易有抑 郁、焦虑、职业倦怠等问题,而家庭 问题导致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 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家庭成员关系不 和;二是家庭经济压力大;三是家庭 环境不良;四是家庭中有教育子女的 问题。

  (三)个人因素

  教师的个人因素导致心理问题主 要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自我认知偏 差。自我认知偏差包括教师的自我效 能感低、社会期望过高、自我认识不 足等都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二是 教师自身的人格特质问题。人格特质 中的自我意识、控制感、安全感、成 就感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 康。如果教师在工作中感觉工作带来 的成就感很低时, 就会产生消极心理。 三是教师的社会比较。根据社会比较 理论,个体看到关于他人的信息时, 通常会将这些信息与自己的生活联系 起来,并且做出积极或消极的自我判 断。社会比较倾向会降低个体的幸福 感,增强其职业倦怠,还会增强中小 学教师的职业压力,进而降低其心理 健康。


\

 
  三、基于 EAP 的中小学教师心理 问题预防模式

  (一)EAP 理念及实践应用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帮助计划,是企业为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增强组织管理 效能而为员工提供的一种包括评估诊 断、咨询辅导及培训教育等内容的系 统的、长期的支持服务项目。EAP 并 不是简单对员工提供专业服务,而是 对公司整个系统中的员工及其家属进 行广泛的咨询、辅导、干预、支持等 专业服务,旨在帮助员工及其家庭解 决生活、工作和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 题。EAP 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 主 要是帮助美国企业解决员工在工作中 出现的心理问题,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和工作效率。此后,EAP 被逐渐引入 欧洲,并在西方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 多企业开始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纷 纷开始寻求专业资源解决员工的心理 问题。例如,联想集团就于 1999 年 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出“联想希望工程” 和“联想职工心理健康俱乐部”等心 理咨询和服务项目,解决员工在工作 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2011 年 10 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正式启动了“移 动快乐 365”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 员工舒缓工作压力、改善身心健康。

  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 EAP 应用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如北 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均 推 出 了教师 EAP 项 目。 因此,EAP 模式在我国也有很多的实践应用。

  目前,我国 EAP 服务模式主要 有三种:团体咨询、危机干预和个体 咨询。团体咨询是 EAP 模式的最初 形式,它强调在团体中运用积极心理 学和心理健康相关理论,通过运用专 业的服务技能对团队成员进行专业指 导,促进团队成员的积极成长。危 机干预是 EAP 模式中的重要内容, 它强调对个体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个体咨询是指 个体主动寻求专业人士,如咨询师, 为其提供心理帮助的过程,如通过面 对面或电话方式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 助。我国 EAP 应用主要集中在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心理 健康预防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较弱, 对 EAP 的应用也存在不足。为此, 本文在分析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及其心理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 立基于 EAP 的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 预防模式,即成立基于 EAP 的中小 学教师“心理关爱”成长中心。

  (二)成立基于 EAP 的中小学教 师“心理关爱”成长中心

  教师“心理关爱”成长中心,是 以 EAP 为框架,由教育行政及职能 部门为关注全区教师心理健康提供的 系统的、长期的心理健康服务。借鉴 EAP 在企业中推行的较为成功的福利 方案,通过文献研究及对教师心理健 康状态和心理发展需求的调研,由专 业人员为教师提供心理培训、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指导和心理服务 等,让教师懂得如何关爱自己,帮助 教师提高自身心理健康能力,促进教 师心灵成长。

  1. 成立教师“心理关爱”领导 小组

  为了让教师“心理关爱”在区域 内正常顺利进行,首先,需要建立领 导小组(见图 1)。该领导小组的组 长由该区域的教育行政领导担任,如 该区域的教育局局长;副组长由该区 域各校的校领导和负责该区域的心理 健康方面专员,如心理健康教研员共 同担任;组员由教育行政部门的职员 和各校的专职心理教师担任,没有专 职心理教师的学校可以找兼职负责学 校心理健康的教师担任。初步成立一个团队,这样的团队有助于教师“心 理关爱”各项活动推进和实施。


\

 
  2. 开发教师“心理关爱”系列成 长课程

  通过对本区域教师的调查,了解 教师的内心需求,从“心理健康技能 提升”“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原 生家庭”“情绪管理”等五大模块或 是其他内容出发,确定教师需要或是 想要成长的内容。

  了解教师的需求之后,由领导小 组成员制定方案,具体内容可包括: 一是开发学校管理者“领导沙龙”系 列活动内容,探索实施途径和载体, 通过实践调整与完善。二是开发班主 任、教师心理志愿者及心理教师队伍 “心理关爱”培训内容。对班主任、 教师心理志愿者及心理教师队伍作为 种子师资队伍进行建设和培训。除了 开发关爱自我、滋养心灵的培训内容 外,还要注意培养教师的心理学素养, 结合心理咨询技能证书培训,开展持 续的心理知识、心理咨询理论和技巧 培训,掌握一些心理学工具,提升他 们在工作中的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 带领能力,促使他们成为学校教师心 理健康的推动者,为“心理关爱”的 校本培训储备师资队伍。三是逐步协 助学校开发诸如骨干教师、青年教师 等不同教师团体“心理关爱”讲座、培训内容。帮助教师掌握提高心理素 质的基本方法,增强应对心理问题的 能力。形成培训菜单,提供给其他学 校自主选择,移植创新,校本化推进 教师“心理关爱”培训。

  3. 构建教师“心理关爱”服务 体系

  首先,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主要负责全校教师心理咨询工作, 包括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团体心理 辅导、危机干预等。其次,在团体 心理辅导方面,学校应成立以心理 健康教育为指导的辅导小组,每周 定期开展集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 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彼 此间的了解,为教师提供专业、有 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当教师出现严 重的心理问题时,学校应立即启动 危机干预预案,对其进行及时干预 和治疗,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对其进行初步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制定相应的危机干预方案。最后, 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教师“心理关爱” 服务体系。

  4. 为教师创设舒适和谐的心理 时空

  “给教师一个宽松的工作空间” 是形成教师健康观念必不可少的,是 学校整体性工作的一部分。实践证明, 宽松和谐的心理时空是教师心理健康 的重要保证。许多教师都能承受生活 的清贫和工作的艰辛,但前提是自己 的辛勤劳动要得到领导的理解和尊 重,有时领导一句温暖的话语就可以 使教师得到极大的安慰和鼓舞。同时 教师需要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对自己重要性的肯 定与接纳的心理倾向,让教师拥有正 面、健康、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从而 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领导要努力改革教师管理模式, 变程式化、事务化的管理为人性化的 管理,以教师为本,努力为教师创设 一种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使管理更 贴近教师的心灵世界,更贴近教师的 职业心态。

  四、结语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正 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积极采取有效 措施进行预防。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 得到有效维护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 康才能得到保证。因此,基于 EAP 构建新时期教师心理健康预防模式是 非常有必要的,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心 理帮助,从而有效保障学生的心理健 康,进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地 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志文 , 曹毅 , 侯玉波 . 社会 比较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职业 压力与心理弹性的作用 [J]. 中国健康 心理学杂志 ,2023(6):876-881.

  [2] 金志新 , 张珏 , 张仙云 . 中小 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 策 [J]. 思想理论教育 ,2011(4):66-70.

  [3]刘娟,姜喜双,詹天麒 .EAP视 角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研究 [J]. 襄 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5):109-112.

  [4] 王桂珍 , 王桂芝 . 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J]. 现代教 育科学 ( 中学教师 ),2014(5):60-61.

  [5] 董志文 , 李冉 , 周静 . 物质主 义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社 会比较倾向的中介作用 [J]. 中国临床 心理学杂志 ,2020(2):274-276+2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3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