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7 14:20: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针对当前小学英语作业浅表化、碎片化、无序化等现实问题,基于单元整体视角开展具有关联性、递进性、系统性的作业设 计显得十分必要。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可以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教师需在研读教材和 分析学情的基础上, 紧扣单元主题意义,以单元目标为统领,以课堂教学为纽带,设计指向单元大任务的作业,以作业优化反哺 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单元整体,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自“双减 ”政策发布以来,在 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中,教育工作者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实践过程中, 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虽然有 布置拓展型、实践型作业的意识, 如海报制作、调查汇报等,但由于 难度较大、精力不足、缺乏指导等, 学生完成质量不高;二是作业内容 较为随意,同单元课时作业之间没 有关联和递进,且与课堂教学的统 筹不够,学生只是无目的、被动地 接受作业。换言之,教师布置的作 业是“孤立”的,没有从单元整体 的角度进行系统规划,导致学生的 学习浅表化、碎片化、无序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指出,教师应基于单元 教学 目标,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 时作业。单元整体视角下 的作业设 计,倡导教师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 以单元大任务为驱动,有层次地开展 逆向作业设计和教学设计。本文以译 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 7 At weekends 为例,分享基于单元整体 视角的作业设计思路。

  一、分析教材及学情,提炼单元 主题意义

  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有效实施, 需以教材为基础,在了解实际教学情 况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策略,开展单元 主题教学活动。因此,在单元整体作 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教 材与学情进行分析,对主题意义进行 提炼,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需要在设计作业前,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研 读。在单元话题的基础上,解读单 元内容, 挖掘主题意义。Unit 7 At weekends 围绕“ 周末活动”话题而 展开, 属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 主题范畴, 一般用 4 个课时完成教学。 第 1 课时教学内容为 Story time, 学 生学习谈论周末的相关词汇和句型,初步感受周末的乐趣;第 2 课时教学 内容为 Grammar & Fun time, 学生 通过询问周末活动及交流讨论,正确 使用频率副词和重点句型,了解有意 义的周末活动;第 3 课时教学内容为 Sound, Culture & Cartoon time, 学生学习字母 s 的发音,欣赏其他国家小朋友 的周末活动,了 解并评价 小猪 Billy 的周末活动,提出改进建 议,了解健康周末的重要性;第 4 课 时教学内容为 Checkout & Ticking time,学生通过调查、写作等活动, 规划周末活动,总结评价,形成正确 的价值取向。

  其次,教师需考虑学生对话题的 熟悉程度和已有的语言基础。每一个 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 也会有明显的 区别,语言基础 自然 存在不同,教师要全面了解班级的 学生,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 层次化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整体 作业。 在 四年级上册 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四年级下册 Unit 2 After school,Unit 3 My day 以及 五年级上册 Unit 4 Hobbies 中已有 关于体育运动类、日常活动类以及兴 趣爱好类的词汇,学生具有一定的语 言积累。“双减”背景下,学生在周 末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由于大部分 学生生活经验有限、自制力不足,对 于如何合理安排周末活动没有明确的 概念。因此,教师希望能依托教材情境,让学生在认识、感受、询问、评 价他人的周末活动中,体验丰富多彩 的周末,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周末活 动,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最后, 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 教师最终提炼出本单元主题意义—— 思考并规划有意义的周末活动,树立 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以目标为统领,设计单元和 课时作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指出,教师要以单元教学 目标为统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识。这就表 示不管是教学策略,还是作业设计, 都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目标的 统领下设计单元作业,才能让学生的 学习更加透彻。如果从认知层面进行 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 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已经 具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与知识基础, 处于此年龄段的学生能描述自己的单 个周末活动,但在描述完整的周末活 动时,会出现不知从何说起、逻辑混 乱的现象。因此,教师以整体性、递 进性、综合性、实践性为原则,设置 了以下单元教学目标:(1) 能正确 朗读和理解有关周末活动的短语和 句型,与自己的周末进行简单的对 比; (2)能使用频率副词和相关句 型询问并谈论周末活动,感受周末 活动的丰富多彩; (3)能评价他人 的周末活动并提出简单建议,表达 自己的观点,体会健康周末的重要 性; (4)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周末活 动,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 活态度。从低层次的认识周末,到 中层次的感悟周末,再到高层次的 规划周末,逐步促进学生综合运用 能力的提升。

  围绕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将单元作业大任务设置为“制作 My weekend handbook(我的周末手册)”, 并分为三个由易到难的子任务:Good weekend activities(记录优质活动) , My weekend plans(绘制思维导图), My weekend(规划个性化周末的主 题写作) ,依次对应英语学习活动观 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使学生通过写作习得完整描述周末的 英文写作方法,表达对周末生活的感 受。单元作业目标如下:(1)通过关 键词,复习和巩固文本内容,用简单 的语句描述自己的周末活动;(2)对 周末活动进行归类,借助频率副词, 谈论更有意义的周末活动;(3)列出 心中的优质周末活动,以此为依据制 订“健康周末计划”;(4)列出写作 提纲,规划周末活动, 进行主题写作。

  当然,单元作业总任务绝非一步 到位,部分学生不具有完成单元作业 的能力,此时教师就可先通过课时作 业进行铺垫,引导学生厘清课时作业 框架,循序渐进,最终达成目标。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制作 My weekend handbook”的单元大任务, 教师设计了以下课时作业。

  第 1 课时的作业, 重在知识领会, 学生需要借助课堂形成的思维导图, 写出关键词,口头复述课文人物的 周末活动。复述过程中,加入与实 际生活相关联的句子。例如,在复 述 Su Hai 的周末活动时,先说教材 内容“Su Hai and Su Yang like playing with their cat Kitty . ” 再补充“I have a cat,too. I like playing with it on the sofa.”学 习完第 2 课 时后,思维开始萌芽, 学生需要对周末活动进行归类,如 运动类、文学类、艺术类、休闲类等, 感受活动的多样性。随后搭配频率 副词, 初步思考怎样分配各种活动,使周末过得更有意义。第 3 课时的作 业属于单元大任务中的第一个子任 务, 学生根据教材所学及生活经验, 写出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周末活动, 据 此口述“健康周末计划”,加深对主 题意义的理解和认知。第 4 课时是 复习总结的课, 课堂上学生通过对话 交流填写调查表, 写出自己和朋友的 周末活动。课后作业可延长周期, 学 生需列出写作提纲, 规划周末活动, 进行“My weekend”主 题写作, 完成第 2 个和第 3 个子任务, 最终完成大任务,促进迁移运用。


\

 
  三、统筹课堂教学,促进单元作 业的产出

  作业和教学不是简单的从属关 系,作业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延伸,是 巩固学生知识基础的有效手段,作业 可以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良性互 动、有效融合的纽带。但是在传统的 课堂教学中,作业的设计较为简单, 且教师大多以单一的课时为中心设计 作业内容,单元作业的产出量较低, 让学生的学习有了碎片化的特点。在 贯彻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过程 中,教师必须对整堂课进行统筹,从 统筹的层面出发对作业进行单元化设 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有针对性的 过程性指导,共同保障单元教学目标 的实现,高质量地促成单元大任务的 产出。

  以 Unit 7 At weekends 的 教 学 为例,教 师在设 计单元作业 的过程 中,需要在全面了解单元作业内容 的情 况下, 利用逆 向思 维梳理 课 堂教学思路,保证作业形式与内容 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1)在 第 1 课时的教学中,带领学生理解 Story time 文本内容时, 教师就可 以适时追问“Do you do the same things at weekends?”“How often do you visit your grandparents?”“Whose weekend do you like best?”引导学生将课 文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助力作业 中的口语表达; 学习完 Story time 之后, 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式的板书, 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通过关键词复 述课文的学习策略。(2) 第 2 课时, 引导学生对 Grammar time 和 Fun time 中出现的周末活动进行分类, 按类别进行头脑风暴,说出更多的 活动;鼓励学生加入频率副词, 如“I often play badminton and skip rope.I sometimes watch cartoons on iPad.” 用 1~2 句话表达对有意 义的周末的想法。(3)第 3 课时, 在 Sound time 和 Culture time 教 学中,开阔学生视野,使其了解不 同国家、不同年龄的人的周末活动; 在 Cartoon time 教学中, 引导学生 对 Billy 的周末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 建议,续编故事,小组排练,表演 展示。(4)第 4 课时,学生汇报调 查结果以及完成书上的写作之后,教 师可 以追 问“What do you think of his/her weekend?”“What do you want to do at weekends? Why?”“What kind of weekend do you like, happy/healthy/ exciting?”引发学生对有意义周末的 深度思考, 合理规划自己的周末活动; 再预留时间,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 完成对单元大任务中“My weekend plans”思维导图的绘制,教师走动进 行点拨指导。

  这样,课堂活动就能为作业的完 成提供语言积累和方法指导,二者相 辅相成、优势互补,单元作业大任务 “My weekend handbook”的产出 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四、借助评价量表,多元评价学 生的表现

  学生在单元主题语境中,建立课 堂学习、课后作业、生活经验之间的 联系,促进自主学习,凸显单元整体 作业的产出导向、情境导向与促学导 向。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教师 都需要借助评价量表,针对学生的表 现及时提供反馈、帮助与评价,以实 现教、学、评的一致。在作业设计过 程中, 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批改作业的模式,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多元评价,这就突 出了设计评价量表的重要性。

  为了检验单元大任务的达成度, 教师将三个子任务作为评价项目,并 列出具体的评价标准,制定评价量表 (见下表)。利用课堂时间,参照标 准选取范本进行点评。随后学生利用 评价量表进行自评,反思、调适、改 进自己的学习。除了评价量表,教师 还可以通过课后访谈、作业面批、作 品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更 加细致具体的评价,肯定他们在单元 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


\

 
  单元整体视角下的作业设计体现 出逆向思维,帮助教师厘清大任务与 子任务之间、单元作业与课时作业之 间的教学逻辑。教师从单元学习需达 成的目标,即单元大任务开始反推, 逐一分解到课时中,形成子任务和课 时作业,并将作业视作课堂学习的任 务,将课堂教学看成作业的预演与指 导,以作业的优化撬动课堂的“减负 提质,精准指导”。

  “双减”政策及新课标的颁布对 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提出了更新、更高、 更具体的要求。教师应以此为契机, 不断学习、思考、实践和突破,基于 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紧扣单元大任 务,完善教学、作业与评价,促进课 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助力学生核心素 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 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 [S].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王月芬 . 重构作业 :课程视域 下的单元作业 [M]. 北京 : 教育科学出 版社 ,2021.

  [3] 蒋京丽 . 立足“双减”背景 , 以作业撬动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J]. 英语学习 ,2022(8):4-9.

  [4] 金荣 . 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 小学六年级英语作业设计实验研究 [D]. 呼和浩特 :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3.

  [5] 刘佳珂 . 单元整体视角下小 学英语作业设计研究 [J]. 启迪与智慧 ( 上 ),2022(11):47-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2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