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6 10:32: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为优化音乐教学模式提供了便捷条件,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可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激发学生的艺术表 现欲,促进学生将音乐艺术与生活紧密联系。本文以人教版小学音乐上册《赶海的小姑娘》为例,提出明确设计思路,确立 设计原则;抓住教学要点,完成模式构建;强化活动组织,实现模式实施的策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音 乐素养的生成。

  现代教育技术最早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 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 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 和评价,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并构建音乐课 堂教学模式,实施先进的教学方法, 不仅有利于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还能更好地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在提高教 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音乐上册《赶海的 小姑娘》为例,立足课堂教学探索有 效策略,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 果,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明确设计思路,确立设计原则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音乐课堂教学,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线性化、 纯知识传授的教学理念,对“教”和 “学”的过程、资源、方式等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进而实 现对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改进。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之初, 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综合性考量,理 清设计思路,明确设计原则,这样才 能让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音乐课堂教 学模式设计、实施工作事半功倍,在 增进设计、实施效果的同时,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效。

  (一)主动性原则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途径多样且便捷。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音 乐课堂教学需要在互联网时代下,面 对复杂的信息环境,涉及诸多先进科 技,比如,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技 术等,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再是音乐 知识被动接受的客体,而是主动实现 知识、经验建构,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故此,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音乐 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接受知识、技能 的潜能发掘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在教 学过程中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放在音乐教学中的首要位置,注重培养 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创新力,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前、课后有效时 间进行学习,善于发现新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

  (二)整合性原则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音乐课堂教 学具有数字化的特征,其教学资源的 呈现形式将会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多 样,进而会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出现 教学资源获取方式复杂、教学资源冗 余的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中需要对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 整合,应用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比 如,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 “东海渔歌”中《赶海的小姑娘》 一 课教学中,教师可将 PPT 可见作为 音乐教学的主要载体,利用图像、视 频、文本展示蔚蓝的海水,汹涌澎湃 的海浪和金色的沙滩,让学生通过 “听”“说”“看”等行为获得大量信 息,燃起对大海的好奇和热爱,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欢快、活泼的情绪,进 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 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学评”一致原则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音乐课堂教 学需要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教 学过程中形成实时的数据反馈。例如,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赶海的 小姑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 EarMaster(练耳大师)多媒体音乐教 育软件以“视听”“问答”交互的形式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训练。根据小学四 年级学生的起点认知和经验,从较为 简单的音程判断开始,给出若干单音, 让学生进行音程大小的判断,根据教 学软件的提示,训练提升自己“听” 的能力。练习过后,教师可借助软件 大数据统计功能,获取学生练习中的 正确率,了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实 时数据,判断学生的进步,找出学生 存在的不足。借助这些数据,教师不 仅可分析出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 情况,还能清楚地了解学生课堂学习 任务的完成情况,将分析结果纳入课 堂教学评价中,进而实现形成性评价 和总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一方面激 励学生不断努力探究,达到学习目标, 另一方面,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及时 调整,从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音 乐课堂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评” 的一致性。

  二、抓住教学要点,完成模式构建

  根据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教师 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功能和特 点,构建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具有混 合式特点的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设 置为前端分析、内容与资源设计、师 生交流以及数据获取与分析四个阶段。

  (一)前段分析

  音乐课堂教学的前端分析可为有序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理 论支撑,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需求分 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能力分析以 及学习环境分析。

  同样以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的 《赶海的小姑娘》教学为例,这是一首 由马金星作词、刘诗召谱曲的歌曲, 通过对小姑娘“赶海”活动的刻画与 描写,展现出“小姑娘”轻松快乐的 心理状态,体现出“小姑娘”善良、 朴实、纯真的心灵。整首歌曲采用的 是单二部曲式的结构,共由七个乐句 组成,既描写了小姑娘“捡贝壳”“捉 对虾”的情境,也描写了“金色的海 滩”“美丽的晚霞”,歌词中能够给学 生带来如诗如画的感受。对于四年级 小学生,他们已经在学习和成长过程 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和参与音乐活动 的经验,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 过音乐课堂教学使其体验“赶海”的 快乐,在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的同时,体会到“大海”给人们生活 带来的无限乐趣,点燃学生热爱大自 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激发 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热情。

  《赶海的小姑娘》教学过程中,教 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大海”的 图片和视频,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 学生在歌曲欣赏中感受大海的美;利 用 EarMaster (练耳大师)音乐教育软 件进行歌曲学唱;通过开展“体态律 动”和“舞蹈”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 会音乐的节奏和力度,感受“赶海”时 的欢快心情,进而实现现代科技与音乐 教学的有效融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 乐学习环境,激发学生音乐探索兴趣。

  (二)内容与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指的是可为音乐课堂教 学提供物质基础、自然条件的所有要 素,主要包括教学资料、辅助系统和 教学环境等。教师可结合“赶海的小姑娘”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 模式设计中搜集、整理各种媒体素材 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比如,教师可借助网络技术下载 《快乐的海边》视频,将其应用到课堂 导入阶段,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出来, 让学生通过动态化、直观化的视频画面,感受到“大海”带来的欢乐,并 将这种愉悦的心理情绪带到音乐学习 过程中。

  再如,教师可通过网络收集班得 瑞的经典轻音乐《清澈海洋》,利用 音乐播放软件在课堂上播放,将学 生带入身心舒畅的内心境界中,使 其一边感受跳动的音符,一边思考 教师提出的问题,比如,“你喜欢 大海吗?”“你心中的大海是什么样 的?”“你在海边见到过美丽的贝壳 吗?”,这样不仅能够令学生在头脑中 勾勒出大海的壮美图景,引起学生情 感的共鸣,还可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进而为顺利、高效地完成音乐 课堂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此外,在“学唱歌曲”阶段,教 师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借助音乐教育平 台,通过 EarMaster 音乐教育软件进 行歌曲播放,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节 奏按照“朗读歌词—诵记歌词—轻声 哼唱”的顺序,渐进性地学唱歌曲, 借助软件的分析功能,令学生的学唱 与歌曲原唱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误 差,确定歌曲学唱中的疑难句和教学 难点,教师可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 性的个性化辅导,对其音乐学习中存 在的不足及时加以纠正。
 

\

  (三)师生交流

  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 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往往通过“面对 面”的方式进行,将音乐教学锁定在 音乐课堂范围之内,加大了师生交往 的时空限制。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音乐教学可在移动学习环境中进行。例 如,《赶海的小姑娘》歌曲学唱教学过 程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对课堂进 行拓展,使其延伸到课外,激活学生 音乐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音乐课 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在《赶海的小 姑娘》歌曲学唱教学前,对课程资源 进行模块式细化,将学生的家庭电脑 或平板电脑作为网络化教学的学生端, 将自己在教学前收集的音像、视频或 图片资源通过网络推送给每个学生, 支持学生进行课前的移动学习,教师 可通过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个性化互 动,针对不同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 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同时,学 生亦可借助网络对教师提出的个性化 问题进行回答,进而形成师生之间良 好的课外互动。

  (四)数据获取与分析

  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对师生间 交流、互动的时间、频次以及学生对 问题作答的准确率进行分析,掌握学 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获取学情精准 数据。此类数据不仅可用于音乐课堂 教学方式调整的主要依据,也可为实 现“教学评一致性”提供有力支持, 进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强化活动组织,实现模式实施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理念”的阐释中明确 提出,艺术教育中需要重视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和情感体验,激 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融合的 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音乐课堂教 学同样需要遵循新课标的指导,教师 在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音 乐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将信息化 手段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而增强教学活动的导向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实践中逐步提 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形成创造能力。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赶 海的小姑娘》歌曲学唱教学中,教师 可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教学活动的组织 与实施,在提升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 同时,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拓 展,促进小学生适应未来个人和社会 发展所需关键品质和能力的形成。

  (一)拓展活动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自主状态下进 行自由分组,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引 发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比如,“大 海如此美丽,你知道为什么大海是蓝 色的吗?”“品尝海水,为什么会感觉 又苦又咸?”等,教师可利用问题激 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欲望,然后利 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播放影 视作品《神奇美丽的海底世界》的视 频判断,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 生的合作交流和探索。再如,教师可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在网络中收集关于 近海遭受污染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利用 问题引发学生对环境的思考。如“为 什么靠近人类的大海会变成这个样 子?”“你应该怎样保护大海?”“你还 知道哪些关于人类活动,污染海资源的 重大事件?”等,然后向学生推荐有关 环境污染的相关网址,引导学生自由探 索,在合作交流活动中表达自己对“大 海”的情感,说出自身的想法。让学 生感知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审美元素和 人文元素,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创编活动

  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 生在学唱歌曲后,进行舞蹈动作的创 编。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赶 海的小姑娘》歌曲的不同伴奏方式, 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激发学生 对音乐创作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利用不同的乐器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进行 音乐创编,组织各小组进行创编汇演, 将学生的歌唱、演奏或舞蹈等活动利 用现代教育技术录制下来,并和同学 们一起分享和欣赏。可以通过学校的 广播、音响设备进行演出,将学生的 音乐作品展示给全校师生。通过这种 创编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还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促使学生 提升自我效能感和表现欲,进而提高 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 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用 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创造更加丰富多样 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积极性。教师需要注意教育技术在音 乐教学中的恰当应用,借助现代教育 技术的力量和优势更好地开展音乐教 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促 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鹊 . 新媒介环境下音乐教学 模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J]. 中国教育学 刊 , 2014(11):40-43.
        [2] 徐晓姚 . 网络环境下小学音乐 教学浅议 [J]. 中国教育学刊 , 2010(10):89-90.
        [3] 吴梅 . 赋予音乐教学模式新的 内涵 [J]. 中国音乐学 , 2000(S1):37-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13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